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东宫女官 完结+番外 (张佳音)


  临分别前,许思问诚恳的邀请道:“先生,我想请您到我镇上的铺子做客,可以吗?”
  容歆和浅缃二人对视,最终还是要下地址,答应了许思问的邀请。
  又过了两日,依旧是容歆几人,乘马车来到镇上,按照地址,径直来到许思问的铺子。
  店里有一个年纪不甚大的小少年,一见到几人便热情地迎上来,“几位客官,想买绣品吗?我们铺子里的绣品皆是本镇数一数二的,随便挑选。”
  容歆含笑打断他即将开启的介绍,开门见山道:“我跟你家老板有约,劳烦去请一下,就说我姓容。”
  她们这一行人的行头也不像是会骗人的,是以少年并未多耽搁,径直往院后去,不多时,许思问和先前那少年便匆匆来到铺子大堂。
  许思问一边嘱咐少年去叫许思明回来,一边亲自为几人奉茶拿点心。
  容歆叫她不必忙活,笑问:“不与我说说你这铺子?我以为你是想教我看一看的。”
  许思问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指着东墙上的绣品道:“先生,这是我铺子长期合作的绣娘所绣,楼上还有些精品,不过许久才能卖出一幅。”
  容歆方才便大致看过这堂内的摆设,此时顺着许思问所指望过去,稍一仔细打量,便问道:“这绣法和你似是有些相似……”
  浅缃道:“确是出自同系。”
  “先生从前不吝于教导我,我稍有精进之后,思来想去不该私藏,便教给村子里的姑娘们,这些皆是她们所绣。”许思问说完,方才询问道,“您不怪罪我擅作主张教授吧?”
  容歆微笑,“我当初虽教导过你一二,可这些实际皆是靠你自身的悟性和毅力琢磨而来,想不想交给旁人,自然任凭你一人决定。”
  容歆再见到许思问,脸上的笑意便不曾落下来,此时越发心情舒畅之下,便又关心道:“你这铺子开起来,可有难处?”
  “我前些年攒下一点钱还要供思明读书,并不足以盘下这个铺子,多亏史叔和婶婶援手。”再说到铺子开起来后的情况,许思问只轻描淡写的一语带过,只笑道,“我遇到许多好人,已是幸运至极。”
  “你也是个好的。”所以才会有人愿意对她给予帮助。
  半个时辰后,许思明从私塾赶回来,大礼拜见容歆。
  容歆对他的记忆不如许思问深刻,许思明那时年纪小,想必也是如此,不过许思问将他教导的极好,赤诚知恩。
  午时,几人一同在镇上一家酒楼用了一顿饭,许思问付账。
  饭后,容歆告知许家姐弟,她们不日将离开此地,再见之期不知何时。
  许思问极为不舍,却笑道:“请先生一路平安,若日后还有机会再见,希望能不教您失望。”
  “你日后有何打算?”
  许思问坚定道:“我想将铺子开到府城去,无论是五年还是十年,我一定做得到。”
  “如此……”容歆祝愿道,“以你的心性,定能心想事成,不必在意我失望与否,只教自己无憾便是。”
  及至离开,容歆都没有问过她是不是真的要孤身一人,那并不是重要的事。


第212章
  御驾进入山西境内之后, 初时还未有何不同,但进入几处大的府城之后,百姓皆夹道欢迎, 向御驾行大礼时请安的声音十分热烈。
  起初,众人以为是当地官员所为,康熙三令五申不可如此惊扰百姓。
  然进入沂州府后,当地百姓叩拜时的喊声更加震撼, 官员再三声名此乃百姓自发表示对圣上的崇敬, 康熙面上不显, 实则甚为高兴。
  御驾下榻于五台山行宫后,每日皆有附近百姓送上当地的特产, 行宫官员每每上报,皆称沂州府百姓衣食无忧, 全赖于皇上的仁德, 因而十分感恩。
  康熙自小便以太平盛世为己任,见百姓们能够丰衣足食,并心存感恩, 兴致上来,便提出微服出行, 见一见沂州府百姓们如何安居乐业。
  皇上已有此决定,其余人等自然不能阻拦,明暗保护的护卫皆安排妥当, 便于某一日风和日朗时,微服出行。
  出行随行人员包括太子胤礽, 皇长孙弘昭, 四阿哥胤禛, 十三阿哥胤祥以及十四阿哥胤祯。
  还有几位随驾出巡的大人以及装扮普通的护卫若干。
  一个气势不凡的老爷领着几位公子, 身边还有那么多人跟着,走到哪里都是引人注目的,丝毫没有达到微服私访的目的。
  不过好在,除沂州府的几个官员,并无其他人见过康熙等人,因此多数人哪怕对他们投以若有若无的视线,也只是猜测他们身份不一般罢了。
  “这便是沂州府最繁华的街道吗?”此时已是十一月末,哪怕山西并不如京城寒冷,康熙说话时,口中还是有些许白雾吐出。
  “回禀皇……老爷,此街便是沂州府的主街。”答话的官员早在皇上下令微服出巡时,便以对沂州府做了一个细致的了解,以便在皇上有所问时应对自如。
  康熙随意地打量道路两旁的商铺摊贩,道:“比之京城,确实不够繁华,如若有朝一日,各地府城皆能如京城一般繁华,想必才是真正的盛世。”
  一座城池的格局,有可能数十年不会有变化,太子尚留有当年的记忆,心知相比于灾事发生时的萧条,此时已是极好。
  因而太子十分务实,但是说出来像是奉承一般:“皇阿玛造福四方百姓,盛世已现。”
  康熙展颜,路过一卖小玩具的摊位时,停下脚步,拿起一拨浪鼓,饶有兴致地看。
  摊贩殷勤地推销道:“这位老爷,我这拨浪鼓的做工,沂州府绝无仅有,您瞧瞧这涂色,听听这清脆的鼓声,给家里少爷小姐买几支吧?”
  康熙转向年纪最小的孙辈儿,问道:“弘昭,你可要一支?祖父买给你。”
  皇长孙十分会哄祖父欢心,立即指着摊位上的九连环等物道:“祖父,这些孙儿也想要,祖父买给孙儿。”
  “好好好,祖父都买给你。”
  十三阿哥十五岁,十四阿哥也已经十三岁,可两人面上不表,实际眼睛里不自觉便显露出些许羡慕,他们也羡慕皇长孙可以如此肆意。
  康熙正和皇长孙专注地讨论买什么,并未察觉到二人的神色。
  太子眼观八方,注意到,稍一顿,便自然地笑道:“我们几兄弟也在眼巴巴地等着,父亲却只买给弘昭,太过厚此薄彼,儿子也想要您买的东西。”
  康熙心情好,闻听太子此言,笑道:“你都三十岁的人了,竟还与儿子争风吃醋不成?”
  “岂是儿子一人如此。”太子顺手握住四阿哥的手臂,冤枉道,“您问四弟,他是不是也想要。”
  康熙顺着他的话望向四阿哥,“老四?”
  四阿哥嘴角肌肉抽动片刻,在皇阿玛和太子的视线之下,勉强勾起一个难看的笑容,“是,儿子想要。”
  连四阿哥都能张开口,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对视一眼,再无不好意思,纷纷开口求起来。
  康熙自然喜欢儿子们亲近,哈哈大笑后,便大手一挥,“既然想要,便随意挑选,朕……我都给你们买。”
  摊贩大喜,连忙更加热切地为大主顾介绍起来。
  但这些东西,再如何精致也比不得宫中工匠的手艺,若真要说优点,便是与宫中之物风味不同。
  可众人在意的是这一点风味吗?他们在意的,是买这些东西给他们的人。
  太子随手拿了一个拨浪鼓在手里晃,见摊贩不时瞧他和弘昭,便温和道:“可是有何问题?”
  “不是不是。”摊贩连忙摆手道,“小的只是觉得公子您和这位小公子甚是面善,好像在什么时候见过。”
  太子淡淡一笑,“许是你记错了。”
  其他人挑选完毕,康熙命人付钱,再问道:“可还有要买的?”
  太子放下拨浪鼓,顺手就近拿起孔明锁,四阿哥面无表情地跟从,也拿起一个孔明锁,然后便远离摊位。
  侍从替众位主子付过钱,又请示过几位阿哥,见他们并无由旁人代为保管之意,便退至后头。
  一官员上前,恭敬地请示:“老爷,前方不远便是沂州府最出名的酒楼,可要前去用膳?”
  康熙颔首,“便去尝一尝吧,带路。”
  “是。”
  官员回身一挥手,一护卫快步向前,先行去酒楼打点。
  而一行人离开摊位后,旁边卖字画的书生立即凑过来,羡慕道:“你今日可是遇到大财主了,听口音像是北边儿来的,怎地不多宰一笔?”
  “你怎知他们是北边儿来的?”摊贩疑惑地看向书生,“虽说口音确是与咱们这儿不同……”
  书生颇有几分自得道:“这便是你孤陋寡闻了吧?若我没猜错,他们说得便是官话,兴许是从京城来的呢!”
  “京城?!”
  摊贩想起那两位的相貌,无声地算了算时间,忽地大惊,胡乱地摸了一把光脑门,两边儿一扯摊位上的布,几下收起东西。
  书生不知道他是哪一出,大声冲着已走远的人喊道:“你收摊儿了?”
  摊贩没理他,只一路向前冲去,跑了一会儿,远远见到他们一行人,加快步子,跑向他们。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