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逃荒日常 (偏偏是个胖子)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偏偏是个胖子
- 入库:04.10
“吱?”
“所以,你抢了石小辛的东西,你得把东西拿出来,然后向她道歉,让她原谅你。”
寻宝鼠又歪了歪头。
“别装傻,没用。”
说着掏出十包糖果和饼干,“你自己选,想走就带着这些走,想留下来就道歉。”
寻宝鼠眼睛在好吃的和姜羽之间转来转去,急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吱!”
……
石小辛愣愣地看着手里的糖果,以及对自己抱拳的寻宝鼠。
寻宝鼠见她半天没反应,不耐烦地“吱”了一声,又小心地看了一眼姜羽,见她没生气,这才放下心来。
姜羽满意地看着乖巧的寻宝鼠,向石小辛解释道:“它在等你原谅。”
石小辛:“??哦哦,我原谅你了。”
直到寻宝鼠欢天喜地地扑进姜羽的怀里,石小辛都没回过神。
一只长得像老鼠一样的袋鼠跟她道歉了,这世界也太玄幻了吧??
她不知道的是,更玄幻的事还在后面呢……
第八十四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姜羽摸了摸寻宝鼠的脑袋:“真是个乖孩子,多奖励你一块饼干。”
然后毫不留情地收起了十包饼干和糖果。
寻宝鼠高兴地眼睛都眯起来了,小心翼翼地将饼干塞进自己的口袋里。
姜羽继续循循善诱:“你也看到了,饼干和糖果我有很多,你以后不要总想着要收藏了,想吃就来找我要知道吗?”
反正给不给还是她说了算。
寻宝鼠高兴地掏出一个鸽子蛋大小的蓝宝石,讨好地递给姜羽。
姜羽毫无压力地收了起来,孩子孝敬自己的,不能辜负。
“哎,可惜啊,你不会说话,有时候我都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如果你找我要一包饼干,我却以为你只要一块怎么办?”
寻宝鼠眨了眨眼睛。
“哎,要是你会写字就好了,这样你就可以把你想说的写下来了。还可以把想要的东西,想吃的好吃的都写下来,让别人帮你去找了。”
寻宝鼠眼睛一亮,扒了扒姜羽的衣裳。
“你想学?”
“吱吱!”点头。
哄骗成功,姜羽一把抱起寻宝鼠:“既然你要学字了,那就给你起个名字吧?就叫……ππ!”
“吱吱?”
“π啊,是一个神奇的数字,是用来……”
目睹哄骗全程的姜瑶难得有点同情寻宝鼠:你对好为人师的话痨一无所知。
姜羽也不是当了老师之后才这样的,只是当了几年老师之后越发好为人师。
刚毕业那会儿,每逢寒暑假和家里视频的时候,总能听说姜羽最近在帮叔叔家的堂妹、阿姨家的表妹等等小孩补习。
她还一度十分同情被充当免费劳动力的姜羽,暗自庆幸自己没有选择呆在老家。
直到有一次过年回家,亲眼看到姜羽亲手劈竹子,做教鞭!
她才觉得自己好像有什么误解。
再然后,就看到姜羽笑眯眯地拿着自己亲手做的教鞭,旁边坐着一边写一边哭的堂妹。
语气轻柔地说:“乖,要认真写哦!不然等下又要重写一遍了。”
“来来来,做完这题,就剩最后一题了。”
……
天亮了,该启程了。
姜瑶和姜羽他们带回来的衣裳都分完了。
不仅分林家村的人,孙家村和城西的人衣裳也不够。
所以,老弱妇孺优先分。
有分到棉衣的,能腾出衣裳来,就给家里的其他人套上。
分到新衣裳的人个个摸着衣裳爱不释手,穿在身上,嘴角总忍不住上扬。
多少年没有新衣裳了啊,想到逃难路上反而有着落了。
分到那旧衣裳的,也不嫌弃,高兴地直咧嘴。
啥的旧衣裳,没补丁的都是新衣裳!
这还洗得干干净净的,一点也不旧,穿在身上,暖和。
……
没分到的也不着急,我们还有不少布料和棉花。
现在天气还不算太冷,壮年们白天活动多,不容易着凉。
晚上也不怕,有棉花,今晚就塞到被套里。
不够的话,火堆、木炭烧起来,咱木炭管够。
从今天起,晚上不仅巡逻队要倒班,妇女们也要,得把衣裳棉被什么的赶出来。
针线布料啥的都给你们备好了,争取早日让所有人都穿上暖和的衣裳。
……
当晚,营地里更忙了。
磨面的,揉面的,烙饼的。
做口罩的,做头套的,做衣裳的,做棉被的。
钟大也忙。
多了这么多人,之前准备的驱蚊药粉不够用了。
幸好先生他们带了不少药材回来,做药粉!
做衣裳剩下的碎布,一点不浪费,包上药粉,做成驱蚊药包。
……
姜羽觉得自己现在就像是个傻逼。
犹记得曾给学生讲过一类应用题。
比如:
小明上学忘记带文具盒,爸爸带着文具盒开车来追,两人你不喊,我不停,保持匀速继续往前,直到追上。
还有:
吃饱撑着的传信兵不知道为什么,从队伍的前面跑到队伍的后面,又从后面跑到前面,如此反复,不仅不累,还能保持匀速。
还有熊孩子直击灵魂的逼问:“老师,小明的爸爸为什么不喊小明停下来?
传信兵为什么不打电话,不用呼叫机?
他们真的能保持匀速吗?”
亲身体验后的姜羽只想说:“见鬼的匀速!我快要累死了!!!姜瑶你这个变态!!”
也不知道是不是那天在秋娘子家给了姜瑶灵感。
自从追上队伍,姜瑶就说:她们不但要加快攒步数的速度,还要提升体能锻炼的强度。
所以,第二天,姜瑶就带着姜羽,从队尾跑到队头,然后再跑回队尾,如此反复。
被逼疯的姜羽甚至还算过,如果大部队一天能走二十公里,那么这样来回跑的她们,一天差不多要跑八十公里……
而且还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八十公里……
想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刚开始的几天,她们都没有跑完全程,甚至还因为体力耗尽享受过几次板车的颠簸。
只是她们的身体素质,还是超乎了她们的想象。
到了第十天,两人已经能跟着队伍跑完全程了。
新来编外人员,表示看不懂她们俩的自虐行为。
直到听林家村的村民说她们是在修炼,这才恍然大悟。
这几天他们听说了不少姜瑶和姜羽的“传说”,对她们很是敬重。
甚至还有不少轮休的青壮年,学着两人跑起来。
姜瑶和姜羽对视一眼,暗暗地勾了勾嘴角。
跑吧!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啊!
……
第十天,不仅姜瑶和姜羽的体能再上一个台阶,大部队,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虽说人多了,要准备的东西也多。
但是干活的人也多了啊!
所以在众人的努力之下,头套和口罩已经全员配齐。
衣裳也每个人都有了,外面还是套着满是补丁的破衣裳,里面穿着新做的。
没有棉衣也没事,多穿几层就好,比穿棉衣还暖和。
后加入的编外人员也人手一个武器。
瞧那一个个的,不管男女老少,手里不是抓着菜刀就是削尖的棍子。
……
之所以这么严阵以待,是因为他们已经遇到一些从东面来的难民了。
人数不多,星星点点的。
但是,别忘了,这还是在他们尽量挑人少的路走的情况。
这也说明,他们即将进入重灾区了。
因为人少,大部队还派代表去和那些难民简单的接触一下,问一下东面的情况。
第八十五章 灾情
林小溪递过炒米和水,问道:“老人家,青云山那面地动了,怎么还往那面去啊?”
老人奇怪地看了一眼戴着头套只露出眼睛的林小溪,以及不远处的大部队,犹豫了一下。
直到看到林小溪递过来的炒米和水,又看着嘴唇干裂的孙子。
一把接过,先给孙子喂了一口水,这才道:“哎,那不然我们往哪去啊?我们去了好些个城镇,都不让我们进啊!我们只能往这面来碰碰运气,说不定还能活得下去。”
“不是听说楚国在收容难民吗?你们怎么不去?”
老人家喂了孙子几口,自己也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那怎么去,往东去,放眼过去全是难民。
找不到水,食物也吃完了,就连树皮草根都快啃光了。我们爷孙俩有几条命往那面闯?”
老人家说的隐晦,林小溪年轻,没太听明白。
冯先生却听明白了,树皮草根啃完了,就该对同类下手了……
然后就开始骂道:“昏君误国!旱灾已几个月,不说派钦差赈灾,竟还紧锁城门,这是要把百姓往死里逼啊!”
……
终究还是于心不忍,也是债多不愁。
这几日里遇上的零散难民,他们能帮的,都愿意帮一把。
主要是姜瑶和姜羽对他们的粮食心里有数。
有那愿意跟着他们的,便跟他们一块儿往东去楚国,其中就有那对爷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