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练得辛苦,可不能哭鼻子。”
“才不会呢!”轩辕柔骄傲地说。
于是轩辕家长又观看魏成周和魏成业将刚学会的招式表演一遍,他看了之后,也觉这世家公子的教导不简单。
魏无忌自己就够强了,他还能随时吸纳江湖好友给开开小灶。这姜余见闻广博、文武全才,却也乐意教他的儿子。
魏无忌小时候也有各种令人艳羡的际遇,不是宫中普通皇子可及,难怪魏家传承不衰。而他轩辕氏皇宫暗卫死士虽然厉害,可培养之法却不适合皇子。
魏家子功课严,此时虽耽误了一会儿,花弄影就继续教导孩子们练这套掌法。
新加入的两个孩子也跟着学,她看他们基础不同,又分开指点。轩辕凌恒见姜余擅于启发和鼓励徒弟,眼光极是锐利指出徒弟缺点。
姜余只在刚刚得知他身份时有几分讶异,过后却言行淡定平常,不失礼但也绝不是奴才的样子,风度翩然。人以群分,难怪世家公子都喜爱他。
一直教了近两个时辰,才到午膳时间,“轩辕家长”顺便参观“学生食堂”。并不奢靡却营养的荤素搭配的家常午餐,饭是自己盛的,为了下午练功不挨饿,孩子们吃饭根本不用哄。轩辕凌恒也屈尊降贵的尝了一下,味道还不错。
让孩子去“宿舍”午休后,轩辕凌恒还见东大院旁在修葺“澡堂”,要越发完善“私立学校”的硬件。
轩辕凌恒是下午离开魏家的,说好过三日再派人来接儿女回宫,轩辕柔虽然不舍他,但是她本就不能日日见父皇的,倒没有太不适应,轩辕霄和是男生,当然更加坚强一些。
轩辕凌恒离开之后,魏无忌才私下和花弄影说她太淡定,花弄影笑道:“我越淡定,表示我越有本事,我越不拍他马屁,表示越没有功名之心,这是骨子里的自信和从容。这样他反而更想用我,他也越发想我参加科考,如果是我巴着求着他想要功名,他越不把我当回事。”
魏无忌哈哈大笑,说:“也对,小鱼儿怎么能和那些酸书生一样呢?”
※※※※※※※※※※※※※※※※※※※※
存稿用完,怎么办呀……
本文现在是两百人都没有了。
第518章 痴情皇帝负心妃(九十下)
在魏、花二人还是生活闲适, 教导孩子时, 江湖上流言四起,并传到中都。
高丽背后挑动武林纷争,有意乱我中原,好挥师西进, 问鼎天下。如藏宝图之事就是高丽人炮制出来的, 高丽国第一高手李卓皓的弟子大量渗透进中原,便宜行事。其中便有嫁祸徐州司马氏私藏藏宝图,挑动中原武林人士自相残杀的案,幸而有武英侯、肃毅侯、雷钊等人识破对方计谋武功。
一时之间,中原武林人人对高丽国义愤填膺, 便是传至市井百姓中间, 百姓们也纷纷好奇这高丽是何等大国,比之契丹如何。
两国敌对, 民族主义反而在民间更容易被煽动, 而民族主义却从来是冲满着好斗性的。
政治家常常利用民族主义时屡试不爽, 而且这不分阶层, 甚至底层人民和江湖人比之高堂名利客更加忠诚。
徐州和中都本就相隔不远, 花弄影等人离开徐州才一个多月, 中原大地民间江湖掀起反高丽的高潮。
尚还在中都的高丽使臣崔敏浩自然感受到了这股风气,甚至会馆中的小吏、小二、下人对他们都不甚友善。
他也难免忧虑,此时高丽已陷入不利之境, 他没有想到三王子他们居然会失手, 露出这样大的破绽。而此时已经不是要证据证明他们高丽人对扰乱中原的事有关, 而是群情激愤,要证明他们和这事没有关系。
韩奇峻也不禁吃惊,好好的怎么就打乱他的步骤了。
这日在崔敏浩的惴惴不安中,轩辕凌恒召崔敏浩进宫觐见,这时朝中重臣包括魏、谢二人都在。
崔敏浩此时却也无心去看殿上还有哪些大臣,一来就向皇帝喊冤,涕泪齐流。
崔敏浩又言及定国公与高丽往来和平,高丽主动进中都称臣纳贡之事。
枢密史赵崇义却问:“崔大人,定国公给高丽王的书信是何人何时送进高丽的?”
崔敏浩不禁诧异,却说:“去年九月,是定国公的下属,小臣哪里能识?”
赵崇义问:“姓什么,叫什么,年龄几何?定国公的信使,高丽朝中总要款待吧。高丽国内是谁负责款待他呢?”
崔敏浩额间不禁冒出冷汗来,崔敏浩道:“信使应该是秘密见我王,所以,我也不得知,只是领了出使大原的差事。”
赵崇义道:“区区信使,哪能直接见到高丽王,总得朝中大臣引荐,引荐之人又是谁呢?从前是否和定国有交情?”
崔敏浩道:“小臣却得回国后在朝中问问,才能清楚,但小臣心想,左右不是金侍郎、李尚书,就是宁仁君、忠勇伯,除了小臣之外,他们汉语说得最好,也最慕上国风物。”
这时朝中人看向崔敏浩的眼光都变了,崔敏浩心头砰砰直跳。
这时魏无忌笑着说:“本侯从未去过高丽,没有想到高丽白白给魏家送上这样一份大礼,倒叫本侯不知何以为报,更不知如何自处了。”
崔敏浩看着魏无忌,见他风华绝代,身穿赐服蟒袍,心中猜中,脸色一白:“你……你是……”
魏无忌十分怠慢的神色向他抱拳:“崔大人不是说我魏家与你高丽往来深厚吗?怎么我本人到了你跟前,你却不识呢?”
崔敏浩道:“你是武英侯?你怎么在这里?”
魏无忌笑道:“崔大人这话才奇怪,本侯乃大原之臣,在大原朝中不是很正常吗?本侯倒是很奇怪,魏家与高丽王并无交情,高丽为何要卖好于我们,按你所说家父一封求和信促使高丽称臣纳,可是一件大功劳呢。”
崔敏浩只能强撑,说:“继然是两国邦交的好事,侯爷又何必玩笑?两国和平,皆大欢喜,天皇陛下恩泽万里,不是很好吗?”
崔敏浩这话字面上什么明确信息都没有,听众各自立场会有不同理解,他就魏无忌现在要么不确定自己父亲有没有写过信,要么现在不追究,之后他还可以私下应付一下。但是可惜得很。
魏无忌讽笑道:“绰尔高丽,本侯当初就算想要挥军东进,也只差皇上一道军令,便可攻占高丽王都。尔等却说家父主动向高丽王求和,那岂不自降身份?家父就算想造反,北伐军攻打契丹国都乃是用计巧取,大军锐气尚在,就会不顾皇上与朝廷一鼓作气直接灭了高丽,洗掠高丽。占辽东,灭高丽,将雍州以北、蓟辽、辽东、高丽连成一片,地域也不小,若要称王可比高丽王要好看多了。家父不造反,求和不报岂不冒僭越之嫌?家父若要造反,向高丽求和就是脱裤子放屁。难不成,家父不主动向高丽求和,凭你们还敢主动打我们不成?高丽人,且用点脑子,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你不了解家父与本侯的作风,怎么就敢轻易高攀我们呢?”
魏无忌语气平淡,将“造反”两字堂而皇之的说出来,别说崔敏浩和在场朝臣纷纷变色,就连轩辕凌恒也是一惊。其中的一些圈圈绕绕可是很隐晦的,在官场哪有这样的。
轩辕凌恒怒道:“崔敏浩,高丽无中生有,攀诬大原重臣,是何居心?”
崔敏浩跪了下来,说:“天皇陛下明鉴,下国绝无此心!下国此来就是敬慕上国天威,称臣纳贡,便是那定国公那封信也是两国结秦晋之好之意,又何来恶意?”
轩辕凌恒道:“那么中原武林纷争,藏宝图之事,高丽又作何解释?此事已然引起大原上下的众怒,高丽没有个交代,朕也只好自己讨公道了。”
崔敏浩背脊冒着冷汗,磕头道:“天皇陛下!下国绝对没有胆子敢犯天威,定是有奸人陷害,破坏两国交好!请天皇陛下明鉴!”
谢智骁道:“当日在徐州,武英侯、司马容、雷钊与我亲自和那位杀人灭口的高手过了招,对方使的是高丽第一高手李卓皓的武功。李卓皓受高丽王优待,封为‘武成侯’,并且武功只传高丽人,从不收外族弟子,这一点,崔大人也不必否认。”
崔敏浩只管喊冤叩首:“我王一心敬慕上国,恭顺称臣,哪里会有歹心?小臣也是刚刚听说这样荒谬的事,此中定有奸人陷害,请天皇陛下和各位大人不要相信。”
钱迪道:“崔敏浩,书信之事,今日有武英侯当面与你对质,而武林之事,且有数位中原高手与歹人过招可做人证。此时,你又如何空口抵赖?”
崔敏浩一时说不出话来,他想要诬赖魏无忌说慌,但是听这武英侯行事百无禁忌,皇帝现在也容得,只怕他越要往他身上诬赖,事情反而越辩越明,那高丽更是脱不开身。他只能装着无辜害怕又伤心委屈的样子喊冤。
轩辕凌恒道:“来人!将崔敏浩拿下,听候发落!”
当下就有御前侍卫进殿将人崔敏浩扭倒,魏无忌笑道:“崔大人,我大原并不介意你自杀在牢里。此时你高丽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大原上下人人恨不得诛之,你是死是活于大局并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