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种田文女主说要称帝 完结+番外 (云清流)


  于是乎,老百姓又有了干活的地方,或是砍伐竹子,或是打磨零部件。
  只要是合格的物品,都可以在少府这里挣到钱。
  关键是这样的活计不累,靠的就是一个细心和精致,所以男女老少都干得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少人都乐疯了。
  毕竟在有钱的情况下,他们能做的事情会更多。
  秋天来临的时候,第一批自行车出产了。
  一些老百姓看了看价格,毫不犹豫的买了一辆。
  大概是这段日子里挣的钱,比一辆自行车的价格要多得多。
  一些人以为老百姓们咬咬牙就能够买得起自行车。
  却不知他们有了工作之后,手里的余钱就更多了。
  因此在买自行车的这一件事上,没有任何勉强的地方。
  至于那些没有找到一份工作的,估计就没有这么心大了。
  他们看着其他人骑着自行车跑来跑去的,做梦都想着找一份工作。
  大概是因为有了工作后,自己的手里就有了钱,也有更多的资本分配。
  自行车在很多人的心里是一种神奇的东西,看起来那么一大个的块头,其实比走路还要快上许多。
  即使是路不太好走,骑着自行车也能走过去。
  如果不小心遇到了什么东西,也只是摔倒罢了,不会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
  不可否认,骑自行车真的能够节省很多时间。
  而且买了一个下来,还可以用上好些年。
  所以,只要是有些余钱的,都会欢欢喜喜的买上一辆。
  毕竟这可是太华夫人弄出来的好东西,他们可不愿意错过。
  唯一有些缺陷的就是下雨天无法使用,容易让轮胎变得沉重。
  不过还好,他们下雨天也不出门,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如果云清流知道这件事情,大概会高兴的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老百姓非常信任她。
  无论什么,只要打上太华夫人的标志,一定会得到老百姓们的簇拥。
  自行车大卖的同时,沙薯也到了收获的季节。
  老百姓们紧张万分的走到了田地里,和家人一起大挖特挖。
  虽然早就知道要挖上三尺的地,可是他们在真正遇到这么一回事的时候,全都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三尺深唉。
  他们都看到水了。
  一直都在弯腰挖挖挖,好累的说。
  不过这样都是值得的,他们收获了一箩筐的东西。
  必须得知道,当初只是一根小小的小藤蔓而已。
  沙薯成熟了,却没有人吃。
  因为这些都要做种,长出更多的果实。
  与此同时,棉花也成熟了。
  青色的小桃子在阳光下炸开,绽放出如同云朵一样的花。
  少府的人毫不犹豫的请了一些农民过来,帮忙干活。
  首先把棉花从田里摘下来,其次晾干其中的水分。
  然后又放进专门的机器里,把棉花籽和棉花絮分开。
  棉花籽一如既往的留下来种植,棉花絮也会被制作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敬献给陛下。
  来年春天的时候,更多的人分到了沙薯藤蔓。
  原六国的人民们高兴的哭出来,同样如同宝贝一样的种植者。
  除此之外,关中的老秦人们也分到了棉花。
  不过是已经发芽的棉花,直接可以种在土里的那一种。
  不仅仅如此,数量也少的可怜。
  每家每户,不过只有一株而已。
  如果哪家哪户倒霉种没了,这一年估计也就没了收获。
  时光流转间,又到了秋季。
  人们看到了一株株成熟的沙薯,再一次拿起工具挖起来。
  大概是数量够多的缘故,这一次轻松了许多。
  因为不用从上往下挖了,可以在坑里面直接朝前挖。
  累肯定是累的,不过收获却十分丰盛。
  仅仅是一亩田地,也可以供应所需。
  收获了那一天,无数的老百姓看着那一个房间都装不下的粮食,泪流满面。
  这么多的粮食,即使什么也不干,也可以撑到明年秋。
  由于沙薯够多的缘故,老百姓们开始以沙薯为食。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后,他们发现蒸过的沙薯面面的,比小麦磨出来的面粉还要面。
  唯一的缺陷就是没有味道,吃起来跟喝白水似的。
  不过大家才不在乎味道呢!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好。
  而且现在不是有酱油吗?
  直接把煮熟的沙薯倒成泥状 ,和酱油搅拌在一起。
  这样的味道就好吃多了,而且还吃不腻。
  沙薯成熟的同时,棉花也好的差不多了。
  一个个老百姓们看着植株上面那雪白色的云朵一样的东西,高兴的手舞足蹈。
  只是可惜那些棉花种子要回收,所以摘下的棉花都要送上去。
  不过他们虽然得不到棉花种子,却可以把棉花絮带回来。
  如果不愿意带回来,也可以直接卖出去。
  少府现在是一个很人性的组织,会收的。
  对于棉花花絮,一部分人卖了,一部分人却带回了家。
  然而带回家的人很快就后悔了,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拿这个怎么办?
  毕竟一颗棉花植株,生长出来的棉花实在是太少了。


第177章 番外(十八)
  (二)
  标题:如果云清流真身穿越到历史上的秦朝


正文:
  棉花絮太少怎么办?
  不知道该如何利用怎么办?
  无数人重新回到了少府相关产业之中, 偷偷的卖了。
  他们以为别人不知道, 其实少府的人全都看在眼里。
  只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没有发现似的。
  这一年, 搜集到的棉花絮还算多。
  少府的人把它们织成了布,又染上了颜色, 绘制了图案。
  秦始皇表示非常满意, 留了一部分给自己或者太华夫人后, 其他的就赏赐给了王公大臣们。
  那些大臣们新奇了一会儿,转头就将其抛之脑后。
  毕竟棉花虽然好,却没有丝绸好。
  在有丝绸的情况下,他们还看不上棉花。
  来年春天,更多的人得到了棉花幼苗。
  只是还是和去年一样,只能得一颗。
  老百姓们没有什么意见, 欢欢喜喜的种田。
  按照少府的人所传授的那样,认认真真的伺候棉花。
  事实上,棉花的种植有些困难, 各种各样的工序繁多。
  少府之所以这么做, 除了让更多的人接触棉花之外,也有培育他们种植的想法在内。
  如果之前种的不好, 那还是不要糟蹋棉花幼苗了。
  因此今年分发棉花幼苗的时候, 有一部分人就没有得到。
  当得知具体的原因后, 所有人都惊呆了的同时,更加小心。
  如果种的不好,就没资格种植棉花了, 好惨。
  除了种植棉花外,人们最关注的就是沙薯了。
  由于去年的沙薯收获够多的缘故,不必要将所有的沙薯都种植下去,只需要一部分就好了。
  人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种了满满一大堆。
  去年的沙薯足够今年一年吃的,今年种植的沙薯也会足够明年一年吃的。
  那么问题来了,其余的地方种什么呢?
  如果是棉花的话,暂时还不需要。
  因为棉花只有一颗,种在自己的门口就够了。
  同时也因为有人看着的缘故,不怕别人神不知鬼不觉的给自己捣毁了。
  少府那边可不会听人解释,不管什么原因以至于棉花没有种植成功,又或者产出数量稀少的,都没有资格再去种植棉花。
  老百姓们想了想,把各种各样的东西都种了一些。
  因为只要是食物,什么都卖得上价。
  包括刚刚兴盛的沙薯,也可以卖给少府。
  秦始皇却是不知,因为少府所需要的东西太多的缘故,已经无师自通了宏观调控这一套。
  国家统一收购各种粮食,也就不怕其他人在中间搞鬼了。
  与此同时,那些以粮食为商品的大商人倒了霉。
  现在的老百姓都不卖他们粮食了,要卖就卖给少府。
  因为少府给出来的价格高,那些大商人是比不了的。
  私底下,这些大商人锤头顿足。
  以前卖盐的商人全都改行了,卖油的卖酱的也是。
  现在轮到他们卖粮食的了,可悲可叹啊!
  反倒是少府赚了一个盆满钵溢,上上下下都透露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铜臭味。
  老百姓们辛辛苦苦的一年下来,那都是为了什么?
  所有人都知道,其实是为了填饱肚子。
  除此之外,再无他求。
  如今这个卑微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再也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了。
  只要家里有那么一点点田地,那就不用担心吃不饱饭了。
  如果没有田地也不要紧,去野外开荒呗!
  虽然危险了一点,收获也小了一点,总比饿肚子要强。
  在解决温饱的同时,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忙活其他的事情。
  不少人都进入了各地开办的工厂之中,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