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养个权相做夫君 (十七纬)


  胡山公在一旁说:“绾绾是个妇道人家,开这么大一个铺子在府城,难免招人眼红。整个平遥府里,还有谁家说的话比你谈益说的管用?你随便吩咐一声,也不用多跟我这妹子什么好处,不要有人上门去找麻烦就成。这不难吧?”
  的确不难。
  谈益微微颔首,他谈家在平遥府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虽也有人喜欢跟他们唱反调,到底只在暗处做些手脚,且还是无伤大雅的那种。
  只是……妇道人家?
  “你嫁人了?”他看着慕绾绾的发髻,乡下妇人为了图方便,都是编两根鞭子,然后搅在一起用发簪固定,有些干活儿的姑娘家也会这样做,因此他方才见到她是盘发的,一时间也没想象到这一层,还是被胡山公的话点醒,心中有些失落,他不禁问:“这些事情怎么不让你夫君出面?”
  胡山公见他问了这话,多少有些吃惊,两人相交多年,谈益是极少对女人这般上心,不免多看了谈益几眼。
  面上自然看不出什么来,他心里犯了嘀咕。
  莫非……谈益看上了绾绾?
  但他很快就甩头自己否定了。
  慕绾绾是长得挺好看,但谈益见过的美人极多,像绾绾这种乡下女子能入得了他的眼才是怪事。既然不是这层因素,那又是什么?
  慕绾绾倒没觉得这话有什么歧义,找人家帮忙,人家问问情况,也在情理之中,遂答道:“我夫君在念书,我不想让他分神。”
  这话就是承认嫁了!
  谈益心里跟过山车一样,短短时间里就经历了大起大落。高兴的是遇到了她,她还求上门来请他提携。不高兴的是她竟嫁了人。但他面上一点都不显,连胡山公都没看出来他有什么异样,他好像只是随口关心的问了句,之后又问了慕绾绾一些话,比如做什么买卖,多大的场面等,最后捏着下巴道:“你说的事情不是什么大事,你且只管去做。”
  话已出口,胡山公就笑了。
  慕绾绾见谈益应承下来,也是极为高兴。
  谈益留两人吃饭,慕绾绾连连推辞,只说家中还有行走不便的老父亲要照料,这就不多留了。
  她不吃,带她同来的胡山公也不好撇下她留下来,两人就双双告辞。
  家丁送他们出门,上了马车,慕绾绾有些幽怨的对胡山公说:“来的是谈家,我竟没认出他家匾额上的大字,险些丢了脸面。”
  “你不认得也是正常。”胡山公哈哈一笑:“谈家那匾额是先帝亲笔所写,先帝最擅长草书,龙飞凤舞是好看,就是不知道写的什么。前朝先帝批阅奏章,大臣们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认字小组,专门研究先帝的旨意,免得会错了意,办错了事,牵连一家老小跟着掉脑袋。”
  慕绾绾终于释怀。
  原来不是自己文盲,而是先帝当真写的字难认。
  同时,又觉得放心——谈家的势力已经大到这等地步,有谈家罩着,她的买卖不会被人横插一脚,至于谈家家大业大,想来也不会看上她这种小本买卖的。
  事情办成了,慕绾绾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她唯一心疼的就是自己送出去的礼了。
  置办那些物品,几乎花掉了她大半的积蓄,肉疼得背地里跳脚。不过求人办事情就是这样,舍不得孩子也套不着狼,只能宽慰自己,钱嘛,以后会赚到更多的,人脉却是求也求不来的!
  这样想着,心里果然好受多了,一路回去她都哼着歌儿。
  另一边,胡山公和慕绾绾走后,下人拿了方才两人送的礼单过来给谈益过目,谈益看完,粗略的估计着这些礼物折合银两该有个一两千银子。在他的印象中,不管是哪一次见慕绾绾,她都是一个村姑打扮,自然而然的觉得这礼物是胡山公送的,她多半只给了小头,微微一笑,没推脱的收下了,奔着交情在,胡山公家大业大,送的礼虽然贵,到底伤不了他皮毛。
  下人又问:“公子,江上人家的孝敬还是老规矩吗?”
  “那么小一个铺子,挣钱不容易,算了吧。”谈益说。
  慕绾绾的烤鱼店就这样开起来了。
  也不用谈家人怎么给她做脸,谈益这边风声放出去,下面的人很快就懂了,那江上人家是谈益谈二少爷的人开的,想上门挑事的就都歇了心思。
  至于后面的孝敬,胡山公说了,谈家那边却没人来。
  本来按照惯例,有商户找到头上求大官庇护,第一次上门的头礼后都还要每月给孝敬的,这钱不多,但架不住送的人多,每个月都是一笔不菲的进账。
  落到慕绾绾头上,谈益没开这个口,胡山公只当他是看不上慕绾绾这小小烤鱼店的收入,就没再提这茬。


第220章 神医
  江上人家的生意火了。
  那小酒楼每天人来人往的,从中午开门就有人来吃,一直要吃到万家灯火时。每日里关门结算,都让高斌等人的眼睛赤红。
  谈家人看不上的小买卖,其实背地里挣了大钱。
  几人扣掉各方面的花销,头一个月分成,拿最少的高斌也分到了两千两银子,更别提拿大头的慕绾绾了。生意的热度慢慢下来,也积累了很多老客,加上江上人家笼络客人的手段层出不穷,生意一直红火下去,自不必说。
  慕绾绾的医馆在江上人家烤鱼步入正轨后就开起来了。
  比起酒楼那边的大张旗鼓,医馆的开业就安静得多,放了两串鞭炮,揭了梁上的红布,就意味着医馆正式开门了。
  医馆取名济世堂,以“悬壶济世”为意,这也是上一辈子慕绾绾家的宗旨。
  乔松岳每日里闲下来就练习走路,如今已能自己站稳并慢慢的挪步,进步神速。医馆开业后,慕绾绾在前头坐诊,抓药,他就负责收钱。饭是江上人家那边做好给他们送,两人的日子倒也并不太忙。
  医馆不同于餐馆,餐馆只要做得好吃,总是有人来,医馆却是人们病了才会踏足的地方。谁都会有个三长两短、头疼脑热的时候,一般来说,医馆的买卖不会停歇。但人们心里都有个信任天平,看病抓药,首先选自己去过的铺子,像这种新起来的医馆来的人少。
  济世堂开业第一个月,来这医馆的人并不多。
  偶尔来一些,都是为的伤热风寒这类的小病,且都是按照大夫开好的方子来抓药的。
  无他,慕绾绾这里的药比一些医馆药铺的便宜些,为了省这些钱,还是有大把的人愿意跑这个路的。
  这一天早上,慕绾绾起来后打开医馆的门,也没什么人来,就坐在柜台边跟乔松岳闲话。
  “爹,你说明渊他们这会儿到哪里了?”
  “前几天来的信不是说在临州府?”乔松岳奇怪的问:“信还是你给念的呢。”
  “他在信里还说要去岳麓书院看看,也不知道动身了没有。算算时间,也快七月了,他们去看过之后,该动身回来了。”一别几个月,慕绾绾还是挺想念乔明渊的。
  乔松岳笑道:“回来好啊,他不回来,我哪有孙子带!”
  “不跟你说了。”慕绾绾红了脸,见铺子里有人来,赶紧跑了。
  乔松岳见她害羞,笑着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一阵哭嚎声从门口穿过,慕绾绾给人抓了药,听了声音不免好奇,走出来看热闹。只见大街上迎面走来一辆骡车,骡车没有车厢,就一块车板,上面躺着个大肚子的女人,身上盖着一块白布。骡车两侧跟着几个女人,还有两个男人。年老一些的男人低着头赶车,那年轻的满脸是泪,哭声是几个女人发出的,她们一边走一边抹眼泪。
  见着这种情形,大多数人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那女人八成是难产,一尸两命。
  这年头因生产而死的女人多不胜数,可怜是可怜,偏生这时代的风气如此,不少人还觉得遇见了是晦气,都避着他们走。
  也有认得他们的:“这不是城西那刘老头家吗?”
  “是他,他儿媳妇怀了身子,大夫说不好生,果真是生不下来啊。”有人摇头。
  原来这户人家是府城西边的,那片人家大多贫穷,刘老头家是其中一家,他儿子平日里做货郎,好不容易攒钱讨了个媳妇,一家人欢欢喜喜等孩子降生,万没想到上次来请郎中诊脉,郎中便说腹中胎儿胎位不正,生产怕是要出问题。一家人提心吊胆,请了稳婆摸了胎位,人也说难,这家人提心吊胆,临近生产就借了骡车等着,媳妇发动了就赶紧往医馆这边送。
  没想到还是没生下来。
  遇到这种惨事,知情人皆摇头叹息。
  慕绾绾听了个大概,心中便涌出怜悯感慨来。
  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女人生产都是走一趟鬼门关,只是现代医疗技术发达,死亡概率相对低一些,古代女人却没这么好运。
  她望着那骡车上女人的大肚子,一时间有种兔死狐悲之感,恍然看去,竟觉得那高耸的肚皮竟然动了动。
  动了动?
  思及此,慕绾绾忙定睛看去,果真瞧见那白布似乎有些不甚明显的欺负,也有可能是骡车晃动造成的。她看不真切,不知不觉就走了出去,追着那骡车跑了上去:“等等。”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