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逃荒日常 (偏偏是个胖子)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偏偏是个胖子
- 入库:04.10
从此,姜羽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村学的各个班级,都开始逐渐增加一些有创造性的作业,比如写日记、写文章……
每天晚上,各家各户的学生都在抓耳挠腮地写着……
一个五岁的孩子在写日记的时候,念念有词道:“我今天……哥,我这个字怎么写啊?”
正在上基础班的哥哥挠了挠头,“我……我……我不知道,你问问爹吧?”
他们的爹是护卫队的预备役,也是要认字的。
孩子又去问了他爹,他爹愣了一会儿,“你先写会写的,这个先空在那里,我有点忘记了,先想想,等会儿告诉你。”
然后孩子继续抓耳挠腮,他爹就偷偷揣着纸和笔去隔壁串门……
过了一会儿,孩子他爹若无其事地回来了,掏出一张纸,上面工工整整写了一个“我”字。
孩子欣喜若狂,连忙写下我字,然后顿了一下,又抬头问道:“爹,今天的今怎么写?”
孩子他爹:“……”
这样的情况还不在少数,让许多认字不多的家长和哥哥姐姐们很是苦恼。
只是虽然苦恼,也任劳任怨地去问。
甚至还激起一席人的求知欲望,一晚上下来都能认几个新字……
而有些人的感受却全然不同。
比如三喜,别看人年纪小,她可是从一开始就跟着认字的,上了儿童班也一点没落下,俨然成为小辈里认字最多的,就连大喜和大贵都时常要来问三喜一些生字。
如果三喜也不会,就去问他们的四叔,然后三喜就会默默地把生字记下,补上这个漏洞……
而老村长俨然成为他们家知识最渊博的一位,堪称全家人的字典。
老村长一面嘚瑟,一面又更加努力,不但课上认真,课后也时不时地拉着冯先生学一些生字。
一时间村里的学习氛围空前的好,大伙儿的认字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偷听墙角的姜羽看到众人克服万难,努力进步的样子,十分欣慰。
暗想:果然主动学习的效率就是不一样啊……
然后乐呵呵地扫描作业去了。
看到二石的日记时,姜羽则特意拍了照片。
这些日记作业扫描过后,是要发还给孩子们的,所以这些天她都悄悄把二石的日记作业拍了下来,到今天,她手里已经有好几份二石的日记了。
姜羽将日记进行对比,就发现问题了。
二石一向对待作业都十分认真,写日记也不例外。
只是从这几份日记上来看,二石认得字很多,有些她没教过的字,他都会写。
可是这些天她都十分注意二石的动向,他肯定没有问过别人。
所以她特意去问过石延正,得知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开蒙了,只是他自己爱学武艺,不爱读书,学得不好。
但是二石小时候却很乖,读书习字都很认真,功课很好,一直学到十几岁,石家出事为止。
所以姜羽觉得二石可能是在逐渐恢复。
唯一有疑虑的是他的表达似乎很不稳定,有时候写得日记就像一个成年人在叙事,前后逻辑连贯。
有时候又像是个懵懂的孩子,想到哪写到哪。
姜羽一时分辨不清二石,这到底是精神分裂?还是在逐渐恢复啊?
不过,不管怎么样,二石有这么大的改变,就是从村学开学时候起,所以姜羽便有意识地开始让二石一起参与集体游戏,一边引导他和孩子们相处,一边观察他的情况……
阳城。
开仓放粮的消息愈演愈烈,只是朝廷迟迟没有动作,让不少人很是焦急。
很快又有传言说,朝廷想要开仓放粮,是王威一心想要打战,将粮食充做军粮,不肯开仓。
一时间百姓心中有了各种猜测,暗地里骂王威的人不胜其数,甚至连军队里的兵丁都在心里琢磨着。
他们在军营里,最是清楚,楚国根本没打算攻打吴国,反而是他们的将军一直主动挑起战事。
第一百八十七章 结束
他们才不知道什么各国形势和吴皇绝地求生的想法。
在他们看来,无畏的战争,不过是让他们送命而已。
而他们在前面送命,却不知道家里是什么情况,他们甚至无法相信,朝廷会安顿好他们的家人。
一时间人心浮动……
苏府书房。
苏晨正在和姜瑶说外面的消息……
话毕,苏晨勾了勾唇角,“可以动手了。”
姜瑶有些诧异,这时候动手的效果应该不算太好吧?若再等几日,稍加推波助燃,到时候才算是好时机。
苏晨看出了她的想法,无奈道:“等不起了,在等下去,青州苏府怕是守不住了。”
苏家盘踞多年,自保能力和手段还是有不少的,这是苏晨冒险的底气。
可苏晨也很清楚,一旦朝廷动手了,或许一时奈何不了苏家,但他来阳城带了不少人走,青州苏家老宅自然就弱了。
时间久了,总会有可乘之机的。
现在动手,虽然不是最佳时机,但也不差了,反正他又不是要当皇帝,只要能够安顿好百姓就好。
所以,对苏家来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当晚,王威和他的一众心腹被人暗杀。
第二日一早,消息便传得沸沸扬扬的。
本就人心浮动的军营,不仅是群龙无首,连脖子都没有了……
两日内,便发生了多次动乱,一次比一次影响大,好在军中还有一名副将和一名监军,勉强控制住了局面。
只是再这么下去,军营必定大乱……
城外的隔离区,也出现难民闹事,只是守卫们人心浮动,也无暇顾及。
眼见着阳城就要乱了,苏晨来到了军营,身边只跟着姜瑶、石小辛和鱼跃。
姜瑶之所以带着石小辛跟过来,主要还是担心苏晨的安全,万一这些士兵群起而围之,苏府的那些侍卫根本不够看。
还不如姜瑶和石小辛跟着。
唯一还活着的副将亲自将苏晨迎了进来。
王威到死都没想到,自己身边的副将竟是苏晨的人。
苏晨站在一众士兵面前,面容肃穆。
监军怒斥副将:“魏全,你要造反不成?!来人,给我拿下这些反贼,待我上报陛下,重重有赏!加官进爵少不了你们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果然就有士兵举刀上前……
却被副将的亲兵拦下,而躲在后面的监军,也被一箭穿心。
事情发生的快,结束的也快。
监军倒下之后,现场鸦雀无声。
苏晨始终平静地看向他们,良久,开口问道:“你们在为谁而战?!”
众人面面相觑。
苏晨继续道:“好男儿征战沙场,保家卫国,是为了身后的父母亲人!可你们看看,你们是在守卫他们吗?!
天佑十三年,楚国大乱,吴莽等一众土匪,夺下中原三州,自立为皇。可曾为百姓做过什么?
身为皇帝,不事朝政,任人唯亲,致使贪官当道,百姓民不聊生。
天灾来临,不但不救济灾民,反而试图将无辜难民送到战场上当诱饵,你们又岂知这其中是否有你的家人?!”
不少人茫然无措。
姜瑶在一旁听着心想:果然,不管在哪个时代,成功人士都离不开一张能说的嘴啊……
刚工作那会儿她也是不爱说话的,闷头苦干。
从小优秀到大的人,根本不需要,也不屑靠嘴甜上位。
结果现实狠狠地给了她一巴掌,把她打醒了。
她固然不需要谄媚邀功,但也不能木讷自傲。
于是逼着自己苦练演技,学会了圆滑,再加上过硬的功底,很快她就受到了重用,案子一个一个的接,名声也就慢慢起来了……
姜瑶这边正感慨着呢,那边已经陆续有士兵放下兵器……
苏晨着手整顿军营的时候,姜瑶把石小辛留下,独自一人去了吴国的皇城,一去就是五天。
虽然姜瑶说了自己这几天暂时昏迷,但石小辛还是忍不住担心,只是姜瑶决定的事情,她也没办法,只能乖乖留下。
苏晨接管军营之后,并没有着急将巩固权利。
他很清楚,整个军营里,除了副将是他的人,他在军营里并无根基,短时间内想要让他们信服不太可能。
不过,他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掌权,只要这些士兵能够帮他办事就好。
士兵们本以为苏晨会带着他们打回皇城去,结果他并没有,反倒是在简单整顿纪律之后。
带着士兵们开仓放粮,亲自带人在难民营外施粥。
并且严令士兵们不能欺压百姓。
发现偷奸耍滑的士兵,他会毫不留情地重罚,但是面对老实本分的士兵,他会主动关心他们的吃穿。
渐渐的士兵们开始觉得,或许他真的是一心为了百姓。
而他们这些士兵也是百姓的一员,他都一视同仁。
到了第五天,休息的时候,苏晨甚至和士兵们一起啃着干粮闲谈。
一名士兵腼腆地给他递上一个竹筒,苏晨微笑着接过,“多谢。”
士兵连忙摆手,“不,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