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两人便擦肩而过。
沈昭愣了愣,随后站在原地,目送她和梅涣青等人离开,而他的眼角余光,的确扫到了罗小胖。
他的嘴唇一下子抿了起来,神色也瞬间变得极为冰冷。
他竟然没发现罗小胖跟着自己。
想到自己背篓里为妹妹留的八月瓜,他的拳头不禁捏在了一起。
幸亏这段时间上山的人多,他都没有用弓箭,而且也还没有去河边藏东西,否则……
想到这里,他继续往河边走去,然后假装在河边把自己的鞋底上的泥抠掉,这才背着背篓回了罗家。
一到家,他就主动“上交”了八月瓜,表明这是自己无意间找到的。
罗小胖立即伸手从他手里把那两个八月瓜抢了过去,然后抱着转身,假惺惺地问他爹娘,“爹、娘,你们要不要吃?”
“娘不吃,你自己吃吧。”沈氏说道。
罗洪也说不要,夫妻俩都把东西让给了罗小胖。
罗小胖立即开心的抱着瓜,坐在灶房门口的矮凳上,然后吧唧吧唧地啃了起来,那囫囵吞咽的模样,像极了猪吃东西哼哧哼哧的样子。
他手上抓了两个瓜,也没说分一个瓜给比他还小的沈晚,更别说分给摘到瓜的沈昭了。
而两个大人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吱声,仿佛这好东西就该是他们儿子罗小胖的。
沈晚看着罗小胖吃得喷香的样子,不禁吞了吞口水。
她不光是想吃八月瓜,更重要的是她的肚子根本就是空的。
在罗家,饥饿是常有的事,吃不饱穿不暖就是常态,但她哪里还敢要求更多?毕竟罗家夫妇把他们养大,按照情理,他们两兄妹就该对他们感恩戴德了。
“哥哥明天给你重新找来啊。”沈昭悄声安慰道。
谁知道罗小胖吃完后将瓜皮往地上一扔,站起来说道:“我还要吃八月瓜!我还要!沈昭,你明天再给我摘两个瓜来!”
这命令的口吻,就仿佛沈昭是他的奴仆。
“我努力找,最近上山的人很多,这次摘到是运气,明天不一定……”
他话还没说完,一块木头便直接朝他的脑袋砸来。
“叫你找你就找,哪来的这么多废话!明天要是找不着八月瓜,你晚饭也不用吃了!”罗洪突然爆发,手里的木头废料就这么直接扔了出去。
这么多年他对沈昭动辄打骂,砸东西、鞭打都是家常便饭,所以手法不是一般的精准。
只见木头一下子准确无误地砸在了沈昭的脑门上,霎时间就让他的额头流了血。
鲜血反而更加刺激了罗洪,他变得亢奋无比,又抽了绳子,对着沈昭就是一顿鞭打。
沈晚扑过去抱住沈昭,沈昭只能把她护着,一个人死死地挨着。
村子里的这一个角落又响起了男人的怒吼声、女孩儿的哭泣声,以及听着就叫人心惊肉跳的鞭子声……
第69章 主动出击,番茄封坛(三更)
这头,顾乔回到顾家村,将今天进城的情况给顾婆子说了。
她情绪并不是很高亢,甚至可以说是低落。
顾婆子看出她心结所在,不禁拉住了她的手,说道:“那油布虽然不像你预期的那般挣钱,可也并不是毫无作用。”
“奶奶,您就别安慰我了。”顾乔依旧有些闷闷不乐。
“我可不是安慰你!”顾婆子将她揽在怀里,讲道,“我这说的是事实。”
“什么事实?”顾乔垂眸,并不相信。
“怎么不是事实?你看看啊,第一,咱们家水稻和你预期的一样早熟了,至少能卖出去,而且也能提前半月解决口粮的问题。第二,今年我伤了腿,如果不是这油布,坡上的土灌溉施肥怎么办?幸亏你聪明,挖了个坑,用油布接水。第三,我们还用油布沤了肥,庄稼才能长得这么好,就算价格不高,我们量多了啊,对不对?”
顾乔一听,好像是这么个理。
“谢谢奶奶!您好像真的安慰到我了。”她连忙抱住顾婆子的手臂撒娇。
“你这孩子!”顾婆子笑着,然后冲梅氏使了个眼色。
梅氏也不由得捂嘴偷笑,显然在笑顾乔孩子气呢。
“行了,让我看看你进了趟城,买了什么好东西。”顾婆子推她。
梅氏已经蹲在旁边打开了顾乔的布袋,她不禁疑惑,“巧儿,你怎么买这么多面粉,这得有十斤吧!还有,家里不是还有盐吗,你怎么又买了?”
顾乔立即站直身体,然后深吸了一口气,坦白道:“娘,奶奶,我自作主张做了一件事。”
“何事?”顾婆子和梅氏异口同声,瞬间紧张起来。
因为她们家这姑娘主意太大了,她自主主张的事情,铁定是大事。
“卖药的钱我收了起来,没有及时还舅舅的账,而是做主……买了面粉,还有盐。”她伸手指向梅氏手边的竹篮。
“你买这么多面粉做什么?”顾婆子疑惑。
“对啊,这马上就打谷晒谷,到时候磨米就有吃了,你何必花这个钱?”梅氏也十分不解。
“盐我有用,至于面粉,奶奶,请村里人帮忙插秧不管饭尚且能说得过去,这秋收不管饭的话……”
“你是说打谷的时候负责村民的伙食?”顾婆子瞬间明白过来。
顾乔点头,“插秧的时候穷,那是没办法,也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可现在不一样了。粮食长在地里,有眼睛的都能看到,我们家今年必定是个丰收年。田多米多,这都不招待伙食,只怕村里人有意见。”
顾婆子点头,“这我原本也考虑过,我是想着把这一批粮食卖了,收割第二批的时候再请大家伙儿吃饭,不然总欠着你舅舅也不好。而且家里的境况村里人都看在眼里,也不会有意见的,毕竟也要收获才有吃的嘛。”
“舅舅那边我问过了,他暂时不差钱,就是差钱,也不差这十几日。我知道奶奶您考虑得周全,我这面粉加上地里的红薯,也只管得了早上和中午那两顿的吃食,再多的也拿不出来了,但另外一样东西我们却能拿得出来。”
她这话题跳跃太快,顾婆子和梅氏都没能反应过来。
“什么东西?”两人疑惑。
“粮食。”
“粮食?”顾婆子略微沉吟,随后想到了什么,不禁看向她,“你是说……”
“对!我们家粮食先熟,可以先借粮给大家,让大家挨过这半个月!等到他们家粮食熟了,如数还我们便可。”
这村里家家户户都面临着青黄不接的窘境,顾乔这大方的举动,无疑解决了大家的困境。
顾婆子听到她这么说,不禁点了点头,“这样也好,村里的人迟早会朝我们开口,还不如我们主动。”
“奶奶睿智!迟早都是要借的,还不如自己提出来卖大家一个好,况且我还想请大家帮个忙呢。”顾乔眼珠子滴溜溜地转着。
“你个丫头,又在打什么鬼主意呢?”梅氏戳了一下她的小脑瓜。
有时候她都怀疑,自己怎么会生出这么一个鬼精灵来。
可一想到顾乔的爹,她又觉得一切都说得通了。
“娘!”顾乔嗔了她一眼,“我是想让大家伙儿帮忙晒谷呢!”
打谷是当初就说好了要帮忙的,可晒谷却没有明说,而且顾乔家稻米多,就她家那两张晒席,这摊开来晒还不知道得晒到猴年马月去,只有趁着其他人家没打谷的时候,把大家伙儿的晒席都借来,同时让大家都帮忙翻晒谷子,这才能赶在中秋节前把谷子送到粮铺呢。
“行,这是个好主意,我去给大家伙儿说,顺道把打谷的日子定下来。”顾婆子是个雷厉风行的性格,立即起身,点了一支麻杆,披着夜色出了门。
而这头,梅氏可没忘记,顾乔还买了许多盐。
“娘,这盐啊我有妙用,明天您就知道了!”
一个时辰后,顾婆子回到家,她已经和大家伙儿都确定了好了,后天就开始收割打谷,全村人帮她一起,晒谷也一起。
事情进展得无比顺利,等到了第二天一早,梅氏在灶房里忙活,准备发面提前做好第二天一大早的馒头,顾婆子则在磨镰刀、清洗晒席,准备打谷要用的家什。
顾乔也没有闲着,她把土里红透的西红柿全部摘了,用清凉的井水洗干净,放到不沾油的簸箕里,然后在放到太阳底下晾晒。
“这是做什么呢?”
“好东西!”
不管顾婆子和梅氏怎么问,她就是不肯言明,只自己又抱来一个小坛子,清洗干净,同样放到一旁晾干水汽备用。
等西红柿和坛子晾干后,她便开始往坛子里装西红柿。
装了两层西红柿后,她便把捣碎的盐撒在上头,大约薄薄的一层,接着继续往坛子里装西红柿,然后如法炮制,又放上盐。
就这样一直把所有的西红柿放完后,她又将坛子的盖子扣上,又加了封坛水,然后哼哧哼哧地把坛子抱到了灶房阴凉的角落去。
“这难不成是做酱菜?”顾婆子疑惑。
“现在先保密。”顾乔神秘一笑,然后扛起锄头挖红薯去了。
白面那么贵,全给村民们吃是铁定是不够吃的,顾乔寻思着明早可以蒸红薯,这东西充饥不说,对于顾家村村民又新鲜,保管大家吃得肠胃舒坦、心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