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嘛……”
“他……怎么就能做出如此事来呢……”
“这宸王还要在这时修建别院,只为了博当今圣上的欢心,完全不管是否劳民伤财……”
“顺王虽然一心为民,奈何人微言轻啊……”
“三皇子倒是公正无私,又有实力,连太子都敢得罪,若非三皇子掀开了这个盖子,还不知道这个坑要烂上多久呢……”
“是啊……是啊……”
“果然,三皇子才是最有魄力、最该封王的皇子啊……”
……
隔桌的几个书生模样的读书人,或是义愤填膺、或是忧心忡忡、或是慷慨激昂,引起茶馆其它读书人的阵阵响应。
“你们怎么不说话?”
“难道是觉得我们说的不对吗?!”
在群情鼎沸的读书人间,心平气和只顾着吃吃喝喝的顾香凝与苏斯年两人便尤为惹眼,成了众矢之的,让某些忧国忧民的书生看不下去。
隔桌的一个书生拍案而起,指着两人大声喝问道。
……
作者有话要说: 香香: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一脸懵.jpg】
第28章 捉虫
“难道你们觉得三皇子不是最有能力的皇子吗?”
说话之人是个年轻的书生, 白白净净,八丈高的声音中夹杂着不满,拍案而起正一脸愤怒地看着他们, 身边也都是一群同样热血激进的年轻人。
顾香凝一愣。
她好好地喝着她的茶, 怎么就招惹到他们了?无心与这群热血的学子争辩, 顾香凝极不走心敷衍地点点头以示赞同,便端起茶盏继续喝茶。
“你呢?”
那人见顾香凝赞同了,顿时满意了, 目光又落在了苏斯年的身上。
“三皇子揭开汉中郡这个盖子, 固然勇气魄力过人, 但若就因此便说三皇子是最有能力的人,恕在下不能赞同。”
“且不说五皇子和六皇子还尚未参政……”
“就说这最有能力一词,只单凭汉中郡的功绩便如此称颂, 仍是薄弱了些的……”
苏斯年青衫翩然,眉眼间清净温和, 不疾不徐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宛如山涧清泉般舒缓适意, 抚平人们心中的燥意。
哪怕苏斯年说的并不是这些书生想要听的,可是, 他们仍被苏斯年气定神闲的儒雅所摄, 没有再暴跳如雷, 只是依旧是忿忿不平道:“话虽如此, 可是,纵观几位已临朝皇子的表现,三皇子仍是其中最出色的。并不是每位皇子都有如此勇气……一心为民的……”
“三皇子背靠相府,有此能力也并不意外……”,且三皇子手段激进, 遇事急躁,在汉中郡可是杀得那些不服他的官员血流成河的。
“反倒是顺王……顺王虽出身不显,却礼贤下士,忧国忧民……听闻为了谏言阻止皇上修别院,可是在宫里跪了整整两个时辰呢……”,有仁君之相啊。
“确实如此。”
说这些话的是另一桌靠窗的中年文士模样的人们。
与支持三皇子的年轻学子不同,他们很明显对二皇子也就是现在的顺王李承琮更有好感。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当今圣上已经老迈,跟随一个宽仁治人的新帝总比跟着一个有酷吏之风的新帝要好过许多,年轻人阅历不足,不知深浅。
年轻的学子们最看不得这些倚老卖老、世故圆滑、醉心功名之徒,脸色胀红,怒目而视,眼看着就要争吵起来。
相邻几桌的人见状不好,纷纷出言打岔道:“不过,无论是顺王还是三皇子都是有能力的,总比那个只知道阿谀讨巧、乖张跋扈的宸王强上许多……”
一说到宸王李承熙,新老两派的读书人似是找到了同仇敌忾的目标,相视而笑,倒是将一场争执消弥于无形。
切!
这话顾香凝这就不爱听了。
“顾公子这是……觉得他们说的不妥?”
苏斯年语气温煦清淡,似有不解。
顾香凝看了看苏斯年,越发觉得他应该不是宸王李承熙那个蛇精病了。
若他是李承熙,听见这些人对他的评价如此之低,哪里还能心平气和地坐在这里喝茶?怕不是早就要拿鞭子抽人了。
“顺王是有心解决难民的问题,他也是跪了两个时辰,很是辛苦……可有什么用吗?事情解决了吗?”
“没有!”
“三皇子将太子的老底掀了个底朝天,此时朝堂上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两派的争斗上去了,谁还记得难民们的死活?等他们回过神来,怕是难民们都要死绝了!”
“真正救了难民命的却恰恰是他们最看不上眼的宸王。”
虽然,顾香凝对李承熙也没有好感,但她却不会是非不分。
若不是宸王将那些投奔至京城来的难民都拉去修瀛祥别院,这城外此时还不知道要死多少难民呢。
“顾公子怎会有如此想法?”,苏斯年眉头微皱,“若非宸王一味地顺着圣上心意、讨其欢心,揽下修建别院一事,说不定户部便有银钱赈灾了……”
这件事上,怎么说都是宸王的错。
他不应该不解民间疾苦,放着赈灾的正事不做,却要大兴土木。
这是佞臣所为!
顾香凝心中翻了个白眼。
宸王不修瀛祥别院,皇上就会拨款赈灾吗?
“顺王去要银子了,可是,他要到了吗?他的行为倒是都得到了百姓的赞颂,可对难民却一点儿实质性的帮助都没有。”,顾香凝认真的看着苏斯年,不等苏斯年出声便又道:“那么你们觉得宸王会傻到与顺王一样去做无用功吗?”
“可是,宸王毕竟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皇子,也许他去求就有用呢?”,苏斯年眸色微闪。
顾香凝“呵呵”冷笑两声,道:“你们都道他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皇子,你们可有证据?是亲眼看见了,还是亲耳听见了?!”
皇帝的宠爱是最虚幻不清的东西。
谁拿着皇帝的宠爱当真,谁就是个傻子。
顾香凝不知道谁会是傻子,但宸王肯定不是。
更何况弘德帝晚年对众皇子越发的提防、偏激执拗、多疑敏感、冷血无情,这种情况下,谁劝谁死。
“皇家是先君臣、后父子。”
“这种情况下,谁能保证宸王去求就一定能求得?连他自己都不认为他有这么重要,你们这些外人反倒言之凿凿……”
“你说可不可笑?”
“历朝历代的赈灾,都有扩编军队,以安置灾民的办法……现在,宸王大修别院与军队扩编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既解决了难民的问题,又顺应了当今圣上的心意。”
“一举两得。”
顾香凝前些日子天天来茶馆,不只听了有关于她的八卦,也听了满耳朵关于修建别院的事情。她也是这几天为了躲着苏斯年关在屋子里东想西想,慢慢回过味来的,哪怕她对李承熙没有半点好感,也不得不承认此计甚妙。
听闻宸王还在进京的主要城镇设置了粥铺,让难民能一路活着入京讨到一口饭吃。
苏斯年微怔,一双眸子极黑,像是要将顾香凝看透一般。
“可是,就算如此,他也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不是吗?”
赈灾的银两和粮食到现在也没有发到汉中郡去。
顾香凝摆了摆手,道:“那不是他该解决的问题了……”,那是弘德帝的问题。
李承熙能做到如此,夹缝中救人,顾香凝已经很佩服了。
他确实没有骗她。
果然是很快就有人会收置这些难民了。
他以一人之力,救下了数以万计的难民。
底下这些只会夸夸其谈却不通庶物的读书人,又有什么资格来鄙视他?!不屑他?!
“他已经尽了全力做到最好。”
若想解决全部问题,还是待他成为了皇帝后再说吧。
顾香凝低头喝了一口茶道。
只是这话,她却不好说了。
弘德帝已经老去,太子无德又不得人心,底下的人难免会在心里将各个皇子做比较,希望自己支持的皇子能登上帝位。
有为大萧考量也有出于自己的私心。
人之常情。
“你对他的评价倒是挺高。”
苏斯年低低地笑了。
“高吗?”
顾香凝反问。
苏斯年笑而不语。
高就高吧……
顾香凝也没有再解释什么。
她也是一时觉得这些人书卷气十足,眼高手低,说起大道理一套一套的,却与实际脱节,百无一用,却对真正救人的人大加指责,心里有些气不过罢了。
现在,她说爽了,也就没气了。
至于,苏斯年听没听进去,有没有被她说服,顾香凝却是不在意的。
她素来不喜欢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真是的……笑那么好看做什么?
“走吧,回了……”
“没意思得紧。”
顾香凝扔出一角碎银说道。
她不想看茶馆里这些书生斗嘴掐架了,无聊得很。
顾香凝之前还对苏斯年满忌惮的,毕竟长着一张与李承熙那么相似的脸,不过,经过茶馆这事儿后,顾得凝就对苏斯年的猜忌消了个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