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带着红包群去种田(穿书) (虞融融)


  这段时间江公公也看出来了, 两位皇子究竟谁才是眼前这位帝王的“心上人”。
  他原本和其他一样认为二皇子裴旭日才是深得帝宠的皇子,毕竟当年是陛下亲自将大皇子送往江南的。
  可去岁大皇子甫一回京,江公公居然在这位永远公正无私的帝王身上看见了寻常父亲对孩子温情, 那一刻江公公就知道他究竟该亲近谁了。
  果然,江公公话音一落,庆帝便有些骄傲又带着点炫耀说道:“睿儿不愧是我亲子, 先是不惧艰苦去偏远之地,后又接二连三做出不可磨灭的功绩,这等才华岂是常人可比。”
  这一刻, 他就是一个为孩子骄傲的父亲。
  高兴过后,庆帝又想起了前些时日的糟心时,快意道:“这下看李家还有什么说法, 睿儿堂堂皇子之尊,如今与百姓相亲, 一心为民, 可他们却在此时污蔑睿儿有不轨之心,简直可恨。”
  算算日子,沈言如今也该到了福安县, 庆帝不由有心着急,万一沈言不知分寸伤到睿儿怎么办?还有福安县今年却水到底解决没有?
  林林总总让庆帝心中情绪有些复杂。
  庆帝沉思半晌决定马上召集大臣商议此事:“来人。”
  有侍卫上前:“皇上。”
  庆帝道:“传朕旨意,敲响警政钟宣百官再次到兴庆功议事。”
  侍卫闻言诧异的看了眼庆帝,这是庆帝登记以来头一次在早朝后再次召集百官。
  不过这些不是他一个侍卫能管的,他迅速收回眼神,规矩的退下了。
  不一会从皇宫之中传来了三声洪亮古朴的钟声,刚下朝不久的文武百官听到这个声音具是心底生疑,纷纷在脑中思索近日有什么大事居然让庆帝在今日二度召开朝会。
  可惜想了一圈也一无所获,怀着疑惑这些官员马不停蹄的再次聚集在兴庆宫中。
  皇帝见百官已到齐让江树将裴修睿呈上的折子先给这些人看:“众位臣工先看看这道折子吧。”
  庆帝脸上喜色尚存,百官见此更是疑惑。
  江公公先将折子递给给三朝元老沈太傅,沈太傅历经三朝,经历过风雨无数,虽也疑惑今日之事,可也只是疑惑而已。
  他拿过折子打开一看,原先高深莫测的脸色消失,取而代之是一股激动、担忧之情。
  其余见沈太傅都变了脸色更是惊奇,这得是多大的事才能让这位见过了大风大浪无数的三朝元老变了脸色。
  沈太傅将折子递给身边的人传阅,这些看过内人后无不浮现出和沈太傅相同的表情,甚至更为惊奇夸张。
  等最后一人阅完后,这位如今轻易不发表意见的沈太傅开口了,他激动道:“陛下,这棉花如真是折子上所说实在是大庆之福啊,陛下应当好好重视。”
  “还有,那叶氏女先种玉米,再种棉花对社稷是有惊世之功,陛下应当种种嘉奖其人啊!”
  “如今当务之急还是如何扩展棉花的种植,让大庆每一个人再也不受寒冷之苦啊……”
  对于沈太傅说的庆帝心中早有打算。
  沈太傅说完棉花后又说道:“陛下,按照奏折上所说福安县今年雨水欠缺,大殿下不愿百姓受苦才会和当地官府开厂买粮,这足以证明大殿下一片赤诚之心,陛下现在应快马加鞭传信与沈言让他协助大殿下抗旱救民。”
  自从看过折子便知道自己计划不行的李猛脸色阴沉,听见沈太傅三言两语便要帮裴修睿脱罪,他反驳道:“太傅是否太过武断,自古祸福难料,何况天灾,如今已是三月初,当初我们收到消息时是去岁腊月,算上路上耽误,难道大殿下能在去年十月便能预知今虽福安县有旱灾?何况这折子焉知不是大殿下迷惑人心之举,用以拖延时间。”
  沈太傅道:“天下能人异士众多,便是先帝在世也有一位真人能断祸福,测吉凶,这不足为奇。何况如今棉花已经摆在朝堂之上这还能有假?”
  “至于你说的大殿下迷惑人心,沈言已经带了两千兵马去福安县,如今想必也到了,届时他自会快马加鞭将福安县的情况传来。”
  说道这里沈太傅反问:“莫非定国公觉得沈言会谎报消息?”
  李猛虽仗着早年从龙之功和如今的荣贵妃母子行事张狂,可沈太傅三朝元老,朝中势力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到万不得已李猛不愿与沈家为敌。
  “也许小沈大人会被蒙蔽呢?”
  “够了。”庆帝喝到,他看向李猛,不悦道,“看来定国公是铁了心要将一个谋反之罪扣在朕的大皇子身上了。”
  “臣不敢。”李猛解释道,“臣只是想查一个清楚,免的有人浑水摸鱼,造成大错啊。”
  庆帝道:“朕已派御林军都督沈言亲自去查明事情原委,沈言出自沈家,有太傅和沈丞相在前以身作则,他必定会刚正不阿,给朕与天下人一个交代。”
  “倒是你,定国公,折子上写的清清楚楚,福安县如今缺水,你不为县里万数百姓担忧,反而一心争权夺利,铲除异己,你还配当堂堂国公吗?”
  “陛下恕罪。”李猛见庆帝已经生气,连忙请罪,“是臣糊涂,一时轻重不分,可老臣也是一片忠心啊。”
  见李猛跪在殿中,身形狼狈,裴旭日出面求情道:“父皇恕罪,念在定国公忠心耿耿的份上父皇便饶恕定国公吧。”
  他又道:“如今还是先想办法解决福安县之灾吧,皇兄虽已经筹备粮草了,可要满足福安县万人之口粮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依我看朝廷是否派人押运粮草去赈灾?”
  面对这个儿子,庆帝也没有一丝客气,他直白的指出:“你皇兄的折子你到底有没有仔细看,他上面说的清清楚楚,去岁冬日在他也叶氏女的主持下,在大棚内种了三亩玉米,每亩可产近四千斤,如今已经全被分给县里的百姓种里,只要能收获一亩地便能抵过往日一年的收成了,他们之所以购买粮食是为用以与其他州县换粮借此将玉米推广出去,还有如今福安县缺的不是粮食而是水。”
  在朝堂之上,百官面前面对庆帝如此不留情面地指责,裴旭日脸色有些不好看,但他又无法发作,只得低着头,双手紧紧的捏成拳。
  庆帝说完这些原本压抑的心情慢慢舒畅了,道:“朕召你们来,一是告知你们福安县如今情况,而是想让你们引以为戒,下次不可听风就是雨,污蔑功臣。”
  庆帝说道此处,朝堂上想起一道羞愧的声音,“陛下——,是老臣不查,险些污蔑皇子犯下大错。”赫然是当初义正言辞举报裴修睿的严御史,此时他老泪纵横,愧疚不已。
  身为御史,他一身的理想就是仗义执言,监察百官举止,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善恶有报,如今他险些污蔑一个功臣,这让他的心倍受煎熬。
  庆帝显然也是了解严御史的,面对愧疚的老臣,他宽慰道:“御史不必放在心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也是一片丹心。”
  有时候庆帝真感到疲惫,为了这片祖宗家业他放弃的太多了。
  安慰完严御史后,庆帝快速说道:“减免福安县今年的赋税,沈丞相,你负责保持福安县与其他州县的粮食互通,还有时刻关注福安县情况,一有困难要立刻解决,最后,让沈言在福安县事情解决完后带上叶氏女进京听赏。”
  沈丞相:“臣遵旨。”
  今日加开的朝会就此落下帷幕,百官心思各异,有人喜,有人忧,有人不甘,还有人心中浮现出淡淡的后悔。
  周璧听着身边人对棉花的赞赏,对叶氏女的夸赞,他又想起去年那个日,就差一步,这些荣誉他也可以分享的,可最后一切都与他无关。
  正当周璧沉浸在后悔懊恼之中时,一道嘲讽的声音在他耳旁响起:
  “哎,是不是很难受啊,永庆侯,这玉米、棉花,这些都是叶姑娘种出来的,这叶姑娘去岁差点就嫁给你,要真是这样的话,这些东西就是永庆侯府的了,加官进爵指日可待呀。”
  周璧转头一看,果不其然,是赵怀谨那个不着四六的家伙,见周璧看过来,赵怀谨夸张的摇摇头:“不对,叶姑娘既然能种出这等福泽万民的东西自然由一双慧眼,所以她看出你人皮下到底是什么东西退了婚。”
  “赵怀谨。”周璧咬牙道。
  “怎么?”赵怀谨道,“你要打我啊,打吧,刚好在宫里,打伤了我也好找御医看看。”
  周璧死死的控制住自己,眼前人是陛下的外甥,是长公主之子,是镇国公世子,永庆侯府不能得罪这些人。
  周璧狠狠一甩衣袖快步离开。
  赵怀谨在原地看着周璧的背影面露嘲笑。
  京城的一切都离福安巷很远,皇帝快马加鞭的信息传到福安县时,三月已经快完了。沈言一直担心他迟迟不归会有什么问题,见到皇帝的手谕后也落下了一颗心。
  这些日子他跟着裴修睿叶知意处理起福安县的事物还真生出几分趣味来,接到这道旨意他可以放心的呆在这里了。
  可不等他大展拳脚,县里继缺水之后又发生了一件大事,而这件事比之缺水问题更严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