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朝廷对不少地区赋税上的减免政策,对地方官员的贪赃枉法不作为等行径采取比较严格的惩处举措,在各地横行的山匪也大都被清剿一空,百姓的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显著提升,世间隐隐呈现一种盛世初现的景象。
老百姓们其实很容易满足,谁让他们有好日子过,谁在他们心里就是好人,因而新帝这位靠着逼迫亲兄长才顺利登基的皇帝,在民间竟然慢慢传出了“贤君”的名声。
这位贤君最近却有点烦恼。
看着天下太平安稳,他也深感安慰,这时候便又想起了曾经被林潇勾起来的征服海外的计划。
满以为如今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许多,谁知再次提起这个计划时,满堂朝臣仍然没有多少人看好,只有先前就被皇帝示意了的人硬着头皮站出来说几句好话,反倒显得情境越发尴尬。
因为起事之前好几年韬光养晦故作愚钝的经历,新帝也是个非常沉得住气的君主,不动声色地点名了几位大臣询问他们的看法。
“国库空虚的境况虽有好转,但仍然经不起如此劳民伤财的挥霍 ,陛下深思!”
这是手头虽然活络了但仍然抠得不行的户部尚书。
“去年新式海船出海试航,两个月之后遭遇大暴风不得不返航,一百名船员中安全返回的不足一半,如此大的伤亡几率,望陛下 三思!”
这是一向喜欢摆数据讲道理的工部尚书。
“陛下,臣听闻蛮夷部落近日蠢蠢欲动,愿自请领兵主动进攻,将他们彻底打趴下,与其去那个劳什子海外,还是军队的粮草更要紧!”
这是无时无刻都想着要带兵打仗的周大将军。
还是与先前没有太大区别的那套说辞,要是每次都被这么说服过去,他有生之年估计都看不到船队出行的那一天,让他皇帝的面子往哪搁!
新帝决定效仿他那位刚愎自用的皇兄,也一意孤行一回,“朕意已决,诸位爱卿无需再劝,只需要拿出一个对策就行!”
于是永安四年的阳春三月,一只由五艘大型海船、合计约五百余人的船队自长乐太平港出发,开启了当朝探索海外的旅程,带队的人自然就是化身“肖时霖”的林潇。
林潇带队这件事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反对,“区区一介商贾,何以当此重任!”
这次新帝倒是没有一意孤行坚持要用她,反而笑眯眯地让朝堂百官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谁知朝臣们却又支支吾吾都说不出话了。
他们也就是意思意思反对一下,向皇帝表明自己也是有想法有意见的,以后想要一意孤行也请适可而止,可没谁真的愿意掺和进去。
航海出行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在海上受苦受难不说,就算有油水可捞,有功劳可立,那还不一定能有命回来呢,有本事的自然不愿意耗在这上头,没本事的人家也惜命啊,躺在自家媳妇的温柔乡里不舒服吗,谁要想不开跑去海上受罪!
于是,林潇私下告别父母小弟,迎着一干送行官员看似恭喜羡慕、实则同情惋惜的目光,踏上了这条众人眼中的“不归路”。
航海之旅漫长又单调,还随时可能遭遇到狂风暴雨的威胁,林潇出行之前当然也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
空间里的各种蔬菜作物早就种上了,还提前储存了足够她一个人吃上好几年的食物,另外还装了两艘坚固的小船,万一遭遇不测的意外落海,也好有个自救手段。
至于船上其他人的安危,出于对这个世界航海知识、科技水平的考虑,她无法做出万全的保证,但出行之前也准备了许多东西。
首先食物必须得带足,虽说停靠其他国家或者港口可以进行补给,但也不能排除长时间漂泊在海上无处停靠的可能,海船货舱除了少部分位置用来放置丝绸、瓷器、茶叶、药物等等用来交易的货品,其他位置大都堆放着满满的粮食。
另外还配置了一些大型渔网、鱼叉等,天气平和时可以让船员自行捕鱼改善伙食。当然武器也是必不可少的,谁都无法断言遇到的异邦人不会对他们生出敌意。
在海上长时间见不到陆地的情况下,蔬菜的补充也相当重要,不过当前的存储环境还无法长时间保存蔬菜,林潇便让人准备了一批黄豆绿豆,自己发豆芽也是一个办法。
另外,像是指南针、淡水过滤装置等航海必须的物品,前些时间里林潇也或暗示或明示地提醒新帝,安排工匠制作了出来。
除此之外,上船出行之后,每天她还会安排出一段时间,让所有船员都跟着她锻炼习武强身健体,以防万一遇到劲敌也有一定的自保之力。
决心出海的船员都是签订了契书自愿上船,早就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就算万一遭受不测,朝廷也会给予他们的家人足够的赔偿,林潇自认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万一还是有人在海上丧生,也只能感叹一句生死由命了。
船队的初次航行并未历经太长时间,大约一年左右就返程回了大陆,五艘海船折损得只剩两艘,五百名船员也折损了一百左右。
损耗如此巨大的主要原因,还是这个世界的船舶制造技术相对落后,哪怕是朝廷精心打造的海船,在茫茫大海的飓风袭击之下,也无法支撑多久。船员只丧生了一百左右,还是林潇安排其他人耗费了巨大的精力进行搜救打捞的结果。
不过虽然折损巨大,倒也有相应的收获。
这次航行主要行经了东亚和东南亚诸地,除开本就因陆地接壤而与朝廷相互有往来的几个国家,其余岛屿半岛林潇大都带人上岸探索过。
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存在语言沟通上的障碍,对于友好和平的当地居民,摆手弄足地笔划之下,还是达成了几笔交易,用丝绸瓷器等换取了当地有名的宝石、手工业品、香料果干等特色产品。
但偶尔也会遇到一些态度恶劣甚至尚未开化的土著,一上来就发起攻击,不过这些人的武器并不如当朝先进,偶尔遇到几个用毒的群落也会被林潇抢先制住,在这上面的折损倒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往往还会明抢回去,收获一堆免费的食物。
探索之余,林潇结合自己的地理知识,将旅途上的所见绘制成一副细致的海图,回去也好给皇帝交差。
另外,在探索一片无人居住的海岛时,林潇还趁着夜间驻扎露营的功夫,一个人悄悄跑出去,拔出空间里临近成熟的十几株土豆种在岛上,第二天再若无其事地装作发现了一种高产作物,引导船员们将土豆挖出来。
土豆的原产地其实在南美洲,后世人分析这段历史时说不定会有所怀疑,这位叫“肖时霖”的古人究竟是怎么会在八杆子打不着的东南亚发现土豆这种作物?偏偏还就只有一个小岛上的十几株,附近方圆几百里几千里之内再也没有,怎么想都有猫腻。
说不定还会有人怀疑“肖时霖”是不是传说中的穿越者,但那又如何呢,被怀疑的是“肖时霖”,跟她林潇可没什么关系,而土豆这种作物给百姓们带来的好处那是可想而知的。
有了这些收获,虽然船队有不小的折损,返航回到大陆时还是得到了皇帝的热烈欢迎,尤其是看到生动细致的海图,又知道他们发现了一株就能长出十几斤的土豆之后,那态度可别提多热情了。
之后林潇没有急着再次起航,而是用亲身经历说服了皇帝,加入对新式海船的改造,再对出海所需的粮食药品武器等进行更精心的准备,包括出行的船员,也需要进行一定的体力与航海知识培训。
这个过程足足花了两年时间,这两年里,伴随着土豆这种高产作物的推广,极大程度上改善了百姓食不果腹的局面,那些原本反对唱衰海外探索的人都不约而同闭了嘴。
船队第二次出行时,林潇就发现,随行的船员中似乎多了许多一看就是临时被安插进来的人,据皇帝派人私下透露,其实还有人看她这次立了功,眼红她带队的权力,想抢下这个差事,不过都被皇帝给怼了回去。
人心总是这样趋利避害,知道有巨大风险时一个个躲得飞快,一旦发现风险似乎没那么大,还有巨大的利可图时,可不就坐不住了。
林潇不打算纵容他们的贪婪,也不想带上这些一看就只会添乱拖后腿的乌合之众,仗着有圣上旨意在身,毫不留情地将被安插进来的人一个个剔除,召回之前接受过培训的船员。
第二次出行时,送行诸人的目光中就多了几分嫉妒贪婪和不怀好意。
这次航行规模比第一次更大,海船仍是五艘,但船体规模扩大了两到三倍,随行的船员也有八百左右,出行时的风姿到显得有些浩瀚。
船只在林潇和诸多工匠手下进行了大幅改造,面对海上的狂风暴雨时再也没有那么容易被摧毁,船上携带的食物药物货物更足,这一次林潇预计要走得更远一些。
航行没有重复之前的方向,这一次经由东海之后,花费了一段漫长而单调的海上旅程,船队直接驶向美洲大陆,在大陆沿岸进行了漫长而崎岖的探索之后,再沿着西南方向,经过澳洲大陆之后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