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祖和几位先生都摇头笑,只觉得小孩子高兴,就爱飞飞飞,蹦蹦跳跳的。
他们哪里能知道,保康那份被“师祖和先生们”带着躺赢,飞飞飞飞上蓝天的欢喜?
保康一个人自得其乐,到了行馆里头,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请安,和他汗阿玛、额涅、哥哥弟弟们,姐姐妹妹们一起用晚膳,更是欢喜。
吃着美味的余姚美食,也觉得比昨儿吃得更美味。
鸟儿叫,花儿笑,丝竹声悠扬,人间五月天里,快乐大师·小保康看什么都是无比的欢喜,浑身洋溢着欢乐幸福的小泡泡,感染的其他人也都眉梢眼角带笑。
保康因为家人的开心更为开心,饭后散步的时候还不顾他汗阿玛的瞪眼,直接提议:“额涅,大姐、二姐、三姐、四妹,你们下午也去小院,好不好?保康的顾炎武老师来了,你们都没见过。还有黄宗羲先生也在。”
皇后娘娘一听,立马答应下来:“保康的老师,额涅是要去见一见。”
说着话,皇后娘娘就安排璇玑大宫女去准备礼物。
凡是儿子的老师和伴读,包括五台山上的武僧,和她儿子一起打拳的师兄弟们,皇后娘娘给每一个人都备上厚礼,此刻得知儿子的顾炎武老师在余姚,也知道顾炎武收儿子做学生的“不容易”,那当然更要备上厚礼。
皇后娘娘这个态度,公主们当然是心动。
皇子们看着他们的保康弟弟/哥哥牙疼,可是保康弟弟/哥哥邀请姐姐妹妹了,他们能怎么办?
皇上的眼睛瞪得更大。
“一些不切实际的书生言论,你们哥几个听听就罢了。怎么还让你姐姐妹妹们也去?”
保康:“姐姐妹妹们也要听。”
转头:“大姐、二姐、三姐、四妹,保康保康好听,比京城的父子讲课好听,和张英他们的讲课不一样的好听。”
四位公主一起看向他们的汗阿玛,八只眼睛里饱含期待。
亲亲汗阿吗·皇上:“……”
皇上气得来,可对着女儿们又不能对儿子们一样训斥。皇上看向皇后,哪知道皇后不光没劝阻,还给撞木钟。
“皇上,就让四位公主去听一听,见一见保康的顾炎武老师。反正我也跟去,若是不好给她们听,就一起回来。”
皇上:“……”
皇后都说好了,他能怎么办?皇上板着脸对四个女儿说道:“都去换一身出门的衣服,不要带太多人。多听少说话,听不懂的回来问汗阿玛,明白不?”
皇上生怕女儿们听了那些“歪门邪道”的小道道影响了心性,可是四位公主只顾高兴于他们的汗阿玛答应的事实,误以为汗阿玛担心她们礼仪不周到,立马表态。
大公主笑得灿烂:“谢谢皇额涅。汗阿玛放心,我们都知道汉家女儿的规矩,会乖乖的。”
二公主、三公主、四公主眼睛亮晶晶的一起跟着:“谢谢皇额涅。汗阿玛放心,女儿们明白。”
皇后娘娘微笑。
亲亲汗阿玛:“……”
挥挥手,眼不见清净。
汉家女儿绣花背《女戒》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你们还“都知道汉家女儿的规矩”……皇上表示心累,皇上也不知道女儿们这么学下来会学成什么样子,可他无力阻止,干脆放手不管。
只是说到底,皇上内心深处还是信念熊儿子保康的。
额涅、姐姐妹妹们、哥哥弟弟们都去换衣服,保康对着他汗阿玛嘻嘻笑:“汗阿玛放心,先生们保证都喜欢姐姐妹妹们。”
皇上的语气气冲冲的:“你顾炎武老师行走天下这些年,可不光是交友八方,人人称颂。要杀他的人很多,和他有仇有怨的也很多,要注意着点儿,知道不?”
保康惊讶,麻利地答应下来。
“汗阿玛放心。保康知道了,保康一定保护好顾炎武老师。”
皇上:“……”
第75章
皇上面对三头身的胖儿子说要去保护他的顾炎武老师, 牙疼牙酸的, 反正特不舒服。
可皇上再不舒坦他也不能不管。
皇上安排暗卫跟着,又嘱咐熊儿子:“保康若看到刺客, 切莫动手。吩咐侍卫动手即可, 明白吗?”
保康大眼睛一闪:“明白——”
皇上冷哼一声,扑棱扑棱他的小光头出气。
保康原以为他汗阿玛就是吓唬吓唬他,他顾炎武老师那么好的一个人,还有谁会刺杀他?不过他也知道他老师曾经被陷害蹲大牢的事儿,听话地领着侍卫们一起出来行馆。
马蹄子踢嗒踢嗒, 马车轱辘轱辘。浩浩荡荡的一行人来到小院,皇后娘娘送完谢礼,隔着门帘子和顾炎武先生简单说几句话,知道自己在这里他们都不“自在”,又发现四位公主都舍不得走,嘱咐亲儿子几句话, 自己就先回去了。
保康一看他额涅走了嘻嘻笑, 一伙儿公主皇子们等到皇后娘娘走了也彻底放松下来。师祖看他们一眼,一个个的, 立马恢复“乖巧”模样。
顾炎武挺感叹:“我今儿也收到束修了?”
黄宗羲哈哈哈笑:“美吧你?”
顾炎武笑得特“美”。
师祖和石溪道人也笑,石溪道人抛开快乐大师和他额涅的身世传奇,只说:“快乐大师的母亲, 一腔慈母心也。”
保康没看到大人之间的“眉眼官司”, 听到石溪道人夸他额涅, 一挺小胸膛:“保康的额涅最好。”
哥哥弟弟们、姐姐妹妹们一起跟着:“额涅好。”
那模样, 皇后娘娘是真的好,语出真心。
小孩子感知敏锐,皇后娘娘对待他们,不管是之前,还是现在,特别是保康弟弟/哥哥回宫后的现在,不光慈爱和气,还特通情达理,一点儿也不拘束他们。
几位老人家一起笑。帝后和睦,教导孩子有道,这都是国家和社稷的福气。
再想起皇后娘娘来到这里,只按照小学生的母亲身份和他们说话,就是太子和几位皇子公主也都行鞠躬礼,端正得体,恭谦有礼,哎……至于心里一声感叹。
…………
他们用着茶点,快乐地继续自己的谈话,小孩子们端坐一边认真听着,听懂了就忍不住眼露欢喜,听不懂就想起汗阿玛的交代先记下来,有机会再拿出来问,就是汉话最差的胤祺,也忍住心里很多很多的疑问,安心听着。
治学写文章要朴素,要结合实际,言之有物。
学习要学实用的东西,不为科举,也不为写那些花团锦簇的文章。
明道救世,藏富于民,‘民’是谁?要深入百姓中,要关注中下层小老百姓的衣食住行。
晚明王学末流的泛滥祸国殃民,害人害己其罪“深于桀纣”,但理学也不是救国之学,“内释外儒”之本质,违背孔孟经义。
…………
一样一样的,结合他们此次南下的经历,他们发现,他们在宫里学到的知识是那么的空泛。
做一个好太子,不光是皇上和官员口中的好太子,更是要做国家的好太子,百姓口中的好太子。
做学问,不是四书五经读得好,而是要做出来自己的学问,对国家和社稷有用处的学问。
读书,不能死读书,要有自己的思考,理学哪里不对,心学哪里不好,经济学该怎么正确认识,怎么学以致用,西洋学、佛家、道家、儒家……结合现实情况他们的关系该怎么摆正,怎么认识现实情况……
都是书本上没有的答案,都只能自己去思考。
再延伸到做人,做事……
小孩子们都觉得自己听得神采奕奕,满心欢喜。大人做一天下来都累得慌,可他们硬是端坐不动,除了用茶点去更衣间的时候,一直保持仪态纹丝不乱。
就是保康最顽皮,拿着他的小怀表,半个时辰不到就嚷嚷着起来动一动腿脚,督促他们喝茶用点心,还督促他们及时去更衣间……
偏偏他人最聪明,反应最快,不光全听懂了,还有心思给他们提问题,还别说,聪明的小胖娃娃没有世俗思维的约束,也没有大人那惯常思维的限制,提出的问题,还真挺“到位”的。
保康得意洋洋,身后有小尾巴一摇一摇。
惹得黄宗羲笑完后,有忍不住和他大谈读书的“循序渐进之法”——以两本书而言,读通一书再读一书;以一本书而言,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未及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读书也要选定一个目标由浅入深,从最基本的书读起,最终才会有‘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
黄宗羲的话音一落,顾炎武瞧着小学生的聪明劲儿也生怕他“伤仲永”,也跟着说道:“读书多好,关键是方法和态度,和天赋的关系不大,普通人的天赋,基本都够用。”
小孩子都满脸“不信”。
顾炎武:“你们小孩子,不要不相信。明代文学家张溥,知道不?前朝一位非常有影响的文学家,写出《五人墓碑记》等名作的张溥?”
小孩子们齐声回答:“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