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YTT桃桃)



第六十二章 打心理战(四更)
  这些停住脚望过来的难民,确实是想上前要口吃的。
  因为这里面有部分人是一路逃出来的,身上本就没带什么。
  还有混挺惨的,路上已经被人抢完的,你说都被抢了身上还能剩啥,能活着就算命大。
  更有很多人是从城里来的。
  战争,城里才是最首当其冲的重灾区。那些新王手下的官兵和冲进去的难民如蝗虫过境,看不顺眼就杀。
  他们还活着,一路从城里走到这里,实属不易,走了好几天了。
  这部分人就寻思着:即便不给口吃的,给口热水也行啊。你说你们刚从山上下来,指定口粮热水齐全。
  这几日天天下雨,他们就是想烧些热水也无能为力,大雨总给火熄灭,肚里装的是冰凉凉的雨水。再这么下去,即便大人能受住,娃们也受不住,为了娃们也想上前争抢一番。
  可是,他们还没等有进一步动作,最前面的十几个半大小子就瞪他们,眼神如狼般盯着,一副你们过来啊,过来就扎死你们的样子。
  这几个小子们身后,还有好多个丫头们,女娃娃们竟然也没空手,有拎烧火棍的,有拎木棒的。
  其中有一个格外扎眼。
  那小丫头穿的奇奇怪怪,脸上全是泥,手里也竖着一根一米多长的棍子。那棍子厉害,上面竟插把尖刀。
  宋茯苓不知道那些难民已经注意到了她,要是知道,她一定会傲娇道:算你们有眼力,我是被新任命的少女组组长。
  好吧,这些停下来的难民一直没敢上前,其实最害怕的不是这些半大孩子,而是一个个在推手推车的壮汉。
  别看壮汉们没什么动作,该推车推车,但是壮汉们把菜刀砍刀锄头斧头之类的放在车上的最上面,十分扎眼。
  他们懂,摆那上面,就是想让他们先掂量掂量。
  嗳呦,这些人是逃荒吗?咋家伙什这么齐全哪。
  十四户老少爷们不知那些难民的心里话,要是知道,他们定会说:
  闹呢,俺们比你们跑的早;
  俺们收拾的家当多;
  俺们跑之前还大致的把苞米顺手收了呢。
  俺们在山上已经呆了四天。四天里,但凡闲下来就琢磨怎么制造武器对付要抢粮的你们。
  那能是白研究的吗?
  慢慢的,先是十几个难民扭过头,继续麻木走自己的。
  然后是越来越多的难民,装没看着这突然从山上下来的队伍。
  还有几十个真的很饿很饿的难民,艰难的把目光从推车上粮袋子移向旁处,目光移走一会儿又移回来,来来回回瞟几眼,透着股不甘心。
  就这么相安无事走了一个多时辰后,最终那几十个很饿很饿的难民也彻底不瞅了。
  他们心想:算了算了,不好抢,抢更容易没命,真是怕了你们。
  与此同时,在队伍前端的宋福生松了口气。
  宋福生刚才能感觉到,别看那些人的眼睛一个个显得木呆呆的,但是那直愣愣的眼神很明显:心里在抢与不抢间疯狂试探。
  骡子车牛车里的妇女们也松了口气。
  这真叫不下山不知道,一下山吓一跳。
  他们这些有车一族,夹在大量的难民中间,竟然不知不觉已经在这条小路上成高富帅了。


第六十三章 这才哪到哪(一更)
  头台牛车里的宋里正,此刻心里有些后悔,不停埋怨自己。
  当初不去山上躲雨好了。
  那时候得知消息比别人都早,路上也没有这些人。
  那时候如果继续往前走,即便碰见一伙一伙的人,也应该是不缺吃喝、提前知信的人家。
  一般这样的人家脚上有鞋,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但大家都有鞋,也都不是光脚的,谁也不会招惹谁。
  现在嘛,你再看看,路上有头牛有头骡子竟然如此扎眼。
  他们明明是些泥腿子,以前进城是不入眼的小人物,现在竟然成了路上这些难民眼中的香饽饽。
  失算了。
  就赖他。
  即便当初上山躲雨,也是下山晚了。
  是他这个阿爷有私心想再等等,总惦记还能家去给耽搁了。
  宋里正认为和这些人在一起不安全。
  这些人里,从身型上看,现在有的人就已经开始打晃饿的不行,换做是他,饿死是死,上手争抢一番也是死,还不如试试,万一能抢来吃食活下去呢。别看眼下一个个瞅上去老老实实的。
  而目前这些难民,错在没有组织,没有带头人,他们不是一伙的。一旦要是有带头人鼓动,喊一嗓子一哄而上,他们这里捂再严实也够呛能全身而退。
  宋里正将头探出车外:“福生?福生!”
  宋福生来到近前,宋里正把他的担心说了。
  没一会儿,前排宋福生大伯家的大堂哥宋福禄走出队伍。
  宋福禄是这些人中个头最高的。
  只看宋福禄拿着两根系红线的木棒,连续比划了两遍现代交警才有的动作:继续前进。
  正艰难行走的大伯娘,看到那飘动红绳的木棒,忽然像被人注了新鲜血液了似的:“快看,我儿子比划了,让大伙接着走,你们瞧见我儿没有?”
  马老太撇了下嘴,你儿子的职位可是我三儿给安排的。
  要不是她三儿说眼下得一致对外,她才不让把这威风活给大房。
  宋福禄指令下达完,车队中后段的田忠玉马上扭头传达:“不能歇,继续走。”
  最后一个殿后的是郭家,郭家老大回喊:“收到!”
  没办法,别看才十四户人家,但古时的道窄。
  因为那时候凡不是官路,也根本没有特意铺路这一说。像这样的羊肠小道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硬趟出来的。
  所以,他们这些人又是手推车又是牛和骡子车的,旁边还得留出一些腿着走的位置,一家家排下去,能排出很远。
  别人看到指令是继续走,心里有没有绝望,宋茯苓不清楚,她就知道自己要累不行了。
  之前劝自己就当逛街,以前一逛逛一天也没事儿,坚持坚持,那也不行,腿软,和逛街完全是两码事,这身体也好像缺钙。
  才走了用现代时间计算也就五个多小时吧,宋茯苓扒住骡子车:“奶,我要不行了,你下来换我。”
  马老太说:“我就知道你要不行。完蛋,上来。”
  宋茯苓登上骡子车的感受就是:妈呀,太幸福了,她要好好珍惜。贴着车厢一歪头就睡了。
  又两个小时过去,钱佩英也和骡子车里另一个老太太换位置,老太太下去走,她上去坐着。进车里,钱佩英也迷迷瞪瞪的睡着了。
  宋福生很是羡慕那娘俩,他也想耍赖,他想让宋里正你个糟老头子下来,他上去,唉,可是他不能崩人设。


第六十四章 善心(二更)
  牲口还能正儿八经的吃草喝水,给喂最好的草料,喂干净的水,累着了还得哄,一点儿也不敢亏待。
  指望它们驮货、载人。
  说句不好听的,它们此时比人命珍贵。
  宋福生他们这伙人,从早上四点多钟下山,一直走到下午三点多,已经步行十一个多小时。
  牲口隔几个钟头歇一会儿,他们就能席地而坐歇一会儿。
  牲口吃饱喝足开始走,他们就得跟上。
  牲口能好好吃顿饭,他们不成啊。
  这雨虽然下得不那么大了,但是埋锅造饭是没戏的。
  一旦埋锅造饭,十几家拉开了阵仗就得弄大,不能施舍给那些难民一口吃的,总不能刺激他们吧。
  就是吃,也得躲开。
  咋吃干粮呢,牲口歇脚的时候,他们几人一伙,一边被块破席子围住撒尿,一边咬饽饽。
  另外,最开头没下山的时候,妇女们提出过该如何上厕所这事儿,说要在牛车骡子车上放个木桶,在车上整。
  宋福生作为队长皱眉给她们训了,你们又不是大户人家少奶奶,一个老农,还是逃荒的老农,臭讲究什么。
  妇女支支吾吾表示,俺们是农民俺们也是女人啊,路上那么多人瞅,不好看,蹲地上就来,受不了。
  宋福生:谁稀得瞅你们!
  就这么的,才起头就给镇压了,一路下来上厕所问题都是看哪顺眼就在哪方便,方便时顺便吃饭。
  不过,这已经很幸运了。
  几家老太太们都万幸她们有个好侄子宋福生,宋福生弄出木炭,木炭能在牛车骡子车上用来烧些热水喝。
  热水就着头晚蒸的干粮不难下咽,至少不会被噎着,肚子里也热乎的。
  如果真有那矫情的娃,闹着没咸盐咽不下去,就让他们看一眼身前身后跟着的那些难民,就着那些人的惨样也能吃的喷香了。
  之前雄赳赳气昂昂的青少年组,在走十多个小时后,也有点招架不住,手里的武器全成了拐棍。
  高铁头问:“三叔,咱走多少里地了?我怎么觉着比以前去镇里来回还累。”
  他三叔也累,他宋三叔在用马拉松精神当支柱,但整个人已经有点要不好,膝盖发软腿发飘。满心想着,难怪古人寿命短,他也要短寿啊,首当其冲就得患上滑膜炎。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