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阿瑶说是回老家,然后十多天都不见人,这对编辑来说,她可比那种抛妻弃子的负心汉还要厉害,过去正月,她的新书可就要开始印刷了,她倒是好,还拖着大结局没有给他。
他能不着急吗?
急的他连这个年都没过好。
阿瑶可不想被编辑这般日日的堵着,再加上她还有一篇论文没写,所以一时间她倒是陷入了忙碌中。
好不容易等她完成了所有的事。
学校也已经开学了。
开学后没几日的时间,阿瑶的新书也已经开始印刷,预计会在二月二这天开始发售,因为新书的出版,杂志社那边又老生常谈的说起她开签售会的事情,一如既往的被阿瑶拒绝了,因为不是签约的作者,所以那边虽然遗憾倒也没敢太勉强。
只是让编辑那边带来了一百本的书,让她帮忙签名。
毕竟阿瑶虽然不是签约作者,但和他们杂志社是长期合作的关系,一共出版过三本书,销量都算可观,在儿童文学销量板块,能排到前五名。
不能太逼迫,万一把人给吓跑到对手那里,可就得不偿失了。
要知道,这些年也不是没有人挖角过,只是阿瑶这个人比较怕麻烦,既然和现在这个杂志社合作的比较愉快,她自然不会轻易的换合作对象。
等到新书发售,阿瑶便开始思索起自己的下一本书。
编辑听到阿瑶这话,简直是喜极而泣,终于不是自己三催四请,她才肯下笔了。不过他若是知道,这即将是阿瑶的最后一本文学儿童书的话,大概就不会这般高兴了。
没错,阿瑶决定,等到自己大学毕业后,便会暂时的封笔,毕竟这几年来,兼顾学业和事业,让她没有多少自己的私人时间,如今她也不缺钱,所以她决定休息一下。等到大学毕业后,旅旅游,给自己彻底放个大假。
抱着这个念头,阿瑶新书的进展,是前所未有的快,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她新书的初稿便已经完成了。当然了,虽然时间上有点短,但这可并不代表她不用心,事实上,这本书绝对是她最为用心的一本。
毕竟是最后一本嘛!
也就是在这时,她接到了杨舅母的电话,说是大表哥马上就要结婚了,问她有时间吗?若是有时间的话,记得回来参加婚礼。
对此,阿瑶并没有答应,只说自己如今工作忙,不能回去。
她听得出来,杨舅母有些失望。
不过阿瑶可也没骗人,她的新书,得到了杂志社那边极大的认可,甚至说出了这会是她从业以来,最好的一本书。
整个暑假,她可能都要忙着新书出版的事。
不过她虽然没回去,但却给大表哥邮寄了一套崭新的西装并两百块钱的贺礼。
……
“卫盼盼?”
老实说,阿瑶在看到卫盼盼的时候,还是很吃惊的,她怎么也没想到,宿管阿姨嘴里说的亲戚就是她。话说起来,她也只在四年前见过卫盼盼一次,对她的印象还算深刻,毕竟在原主的记忆里,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一直到她死,都是她羡慕嫉妒的对象。
如今在燕大看到她,还是特意过来找自己的,这就比较稀奇了。
淡淡的开口:“你有事?”
“没有,”卫盼盼的眉宇间似乎带着一丝的愁绪,她轻轻的摇了摇头,笑着开口说道,“…我也考上了京市的大学,是北师大,刚好从这里经过,本是想过来看看这个百年名校,路过这里的时候,看到光荣榜上你的名字,神使鬼差的便走了过来。”
“那恭喜你了。”阿瑶不咸不淡的开口说了一句。
她和卫盼盼虽然是姐妹,她对卫盼盼没有任何的恶感,但上辈发生的事,也注定了她们不会成为相亲相爱的姐妹,就是做朋友,几率也不大。
卫盼盼显然也很清楚,所以在道了谢后,又简单的说了几句卫家的事,便也起身离开。
阿瑶看着卫盼盼离开的背影,嘴角不由的勾了勾,原来卫父又生了个儿子,这也就难怪卫盼盼和自己记忆里差别这般大了。
原来竟是那个孩子留了下来,还是个儿子。
想到这里,就想起了一些不太愉快的记忆。
上辈子的卫母也怀孕过,但她在一次找卫瑶麻烦的时候,卫瑶躲避的时候,不小心崴到脚,跌到在地,当即便见了红,虽然立刻就被送到医院里,但孩子还是没能保住。
为了这个缘故,卫瑶一下就成了家里的罪人,被卫父一巴掌扇的肿了半张脸,还有被叶老太太拿着扫帚,打的鼻青脸肿的,将近半年里,卫瑶可没少挨揍,卫母更是在家里扯着喉咙大喊,说卫瑶害死了她儿子。
卫瑶也觉得委屈,明明就是卫母先打的她,她不过躲了一下,是她自己不小心,摔着了,她的孩子掉了和她有什么关系?
但没人会给她做主,都在说是她故意害的卫母流产的。
这件事发生没多久,卫父便托人给卫瑶找了个人家,把她给嫁了出去。
……
在这次后,阿瑶并没有再见过卫盼盼,虽然说燕大和北师大这两所学校距离的并不算太远。
又一年。
阿瑶毕业了。
张荣张幸岳文琪都选择了工作,如今虽然已经不包分配,不过大学生,依旧很吃香,想要找工作,也很容易。阿瑶是继续念书,她已经顺利的考上了燕大的研究生。
也是在这个时间,阿瑶接到了外婆的电话,说是表嫂刚生了个女儿,想她回来参加九天宴。
阿瑶考虑一下也就答应了下来。
在回去之前,她自然没忘记给新生的小侄女准备礼物,买了两套的衣服,又特意去珠宝店里,买了一个金花生,做为礼物,送给小侄女。
本来她也只是闲着没事,却没想到,她这一回去,倒是回去对了。
作者有话要说:
午后半夏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第140章 回城知青的乡下女儿
阿瑶一回来, 就收到了杨舅母的热烈欢迎。
而这种态度在看到阿瑶带回来的东西后, 达到了一个顶峰, 尤其是看着阿瑶送给孙女的金花生,沉甸甸的, 这没个几百块,可是买不回来。
“瑶瑶, 你这孩子就是太客气了。你说说, 回来就回来, 还送这么贵重的东西做什么?”杨舅母看着孙女儿脖子上的金花生,喜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但嘴上却还要客气一下。
阿瑶深知杨舅母的脾气,笑了笑, 没有说话。
杨舅母也不在意,叮嘱了儿媳妇两句, 便出去忙活了, 毕竟明天就是摆宴的日子, 她要忙的事情可还多着呢。
杨表嫂这是第一次见到这个表妹, 对其的印象那叫一个好, 之所以会有这么好的印象, 除了有杨舅母和杨奶奶日常在家说起阿瑶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阿瑶送的金花生。
因此,杨表嫂对待阿瑶的态度也很是热情,一口一个表妹,还言说, 若是将来女儿能有她一半的本事,她也就满足了。
阿瑶和杨表嫂实在不说,说了两句客套话,便以外婆为借口,出去了。
“外婆,舅母这是发财了?居然这么大手笔。”阿瑶想着自己刚才路过,听到了负责明日宴客的厨师,正在清点菜色,一共有二十多桌,每桌十二个菜,这么一番下来,可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大洋村并不算多富裕的村子,杨舅母这般的动作,真的是很少见。
尤其是杨表嫂生的还是个女儿。
杨奶奶笑呵呵的说:“这几年家里确实好了不少,不过你舅母如此,也是看着你,觉得女孩儿培养好了,将来出息了也能帮衬家人,再者这是杨家的第一个孩子,所以她才决定大办。”
她这个舅母某种程度上来说,还真的是个妙人。
阿瑶忍不住的想到。
第二天的九天宴进行的很是顺利,来往的宾客不少,一些年轻的媳妇更是羡慕杨表嫂嫁对了人,生个女儿,也能办这么风光的九天宴,而她们这种情绪,在知道阿瑶这个做表姑的送了一个金花生后,达到了一个最顶点。
这让杨舅母和杨表嫂得意非凡。
年轻媳妇还只是羡慕,但一些上了年岁的妇人,却考量的更多,就有精明的眼珠子一转,当即就抓着杨舅母的手问:“你家外甥女可许了人家?”
杨家这几年的日子眼见的事好起来,少不得有这个出息的外甥女帮衬,若是能娶回来,那自家岂不是……
“还没呢。”杨舅母在心里啐了一口,哪能不知道她想的事什么,便又接着补了一句,“我这外甥女将来要嫁的人家,不但要长得一表人才,这工作也不能太差,最好在京市那边有房子。”
言下之意就是你别想了。
妇人却有点咋舌:“你这外甥女可已经不小了,今年都二十二了,居然还这么挑剔。”
杨舅母顿时有些不乐意,“我家瑶瑶长得漂亮,性子又好,更还是燕大的老师,那可是最好的大学,挑剔点怎么了?”再如何,也不可能嫁到乡下来。
妇人讨了个没去,讪讪而去。
……
晚上,杨舅母在饭桌上,以这件事为引子,问阿瑶说:“瑶瑶,如今你也大学毕业了,年纪也不小了,有没有谈个朋友?你娘去的早,我们可要帮着掌掌眼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