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余淼说起“过度沉迷阴阳调和导致龙气流失”后,连女色都极少沾染了。
早睡早起,饮食健康,又戒了酒色。
哪怕没有什么神药,身体状态也一定会好转,何况还有余淼在一边用药调理着?
于是,原本脸色还有些暗黄浮肿的皇帝,竟一日比一日血色红润起来,就连往日里觉得虚浮无力的脚步,也慢慢有了力气,走起路来浑身是劲儿。
这样的结果,让他对余淼更加信服,对“医嘱”自然也是完全遵从。
听话的结果,也就让身体更好。
直接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余淼的地位也跟着超然起来,连带着她身边伺候的两个小太监,都备受关注。
其他人不知道什么仙长不仙长的,只看到了皇帝对这太监的态度十分特别,颇有推崇重用的架势。
但那些看重朝堂风气的大臣见她几年中都没出什么幺蛾子,倒是将原本喜欢胡闹的皇帝都带得老实起来,便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不知道了。
而那些有心经营的弄臣,就更没什么一件了,只想着能不能暗地里讨好余淼,让她去皇帝身边帮忙说说好话。
一时之间,余淼这个后来的贴身太监,竟比李福满的人气还要高。
一般情况下,这种职场上的竞争也是不小的。
李福满不是没想过做点儿什么震慑一下后来者,巩固自己的地位。
然而对方刚一露面,皇帝的态度就表现得不同寻常,让李福满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能够在这么个不靠谱的皇帝身边停留这么长时间都没被弄死,李福满的眼力见儿和直觉都是不差的。
这种情况下,他哪会冒着自己被摘了脑袋的风险去搞事情?
更别提后面一观察,那小子的确没有插手内务的打算,甚至对他的态度也不倨傲,每次遇上打招呼都很客气,甚至从不向他提出什么为难的要求。
有几次皇帝发怒,还多亏了那新来的小子帮忙安抚,李福满才没有遭殃。
一来二去,这位大总管便彻底安下心来了。
有的时候,什么都不做,就是最大的作为了。
人家都已经释放出善意,他怎么会不识好歹?
所以,紫宸殿里的氛围倒是颇为平和,并没有出现那些为了争宠夺利而冒出来的阴私手段。
和紫宸殿这边的情况不同,东太妃的青玉宫三年下来都没有得到真正的平静。
第1392章 公公万福金安(52)
从三年前陛下亲下惩戒,青玉宫的境况就大不如从前。
宫里的都是些人精。
以前见两位太妃还被敬着,特别是东太妃长得好看会来事儿,存在感十足,又肯花银子给赏赐,下头的人当然不敢怠慢。
但她怎么说也只是先皇的妃子,既不是当今陛下的宠妃,也不是当今陛下的亲生母亲。
就这位陛下的德行,那点儿“母子”面子情,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了。
以前还有根线挂着,三年前的事儿却是直接把仅剩的这根线都给扯断了。
东太妃的日子说不上艰难,却真的没有从前那么舒适了。
可最初的引线被带去了紫宸宫。
东太妃想要报复,或者像之前打算的那样,先将人折腾一番,再出面施恩把人带回去,都不可能实现。
而下了口谕的皇帝,更是她得罪不起的存在。
于是,太监所那边就成了她宣泄怒气的出口。
已经被杖毙的袁公公直接被送出去抛尸乱葬岗,在这个推行入土为安的年代,这可以说是能让人死后都不得安宁的可怕惩罚了。
太监所里的其他人自然也没了什么光明的前程。
要不是东太妃被禁足青玉宫半年,后面解禁了地位也不如从前,可能太监所里的人会过得更惨。
东太妃摸不清楚皇帝这边的想法,倒是有意收敛了几分,学着西太妃那边闭宫不出,更不敢再往宫里的其他地方伸爪子做别的事情了。
将原本把余三顺一步一步推向最后死路的东太妃这个隐患提前解决,余淼也没有停下来。
她倒是没贸然将刘修和这位三皇子推到台前来,三年中依旧暗中去他那小院儿拜访,时不时地就去给他送一趟“外卖”。
她虽然没有明面上出手,暗地里的几句话却是无碍的。
又有之前“冷宫女鬼”的恐吓,院子里那两个太监也不敢再接近刘修和。
这位透明皇子的日子倒是好过了许多。
与此同时,余淼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了。
并不是因为备受皇帝宠信的贴身太监这个身份,而是她能掐会算的本事!
三年后的几个月内,先是北地大旱,再是城外地动,在朝堂内外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大旱距离他们尚远,大多数人除了抱怨有难民涌入京城,其他的倒是感悟不大。
可地动却离他们很近,当天甚至连皇宫中都能感觉到那股震动,将众人吓得两股战战,直道上天发怒。
而这两场灾难,余淼竟然都提前预警说中了!
要不是有“仙长”这个皮子在,皇帝说不定都要怀疑此人心怀叵测,故意扰乱超纲,坏他江山。
但三年积累下来的影响,让皇帝一下子就信了余淼的话,难得正经地将事情立刻交代了下去。
所以,这两次在往日里足够引起大范围暴乱的灾难,竟然没有带来太严重的后果,很快就平息了下去。
就连小波接近京城的难民,也被妥善安置了下去,后来还有不少顺利返乡重建故土了。
一开始对皇帝的命令,大家只当他又要折腾了。
碍于这位皇帝的任性,他们本着多做一些也不会出错,总比惹恼了陛下好的想法,不得不照办。
灾难之后,一群大臣却瞬间哗然。
民间更是称赞颇多。
作为引导了这一切结果出现的功臣,“余三顺”这个太监,便正式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第1393章 公公万福金安(53)
“小兰,快点快点,回去晚了嬷嬷又要生气了。”宫中小道上,几个穿着淡粉色衣裙的小丫鬟低着头匆匆往前赶,手上还各自端着一个装着衣裳的盆。
这是洗干净了的衣裳,要赶紧分到各个宫殿中。
那些主子们的衣裳,都是大宫女们专门负责清洗,熏香后折叠整齐,用精致的托盘端着送回的。
她们这些小丫鬟,送的便是下人们的衣服了。
今日要去的地方不少,时间却有些晚了。
一群人心里都有些急,在公众却不敢跑动起来,只能加快了脚步,恨不得两条腿能直接悬空飞起来。
被叫做小兰的宫女长着一张乖巧可爱的小脸,身子十分娇小,甚至比其他人要矮一点,略有些瘦了。
但皮肤很白,很有几分邻家小妹的清纯秀丽。
此时大概也是累到了,小脸上都出了汗,但手上却端着那盆完全不敢松一下,跟在同伴身边加快速度往前走,嘴里喘着气应着:
“知道了,我正走着呢。小晚姐,今晚咱们还能吃上大白馒头吗?”
她是刚入宫不久,被简单教了下规矩就分去了浣衣局。
入宫前小兰吃了不少苦头,差点儿就被一场大病带去见了阎王。
对方眼见着她快要活不成了,就将人转手卖了出去。
碾转几番,才有了入宫的机会。
小兰也是运气好,迷迷糊糊竟也靠自己的身体抵抗力熬了过去,慢慢康复过来。
大概是从小就没有什么好日子,她对其他的胭脂水粉衣服头花都不是很在意,却对吃有着强大的执念。
要说起嬷嬷生气打人,她都觉得无所谓。
可要是说罚不吃饭,那可就天都要塌下来了。
小晚被卖进来前,家中也有一个和小兰差不多大的亲生妹妹。
见这姑娘单纯可爱,便有意照顾了几分,将她当做思念妹妹的精神寄托。
小兰也不是那等不知好坏的白眼狼。
一来二去,二人就亲近了不少。
“你这小妮子,就知道大白馒头!”小晚忍不住被逗得一乐,却因为走得太急,差点儿岔了气,缓了缓才道,“还有不少比馒头好吃的东西呢!万一有什么喜事儿,咱们这做奴才的,也能跟着加餐,那才叫丰盛呢。”
虽然心里觉得大白面做的松软馒头已经非常非常好吃了,可听到这儿,小兰还是忍不住多出了几分憧憬,甚至咽了咽口水。
连小晚姐都说丰盛,那该有多少好吃的啊!
会不会有很多很多肉?
她以前可是连粗粮饭都吃不饱呢。
小兰觉得,入宫后做宫女,其实也挺好的。
至少,现在她可真是幸福极了!
想到大馒头和肉,小兰原本比其他人弱上几分的身子骨,都凭空多出了一股力气,让她大踏步地往前赶去,和小晚一起走在了前头。
说话间,她们就绕过了一座假山,往另一边的岔路口走去。
大概是小兰想吃的太过入神了,小晚又正好转头跟她说话,她们都没注意到,这边竟也正好有人迎面而来。
小兰“砰”地一下就撞到了那人身上,手里的盆也“哐当”掉了下去,衣服洒落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