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明渊也在琢磨着军机阁里的朝臣。
别人观察他,他也不动声色的观察着旁人。
他要统领着一整个军机阁,当然要看看手下的人都是什么秉性,做事是个什么样子,都有些什么关系。他看这些的时候就跟玩耍一样,到了军机阁,他泡上一杯清茶,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跟前摆了一本兵书,从头到尾像不抬头的一样。所以,那些军机阁的大臣们也搞不明白这位乔大人了,这难道不是一个绣花枕头,以为军机阁是来享乐的吗?
结果,等半个月一过,人家开始工作了。
乔明渊一上班,就让军机阁的人头疼脑热。
他让军机阁的大臣们给他干个活儿,将历来历代的战争大小统计起来。
军机阁大臣们撇撇嘴,这些事年年都在做,需要时做个汇总就可以。结果,乔明渊接着说:“我不要你们给我一个总数据,我要的,是我大盛朝打平雍二十年开始每一场战役中的投入、伤亡,哪些战役以少胜多,哪些战役以多胜少,哪些战役双方持平。做完这些工作,相关战事资料准备好,我要看。”
第457章 搞事情(2)
这工程量就真太大了。
等于这些军机阁的人都得将从前战事的资料全部翻看一次,才能按照他的要求做好这个统计。
登时,军机阁的人苦不堪言。
打那一日开始,个个进了衙门就开始埋头到一堆卷宗里,再没一个人有时间聊天说话。闲下来吃饭的时候,立即有人忍不住要吐槽这位乔大人。
“新官上任三把火,看他且得意吧。”
“这火烧我们没用,要烧也该烧到兵部去!”
又有人幸灾乐祸的说:“烧到兵部去?他不敢吧,兵部是谈阁老的地盘,他能太岁头上动土、老虎头上拔毛,我也算敬他乔明渊有两分本事!”
乔明渊听说了这些话吗?
他听说了。
但听说了并不影响他继续自己的计划,等全部的人统计了数据,他自己看了资料。生怕下面的人做事情不认真,他也抽查。看中了哪一个数据,就让下面的人找出相应的数据资料来,尤其是那些以少胜多、以多胜少的战役资料,他自己也基本看了一遍。
看完之后,他点了两个人出来:“肖悬,杜定红,你二人去一趟兵部和户部,将战事后安置的名目和费用都给我列出来。”
这两人正是议论乔明渊最凶的那两位。
那两人一愣,忙应了一声:“是!”
肖悬去了兵部,杜定红去了户部。户部尚且还顺利一些,谢允不会拆乔明渊的台,两人同为天启帝的心腹,谢允还很配合的给了全部的数据资料,还问户部有什么帮得上忙的地方,乔大人只管吩咐就是。杜定红办完事回来,对乔明渊的态度大变。兵部的人素来跟军机阁不对付,瞅着军机阁来人,他们态度不冷不热。肖悬费了点事儿,抬出乔明渊的名头来,才顺利要来了数据。
出去这么一趟,让他明白了这位军机阁大臣不是那么简单的人物。
没瞧见谈敬都对他客客气气的,不轻易跟他对着干?
经过杜定红和肖悬提醒,军机阁的人议论他都变得小声了一些。
他们后知后觉的想起来,不服气这位青年人没用,眼前这位六元及第何等辉煌,箕陵城一战又风光无限,能让人小瞧了去?尤其是,这人还是天启帝跟前的大红人,皇帝最为信任的大臣啊!
军机阁的风起云涌片刻之间,紧接着,大家都慌了。
因为乔明渊跟着搞大事了。
他在箕陵城呆了七年,这七年间,他别的没干太多,跟军队的交道是打了不少。这几年战乱之后,他统领军队,尤其是在神隐军成立之后,更明白了大盛年年打败战的原因在哪里。
他在军机阁呆了一个多月后,给天启帝上了奏章,提出军队改革的必要。
这是他最近两年在琢磨的事情,如今才终于提了出来。
这封奏章可谓巨石入水,引起一片哗然。
乔明渊在奏章中所说,历来历代大盛的败仗都是两个原因引起的,第一,兵部、军机阁、府衙互相牵制,上传下效的时间过长,导致很多政令的推行被阻碍,难以顺畅,耽误战机的同时,还带来人员冗长、税收繁重、推诿扯皮等问题。第二,军队分权不明晰,职责不明确,导致军队补给、衔接出现极大问题。
以这个两个原因为根本,又衍生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就像是蚂蚁一样,一点一点的啃食掉大盛的战斗力。
乔明渊以箕陵城城守军和守卫军为例,详细阐述了这样的事情并非一个地方的问题。
像从前箕陵城的城守军和守卫军,明着都是为了箕陵城的平安在护城,但出了问题算城守军还是守卫军的?守卫军可以说是城守军的事情,城守军可以说是守卫军的事情,闹到最后事情都扩大了,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后果,两方还在争论不休是谁的责任,解决办法始终没能拿出来。
这种职责不明确的事情,还出现在军饷上。
守卫军的军饷由户部给,兵部管,城守军的军饷由当地地方政府分出,这本身就不合理。
都是军人,都是守卫家国的军人,为何还要给他们划分三六九等?
如此一来,守卫军自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城守军觉得守卫军看不起人,如何能做到上下齐心?
做不到上下齐心,外敌来袭,如何共同抗击敌人?
乔明渊甚至还具体的说了,这不是士兵的错,也不是任何一个领军将军的错,这个错,错在根本。这个制度本身就错,大盛理应整合上下军队,城守军和守卫军本应是一体,只是职责不同而已。像箕陵城一样,大盛应收归军队的编制,尽可能简单、清晰、明了,职权分明之外,还要做到中央统领地方、地方军队自成一体的局面。
军队除了要有合理、一体的编制之外,还要划分具体上级部门。
如今军队有军机阁、兵部在管,有御史台、按察巡抚使、都统衙门在节制,军中主将之外,还有参将分权。种种都不利于军队发展。
因此,军队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上级部门。
在乔明渊看来,军机阁的设立便是为了军队服务,一切军队事务都该由军机阁来主管。兵部要管这些事情,也应有明确的分界线。例如军机阁管了行军打仗的诸多事宜,兵部便应做好行军打仗的后勤事务,一应点检工作,都由兵部来负责。甚至于在乔明渊看来,军机阁的设立如果跟兵部的职能重合,甚至都不应该保留军机阁,军机阁可变为兵部下的其中一个衙门。但军务事很多,变为一个衙门还不如独立出去,彻底给这两个部门分权。
在六部之外,军机阁理应跟六部一个地位。
这等意见,让满朝文武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好多朝臣听着这个都觉得匪夷所思,要知道军机阁之所以不叫军机部,就是因为他如今是一个不在六部的部门,但地位又低于六部。若真的这样改革,以后军机阁就成了专门节制军队的部门,兵部反而沦为了一个为军队打杂的事务所。
兵部的人气得吹胡子瞪眼睛,都觉得乔明渊胆儿真肥,肥得想跟谈阁老平起平坐了!
不单单如此,他甚至还想从谈阁老的碗里刨饭吃!
这如何能忍?
除了这些之外,乔明渊还说,朝廷对军队的编制清晰,还要组建地方凝聚力强的部队,形成屏障,西北有了神隐军,南方由晏家人统领的军队,也应组成晏家军。东部的海军布防整顿完毕,组建远洋海师,进行海上军师战斗训练,才能在敌寇来袭时守卫港口,保护商贸往来。
大盛缺钱,很缺,所以,每一条商贸线都必须珍惜。
大陆从箕陵城开始,有路上丝绸之路,海上也该有海上丝绸之路。
他还建议,在远洋海师组建之后,大盛应开通海上商贸,由一支军队护送,经由海上出行,到西域甚至更远的国度展开贸易。
这封奏章一经呈送,满朝哗然。
天启帝收下了奏章后,没说行,当然,也没说不行。
朝臣们都慌了,觉得按照乔明渊这样搞下去,怕是要让多少人掉眼泪。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关心朝廷这样推行,能对国家带来多大的福祉,他们只觉得这样下去他们手里没权力,谁还买自己的账。反对,当然必须反对,坚决反对!
随着奏章送上去,御史台弹劾乔明渊的折子雪花一样飞到了天启帝的案牍。
在朝臣们忙着弹劾乔明渊的时候,天启帝召集了他信赖的臣子们,在集英殿议事。
这次议事有乔明渊、慕青易、谢允、卫轻轩、魏英章等一干大臣,还有沈秋池、丁宝林、赵岱、黄岐等新晋提拔起来的大臣。一应人等接近二十人,从一品大员到五品官员,地位的尊卑并不相等。等人到齐之后,天启帝让乔明渊再一次阐述他的改革见解。
口述比奏章说得详细得多,乔明渊想了两年的事情,逐步都说给大家听。
一开始大家听得并不太明白,等乔明渊说到要将军机阁变成指挥作战、制定战略、把握军权等作战指挥中心,将兵部变成军需后勤、武将考核、军械制作等保障部门的时候,大家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