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YTT桃桃)


  结果?结果三叔就是三叔!
  那些旁边的毛皮商听说是一百文,本想买个一二斤吃吃,三叔说,咱们都是一起摆摊子的,这也是缘分,卖别人一百文,怎么会卖你们也100文,哥几个捧场,给俺们开张,90文。
  你听听,胖丫,你听听,那些人多花了银钱还领了情,咱摊子摆他们旁边,他们说有大户人家去买毛皮要帮着多提一嘴哪,听三叔的果然没错!”
  宋茯苓:“……”
  “胖丫,往后啊,我算是晓得了,就得和三叔学本事。胖丫,三叔给你当爹,你啥感觉啊?”
  宋茯苓:……
  宋茯苓的归来,不知是凑巧还是如虎添翼。
  她才站在自家的摊子前,在旁边给大户人家采买毛皮的管家模样顾客,就走了过来。
  挑了半把松子攥手里看了看:“恩,粒儿还挺大。”
  牛掌柜说是,俺们这松子可不是九十月份强打下树的那种,我们是熟透了,十月末才打下来的,颗粒饱满,一个粒是一个粒的。
  “往车上抬五百斤。”
  五、五百?
  之前都是三五十斤的往外卖,眼下和五百斤比起来,之前卖的像闹着玩似的。
  哎呀,胖丫,胖丫你,没卖完你不能乱走了,得站在这。
  高屠户瞪眼瞅宋茯苓。
  宋茯苓:“……”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更(为1300月票+)
  买卖开张了,这才叫真的开张。
  比旁边几家卖毛皮的摊子可热闹多了。
  “卖松子嘞!”小子们大声卖力地吆喝。
  高铁头在拿着大石头块哐哐砸松子,砸完连壳带果仁都摆在一个小碟子里。
  让砸松子是三叔告诉他的,说这样砸开了才能证明里头不是空心死心黑芯子,仁大着呢才会买。
  说咱这价格,卖的就是熟透了自然脱落的价。和那九十月份强打下树的不一样,所以得摆上、砸开,给买货的好好长长眼。
  高铁头当时听完笑呵呵说,三叔不用和俺解释,您说的指定都对,我照做就是。
  让他爹给骂了,骂儿子,你算哪根葱?还得和你解释。你三叔是在教你做买卖的学问,你个榆木脑袋。
  挨骂高铁头也高兴,听听,三叔在教他,三叔是他师傅啦。
  至于三叔给他的小碟子是哪来的,从怀里一掏怎么就掏出个小碟,在高铁头看来,三叔更牛了。
  这指定是走一步想三步呗,买窗户纸没换摊子前,估摸就琢磨到这一步了,你说三叔怎的就那么厉害。
  牛掌柜此时在给人秤斤数:“这位爷,您瞧好了,秤给您高高的。”
  “恩恩,不错,”买货的一边扒拉小碟里的松子仁往嘴里扔,一边回答道。
  “来个小子,给这位爷把货搬上去。”
  “来嘞,”宋福生大姐家的虎子,急忙上前争抢着干活。
  而高屠户就更忙了,他主要是嘴不闲,越说越放得开,对讲价的人频频告诉道:
  “您就别讲价了,真不能便宜,100文听着多,可俺们这真是卖命的辛苦钱。
  您是不晓得,俺们这伙打松子的人,就没有身上不挂伤的。
  光治俺们大伙的病,您猜怎么着?花了特娘滴八两多银子呀。嗳呦我的娘,这得卖多少松子能挣回来治病的银钱。
  还有,俺们这里有个小子爬树,眼珠子差点让树枝子戳瞎,就差那么一寸,到现在这眼睛旁边都有疤。他这是刚走,要不然您都能看见他的伤,伤口一直划到头皮里。
  俺们这里还有一个从树上掉下来的,日日头昏,连拉带吐、晕头转向,看啥都眼睛发斜,都不敢和他一堆干活,怕他一锄头刨到俺们脚。
  眼睛斜的,就昨夜,还掉进地窖了呢。”
  得得得得得,打住,快打住。
  怕再听下去还得赏些同情钱。
  买货的摆手说,不讲价了,算你狠,说不过你。你那一袋子有多少算多少,秤一秤,买了。
  高屠户立即大嗓门应道:“嗳,这位爷您稍等。小子们,给抱一袋子上秤,一会儿给爷亲自送上车。”还冲小子们挤咕挤咕眼,意思是你们挑沉的袋子拿。
  就眼下高屠户忙成这样,他竟然还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宋茯苓要走。上前就给拦住:“干么去?”
  宋茯苓欲哭无泪,她要上厕所啊。
  回眸看她爹,本以为自己是摆件“招财猫”的效果,已经很悠闲,没想到她爹才是最悠闲的那个。
  老爹竟然和挨着她家摊子的毛皮商站后面唠嗑呢,俩人你来我往聊的欢畅极了。
  这古代,去哪上厕所啊?他们这伙人,就她一个女的。
  不管了,宋茯苓望啊望,一路小跑寻找能上厕所的地方。
  如果说,之前集市那面是人声鼎沸的菜市场,那么她们后来花了2钱重税银摆摊的这条街,可以说就是童谣镇的商业街了。
  这条街上,除了卖毛皮的、和他一家卖山货的在外面摆摊,剩下的全是铺子。
  酒楼、茶馆、点心铺,当铺、等等,百肆杂陈。
  宋茯苓稀里糊涂就进了一家茶馆。
  不能上来就说想借茅房。
  憋了几秒:“掌柜的,您要松子吗?您这的客人看戏,不得有吃松子的啊?”


第一百七十三章 四更(为1350月票+)
  与此同时。
  宋福生可不是和货商在瞎唠嗑,而是俩人越聊越投机,越唠越深。
  这俩人最初能搭上话,要归功于宋茯苓之前问她爹为什么。
  源于爷俩小声的对话,让旁边摊子的货商听见了。
  说的是什么呢。
  宋茯苓操心得买大白菜,小声嘱咐她爹,待会儿别只顾着卖货,得重新去集市那条街寻一寻,也不知道有没有卖的。
  宋福生肯定道,有卖的,他听见有几份喊白菘。
  白菘是大白菜?
  恩,大白菜的另一个名。
  宋福生又脱口而出告诉女儿道:“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地菘、白菘、大白菜。”
  旁边这哥们一听,和宋茯苓一个感受,妈呀,这也太有文化了叭。
  宋茯苓本想和她爹贫嘴几句,逗她爹:怎么的?灵魂上已经控制不住自个的文学造诣了吗?出口成章的。
  还没等逗,就发现旁边摊子的伯伯在冲他们笑,她就去前面当招财猫去了,没敢瞎说话。
  就这么的,宋福生和货商搭上了话。
  皮毛商被一位读书人,还是一位正经考过学的童生夸奖:兄弟你一看就走南闯北,见识广,有些飘飘然。
  而且他也觉得和宋福生很有眼缘。主要是宋福生虽然是读书人,但是怎么不招人膈应呢,不像有些读书人,哎呀,看他们就牙疼,活的穷酸穷酸的,一点也不实在。
  你再看这哥们,不一样,和平日里见过的那些书生不一样。
  这位皮货商不知后世有个词,叫气质。
  宋福生在现代本来就是个买卖人,气质那东西,自然而然就带出来了,且说话聊天给人很实在的感觉。
  皮货商赞道,你们这买卖好啊,比我们卖皮毛的都强。
  因为有的人家采买,过来看皮毛实际是碰运气,运气好,我们收上来好货,他们就买走。要是成色不是很好,他们不敢下手买,怕主家埋怨。但是你这松子,炒货他们还是敢作主的。怎么买都没事儿,主家吃着香,备不住还能夸两句。
  还和宋福生咬耳朵说,你看他们讲价说卖的贵,等回头往上报帐,你这松子,至少报一钱半银子。
  宋福生感叹:说句实话,一百文,我自个吃自己摘的都嫌贵,那些主家,得家里多有钱,再让采买一糊弄,150文一斤,真是人和人不能比。
  皮货商说,切,这算啥有钱人家。顶级的有钱人家,管家和采买能来咱们这?开玩笑,那样的人家都是庄子往上送,从瓜果梨桃到鸡鸭鱼肉。人家能穿我卖的这种皮毛?那都有人给特供,别说这个了,就是金银财宝我猜都得有人给上供。
  所以来咱们这里采买的啊,该怎么形容呢?
  宋福生瞬间秒懂。
  就是一瓶不满半瓶乱晃的呗。
  打个比方,就像现代他家似的。
  他闺女:呆地,给钱钱,水得用什么兔的,霜得什么兰蔻,什么小棕瓶。后来又升级了,要擦什么,海底世界?不是海底世界,海澜之家?也不是,记不住了,总之他呆地挣俩钱容易嘛,各个方面瞎讲究。
  到他家佩英那更是,过夜菜不能吃,青菜不能再热二顿,有亚硝酸盐,反正在佩英那,吃啥都有亚硝酸盐,买米也得买有机的。都不知道该咋得瑟好了。
  可你要说他家多富,比那些住别墅的差远了,差的都不是一点半点。
  这古代也一样,来童谣镇买东西的,看来就应该属于这种。
  想吃新鲜的,家里又没太多庄子,让采买来童谣镇。
  想学富人家穿貂,貂又穿不起,就派管家时不时来寻一寻,既不跌份又能显示自己富的皮毛。
  反正大概就那意思吧。
  宋福生赶紧扒拉皮毛商,这位老哥啊,别寻思该怎么形容了,瞧你想词那费劲劲儿,咱聊下一话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