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科举大佬 完结+番外 (人生若初)


  偏偏文竹还低声嘀咕:“我琢磨着,他们肯定是对你佩服的五体投地,想要巴结一二,结果你不愿意去,一个个的心生失望,因爱生恨了。”
  苏凤章的回答是狠狠敲了一下他的额头,“文先生骂得没错,你最近是不是偷看话本了。”
  这不过是个小插曲,乡试的进门搜查比院试更加严格,有三个人前后分别搜身,确保每一个考生都不会夹带小抄。
  等他们全部进场之后,贡院的大门便要锁起来,乡试这才算正式开始。
  苏凤章打量了一下自己分到的号房,跟上次一样十分狭窄,里头摆着上下两块木板,上面的木板是用来当做写答卷的桌子,下面的则是用来当椅子。
  等到晚上,两块木板拼接在一起,那就是用来睡觉的床铺了。
  这种号房对于身材高挑的考生十分不友好,尤其是南方的号房又矮又狭窄,苏凤章站起身来的时候,总觉得脑袋都要碰到屋顶,在号房里头甚至不能敞开手脚。
  比起考试内容,他倒是觉得这种幽闭狭小的空间才是真正的考验。
  苏凤章微微叹了口气,又开始检查屋内的东西,除了木板之外还有一盆炭火,一支蜡烛,别的地方乡试如何不知道,不过他们这边倒是可以自己带着米面工具进来。
  乡试衙门并不发放食物,也就是说他们得自己解决三日三餐,对此文先生十分有经验,让文夫人准备的都是放的住,稍微煮一下就能吃的食物。
  号房的坏处显而易见,好处倒是也有,至少有屋顶,不至于风吹日晒,等开考之后,只要你不是作弊,不影响到周围的考生,甭管你在里头做什么,监考官都一概不问。
  八月初九,乡试第一场正式拉开帷幕。
  苏凤章瞧见考题的时候微微松了口气,都是他熟悉的考题,甚至连那首五言八韵诗的题目他也曾经做过不止一首诗,只要挑选一首最好的用上就是。
  这边苏凤章考试时专心致志,另一头后堂内帘之处所,几个内帘官正在喝茶说话,此时考卷未出,他们正是最为空闲的时候。
  打头的王学士瞧了一眼身边的人,奇怪问道:“箫大人,你这是怎么了,这两天一直是魂不守舍的样子,莫不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箫大人听了这话,连忙说道:“王大人误会了,我就是认床,这几日没有歇息好,这才有些恍惚,无碍的,不会影响到我阅卷。”
  王大人这才笑道:“那就好,乡试是科举大事,青州府又是文风鼎盛的地方,若是因为我们阅卷疏忽闹出什么不好的事情,陛下可是要怪罪的。”
  这话就有几分敲打的意思了,箫大人立刻说道:“王大人还请放心。”
  王大人呵呵一笑,似乎是真的放心了。
  他放不放心箫大人不知道,他自己个儿心里头七上八下的拿不准。
  却说几日之前,箫大人在临时的府中收到了一张帖子,按理来说,他虽然只是翰林院的人,官职不高,但毕竟是京官,又是来监考乡试的,对当地的官员完全可以不管不顾。
  可这钱大人当年确实是对他有恩,箫大人自觉是个重情之人,倒是不好完全无视。
  看了拜帖之后,箫大人却是大皱眉头,心中十分懊悔,早知道还不如不看。
  原来钱同知仗着当年对他有恩,却是要他在乡试中动手脚,将一位秀才直接刷下去。
  若是钱同知求他开后门,让某人高中,箫翰林肯定是不会答应的,但让某一人落榜,他倒是犹豫起来,毕竟在钱同知的口中,此人似乎品行十分低下。
  这一犹豫,便到了乡试之日,一直到此时箫翰林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一会儿觉得不该如此,一会儿又觉得借着此事还了人情,也是一身轻松。
  他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抬头便看见外头的太阳,从他们这边看不到考场的情况,但依稀能够听见一些动静,大约是考生们已经进场准备了。
  苏凤章?这名字听着为何有几分耳熟?
  箫翰林苦思冥想,也想不起到底是哪里听过,很快就不再琢磨,只以为是钱同知的帖子上看过,所以才有几分印象。
  罢了,若是真的有才,这次不中,三年后也是能中的,年轻人压着几年也是好事。
  箫翰林心中这般安慰自己,把这人情了解了也也能一身轻松,不然老是记挂着此事,在钱同知面前反倒是矮了一头似的。
  心中已经将苏凤章的名字划去,箫翰林脑海中飞快的盘算起来,第一场不能动手脚,因为此时他还不认得苏凤章的字迹,看不到糊名。
  第一场先辨认一番,放他过了,也让他心里头先高兴高兴。
  等到第二场的时候把名次压下去,也不会显得特别突兀,箫翰林心中这般一盘算,觉得自己面面周到,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下定了决心,箫翰林反倒是觉得轻松了,重新坐下来慢慢喝茶,等着第一场考试完毕。


第98章 阴差阳错
  当考生们走出考场,能够休息再战的时候,考官们才真正的忙碌起来,所有的考卷被糊名封弥,送到了内帘官的面前。
  与会试不同,大周朝的乡试依旧是采取三场分别录取制,也就是说第一场如果没有中的话,连后面两场参加的资格都没有。
  大周的规矩是,试卷的录取与否最终决定权在主考官,但实际上阅卷中副考卷起到的作用更大,他们会从“理、法、辞、气”四个方面来批阅。
  直白的说,那就是从对儒家经典的掌握和理解,对时文的运用,文字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才情,通常评卷的标准是“清真雅正”,也就是你得用简洁、典雅、畅达来阐述自己的中心思想。
  限定这般的规矩,主要也是为了公平公证,但规矩是死的,人却是活的,每个考官的审美都不同,最后录取的人自然也有不同。
  此时内帘官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按照规矩,他们只能评阅分给自己的考卷,不得干预其他人的阅卷,同样也不能议论考卷内容优劣。
  箫翰林有自己的心思,阅卷的时候难免有些分心,他忍不住瞄了几眼身边的几位副考官,想着到底哪一张卷子才是苏凤章的。
  也是那个钱大人做事情不妥当,真的要给人下绊子的话,为何不早早的弄来手稿,这般他一眼就能记住,哪里还要这么麻烦。
  时间紧迫,箫翰林扫去其他心思,这一看倒是发现一份十分合他心意的卷子。
  只见卷子上的字行云流水,笔走龙蛇,铁画银钩十分动人,字写得好,答案写得也不差,箫翰林看着看着便入了迷。
  能进翰林院,箫翰林的文化素养肯定是没问题的,这代表着他文人的审美也十分在线。
  见猎心喜,箫翰林拂过那一笔一划,一边看一边点头,忍不住看了两遍,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提起蓝笔在试卷上做了标记。
  这种蓝色的标记代表上等的试卷,是要举荐给这一次的主考官的。
  落了笔,箫翰林又有些犹豫,万一这张卷子就是苏凤章的如何是好,岂不是打自己脸了?
  但随即一想,既然钱同知说苏凤章品行低劣,这等人如何能写出一手妙笔丹青,这种巧合绝对是不存在的。
  箫翰林不但没有涂掉自己的标记,反倒是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荐语,写完之后颇有几分得意洋洋,暗道自己果然是个慧眼识人的伯乐。
  要是会试,考生的卷子是所有考官都得看一遍,每个人都打分,最后按照三场考试的综合分数以及主考官的意见来录取。
  但乡试相对来说宽松许多,因为时间紧张的缘故,几个考官都是各自看卷子,最后合并在一起呈给主考官来评定优劣。
  这个时间甚至还是并行进行的,王学士坐在上首,时不时就过来巡视一遍,确保下头的考官们认真批阅,而他们批阅完毕的卷子自有人会呈到他面前。
  箫翰林荐卷给王学士的时候,心中还有几分紧张,毕竟这位王学士是出了名的严格,甚至有传闻这位曾经当面批评过陛下和太子!
  递上去之后,箫翰林就发现除了自己之外,其余考官居然一个人都未曾荐卷,心中顿时有些懊悔,觉得方才太过于冲动一些。
  但王学士没给他后悔的机会,伸手接过去那张卷子,还说道:“一日也不见有荐卷的,本官还以为青州府学子空有虚名。”
  箫翰林只能咬牙等着,总不能将卷子抢回来吧。
  谁料到王学士低头一看,就叫了一声好:“好字!”
  “文章也好,不错不错,这才像是南方学子。”
  他这么一提,箫翰林倒是想起来王学士其实也是南方人,虽然不是青州府人士,但往常惯有几分南方人的自豪在。
  王学士不但夸了卷子,还笑着夸了一句箫翰林:“箫大人果然眼光毒辣。”
  箫翰林只得微笑以对,正要再跟着夸两句,就瞧见王大人在试卷上写了一个中字。
  上天怕给箫翰林的打击还不够,等撕开糊名一看,那份他十分称道、连王大人也赞不绝口的卷子,上头居然写着苏凤章的大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