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谁搜集的证据?”红菱很是好奇。
林
寒也想知道,所以楚修远一回来,她就问楚修远,“我爹那事怎么回事?”
“你怎么这么快知道?”楚修远不禁问。
林寒:“我娘来过,说我爹冤枉的。不是吧?”
楚修远摇头。
“韩王?”林寒问。
楚修远笑了,“什么都瞒不过夫人。不过不是韩王,跟他有关,吴承业。”
“太后的弟弟?”林寒皱眉,“他都被‘病’的在家出不来,还不消停?”
楚修远:“他一直看不上你爹,但也不好得罪你爹,他毕竟是丞相,所以一直忍着。现在他出不来,你爹天天上朝,长女还是我夫人,吴承恩如何不嫉妒。
“便一道奏章告到陛下那儿,你爹私下联络藩王,图谋不轨。陛下原本想让你爹再敢半年,暗示他年龄大了,让他致仕。可他千不该万不该打你我的主意。陛下便把奏章交给廷尉。廷尉今儿早上就把你爹带走了。”
“也是。那么大把柄在人家手里,不夹起尾巴做人,还由着他夫人来闹。”林寒对他同情不起来,“张淮参与了吗?”
楚修远愣了愣,“张淮?”
“算出你要娶林姓女子的不是他?”林寒问。
楚修远想想,“好像是。当时我不在,陛下临时想起来让他算的。这事好像没参与。”
没参与林寒也想收拾他,免得再弄出点什么事连她都无法解决,“陛下是怎么个意思?我爹会不会死?”
第54章 林家人离京
楚修远不答反问,“你想他活还是死?”
林寒巴不得他早点死,但外人不知道她和林家的恩怨,“权倾朝野”的大将军连自个老丈人都不救,坊间百姓又得编新词,比如大将军心肠歹毒之类的。
对林家人来说,活比死更难受。
“如果让他活着,是不是要被贬为庶民?”林寒想一下,“整个林家都得回凤翔县?”
楚修远点头:“你爹贪的钱上缴国库,没了俸禄,养不起奴仆,京师物贵,必须回老家。否则得借钱度日。可是他们要借钱,只能找你借。你我将永无宁日。这点陛下可不愿看到。”
“你跟陛下提一下,让他们回原籍。”林寒道,“不然我爹死了,林烟和林雨不找咱借钱,也可以打着大将军夫人的幌子找个老实人嫁了。那样一来她们就在京师扎根了。”
楚修远没想这么远,经林寒一说,发现她说得在理。聪明人不会娶林烟和林雨,不够聪明又想往上爬的人,即使知道林寒厌恶她两个妹妹,也想试一试——大将军的连襟很诱人。
“那赶明儿我同陛下提一下,命他们尽快。”楚修远道。
林寒还有一个担忧,“他们会不会故意拖延?”
“不敢。”楚修远嘴上这样说心里也担心,所以翌日下朝楚修远留到最后,把他和林寒的担忧上报商曜。
商曜也烦林家人三两天头去大将军府,当天下午就下一道圣旨,林长君贬为庶民,遣回原籍。
然而,林家人脸皮太厚,林寒直到他们出了京师,心才放回肚子里,也想起一件事,芙蓉园的红芋苗。
楚修远听到她还记得红芋苗,无语又想笑,“你再晚半年,就推广开来了。”
林寒惊讶:“这么快?”
候在一旁的红菱忍不住开口,“夫人有所不知,一亩地四五千斤,不论吃还是卖,都比粮食见得多。哪怕一文钱十斤。”
“一亩地能见多少粮食?”林寒问。
楚修远:“水稻我不知,但今年一定比往年多。小麦,我印象中一亩地两石左右。”
“两石都是多的,大将军。我老家一亩地只能见两百斤。”红菱道,“还得是年景好。”
林寒:“这么少
?!”
“夫人不知?”这下换红菱惊讶了。
林寒:“我知道很少,但也以为有三百斤。”
“没有。”楚修远接道,“不过种在皇庄的应该有这么多。”
何止三百斤。
大司农手下的官吏按照林寒交给他们的方法,精工细作,深秋时节把小麦种下去,经历了冰雪寒霜的捶打,开春后小麦深绿深绿的,根茎也比春小麦粗,待五月份收获的时候,比往年多出一倍,吓得大司农连夜进宫禀告。
卯时刚至,天蒙蒙亮,大将军府的大门就被拍的砰砰响。
坐在门内台阶上抱剑打盹的韩墨阳陡然清醒,一见天亮了,起来伸个懒腰,又听到砰砰砰的敲门声。
这次韩墨阳没听错,不是隔壁,就是大将军府。
“谁呀,这么早。”韩墨阳揉揉眼角的眼屎,拉开门瞪大双目,“陛陛下?!”
商曜伸手推开他。
韩墨阳下意识抵挡。
商曜脚步一顿,“看清楚朕是谁?!”
韩墨阳连忙收起宝剑,“陛下,您,您怎么——”
“楚修远呢?”商曜问。
韩墨阳:“大将军还没起。”
“这都什么时辰,还在睡。”商曜说着就往里走。
韩墨阳连忙跟上去,“大将军通常卯时两刻起来练剑。陛下,您去议事厅等一下,卑职去喊大将军。”
“我去中堂等他。”商曜推开主院大门,直奔内院中堂。
韩墨阳不禁揉揉眼睛,皇帝陛下并未消失,心底纳闷,宫里那么多人随便使个人过来不就好了,还用得着他亲自过来吗。
心底乱想一通,韩墨阳加快脚步,到东边卧室窗外,小声喊道,“将军,大将军,天亮了。”
“谁?!”楚修远翻身坐起。
韩墨阳忙说:“陛下来了。”
“什么?”楚修远连忙起来。
林寒跟着坐起来,“谁来了?”
“陛下。别睡了,夫人。”楚修远边穿衣裳边说,“打今儿起晚上别再跟他们几个玩,早点——”
“再早睡也没有卯时就起的道理。”林寒揉揉眼打个哈欠。
楚修远疑惑不解。
林寒指一下角落里的漏刻。
楚修远看过去,神色大变,“定是出事了。墨阳,去打盆水,我和夫人洗洗脸。”
“诺
。”韩墨阳打盆水,还把刚刚起来并未梳妆的红菱喊来伺候林寒和楚修远。
夫妻俩纵然很快,收拾妥当到中堂也是一炷香后,皇帝商曜已等的不耐烦。见到楚修远就批,“常人说温柔乡英雄冢,朕还不信,今儿算是见识到。你看看你的武学都荒废成什么样。”
楚修远一脸懵逼,他怎么荒废了。
“陛下,有什么事直说便是。”林寒道,“犯不着拿夫君撒气。”
商曜脸色微变,“朕跟你说话了?”
林寒转身就走。
楚修远连忙拉住她,“陛下,出什么事了?”
商曜瞪楚修远一眼。
楚修远笑道:“以后定早点起。”
商曜眼底闪过一丝尴尬,“出什么事该问你夫人。”
林寒转过身直面商曜,伸手指着自己,“妾身?”
“楚夫人,你嘴里还有实话吗?”商曜盯着她问。
林寒仔细想想,“妾身最近,最近没干啥啊。”
“按照你的要求种下去的小麦都已收上来,你说能提高产量?”商曜问。
林寒点头,精耕细作,老祖宗总结出来的经验,“没有?不可能!”
“陛下,她从不在这方面说谎。”楚修远给林寒证明。
商曜点头,“她是没撒谎,她也没告诉朕一下能提高一倍!”最后两个字,商曜拔高声音,惊得站在门外的韩墨阳的宝剑啪嗒掉在地上。
“一,一倍?”五六百斤?府里的奴仆也能吃上白面饼?楚修远连连摇头,不可能,“夫人,陛下说笑吗?”
林寒皱了皱眉,又不是五六千斤,至于这么震惊吗。
要是让他们知道复合肥种出来的亩产千斤,皇帝商曜还不得疯。
林寒故作轻松,“妾身还以为什么事。陛下,妾身给您算笔账,曲辕犁多少钱?耙多少钱?耧车多少钱?牛多少钱?这些分摊到粮食上面,亩产五六百斤多吗?”
商曜算了算,顿时哑口无言。
“夫君以为家家户户亩产五六百斤?”林寒转向楚修远。
楚修远醒了,不禁摸摸鼻子,“一个村顶多三五户。”
“咱们去的那个村连一户也没有。那还是离凤翔县较近,可以弄点东西去凤翔县卖掉补贴家用的村子。”林寒看向商曜,“除非陛下给每个
村子发一副犁、耙和耧车。但也别想亩产五六百斤,因百姓买不起牛。人拉耧车种出来的小麦可没牛拉车种出来的匀。”
商曜冷静下来。
“怪不得夫人没说让陛下把精耕细作推广出去,而是紧着红芋。”楚修远一直以为林寒忘了。
林寒是忘了,因为她知道老百姓买不起车更买不起牛,所以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可是皇帝陛下绝不承认他大惊小怪,“那你也该告诉朕。”
“妾身也不知道能见这么多。皇庄的百姓没用过耧车,妾身一直担心他们种太深,小麦出不来。”林寒也绝不承认她忘了。
商曜反倒信了,哼一声,“这次就算了,下次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