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公公活了半百之岁,所见天家官场上的天之骄子多如过江之卿,却无一人有霍危楼这般心性,他从前跟着皇帝,自然对皇家也颇为忠心,后来跟着霍危楼日子久了,心底便总在想霍危楼为何不姓赵,若是那般,还不知大周有哪般盛世。
到了第二日午间,霍危楼见楼船之上又有信鸽来,便又问福公公,“可有京城来的消息?”
福公公失笑,“信鸽是沈家的信鸽,您是在挂心什么?挂心幽幽的身世还是舍利子的案子?您当真不必着急,眼看着没几日便能到京城了。”
从这日开始,霍危楼一日三问,仿佛问得多了信就来的快些,而这两日间再无案子,霍危楼不能以公事吩咐薄若幽,便只惦记她身上的伤,又或者支使她做些小事。
这日晚间,霍危楼令薄若幽过来为他磨墨。
屋内点着两盏幽灯,薄若幽进门之后便觉有些古怪,因她见霍危楼摆着两封空白奏折,似要向陛下上书……她站在书案边磨墨,只听见霍危楼笔墨落在纸上的声响,却是一个字也不敢多看,心中想着,向陛下上折子本是机要之事,怎竟不防备她一二。
“侯爷,墨磨好了,民女退下了。”
薄若幽不敢扰了霍危楼,霍危楼却出声道:“站着别动。”
薄若幽不明所以,霍危楼目光落在奏折上,口中的话却是对着她说的,“本侯正在上书陈情,此番验尸为你之功,可想让本侯为你请功?”
薄若幽有些惊讶,“为民女请功?”
霍危楼抬眸看她一眼,却是肯定了她的疑问,薄若幽想了想道:“民女所为寻常仵作亦可为之,实在算不得大功,侯爷答应帮民女写举荐信便是奖赏了,民女怎敢令侯爷向圣上请功?”
霍危楼蹙眉看她,只见她眼底一片清浅之色,是当真不愿居功,他笔尖顿了顿,“你回京之后只打算在京兆府为仵作?再无旁的打算?你与薄氏多年无联络,可你是薄氏三房嫡女,按理在薄府该有一席之地。”
霍危楼如此问,倒有些关切之意,薄若幽信任他,自然也不隐瞒,沉吟一瞬才道:“此事虽是次要,可侯爷所言亦有理,民女虽不会争抢什么,可等回京安顿下来,有些本该为民女所有之物,民女亦是要拿回来的。”
霍危楼听的眉头微蹙。
本该她的东西,她要拿回来,这自是应该,可……
“侯爷——”
霍危楼一念未完,福公公的声音在门外响起,他疾步走到门口来,手上拿着刚送来的信笺,“侯爷,京城送的信到了。”
见薄若幽在,且还在给霍危楼磨墨,福公公没好气的摇了摇头,将信笺送上,便见霍危楼快速拆开来看,见他如此着急,福公公又心生狐疑。
而霍危楼打开后面色便是一沉,也不知看了什么,一张脸更是生出几分寒峻之意,薄若幽不知生了何事便看向福公公,福公公苦笑一下上前来,“侯爷?说的什么?”
霍危楼将信笺一折,伸手便去灯上点了着。
此行吓了薄若幽和福公公一跳,要知道所有送来的信笺,除非是皇帝密信,否则霍危楼都会留存,可他如今就看了一眼,竟要将其焚烧。
福公公和薄若幽面面相觑,而在跃动的火光中,二人听见霍危楼轻飘飘的道:“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罢了。”
第60章 三株媚(完)
薄若幽离开后, 霍危楼靠在椅背上不语。
福公公蹙眉上前来,“非是宫里来的消息,侯爷何故将信烧了?”顿了顿, 福公公狐疑的问:“莫非是和幽幽有关的消息?”
窗外夜色浓重,江风呼啸着拍打在窗棂之上, 似有要落雨的声势, 这更令霍危楼眉间添了阴沉之色, 他冷声道:“当年与林家口头上定亲的的确是薄家三房。”
福公公恍然,“那便是说,与林公子定亲的该是幽幽才是。”
这般说辞令霍危楼有些不满, 他剑眉冷挑, “可当年并未写下婚书,后来她父母双亡离开薄府,这婚事便落在了大房嫡女身上, 林槐自然知道内情,可林槐说到底也是个俗人, 三房之女为薄府弃子, 当然没有大房嫡女来的体面。”
“并且……”
霍危楼话语一断,眼底竟有些犹疑, “她当年被迫离开薄府,乃是因她两个伯父请来了道士为她卜测, 道士说她乃大凶命格,她父母为她所克才亡故。”
福公公倒吸一口凉气, “什么?意思是说她克死了父母?当年幽幽才五岁多, 还是个什么都不知的幼童,他们大房二房怎能忍心将这般罪名落在她身上?”
信笺已经烧尽,霍危楼眼风扫过灰烬, 语气冷沉沉的,“当年令她离开薄府之时,乃是说要为她改命,只是后来不知为何跟着她义父义母到了青州。”
霍危楼话至此便断,可他眼底沉着几分冰冷,又问福公公,“你可知,她本还有个弟弟?”
福公公听到此话面露惊诧,“幽幽还有个弟弟?”
霍危楼狭眸颔首,“不过在十多年前出事夭折了,大抵就是在她父母亡故之前的事。”
福公公倒吸一口凉气,“这事老奴自然不知的,薄家三爷因在翰林院走动,那时老奴又在伴驾,这才有了几分印象,至于他有个女儿,也是因为偶然听闻,可小少爷的事却是不知,怎幽幽身边亲人如今都不在世了?”
福公公面生几分唏嘘,又蹙眉道:“所以她大伯二伯因为这个才闹出了什么命格凶煞之事?怪道她小小年纪便离开薄府到了青州,他们如何对一个小女娃这般狠心?”
福公公连声嗟叹,“命格不命格的,当初二殿下定亲,便是说安庆侯府夫人和肚里的孩子皆是贵人,与二殿下乃是天定良缘,可如今呢,安庆侯府闹出那般惨剧,婚事也砸了,这些命格不命格的,无非是个装裱目的的说辞罢了。”
薄若幽父母双亡,有个弟弟也早年夭折,还只是个五岁的幼童便被扣上了克死双亲的罪名赶出了伯父,福公公越想越觉得气恼,“这些人当真是诛心啊,竟给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扣上这般名头。”
说至此,福公公想起什么似得道:“老奴还挺幽幽说起过,说从前有人给她算命,说她活不过十八岁——”
霍危楼剑眉微扬,“活不过十八岁?”
福公公颔首,“她十分随意的说的,老奴并未多问,看起来幽幽似乎也不是十分在意,当时还不知这些事,哎,真是叫人心疼。”
霍危楼当即想起了第一次救薄若幽时她面上的惊悸之色,当时只觉一个小丫头被吓着十分正常,可如今想来,倒觉她那时神色有些格外的后怕。
霍危楼冷嗤一声,“好一个一门三尚书。”
福公公叹了口气,“那侯爷作何打算?别的不说,和林家的亲事乃是幽幽的,林侍郎即便有所权衡,可只要您开口,他如何敢驳了您?”
霍危楼抬眼瞭了福公公一眼,“她身无依仗,即便嫁入林氏,又能如何?”
福公公张了张嘴,迟疑着道:“您不能做幽幽的依仗吗?你若开口,林公子看在您的面子上也不会苛待幽幽啊。”
“做她依仗,令她嫁入林氏?”霍危楼淡哂一声,却是道:“此事回京之后再议,林家的事你知道便好,暂不必告诉她。”
福公公狐疑的审视霍危楼,“侯爷莫不是做了别的打算?”
霍危楼闻言高深莫测的,却是不多言,福公公盯了霍危楼片刻,欲言又止的道:“侯爷莫非……当真对幽幽……”
霍危楼面上波澜不惊的,一时看不出是何意思,福公公苦着脸道:“侯爷这两日常吩咐幽幽做些小事,虽是小事,却是专门吩咐幽幽,从前公主府送过来的婢女侯爷是从不用的,便是其他公主郡主,侯爷也少有好脸色,如今却……”
霍危楼只沉默。
福公公见状便道:“侯爷倒是给个准话,老奴想到此处便有些胆战心惊的,您这不言不语的,老奴也拿不准是个什么意思。您此前说觉得幽幽用的称心,您对属下虽是严苛,却也颇多照拂,老奴便信了,可这两日您日日催京城的消息,老奴看您分明是在等人调查幽幽的身世,明知道幽幽的婚事被人动了手脚,却也不打算告诉幽幽。”
福公公一脸怨念,“您面上虽是喜怒难辨,可您行事却骗不了老奴,您还说您不是对幽幽生了别的心思?您是最不喜身边有女子侍候的,您若不是生了别的心思,何必找些不着四六的借口让幽幽在您眼前?”
福公公说完便等着霍危楼轻飘飘的反驳,说他不过是赏识薄若幽知进退,不过是惜才,又或者看她孤苦伶仃多照拂两分……
可霍危楼沉默了几瞬之后道:“我的确不愿林氏的亲事落在她身上。”
福公公瞪大了眸子,“那您是……”
霍危楼眸光微垂,落在了左手黑玉扳指上,“她有些不同。”
福公公张了张嘴,“您……您这是何意?”
霍危楼被他问的不耐烦,抬眸似看傻子一般看了福公公一眼,这一下,福公公便是再如何不敢确定,亦万分明白过来,他一双眸子逐渐发光发亮,片刻之后,竟激动的涌出了几分泪花来,“我的侯爷,您这是终于开窍了,幽幽的确惹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