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YTT桃桃)


  宋茯苓因为在路上吃了几块糕点,所以下车前,陆畔正拧开小盒子,用棉棒认认真真帮茯苓唇上抹香膏。
  他以为是香膏,其实是茯苓在现代空间的口红。
  陆畔先下了车,随后一只小手递给他,被扶着下车。
  两个人边走边眼里带笑对视一眼,要松开手了,咱俩要郑重。
  很郑重的,男在前,女在后,走进皇宫。
  宋茯苓跪在皇上面前,她很意外除了皇上没别人。
  本朝没有皇后,以为皇上那也会带着贵妃,让她和陆畔跪完他,再给贵妃行半礼。就那一蹲,她可是练了好久。
  可是,没有。
  贵妃没在皇上身边。
  让宋茯苓更意外的是,皇上见到她和陆畔开场白竟然是,“你父亲可是很舍不得你。”
  得,茯苓懂了,老爸指定在她出门子后哭了,又被皇上知道了。
  唉,爹啊,真的,您至不至于?早早晚晚有这一天不是?我要是真不嫁,你才应该哭。
  皇上笑呵呵训教新婚夫妇,要互敬互爱,互谅互让,互信互勉。
  就这话,也很出乎宋茯苓意料。
  她听曾嬷嬷和景嬷嬷说过,书上也有讲过,这里多半训教话都是以夫为尊,通常是说给女子听的,说白了就是让贤惠。
  没想到皇上这番话是互、让互相。不知道里面有没有老爸的面子。
  当陆畔和宋茯苓拜见完皇上,李德才带着引路大宫女出现。
  宋茯苓才明白,原来皇上是故意没在身边带女人,想让她去拜见先皇后。
  这就要和陆畔分开了。
  陆畔被留在皇上身边说话。
  茯苓需要单独去。
  在茯苓郑重给先皇后上香,跪在画像前念着:臣妾感恩皇后娘娘,臣妾虽没见过您,但是臣妾身边最得力的两位嬷嬷是您栽培的。
  嘚不嘚,嘚不嘚,那张小嘴细声慢语说出的话,没有套词,让旁听者怎么听来都是虔诚的,是发自肺腑的。
  尤其煜亲王妃还在佛香燃起来时,像模像样脱稿念了一段佛经。
  是很拗口,一般人很少去注意去背的其中一段。
  其实是宋茯苓糊弄人学的,她听奶说,陆畔的祖母念佛,就有留心做些功课。所以要是有人说她轻松做上了王妃,空手套到陆畔那个大白狼,她绝对是不承认的。
  瞧瞧,这抖机灵翻书当玩似的学来的本事,此时就用上了,给先皇后身边的老嬷嬷感动到。
  李德才站在一边,眼神也闪了闪。
  回头要将这一幕说给皇上听。
  老嬷嬷一感动,在这宫里常年见不到“真人”,就私下给曾嬷嬷两瓶秘药。
  咱都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秘方。
  要是依茯苓说,如若那秘药能减缓疼痛能更顺滑,这她需要。但要是万一里面有紧缩之类的功效,那算了吧,陆畔大,太大,真没必要。
  梁贵妃听说皇上让煜亲王妃去拜见先皇后,气的直拧帕子。
  气呗,有能耐怨皇上。
  宋茯苓一点儿没负担没多事的拜见完先皇后就走,没有在后宫多停留。
  压根儿没有考虑过要不要主动递牌子去看贵妃娘娘,去见见那些娘娘。
  没命令她做的事,她就不做。
  类似于这种或左或右,处事要处处周到的烦恼,宋茯苓也很少有。
  一,她不想做事事求完美的人。她认为这世间就没有能讨好所有人的人。还给自己累够呛。
  二,皇子们还小,就算不小又如何,想顺利登基被扶持,将来谁讨好谁还不一定呢。
  曾嬷嬷从旁就又发现了她家小姐的另一面,正在心里感慨又马上摇头,唉,她一定是错觉,还没长大。
  因为你听听,“陆珉瑞,你不要总是勾引我说话,请注意宫中礼仪。”
  陆畔在前面走,好心小小声给茯苓介绍这是宫里哪,那是哪处,茯苓在后面不乐意了。
  她不说话是很难的,为保持仪态嘴角只翘到标准程度很难的。不要勾引她。
  国公府。
  老夫人望着跪在面前的孙媳,此时心里最满意的是茯苓的脸色,可见这身板真好,一点儿没有打蔫。
  宋茯苓给祖父祖母磕头,羞赧的眼睫毛闪了一下拿出两双鞋垫,垂在两侧的手指也羞涩的动了动。
  老夫人看她那小模样就不忍心多说,垫不了就垫不了,留着做纪念,反正别人也见不到。她有小包,那个好,能拿出去。
  老夫人此时不知道,宋茯苓手里藏一项带,茯苓打算这次有鞋垫,项带留着过年送。
  而陆丞相也不觉得女红差有什么。
  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别的姑娘家在学习女红时,他孙媳不是要看书。
  这有文化的家庭,认为多看书比什么都好。
  “母亲,这是儿媳做的。”
  陆夫人是注意力压根不在女红差的事上。
  如若宋家瞒着女儿像女红差这些事情,或许陆夫人此时会皱眉,会挑剔找机会说茯苓。
  可这事,钱佩英多次在陆夫人面前埋怨自己,说没动荡前,怨她,没有狠下心教习女儿女红。只让女儿识字识乐谱。
  动荡后,家里那个情况,没有手艺好的人,她的手心还有一道大疤,自己至此都不能做出不错的绣品。所以别看她的女儿能送给亲家母一盒子花香薰,送出小包什么的,好似很厉害,真让绣起来,不成。
  反正一句话总结,不成也是怨她这个做母亲的,请求亲家母多包容,勿怪。
  陆夫人的注意力是放在儿子和儿媳本身上,在说话间细品这俩孩子新婚夜好不好,感情是不是更好了。
  要不说呢,就不能住王府,还是住回来好。
  ……
  宋茯苓来国公府的第一个上午,府中所有人少了许多迎新婚夫妇的喜庆。
  老夫人待茯苓都没有上次议亲时那么话多。
  因为,要拜见陆畔的父亲。
  依照习俗礼仪,新婚夫妇要走几步一拜,全套下来拜父亲要磕九个头。
  这回宋茯苓一点儿没抖机灵,认认真真几步一拜,实心实意的磕头。
  “跪。”
  “再跪。”
  “三跪……”
  今日,陆畔自成亲前准备到现在,这一刻是最想念父亲的,他成亲了,最该在场的父亲没见到,他有许多话想在上香时念叨。告诉父亲成亲盛况,告诉父亲他是怎么迎亲的,是怎么将妻子带回陆家。
  可是,宋茯苓那真是实实惠惠不含糊的跪拜,有时候没控制好力度,他在旁边都听见了磕头的响动声。
  使得陆畔分心了,少了些儿已成家却没尽孝的伤感,多了份对身边人的心疼和感动。
  昨夜就睡一个时辰,今早娇娇气气,眼下不是身体又生龙活虎了,是心底住个实诚人。
  陆畔看了眼茯苓,茯苓却没注意到,一心一意在心里对陆父说:
  父亲,我是您儿媳,初次见,希望您会对我满意。
  谢谢您,真的谢谢您能培养出陆畔这么优秀的男子。
  这话,我就和您说,我能嫁给陆畔这样的男人,很幸运,有点儿天上掉馅饼被砸中的感觉。
  而儿媳不会只享福,会努力学习多多照顾他,永远站在他的身边支持他,请您放心。
  儿媳一般不喜欢将话讲满,这次我就对您说,我会对他好,我还能保证让我爹娘也对他好,让他笑容比以前多很多,忘记那些战争和您忽然离去等不好的事情。
  我想,这也是您期盼的,用好的事情覆盖那些记忆,不信,您可以往后看。
  陆畔看着这样的茯苓,心里只有一句话:以后谁再敢说他媳妇不懂事,他和谁急。
  ……
  直到中午,国公府才恢复喜庆和热闹。
  尤其是吃饭时。
  陆丞相坐在餐桌边假装看别的,用顺便的方式看一眼孙媳。
  家里多一口人吃饭就是不一样。
  老夫人笑呵呵望着茯苓,再次心里感叹:底子是真好,身板结实。
  年纪大的人,知道的就多一些。
  老夫人见识过太多小媳妇新婚第二天打蔫,有的那真不是害臊不多吃,多数是被折腾的没胃口。
  再瞧瞧她家这个,所谓底子好就是累是累,困是困,但并不耽误吃,还是照样饿。
  你看那生病的人为何吃不进东西,病一好为什么就能多吃。
  同一个道理,看茯苓添第二碗饭就说明身体结实。
  倒是陆夫人不好意思说儿媳,她小小声说儿子,她怕茯苓是拒绝不了才吃,再吃撑:“珉瑞,你别再给你媳妇夹菜,有布菜丫鬟,平日里也没见你这么忙叨,吃你的。”
  陆畔疑惑地看眼母亲,才回来半天就管这管那,那我们可回王府了。
  连吃饭夹不夹菜都管。
  再说,不成,他真不能听任何人的。岳父曾哭着说过,担心的二三件事里就有茯苓到别家吃不饱饭。另一条是:哀默大过于心死被关在后院,那条就不要提了。
  还是茯苓在桌下准确无误轻踢陆畔一脚,陆畔才停止夹菜。
  你夹的我都不喜欢,故意的吧你。
  与此同时,宋家也要开饭了。
  宋家算上昨晚夜宵,已经连吃三顿剩饭剩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