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依然瓢泼一般,透过雨帘能够看到外面已经变成了一片汪洋。
曾经经常能够看到的橡皮艇越来越少了,偶尔有一两只从视野中划过,影影绰绰的都能看到上面坐着的是军人。
应该是在巡逻以及救人。
外面再一次变得沉寂了,除了哗哗的雨声,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
六层楼以下的居民全部被接走了,应该是被送到了附近的暂居点儿。
低楼层的住户开始惶惶不安,总怕很快就轮到自己家。
虽然因为大雨人们都不怎么出门了,连楼梯上都很少有人走动。
可每个人却都能够感觉到那种说不出的压力。
桐桐和杉杉再也不闹着要去雨里玩儿了,俩孩子甚至对于心爱的动画片和乐高积木都失去了兴趣。
没有大人管的时候就安安静静的坐在阳台上,透过玻璃往外看。
小小年龄,眉宇间都带出了愁色。
因为之前组织过市民们一起抗洪抢险,而且只要参与的居民粮食都是按照平时的双倍发放。
所以开始的时候,各家各户手里都还是有点粮的。
可这雨一直不停,水位一直上涨,慢慢的,大家就开始慌了。
这天早上一大早周颖就过来敲门,开门后沈淙就看出她脸色非常的不好看。
“怎么了?”她出声问道。
周颖的声音里带着十足的气愤:“楼下的菜被人给偷了!”
沈淙他们住的是十九楼,除了对面两套房子之外,十八层的四套房子当初也被政府给购买了下来。
这些房子之前都是供小战士们住宿的。
最近因为水灾,小战士们都不回来住了,那几套房子就都空置了下来。
沈家的人能管事儿的几乎都被政府给抽调走了,周颖两口子也没谁能商量的。
他们两口子一合计,决定在那些屋子里全部种上菜。
他们自然是知道阵法的功效的,正是因为此,才不想让那些房子荒置。
所以上次小梁来的时候,他们特意把这想法跟他说了一下,小梁当即就表示了同意。
没有钥匙也不怕,家里有桐桐呢,所以就在沈淙去省图的那几天,这两口子加上沈溪还有沈父一起做了这件大事。
他们把那六套房子全都种上了蔬菜。
即便后来他们外出工作,这屋子里的菜也没忘记拾捯,十几天过去了,那些长得快的小青菜,生菜之类的已经绿油油,眼看就要收获了。
可今天早上,周颖下去浇水的时候,却发现那些小青菜全都不见了!
“也不知道是谁这么丧良心!再有三四天,那些菜就能彻底熟了。现在正是压秤的时候,这时候摘了,太心疼人了啊!”
周颖气得坐都坐不住,连说话的声音都拔高了许多。
“谁摘的啊?那门他们怎么进去的?”沈溪听见说话,也跟了出来。
当初开锁的时候是她和儿子一起去的,连锁门的铁链子都是桐桐做的。
沈溪非常清楚那链子有多粗,一般人想要弄开还真得费点功夫。
“肯定是咱这栋楼的人摘的,别人也过不来。他们用钳子把铁链子给剪了。哎,不是我说,这肯定是十三楼那一家干的,他们家仗着有三个全劳力,平时在这楼里都可嚣张。
要不是他们,那铁链子一般人也剪不断啊!”
“也不好说吧,他们家三个全劳力,按理说现在还不应该断粮吧?”
“那谁知道呢?万一他们不知道节省呢?”
……
几个人还在讨论中。
周颖这会儿正在气头上,越说声音越大,直说得一家人都闻讯走出来表示了关注。
而沈淙的心思则放在了断粮上。
大雨已经下了足足十五天了。
就算是之前政府补贴了一点,居民们手里有点余粮,可也不会有很多了。
现在也就是偷点蔬菜,而且从周颖的话语里沈淙还听出来了,即便是偷,其实对方还是克制的。
只偷了快要成熟的,那些菜苗苗并没有动。
这说明什么?
说明对方是真的缺粮。
要是这样下去,同样的事情肯定会再发生,而且越来越多。
“周颖,这几天我们都没怎么在家,也不了解情况,你知不知道是不是咱楼上已经有人家彻底没粮了?” 沈淙问。
“我也不是很清楚,咱这栋楼里的人平时来往不多,最多就是上下楼遇见打个招呼。我也不太了解。
不过我知道很多人都惦记着咱顶层的蔬菜,这几天已经有好几家人来问咱楼上的菜卖不卖了。”
那就是了。
现在市里一直倡议市民因地制宜种菜,可以说家家户户都种的有,无非是种的多少的区别。
但基本上都能保证自家蔬菜的自给自足。
所以,如果不是缺粮,一般很少人会提出要买菜。
沈淙咬着下唇,在心里掂量了半天,然后提议:“要不咱卖菜吧。”
“卖菜?”家里人全都惊讶的看着她:“卖什么菜?咱家的菜也不多啊?!”
“顶楼和十八楼的菜。捡差不多熟的卖,有多少卖多少。不收钱,收积分,算咱替政府卖,反正楼上的菜本来也是基地的。”
看大家都望着她,沈淙又解释了一句:“也不知道市里什么时候开始发救助粮,要是一直不发,肯定会再次引起人们恐慌。
别的地方什么情况咱说不好,可至少咱们小区的人都知道咱这顶楼有一个蔬菜基地。
要是饿极了,肯定得有人惦记。
咱家再加上周颖一家,看着人多,可真没有什么战斗力。要是小区的人组团来强行买菜,咱能护得住?
既然护不住,不如咱干脆主动卖吧。
我想着应该坚持个三两天,政府肯定会有所行动的。说是卖菜,其实也就是平复焦虑。
让大家有点希望,日子就不会觉得太煎熬。”
“我觉得行。菜不够我就临时催生一些,怎么也能把这段日子熬过去。”顾恺第一个表示了支持。
“沈淙说什么你都说行,你这一票根本不作数。爸,顾伯伯,你们觉得呢?”沈溪问道。
“我觉得也行。”沈父立即发言,也同样表示了支持。
其他人也都表了态,并没有人反对。
既然这样,大家立刻就行动了起来。
顾恺和时宸,周颖和刘晓峰一起去顶楼统计了可收获的蔬菜。
对于一些还差几天的,顾恺当即就利用异能直接催熟,以保证交换的数量。
一番忙碌下来,他们一共收获了两百多斤红薯,一百五十多个拳头大小的土豆,除此之外,还有一批丝瓜,黄瓜,茄子,豆角以及二十来个南瓜……
虽然数量谈不上太多,但是用以应急还是够的。
在确定了收获的蔬菜品种和数量之后,由时宸和刘晓峰跑到楼下敲门,将这个消息通知给了邻居们。
当然,也和大家说了积分兑换的标准。
虽然外面洪水滔天,可兑换的标准和平时大家出去买菜一样,并没有加价。但因为是特殊时期,所以限购。
每家每天可购买的蔬菜为三到五斤,根据所住人员数量来决定。
而且每天的供应量是固定的,先到先得。
这个通知一发放下去,顿时整个楼都轰动了!
虽然时宸在通知大家的时候,专门说明要到十点才开始正式兑换,现在还在筹备中。
可很多人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直接就朝楼上冲去。
恨不得现在就在顶楼的楼道口住下了,生怕下午再去就排不上队,什么也兑换不了。
沈淙在十八楼楼道口的地方加装了一个铁栏杆的防盗门,主要是怕人太多,挤上来控制不住场面。
然后他们在铁门后放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了一个沈淙提供的电子秤,而收获的蔬菜则用筐子装着放在了桌子四周。
就是这样一个简陋的环境,为数不多的几种蔬菜,却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连续几天死气沉沉的气氛一下子得以改变,平时见面最多点点头的邻居们,不过排个队的功夫,很快就谈笑风生了。
北宁市的积分制度已经实施很久了,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很成熟的模式。
不止是全劳力,可以说全市的居民差不多人手一本。
只有你还有余力,能够出去干活,干多干少都会在你的积分本上显示。
所以沈淙他们说用积分换蔬菜,这也算是人人都能交换得起的一种方式。
一栋楼的邻居其实并没有多少,五层以下的居民都被转移了,十八层以上是政府用房和沈淙,时宸两家,也不参与兑换。
所以整栋楼的居民总共也就四十多户,两百来个人。
按照一家五斤蔬菜来算,他们准备的那些菜也应该绰绰有余。
可让沈淙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一个小区的人都知道了。
没有橡皮艇,对面楼的居民甚至有坐着家里孩子洗澡盆划过来换菜的。
最后还有人用碎木板,泡沫箱现制木筏往这边来。
一直到下午四点,兑换的工作才算终于结束,第一天他们准备的蔬菜全都被换完了,连棵青菜苗苗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