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养个权相做夫君 (十七纬)


  书院长老的嫡传弟子啊!
  一众学生羡慕不已。
  乔明渊等人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在外丁宝林的名头是这样响亮,借着老师的威风,几个毛头小子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特权带来的愉悦。
  林则惜悄悄拐了拐乔明渊:“瞧不出来,小老头儿还是通山书院的一号人物。”
  “嘘,噤声,给老师听见了非打你戒尺不可。”乔明渊咳了一声,不过内心里也是一样的想法。
  不怪他们平日里没看出来,其实还是丁宝林太低调了。
  乔明渊还存着疑惑,卫轻轩曾经说过,当年丁宝林是可以考进士的才学,却半途弃了,原因为何至今不明。
  难道也是跟党争有关?
  他觑着丁宝林的面色不无揣度,丁宝林却无心其他,隔了十年才再次踏进这个书院,书院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当年离开的模样,心底如何不激动?
  他越走越快,几个学生小跑着才追上了他的步伐。安顿好之后,他招呼了一声,让孩子们不要乱跑,都要跟着他,几人列成队,恭恭敬敬的去了后院,不多时来到朱泽瑞的住处。
  通山书院设有院长一人,长老五人,五个长老分别治五经,朱泽瑞主治《尚书》,亦是当世排得上号的大儒。
  “弟子拜见老师!”丁宝林行了大礼,朱泽瑞让他起身后,忙吩咐身后跟着的几个弟子:“快拜见师祖。”
  几个弟子齐齐拜了。
  朱泽瑞已年过六十,看着精神矍铄,笑眯眯的捋着胡须扫过一众小辈:“这四个都是你的弟子?听说这次平遥府院试都过了,案首和第二都是他们夺得,是哪两个?”
  乔明渊和沈秋池忙出列。
  朱泽瑞很高兴:“好,好,宝林后继有人,为师很欣慰。接下来到乡试还有五个月,你们要潜心学问,不可荒废。”


第248章 谈家要孝敬
  见过了面之后,丁宝林留下同朱泽瑞说话,朱泽瑞让书院里的其他弟子带着四人前去见书院的师兄们。一直到晚上才得了空闲。
  这一次长途奔袭,几人都觉得疲倦,一夜好梦睡到了天明,起来才觉得神清气爽。
  接下来几天,丁宝林又带着他们去见了其他的长老,还去见了通山书院的院长裴祀,连带着一干师兄师弟的认下来,几人均感到头昏脑涨。通山书院几百年的老学府,非明阳学馆可比,不但朝中关系复杂,书院里的师兄们都不是俗人。
  粗略一数,小小一座书院,里面竟藏龙卧虎,连嘉平年间的状元郎都有。
  院长裴祀已有七十多岁,头发花白,走路并不怎么流畅,步履蹒跚,可瞧着他的眼睛就让人觉得精神清明。大概是通山书院传世的精义在其中,此间弟子无论是行止做派皆带着风韵。几人初来乍到,不免有些拘谨,连着过了好多天才不觉得自卑。
  在通山书院安顿下来后,各自写了书信回家报平安。
  倒有一人例外。
  一同考中秀才的刘秀山因不是丁宝林的关门弟子,没有进入通山书院的特例,虽也跟着进了通山书院,却被安排在外院,等候三月初三的考试,通过才能进入书院入读。刘秀山难免有些不平,想到大家一同来,那四人却走了这样的关系,嫉妒心作祟下,便同四人不往来了。
  四人也没管他,他们跟刘秀山的关系并不如何,这人不来烦他们,他们也乐得清静。
  三月初三,通山书院举行入学考试。
  求学者众多,约摸着有两千多人报了名,通山书院只取两百人,这一场考试的残酷不亚于科考。三月山风凛冽,不过考生们都没什么怨言。
  当天考完之后,书院组织人阅卷,初四贴榜,取中的就可以拿着名碟入书院。
  刘秀山竟没考上!
  他垂头丧气的,这一趟算是白来。
  到底是明阳学馆的人,丁宝林作为馆主,也不能不管自己的学生,当即又拜了名帖和推荐信,让刘秀山到洛平府的府学去。
  时下在每个府城都设府学一座,府学是官府建立的,因此并不需要束脩,进了府学之后,每十天一次旬考,实行优胜劣汰的竞争制度,官府奖励前五名学子,淘汰后五名学子。因为这一层关系,府学的竞争虽然比不上通山书院,但在学子心中的地位也是排得上号的。
  刘秀山丢了通山学院的机会,换得洛平府府学的入学资格,略做了一番思想工作,也就接受了这个命运,收拾了东西去了洛平府。
  丁宝林则带着四个嫡传弟子在通山书院安顿了下来。
  这之后的时间,他们便埋首于做学问里。
  通山书院的藏书齐全到令人咋舌,连对做学问不怎么上心的林则惜都惊叹不已,几人日日扎堆在藏书楼,同进同去,功底也日渐上涨。
  另一边,平远学馆的馆主陈秋平也带着自己的三个弟子来了洛平府。
  不过,他们来晚了,等到了通山,书院的入学考试已经结束,三个弟子只能遗憾错过,转而投向了洛平府的府学。
  得知他们也来了洛平府,乔明渊等人很高兴,之后偶有聚会,暂不细表。
  乔明渊走后,济世堂里冷清了下来。卫轻轩常年居于后院,闭门不出,外面的世界变化对他没什么改变,鸣回却坐不住,济世堂不忙就总带着乔明丽出去放风。
  两个小孩的感情日渐紧密,上一次乔松平两口子闹出来的龃龉显然没让两个孩子起了隔阂,慕绾绾颇感欣慰。
  江上人家那边的买卖一直很稳定,乔松柏夫妻到了之后,四房两口子稍稍松了口气。
  送走了乔明渊,济世堂里的石愚和祁景天逐渐上道,很多事情不再需要慕绾绾插手,她又分出了精神继续琢磨生意上的事情。
  四月的时候,济世堂推出了三伏膏,用于风湿骨痛的治疗。因价格便宜,携带方便,使用简单,很快在市场上走俏,为济世堂带来了一笔可观的银钱。到了五月,慕绾绾又开始琢磨别的,这次却是将买卖的主意放在了江上人家的烤鱼上。
  江上人家是谈家罩着的买卖,一直不曾给谈家送上孝敬,谈益还在平遥府时,自然没人提及,眼见着谈益走了小半年,就有人着急了。
  谈家来人问过这事儿,慕绾绾心里就有数了。
  她同胡山公商量了一番,最终由胡山公去说,敲定了每个月给一百两银子的孝敬钱。
  但慕绾绾觉得这钱是小头,镇不住谈家滋长的贪婪之心。
  果然,第二个月谈家那边就不干了,说一百两委实太少,让江上人家看着再涨一点,这一次胡山公出面也不顶用,对方直接开价一千两银子一个月。
  一千两!
  寻常人家做一年买卖,不吃不喝也才勉强赚这个数目,那还得生意火爆些才成!
  谈家将孝敬的银钱直接翻了十倍的涨,偏生做商人又无可奈何,平遥府到底是谈家的地盘,他们说不上话,咬着牙关也得给。
  罗氏和于氏心疼又恨:“我们累死累活一个月才不过赚几千银钱,刨去成本的人工,到手不过几百两,谈家就张一张嘴,便要吃掉一千两银子,怎么不去抢钱,他们就是穿着官服的贼,山贼抢钱还喊一声,他们这是闷声不响发大财。”
  可不就是抢?
  于氏气得坐着哭。
  乔松柏和乔松禄两个大男人也没什么法子,他们都是下劳力的好手,在动脑子的事情上永远比不得慕绾绾,便都看向慕绾绾。
  慕绾绾亦无计可施。
  这里不是现代社会,不流行媒体曝光那一套,这钱若是不给,他们的餐馆也开不了多久。
  最终还是给了。
  给的不甘不愿。
  胡山公心里也知道他们不高兴,私下劝慕绾绾:“世道就是这样,胳膊拗不过大腿,要想平安发财就得有牺牲。”
  “我知道。”慕绾绾嗯了一声,忽然问:“谈益知道这些吗?”
  “二公子回了京城后就一直没消息,他们府中也有些囹圄,估计现在还不知道。不过,按照二公子的人品,他断然不会弄出这些幺蛾子,八成是手底下的人想出的法子,用来讨好上面。先忍几个月,等二公子回来咱们再说一说。”胡山公宽慰。
  慕绾绾便没再提什么。
  两人又聊了一些别的,末了分开时,胡山公笑道:“我在府城买了院子,过些日子,等婉玉的身子养好了些,我们要搬府城来。”
  顾婉玉正月的时候就生了,给胡山公生了个大胖儿子。这是胡山公的第一个孩子,胡山公宝贝得紧,顾婉玉愣是坐了两个多月的月子才放出来透口气。如今胡家的小子胡锦玉才五个月大,还不曾断奶,胡山公走哪里都悬心,更担心窝在清水镇那地方给不了儿子最好的养鱼,才琢磨着要搬到府城来住。他跟顾婉玉都商量好了,等胡锦玉一岁就搬过来。
  慕绾绾很高兴:“那很好,以后能常常见面,新宅子买在哪里?”
  胡山公抬手指了指。
  “青龙街?”慕绾绾吃了一惊。
  青龙街上住的都是贵人,一地难求,那儿的住宅卖价都是不便宜,饶是如今慕绾绾腰缠万贯也舍不得掏钱去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