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YTT桃桃)


  所谓松树苗,其实就是一米左右高的小松树。
  这种树,冬天也常青。
  宋茯苓想让店门前有绿色。
  所以她在图纸上设计的是,用木头框架,栽种、围起这些小松树,在店门口围一圈。围成一个长方形,这样就规矩多了。
  并且门前围起的部分,也就都归了他们了。
  春夏里,就可以在小松树围起的这个范围里,左右两面各支起一个大油伞,油伞下面放藤椅,放圆桌,圆桌上面用瓷瓶插上一朵小野花。
  到时微风阵阵,坐在外面,可以吃些点心,也可以摇着扇喝喝茶,还能看到这条最热闹街上的人间百态。围起来的两面外墙可以挂画,挂各种蛋糕图。
  不止楼上,二楼处,宋茯苓也在靠近街面的这侧阳台上,设计支起画着腊梅的两柄大油伞。
  只是二楼的伞下,放的是四把躺椅。躺椅上是可拆卸的棉花靠垫。
  当大小姐陆之婉看完整个设计后,她小手一挥,开库,座位靠垫,躺椅靠垫,全部为棕色黑色锦缎,正好那些锦缎,她穿不上,放那也是落灰和赏人。
  且还一挑眉,将拼起来的四大块白兔子皮毛,放与店中。
  她寻思着,大冬天,如果非要躺在二楼躺椅上,即便有从上到下四层一米高的火盆,身上也得盖着些啊。
  这里不得不提,要说这火盆,也是宋茯苓费了心思设计的。
  烤羊肉串的那种长条烤炉知道吧,宋茯苓设计了四层高,每层之间都有距离,最后用铁丝网从上到下合在一起,用网罩住外面,这样既不会炭着了后,向外蹦火花,又看起来干净。
  最关键的是,这种“烤暖气”,底座是带着滑轮,能推着走的。谁需要,推到谁身边去。
  以上种种,从门帘前面“松树花坛”到楼梯,每步楼梯一盏油灯,再到厨房、吧台、展示柜、座椅,用以前放陶瓷品的博古架当隔断,甚至卫生间和后院车库,整个设计看完后,说实话,陆之婉都已经摩拳擦掌了。
  她都不敢想象,全部完工是什么样。
  她也没去想,步步听宋茯苓的,这次投入这么多钱,得多久回本。
  她只满心满眼惦记着:假如做出来和她联想的一样,她的店,将是奉天城最漂亮的,独一无二的。
  她对碧娥说:
  去寻个古筝弹的极好的姑娘,开业当天,让那姑娘给我在二楼腊梅油纸伞下,弹个曲。
  碧娥呀,你说,那天,能不能下雪?
  要是外面再飘着雪花,就更美啦。


第二百九十四章 等你画画(一更)
  装修。
  每日天不亮就开工凿,天黑透,工匠们才撤走。
  最先影响的,不是别人,是旁边陆畔的书肆。
  要知道书肆可不止是卖书、卖笔墨纸砚,还有很多读书人,在这里看书,抄书。
  买不起书的书生们,很喜欢泡在这里,一泡就泡一日。
  可隔壁总叮咣的,这谁受得了?
  有时候写入迷了,正下笔时,外面哐一声,给吓的一激灵,笔一歪,回过神再一瞧,墨污了纸。
  其次被影响的,就是老字号点心铺,干出些名堂的那种。
  几家掌舵者们,心都乱了。
  以往竞争就大,传统点心那是很废料的,利润已经压得不能再低,这又来一个。
  而且面对这位行业“新人”。
  你想像往年似的,看好了,买下人家的方子,你买不了。
  收购,也收购不了。
  想偷偷干一些埋汰事,坏竞争对手吧,又没胆动手。
  想让官府那面,管各铺子的官爷,为他们出头,出来为难为难,最起码凭啥啊,你门前就能围起一大块地方。
  没等舔脸说呢,官爷就一副:你是在开玩笑吗?你是想让我丢了乌纱帽吗?
  所以说,黑道白道,都走不通。
  那个即将要开张的新点心店,以一副欠揍的模样,正在嚣张的准备着。
  似是在对他们喊话说:
  你们几家店,全都一起上吧,我根本没在怕。
  干不过我吧,背后是陆三小姐,就是这么强大。
  比不过我吧,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这里面,最闹心的要数行业老大,胡家。
  胡家在各地开连锁店了。
  胡家大老爷,眼下都没心思搂新纳的小妾了,一脸严阵以待:“你们几个,怎么说?”
  二老爷:“说啥呀说,大哥,早我就知会你了,童谣镇那面的掌柜的,早就给我送信了,是你说的,不成气候。”
  没错,不成气候。
  那时候胡家大老爷,真拿马老太这伙人当游击队了。
  还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那种。
  他寻思着,推着小车贩卖的“游击队”,能抵得过他这种“正规队”嘛。就那伙人,想要买下一个店面,都得够他们折腾半年的。赶趟。收拾他们来得及,等他倒出空的。
  三老爷:
  “大哥,这事不怪二哥说你,你真是决定错了。
  二哥那时候都使唤人,跟上去了,摸上他们家住哪里,跟着那几个老太太都找到地方了。
  你却说,那村里的里正背后,来头不小,让我们再等等。
  等吧,等来一个来头更大的。
  要我说,那时候明着暗着就该动手,他们要真跟那位里正关系不错,怎会没住在村里?”
  那时候,大老爷听完就是过过耳,说白了,还是没将那伙人当回事,满心惦记着,钻花八百两白银买的小妾房里。
  胡家大老爷,被二弟三弟呲了一顿,掰开桌上摆的一盘“鼓捣”,尝了尝:“过去了,还说那些做甚。昨儿,你们和一品轩老陈吃酒,他就没说说那伙人是怎么搭上齐府的?”
  二老爷:“没说,滴水不漏。”
  三老爷:“倒是他店里的小二传出来,不是搭上齐府。”
  “噢?”
  “是陆府。”
  “嗝。”这什么破点心,噎人。
  做料如此不实在。
  虽然不晓得做法,但别以为他吃不出来,稀松绵软,不费细面,全靠蓬松涨起来。那些高门,怎么就能让这伙人给糊弄了呢,做糕点这么不实在,可见人品也不怎么着。
  但大老爷开口说的却是:
  “同行不一定非要谁行谁不行嘛,做法不同,必要时,完全可以合作嘛。
  吃够了咱们这种点心,再吃吃他们的。
  吃腻了他们的,回头又会来找咱们的,对不对?
  这就像,咱们房里的那些女人,老有老的好,新有新的妙,对不对?”
  对个屁,二老爷和三老爷心想:大哥现在就晓得女人,和最开头创业那阵,完全像两个人,越老越不好好挣钱了。
  但仨人在会议的最后,在某一件事上却达成了一致,那就是:开业还得送点礼呢。
  三天后,宋福生赶着牛车,拉回了三块牌匾。
  本来是四块一样的,其中一块,直接留在了奉天城。
  这三块,是要拉到各县挂上的。
  “快瞅瞅啊,这是谁呀。”大伙叽叽喳喳都围了上来。
  两岁的宝子,李秀的儿子,小人奶声奶气指着牌匾道:“是宋奶奶。”
  大伙立即笑开了。
  小孩不骗人。
  说明这画,画的真,画的好,别看只是侧脸,连宝子都认出是马老太了。
  大伙像看新鲜物似的,围着牌匾,你一句我一句的,纷纷议论,竟是牌匾上还能带画。
  只有富贵人,这一生才能得一副画啊,还不一定是所有的富贵人。
  穷苦人就更不用提了。
  宋金宝兴奋地嚷嚷:“啥时也能给俺画一张啊,俺都不知自个的模样。”
  他爹骂他:“咋啥好事你都惦记,别做梦了,这辈子不可能了。”
  “我奶都画上了,我才多大,我怎么这辈子就不可能了。”
  还别说,真有可能。
  宋金宝这个要求,甚至都不用等以后,眼下就有可能。
  不过,能不能梦想成真,全看他胖丫姐成不成全。
  因为宋福生这趟出去取牌匾,在画舫顺便给女儿买了蜡笔染料。
  他当时倒是没寻思,买回来,让闺女抽空给大伙画个画啥的。
  只是想着去一趟画舫,空手回来好像不是那么回事,没占着便宜等于白去。
  而且宋福生已经养成习惯了,在他心里:
  家是啥?家就是,你人在外,看见外面有啥好的,你就往家买,往家带。不是一天两天列上单子置办齐,是一点点积攒的。就这么的,天长日久,才有了那么句话叫:破家值万贯。
  所以他习惯见啥买啥,他就顺口问问画师,有没有那种便宜的,比如你们做坏的染料,卖与他些,想给闺女买家去,画着玩用。
  人家还寻思他闺女不大,是几岁的娃呢,就便宜卖与了他。
  经宋金宝提醒,宋福生望着烤炉房女儿忙碌的身影想:等闺女忙完这阵的,彻底歇过来的,抽空真得让茯苓给大伙画幅“全家福”。
  最好,在这些房子没被扒掉前,大伙就站在这些房子前,画上一幅。
  将来,裱好,挂在他们的会议室。


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后一哆嗦了(二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