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敏浩见诸大臣在场,似不敢说,轩辕凌恒说:“但说无防。”
崔敏浩仍然不说,按理,此时皇帝应该好奇,遣散了人,然后在个把心腹陪同下见他一人的,可轩辕凌恒没有这么做。
轩辕凌恒道:“既然你不愿说,此事也就做罢。”
崔敏浩哪里能做罢,忙掏出一封信来,说:“这是我王交给我的信,是天朝的那位大臣写给我王的。”
在场诸位大臣不禁心惊,大原的大臣怎可私下写信给番国国王?就算高丽国不算是有威胁的大国,这也是极其不妥的。
但见那信封上写着几个遒劲潇洒的字:【和戎狄,国之福,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这是出自《左传》中的典故。晋悼公时大夫魏绛提出并实施的“和戎之策”,这是华夏第一次与周边少数民族主和团结的尝试。魏绛提出了“和戎五利”,而这“和戎之策”实施后,大见成效。
至现代提出的“和谐社会”,其实也正是出自这个典故,当然这是外话。
轩辕凌恒见到这封信,如梦中一模一样,不动声色让人打开念。
御前中书舍人承担这个责任,他展信念道:“大原征北大元帅定国公魏延青至高丽国王陛下……”
听到这个开头,在场大臣都不禁吓了一跳,信中内容倒是没有什么把柄,表示推崇两国和平,当然还引用《左传》典故。不知是不是巧合,魏家势力在雍州,而雍州地界其实正是当年的晋国,定国公又刚好姓魏。
不过,听到年份是去年写的信,作为枢密史,赵崇义倒不知道这件事,这样就有点问题了。两国往来可不是小事,此事定国公岂可擅专?
轩辕凌恒面上不动声色,淡淡道:“原来是定国公奉书于高丽王,也正是一心社稷,为两国和平尽心尽力。”
崔敏浩像是松了一口气,说:“天皇陛下恩泽万里,小国臣民无不感念。大原定国公私信于我王,我王岂不感念天威,是以派小臣出使奉上国书。而定国公与小国的贸易,及迁居百姓于两国边境,我王也定秋毫不犯。”
李政道问道:“你是说定国公早与高丽往来贸易,还迁百姓于边境?”
崔敏浩像是有一点点蒙圈,却还是点点头,说:“大原定国公大人从高丽购买大量粮食和一些生铁。北迁百姓总是缺少东西的,小国虽然能力有限,但也尽力与人方便,以求上国与小国成君臣之友邦。”
赵崇义也不禁蹙眉,李政道一直深恨魏无忌攻辽时牺牲了弟弟李政平,本也忌惮魏家,不禁道:“皇上,此事……”
轩辕凌恒摆了摆手,说:“定国公忠于国事,高丽国也甚恭顺,此事朕知道了。”
在场大臣也知道皇帝这是不想在外国使臣面前深谈此事了,也就不说话。
轩辕凌恒又道:“使者远道而来,张爱卿,好好招待。”
鸿胪寺卿张孝明拜道:“微臣遵旨。”
轩辕凌恒再让张孝明带了崔敏浩退出了含凉殿,崔敏浩还心中七上八下的。
崔敏浩回到会馆,又请来韩先生,和他说起今日之事,心中总是难安。
“这么件事能证明什么呢?那封信上什么都没有写。”
韩先生气度朗朗,睨了他一眼,说:“如果什么都写了,那就没用了。”
崔敏浩道:“我真弄不懂你们汉人。但是你确定这样能让大原皇帝杀了魏氏?就算定国公要效仿魏绛和戎,这又是什么罪了?”
韩先生道:“那如果定国公真有和戎之心,正是有利于你们高丽,你们又为何也想他死?”
崔敏浩道:“当然因为这是假的呀!定国公大军在辽东势大,若是挥师东进……”
自契丹辽东之地被攻下,大原与契丹两国失去了平衡,高丽君臣也是寝食难安。只有大原自顾于内,或者没有那么可怕的军队和将领,高丽才能安心,而称臣为藩年年上贡对他们来说并没有问题。
韩先生叹道:“对呀,因为是假的,但是我们的假和大原君臣眼中的假就不一样了。”
征北军攻打契丹时,定国公有战书和招降书呈于契丹皇帝和将军,其中有他的大印。而江湖上有个造假高手叫巧手老杨,造出的东西以假乱真,而模仿定国公的字迹,他也擅长。
而这两者都是无法求证真伪的。
第510章 痴情皇帝负心妃(八十六下)
轩辕凌恒倒是不知如何决策了, 此时信虽然与梦中一样, 但朝中情境与梦中大不相同。
魏无忌三月的辞官和魏延青的配合枢密院渗透雍州魏家军让朝臣对魏家放下戒心。魏延青也是以年事已高为由上过三次辞官折子,这是朝中大臣都知道的。被皇帝驳了是一方面是他要作态,另一方面雍州诸将确实需要魏延青才镇得住。要想平安掌握或支解雍州十几万精兵,魏延青至关重要。
此时因为这样一封信, 又怎么有证据打倒魏家呢。而梦中魏无忌没有辞官, 一直还在北疆,他派钦差大臣去查此事,钦差大臣却在幽蓟死得惨烈,凶手直指魏家。
他下令拿魏延青进中都,而在幽蓟之地, 魏延青就被手下诸将黄袍加身了。
当时魏家雍州军刚经大战, 准备也不足,镇国公和肃毅侯也还在领兵, 另有冯将军、狄将军、杨将军也是得用, 朝廷以诛杀叛逆为名调军讨逆。
魏家惹了众怒, 被天下群起而攻之, 雍州大军底下也有蛇鼠两端之辈, 巧施分化之计, 且魏阀在北方粮草不足,一年内朝廷大军平定叛乱,魏家父子自刎身亡。而魏氏一门满门抄斩, 魏贵妃悬梁自尽, 余下一女柔嘉公主。
现在魏无忌就在中都, 要调查此事,也可以先问他。就算魏家真有“和戎”之举,这也是好事,这在面上不足以定魏家的罪。
听崔敏浩之言,魏家是在辽东囤积粮草、生铁,迁移百姓,这有要占契丹旧地自立的嫌疑,这引起君王猜疑,才是致命的地方。可是魏无忌今年回京来辞官,两个月前朝廷就派了文官去辽地了。只是轩辕凌恒因为能人不足,现在临时派的几人只能仰魏氏鼻息的。毕竟那是关外,还有很多蛮人,文官弄个不好就被刺杀死了,可不就要在人家底下求生吗?
对于轩辕凌恒来说他即想除去魏家,却又不想中了阴险小国的计策,听了魏无忌的奏报,万一江湖中的事真是高丽所为,那对方岂不是藏在暗处将他当猴耍?面上称臣,高呼天皇万岁,实际上背后捅刀子。
轩辕凌恒知道要两全其美是难了,且不论魏家反不反,有梦中先知的他要面对魏无忌,与他君臣和乐,还是有点心理膈应的。
他心里有些烦闷,信步到了玥华宫,一个和梦中不一样的地方。却听玥华宫里热闹得紧,轩辕凌恒让人不要通报,他径自进去。
却见两个八九岁的俊美的孩子正在打一套拳法,轩辕柔站在一旁拍着手又蹦又跳。
而另一边,最近病弱下去的三皇子轩辕霄和却被魏无忌抱着坐在一旁,魏无忌看着他的两个儿子打的拳法,一边口中和三皇子讲解魏成周和魏成业施展的武功。
轩辕凌恒不禁讶然,没有想到在这里看到魏无忌父子三人。
轩辕柔和轩辕霄和感情是不错,所以带着她的舅舅和表哥们来这里陪三皇子吗?
魏贵妃从前是高傲跋扈的性子,近年收敛了不少,特别是之前三年有德妃盛宠的事发生。一个美貌、音律、舞蹈均胜过她的女子,这对一个骄傲的女子来说,打击不可谓不大。他真心要护着德妃,魏贵妃不会不知道,皇帝真要护的人是难对付的。
或者魏无双是明白自己已不能生育,在德妃失踪后,看柔嘉与三儿兄妹感情好,想转而投资三儿?
三儿到底是他最疼爱的皇子,也是明玥的养子,轩辕凌恒明白,他的生母已逝,且也没有根基,花家不过就那样,如果魏家会帮扶三儿,那对三儿是好事,前提是魏家也要削弱。
“皇上来了。”魏无忌放下身子虚弱的轩辕霄和,轩辕霄和虚弱,站着行礼都还是十分艰难。
轩辕凌恒道:“身子不好,就别多礼了。”一边叫了魏无忌起身来。
魏无忌进宫看妹妹和外甥女,其实主要还是打听三皇子,这可是关系到小鱼儿的生路。而当初魏家势大,轩辕凌恒为表示荣宠,魏贵妃每个月是可以让家人探望三次的,只要是在人的眼皮子底下不生出不好的事来。况且,魏无忌的荣宠,也有出入宫廷的腰牌,御前行走的身份。
一听说他近日病重,魏无忌也是十分挂心。如果三皇子出事,那真是对小鱼儿釜底抽薪了。没有三皇子,她岂不是无论如何要回来给轩辕凌恒亲自生个皇子?
所以魏无忌是真的比轩辕凌恒更关心三皇子的安危,让轩辕柔带了他们父子三人来玥华宫探望。魏无双心底虽然苦,但看兄长如此,她也“明白”了,这是为了魏家也是为了柔嘉。魏无双虽然也恨过花氏夺去了宠,却没有阻止兄长。
轩辕凌恒道:“无忌如何会来这儿?”
魏无忌道:“臣今日进宫探望贵妃与柔嘉公主,听说三皇子病了,所以过来看看,臣也略通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