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说当年柯琴在陆生一案后就从特调局调任到中央办公厅的事儿,就足够让人怀疑了。因为陆生没死,案子办错了,当年的经手人很难不被怀疑。
这也是姜鱼会拒绝进入特调局的原因之一。
她要向商羊复仇,早晚有一天会卷进案子里。如果待在特调局,虽然有办案的便利,但必定会受到掣肘。如果有一天,她想要对得起身上的制服,就必须放弃复仇,她会怎么选?
姜鱼选不出来,但她觉得柯航不一样。柯航的正直是真的正直,外冷内热,有信念感。在学校里的时候,学生会里百来号人,他看待普通人和异能者的目光也是最平等的,最不掺杂质的。
这样的人比谁都适合特调局那身制服。
“K09案以来,柯组长的付出有目共睹,大家都看在眼里。北岸诗会行事无忌,做事全凭好恶,如果不是九组,迷雾森林的事不会那么顺利。是九组赢得了北岸诗会的信任,或者说暂时的信任,才有可能将最后的计划顺利推行。”姜鱼道。
“姜小姐对九组的评价很高?”虞枫面露好奇。
“作为K09的编外成员,应该的,不是吗?”姜鱼微笑,又转头看向林西鹤,“你说呢?”
林西鹤听她夸柯航,虽然是事实吧,但还是有点吃味。虽然吃味吧,但又附和地很干脆,“也就比我差一点吧。”
他从不否认事实。
虞枫:“谁?”
林西鹤:“你们九组长。”
虞枫:“…………”
我吃饱了撑得才问你。
说话间,CIG到了。
三人到了最里面的玻璃房,CIG的科长闵衣和黑框眼镜已经等在那里。作为仲远平的心腹,闵衣跟虞枫也是一派的。话不多说,她亲自调出了有关于沿海基地的资料。
“许清平,沿海基地科研实验室的主任。你们所说的希望号的创建,应该就是由她一手主导的。当年春城救援队抵达沿海基地后,在实验室里找到了希望号的部分资料,但谁都没有想到它真的被造出来了。船厂里留有残骸,只以为还未建造完成就被天灾摧毁。”
姜鱼看着那一份份资料,“其实有两艘?”
闵衣点头,“现在看来,是的。”
林西鹤抱着臂,“这个许清平跟许望长得有点儿像。”
虞枫也看着那照片微微点头,“确实。那鼻子就一模一样。”
单说人长得像,也不能证明什么,但就像姜鱼上次见到许望时产生的疑惑一样:程真既然好不容易从收容所里逃出来,为什么不干脆离开春城?许望又凭什么让她放下戒备,还主动帮他?
许望这个人身上或许有什么特别之处,而这也正是姜鱼不急着去浮山海港的原因。
她要留下来解开这个疑惑,把春城内的事情都处理完了,再去浮山海港,否则这个故事永远补不全。
闵衣随即又翻出了另一份资料,“当年许清平确实有一个八岁的儿子,叫许海潮。她的丈夫战死于沿海基地,救援队找到了他的尸骨,但她的孩子没有。当时海兽退去,许多人的尸骨被带进了海里,找不回来了,就只能当他们都死了。”
虞枫微微蹙眉,“现在已知许清平登上了希望号,但希望号的名单上只有她,没有她儿子。所以她的儿子没有上船,但也侥幸活了下来?”
一家三口,一个登船离开后被困蝴蝶湾;一个战死于沿海基地;一个侥幸活了下来,那这么多年,他为何没有出现?
黑框眼镜推了推他的眼镜,镜片反过智慧的光芒,“算算年纪,许望是84年生的,应该是许海潮的儿子。”
姜鱼解释道:“之前我们怀疑程真跟许望之间可能有不为人知的关联,所以仔细查过许望的来历。他是孤儿,探索队的人在野外捡到的,不知道是隐士的孩子,还是被父母丢在城外。据春城福利院里的人说,当时他才几个月大,许望这个名字被人用血写在了他的衣服上。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孩子父母留下的,所以就用了这个名字。”
闻言,林西鹤看向黑框眼镜,朝他点了点头。
黑框眼镜会意,立刻调出地图,找到某个位置,放大,“捡到他的地方就在新运河边上,距离浮山海港大概五十公里处。这一块区域最近的城市就是春城,所以他被送到了春城福利院。”
这消息也是昨天才刚收到的,寻找当年的探索队花了不少功夫。
虞枫略作沉吟,道:“那看来,最终的答案还是要去浮山海港找了。沿海基地出事时,许海潮也还只是一个孩子,就算侥幸活下来,被人救起,应该也还是在那一带活动。再加上许望也是在那一带发现的,八九不离十。”
说着,他看向姜鱼和林西鹤,眸光里多了一丝郑重,“K09案至关重要,局长既然把它交给柯航,且到现在也没有改变这个想法,就代表他相信他。二位,场面话就不多说了,北岸诗会的事交给你们,希望你们一切顺利。告诉柯航,我们等他平安归来。”
作者有话说:
本来以为今天就能写到浮山海港了,没想到这里填个坑,那里填个坑,还在春城呢。明天就出发了,最后一块地图,不知道还要写几章。
第240章 抵达 ◇
◎东方巨兽◎
雪季快要来了, 气温大幅降落,草木开始凋零。动物们逐渐开始远离人类活动的区域,在这最后的时节囤积食物, 而后躲进森林深处, 度过漫长寒冬。
沿海地区却又下起了雨, 老人们常说,这是忏悔之泪。
在苦难中,有人会选择相信神灵, 向神灵祈祷,但大多数的国人不会。如果神灵真的存在,那祂们不能拯救万民于水火, 不能阻止寒冷的雪季降临, 那祂们也会羞愧、也会忏悔吧。
要知道在城市建立之前的寒冬, 人们的日子着实难捱。
从春城的东南面出去,沿着新运河一路飞行, 就能抵达沿海最著名的一个港口, 浮山海港。
浮山海港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除了海港部分,它还有一个生活小镇, 所有为海港工作、在这里中转的人, 都会居住在此。久而久之小镇附近又开辟出一个热闹集市,称之为“海集”,每月上、中、下旬各举办一次, 热闹非凡。不光附近城镇的人会过来, 还有许多观光客为此远道而来。
连绵的阴雨模糊了大海与陆地、白天和黑夜的界限, 但人类拥有所有生物中最强的适应性, 愣是在这片笼罩天地的暗黑中, 洒下文明的灯火。
灯火最亮、最密集之处,是日以继夜在运转的浮山海港,它拥有所有海港中最高的货物吞吐量,集空运、海航于一体,不仅有高耸入云的天空航站,一左一右如同双子星照耀,还有最先进的远洋舰艇。一条条亮着灯的浮桥从港口延伸入海十公里远,浮桥的最远端是灯塔。灯塔的光芒辐射四周,与陆地上的天空航站楼交相辉映。
相较而言,在这只“东方巨兽”庇护之后的小镇,暖黄色灯光笼罩的地方,就显得小而温馨了。没有太多的高楼大厦,住宅区最高不过五六层,以防风、防潮、实用为佳,配备超市、餐馆等一应生活设施,甚至还保留着一点大灾害时期安全基地的风格。
而海集所在的地方,是一个透明的贝壳状场馆。下雨时,顶部贝壳盖着,风雨不侵。
今天虽然又下着雨,但丝毫不阻碍海集的举办。灯火通明的贝壳里,一箱箱新鲜的海货被运进来,倒入成排成排的玻璃水箱内。
如今的海鲜大多为人工养殖,因为大海太危险了,普通的渔民可出不了海,下网捞到的也大多是不可食用的变异物种。不过这里是浮山海港,无论你想吃什么海鲜,总还是能吃得到的,而且价格相较其他地方要便宜许多。
海鲜、珍珠、工艺品,海集三大货物品类,零售、批发都可以。如果你想淘点稀罕货,那尽可以去那些个人的小摊位上找找,有时还能找到些从海里捞上来的旧时代的物品,甚至是黄金。
摊主们互相打着招呼,都是老熟人。
“哟,一个月没见你,这是又捞到什么好东西了?”
“这小水母倒是长得漂亮,不会蜇人吧?你要卖给有钱人当宠物啊?那得标个好价。我建议你等等国外那帮冤大头,春城和阳城那帮子有钱人都不好骗了。”
“哪来的匣子?”
……
这些摊主或胡子拉碴或穿着不起眼的工装,手上尽是老茧,满脸都是风霜的痕迹,但没有人会瞧不起他们,因为能下海的人,几乎都是异能者。
其中一个叫老赵的,叼了根烟在嘴里,也不点燃,就过干瘾。聊着聊着又开始想当年,其他摊主听了都摇头打趣,过往的客人倒是很有兴趣地停下来听他说话。
“别看我老赵现在年纪大了,想当年我在海上救援队的时候,可立过不少功呢。最凶险的一次,我都差点进S级海域了,你们是不知道……”
他吹嘘半天,客人听了高兴,也会从摊位上买点东西走。不过半天,摊位上的东西就空了一半。
透过玻璃墙往外看,才下午三四点,天就已经暗得仿佛风雨来袭了。雨还在下,老赵捶了捶腿,早年留下的伤一到阴雨天就会痛,他有心提前收摊,寻三五好友喝个小酒,便开始归整摊位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