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养个权相做夫君 (十七纬)


  那怎么能行?
  箕陵城年年战乱,光是乔明渊一个人都不一定能有命回来,那种地方怎么能带着绾绾同行?
  赵秉凰急了,真急了!
  失而复得的东西看得到拿不到也就罢了,如今还得眼睁睁看着有人将她毁了,他不答应!
  于是在乔明渊等人上路不久,他就派了一队人马出来,打算什么都不管,先将慕绾绾带回来再说。谁料乔明渊他们为了以防万一,一路走得快,没怎么休息,竟提前到了箕陵城。这队人马在后头追赶,终于在今天追到了人,正好乔明渊微服私访没住到衙门去,方便了他们行动,他们就动了手。
  很顺利将慕绾绾抓走,这些人都是王府亲卫,知道眼前的女人极有可能是未来王妃,一个个是恭敬得不行,碰她一下的都恨不能将自己的手剁了,哪有什么非分之想?
  只是怕慕绾绾闹腾,也是以为这女人跟王爷有一腿,才让王爷奋不顾身的也要将她带回,这些亲卫没敢瞒着慕绾绾,一五一十全招了。
  慕绾绾说完,不单单是乔明渊傻了眼,乔松岳和乔明丽也跟听了天书一样。
  “二嫂,你是说,你原本是二皇子的王妃?”乔明丽好半天才找到自己的言语。
  乔松岳也满脸不可信:“当初绾绾来下河村时我就觉得这丫头不同寻常,我真是想不到。”他叹了口气:“好孩子,是我们明渊耽误了你呀!”
  天子的儿子尚且为她着迷,要不是造化弄人,他乔家哪有那个福气娶到她?
  慕绾绾失笑:“爹胡说什么,哪有耽误不耽误的。我跟二皇子没缘分,不过是他执迷不悟罢了,再说我没觉得明渊哪不好,明渊比他好多了!”
  好嘛,天下父母都喜欢听旁人夸奖他的孩子,乔松岳笑得合不拢嘴:“那是,明渊有他的好,明渊孝顺又疼人,更不会三妻四妾。绾绾,他将来敢对不起你,我第一个饶不了他!”


第382章 互相试探
  乔明渊走马上任之后,很快就接替了县令的工作。箕陵城并不算多大的城市,那几个地方他走两圈都能完全记下来。原来的知县等他就位就走了,拍拍屁.股跑得比谁都快,赶着去他的新地方享福。
  家眷顺理成章的住进了县衙的后院。
  平日里乔明渊在前面办公,慕绾绾带着福宝和乔松岳、乔明丽住在后院。他们来的时候带了不少银票来,不过财不露白嘛,都让慕绾绾揣在空间里的,并不拿出来。等完全安顿下来后已经过去七八天,乔明渊也是见了不少人。
  这一日,驻扎在箕陵城的骠骑将军聂光磊来了,他领了几个军中的重要将领来跟新上任的知县碰头。
  聂光磊是个四十上下的壮汉,常年在边疆驻扎,皮肤粗糙黝黑,有着军中汉子特别的秉性,一笑起来就爽朗非凡,给人一种不同寻常的快乐感。慕绾绾在后院带着福宝玩,听着前面传来的笑声,忍不住会意抿唇,乔松岳踮着脚尖什么都看不到,想出去又不敢,一副好奇模样。
  乔明丽也想去看,不过她是女子嘛,哪有女孩子成天没事往外跑的,也就压住了好奇心。
  几人等来做客的人走了,乔明渊回到后院才问来的是谁。
  乔明渊将来人的身份说了,脸色仍旧很沉重。
  箕陵城的情况比他想的还要复杂很多,他初来这里,哪怕知道很多东西都不好跟人明说。其实刚刚跟聂光磊的相处远没有后院的人听起来愉快,那是个粗糙的汉子,带兵打仗是一把能手,玩弄权术也并不含糊,压根不是表面上那么单纯。
  不过怕家里人担心,乔明渊一向报喜不报忧,他没多说什么,跟聂光磊谈了什么,他也没跟其他人讲。
  晚上两人关上房门才悄悄议论了几句,福宝已经由乔松岳陪着去睡觉,慕绾绾问乔明渊:“守卫军驻扎在这里,权力大又不归你管,聂光磊不会听你的吧?”
  “当然不会听。”乔明渊知道瞒不住她,没打算瞒,他笑了笑:“他是听兵马大元帅的,兵马大元帅受兵部牵制,如今兵部是谁当家?”
  慕绾绾秒懂。
  兵部如今当家做主的人是谈敬,谈敬要捏这群当兵的,总有些法子,哪怕他们手里有军权也不敢擅自行动。
  再说,历朝历代都有一个问题,文官武官素来互相看不顺眼,谈敬作为内阁阁老看兵马大元帅岳剑婴不爽,岳剑婴对谈敬的不满也不是一朝一夕,文武内斗,本就是你压我一头我压你一头的事情。另外,打前前朝开始,到先帝再到天启帝都重文官多于武官,也就形成了文官强势、武官弱势的局面。
  上面的人内斗下面的人遭殃,如今乔明渊就成了架在中间的那一个。
  当然不单单是他,其实但凡是兵事活动频繁的低区,文官都像夹缝中生存的鸟儿,连喘气都是错的。就好比箕陵城,那历年历代县令的死亡当真是巧合吗?不全是,他们一方面是战争导致的殉国,一方面也不能排除文官武官内斗、战事爆发时武官清算旧账故意见死不救的情况。
  那些有党派支撑的人尚且活不了多久,在箕陵城一年调三人,更何况乔明渊?
  他比其他人更悲催的是,他把京城那一片官儿都得罪了,没人保佑他也没人庇护他,他唯一仰仗的只有天子一人。
  但箕陵城嘛……俗话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又说天高皇帝远,乔明渊今日跟聂光磊见了一面之后已经打定了主意,求人不如自救。
  至于要怎么自救,送走了聂光磊等人,他就已经在琢磨了。
  两人嘀嘀咕咕,小声的商量着接下来要怎么办。
  都已经到了箕陵城的地界上,装傻充愣、糊糊涂涂都行不通,端看箕陵城县令的骸骨堆积如山就知道以往这样做的人没什么好下场。
  要解决眼下的困境,还得从箕陵城的困境走。
  综合这些时日里观察走访下来的结果,两人.大致得出箕陵城几个眼前的难题。
  第一是战乱。
  无论是哪里的人都不喜欢战争,战争让这片土地贫瘠,让原本就不多的人口骤减。人口骤减带来的结果是可怕的,耕地没有人种都荒芜了,耕地荒芜,财政颗粒无收,百姓穷苦不堪。长此以往下去,这城市就得演变成一座空城,什么都没有。
  空城嘛,耗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去镇守一点意义都没有,但要拱手让给羌吾人和契丹人,未免又让大盛的人觉得可惜且憋屈。
  第二是贫穷。
  不单单是箕陵城,从平阳关开始一路过来,给他们感受最深的就是这里的贫穷,路过的百姓身上没有一件好衣服,孩子们因为饥饿瘦得皮包骨头,哪怕是城守军,都已经落魄到连一人一身像样的铠甲都配不起的地步。乔明渊和慕绾绾还没见到守卫军,不知道在军营里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但从今日跟聂光磊的会面来看,他们的伙食也好不到哪里去。
  民以食为天,要让一个地方好,首先得让人吃饱。
  解决温饱问题,其次是考虑口袋问题,都是眼前摆在乔明渊跟前巨大的难题。
  第三是内乱。
  箕陵城里文官有权利的只有乔明渊一人,他一个小县令嘛,整个县城都要听他的,文官算他一人独大。当然,不包括从关内来巡视的那些人,那些按察巡抚使、学政什么的。但武官就很多了,毕竟是一座驻军的城市,城守军里从聂光磊到参军,然后到他们麾下的营长、屯长等,大大小小加起来怕得有两百来号人。
  以少对多,如何跟这些人相处,为此箕陵城的平衡还要解决问题,是最难的。
  毕竟有些事情是历史遗留的,人力未必可为。
  除了这三个紧要的,还有一些别的问题,比如如何防止敌人入侵、如何在这种绝地里寻求发展,都可以先摆在后面。
  见过了聂光磊后,这一夜是乔明渊睡得最晚的。
  他跟慕绾绾讨论了一阵子,之后有了些感想,连夜起身披衣坐在书房里奋笔起书,也不知他想写什么。早晨的时候他从书房出来,脚步却很坚定,像是有了思路。连着几天,他都白天处理县衙的公文,夜晚熬夜写他的大政方针。
  同时,县衙里动了些土,隔了一间小屋子出来。
  乔明渊在里面摆了一张书桌,书桌上放了一个圆托盘,托盘上一块红布盖着,之后那门就落了锁,从未见打开过。
  在乔明渊琢磨要如何在箕陵城发展立足的时候,军营之中,聂光磊着急了参军王迎和麾下的屯长们来开会了。
  “王参将,你对这个新来的县令怎么看?”
  他第一个就看向身边的王迎。
  王迎少了些年纪,快六十的人了,两鬓发白,他喝了一口水:“没啥看法,瞧着是个聪明人,刚来还看不出什么,再等等吧。”
  “这马上又要落雪,听说草原上今年造了旱,草长得不好,羌吾人早想着要打到关内来,兵部那边该给我们的军饷到现在还没到位,人没吃的,马也没吃的,衣服也穿不暖,将士们都冷得搓手,这个仗可怎么打。前方陈明关送来的战报还说让咱们做好应战和支援准备,我连马都没有,我拿什么增援他们?”聂光磊一提起这个就一肚子牢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