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两人蜜里调油,也明白互相留有余地的重要。
这会儿他便对着阮瑶道:“你回来了。”
只一句话,阮瑶就知道这是大殿下。
小太子的尾音从来都是翘上去的,大殿下则是内敛,但是看到她后,眼角眉梢的喜悦却是遮掩都遮掩不住。
行了一礼,随后快步上前,拿着梳子给赵弘梳发。
季统领知道阮瑶是殿下眼前第一得意人,故而这会儿也不遮掩,便接着道:“过几日,陛下设宴兰金池,六皇子也会列席。”
大殿下眉尖微动:“皇后呢?”
“未曾听闻。”
“去的皇子,只有我和老六吗?”
“是。”
赵弘眼帘低垂,心中冷笑。
这般安排,龙椅上那位的心思昭然若揭,这是瞧着最喜欢的二皇子没了,就要拿出嫡子来做磨刀石吧。
只是不知道是自己是磨的那个,还是被磨的。
这般把戏来来回回,他实在是烦了,倦了,语气淡淡:“你先下去吧。”
季统领领命离开。
赵弘在门合上后,头一件事就是侧过身子,靠在了阮瑶怀中。
阮女官便松了手,由着还没有束起的长发松散下来,将梳子也撂到一旁,指尖穿过男人的发丝,轻轻地抱住了他。
而后,就听到了赵弘带了些倦怠的声音道:“这么多年,他不烦,我都烦了。”
阮瑶知道这人说的是什么。
说真的,父子做成这样,也实在是稀奇。
但她没说什么,只是把自家殿下抱得更紧了点。
而后就听赵弘接着道:“有时候,我真不知,我究竟是何处做得不周全?”
这话,没有怨怼,没有悲伤,实在是再多的怨怼悲伤都在过去消耗殆尽,如今就剩下简单的疑惑。
赵弘只是单纯的不解,论文才,论骑射,论治国之才,他都不下于人。
何故会走到如今这步?
阮瑶嘴唇微抿,心里却有了底。
只怕皇帝并非瞧不上他,而是心里有鬼。
亏过心,害过命,有些人会歉疚悔恨,有些人会故作不知,还有些人,会迁怒。
他是不会错的,那就都是旁人的错。
一开始封了赵弘的太子之位时,可能有歉疚补偿,也有董皇后在其中使劲的缘故。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赵弘越来越优秀,他就怕了。
多可笑。
无论皇帝为何容不下一个后宫女子,可结果便是,赵弘在为了本不属于他也不属于庄婕妤的错处而受罪。
阮瑶闭了闭眼睛,定了定神,脑袋飞速运转。
兰金池设宴宴请金榜一甲乃是朝内头等大事,按理说,六皇子是不配列席的。
现在看来,那位又动了心思。
阮瑶本想把许妃的事情压一压,可现在看来,还是要直说。
拖延下去毫无意义,早点说清楚才能早做准备。
于是,她松了手,
赵弘有些疑惑的看过去,接着就瞧见自家瑶瑶从袖中拿出了一张纸。
卷着的,隐约能看到上面是写着字句的。
而后,阮瑶没说什么,只是递给了他。
赵弘接过来,打开来,看到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字真好。
一看就知道是苦练过的。
就是有些地方潦草了些,似乎是情之所至,顾不上了似的。
不过等赵弘细细看着上面的内容,他原本懒散的背脊突然挺直。
想来沉稳淡定的太子殿下此刻陡然心跳加速,呼吸都急促起来。
阮瑶看着心疼,但依然一言不发。
之前她就是怕自家殿下不忍,这才想要徐徐图之。
可刚刚阮瑶想明白了,拖来拖去反倒会生出祸患,她家殿下不是纸糊的,这人比谁都坚定。
只是,现在真的看到赵弘苍白的侧脸,她还是心抽着的难受。
等看完了上面的字句,又看了血红色的指印,赵弘的手已经握成了拳头。
他是亲身经历过得,比阮瑶想的更多。
段公公曾说,那个晚上,他被人敲晕了。
之后,两拨人来过。
前面的是许妃,后面的是董皇后。
所以他查的也只是这两个人。
现在才知,背后,还站着一位。
怪不得,怪不得……
指尖越收越紧,赵弘觉得耳边都是嗡嗡响动。
熟悉的尖锐刺痛再次袭来,像是被什么敲了脑子似的。
他眉头紧皱,想要伸手摁住自己的头。
结果就被阮瑶抱了个满怀。
阮女官将这人拢到怀里,轻抚着他的脖颈,弯下腰去,微微偏头,侧脸靠在男人的发顶。
一瞬间,刺痛消散。
赵弘下意识地环住了她的腰,声音沙哑:“瑶瑶……”
“殿下,我在。”
“莫要松手。”
“好。”
过了好一阵,赵弘的声音才重新传来:“后面的日子,怕是要忙碌起来了,你怕不怕?”
而阮瑶声音轻柔温暖,好似三月春风:“殿下在,我不怕。”
“……叫我名字。”
“好,弘哥哥。”
片刻沉默。
“瑶瑶是在哄我高兴吗?”
“是啊,殿下好些了吗?”
“思及娘亲,暂时好不了。”
“我知晓了。”
“不过你可以多叫我两声。”
“弘哥哥?”
“……嗯。”
赵弘的心情并未见好转,阮瑶瞧得出。
但是相比较于预想中的暴躁和病痛,现在已经算是极好的了。
接下去的日子,无论是大殿下还是小太子,书信都不少。
阮瑶从未问起,她只是安心的做着自己的事情,抽空去江太后那里一趟。
出来时,身上就多了个可以随意出入宫闱的牌子。
很快,便是兰金池设宴的日子。
第128章
兰金池设宴, 是本朝惯例。
三年一次的科举,每次也只会出三名一甲。
而兰金池设宴,不单单是这三位一甲的风光,更是京城内外的大喜事。
如今民风开放, 便像之前状元、榜眼、探花游街时, 两边常有人投花掷果, 足以看出京城内的百姓对于得中进士的好奇和推崇。
这次宴席自然也是万众瞩目。
赴宴的,不单单有三位已经得了官身的进士, 还有朝内重臣, 天潢贵胄。
其中,照着往年惯例,除了皇帝,便是太子为尊, 并不会宴请其他皇子。
可这一次列席的却有六皇子赵泰。
理由倒也充足, 说是六殿下如今收了心思, 安心学业,董皇后为了让他勉励自身,这才请了皇帝的意思, 让赵泰也能去兰金池旁瞧一瞧, 看一看, 也算是沾沾文曲星的光,没准儿就能开了窍。
皇帝欣然应允,还给了六殿下一幅字,让他勤奋学业。
这话说出去,无论是大臣,还是百姓,都要赞一声天家和睦, 父慈子孝。
但有心人自然能看出其中端倪。
皇子列席本就是有违祖制,即使六皇子是嫡子,可太子还在,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
偏偏现在用父子亲情压着,谁都说不出一个不字。
而不少看破其中弯绕的高门大户都在悄悄观察着赵弘,想看看这位如今已经声望如日中天的太子殿下会有何种应对。
结果,众人大失所望。
赵弘既不说,也不做,哪怕被人悄无声息的问起,也只是淡淡的笑着,说一句:“老六确实是要多多磨练,去看看未来的三位栋梁也对他有好处。”
听上去像是兄弟情深,细想起来则是将此事变成了让赵泰去和三位进士一起学习为臣知道。
处处全面,滴水不漏。
不少朝臣都对太子的肚量表示赞许,但他们心里也清楚,这次兰金池设宴恐怕不会像是以往那样太平。
很快就到了日子。
这天,阮瑶天不亮就起来了,开始忙着准备赴宴之事。
自从之前挑明了庄婕妤之死的端倪,赵弘明面上正是最开始的时候低落了阵,后来就一切如常。
可是阮女官知道,自家殿下每到了晚上就有些不安枕。
无论是大殿下还是小太子,总是夜半惊醒,直挺挺的坐起来,说自己头疼。
阮瑶一直歇在内室的软榻上,只要赵弘出声,她就会去安抚。
似乎也只有她能让太子的头疼止住。
也不用多做什么,只要赵弘能握着她的手,他就能安眠。
或许是因为今天的兰金池宴十分重要,阮瑶怕赵弘睡不够,索性把软榻搬到了床边,纵然有床帐隔着,可两人的手便是交握着的。
于是,整个晚上,殿下难得的没有喊疼,到现在还在安然睡着。
这让阮瑶松了口气,出门的时候也是轻手轻脚的,没有弄出其他响动。
等离开了内殿,她便快步朝着前面走去。
夏儿早就得了阮瑶的消息,而且阮瑶说明了是要带她出去的,这让夏儿高兴了一晚上。
在这深宫里时间久了,总是难得出门。
夏儿年纪小,对宫外仍有向往,只是平常很少说,怕惹了麻烦,但心里总是惦记着的。
如今便是早早的就来了,这会儿正在门口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