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气包她不干了[快穿]/包子的反击[快穿] 完结+番外 (三花夕拾)
虽然他的小人蘑菇挺特别,可想来想去,他还是好酸那能上天的藤蔓,目前为止,还没见第二个人开出来过。
跳过这个帖子,小C便正好看到了个才刚发出来的帖子。
【《归田园居》真的是一款特别适合亲子互动的游戏!真心推荐!】
这标题……如果是水军,应该收不到钱吧?
怀着这样的心情当做看个笑话般点开的小C却忍不住慢慢地陷入沉默。
发帖人和小C一样,是一所研究所的研究员,他们所研究的项目,是属于研发新材料的项目。
他们的研究,相当于摸石头过河,有时候组合方式都带着点碰运气的成分,运气好的话,成果出得很快,运气不好的话,成果则出得很慢。
很遗憾,他们属于后者。
夫妻俩同为研究所的研究员,夜以继日地投入工作,这使得他们不得不将孩子放在家中,反正家中的智能化很完善,无需他们太过担心。
这也是现在的日常,在大部分人都将全情投入工作作为常态的年代,亲情、友情关系便多少变得淡薄,大多数人的友情、爱情,都是在学生时代或者工作后和同事产生的。
这其实不难理解,想想学生们一毕业,便会根据个人学习情况进入不同的研究机构,这一进去,就很难出来,自然是不可能每天花很长时间和家人互动,且这时代的智能化很完善,无论是养老还是照顾小孩,都完全无需太过担心,只需要信任家用智能即可,久而久之,大家便形成了各干各的习惯。
就像原身那辈子,就算看到女儿犯傻,当父母的也只会劝告,不会做什么强制的措施,因为个体独立。
这自然有好有坏。
发帖人和妻子回家,便发觉女儿似乎变了许多,按照科学的角度解释,这是孩子变得“独立”又“自主”,不哭不闹,不乱发脾气,怎么看都是个乖巧小孩,她懂事得很,能理解父母工作的重要性,可不知为何发帖人和妻子却忍不住哑然。
这几年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上国家花了大工夫,发帖人正好看见了一篇刚刊登的论文,是在讨论目前人们的心理疾病日趋严重,是否和从小缺少陪伴,被迫提前独立,长期不依赖别人有没有关系,看完论文的他们很受震撼。
正好在这时候,他们研究所的一位领导,在工作的群里提了一嘴《归田园居》这个游戏。
看到这小C深有同感,这研究人员的圈子很大,但其实又很小,比如宁教授这一宣传,愿意卖他面子帮忙宣传两句的人很多,像是他这样的研究员,自然是不会介意花点小时间,就当应付一下。
而接下来的故事,便和小C这的不太一样了,发帖人的妻子刷出的NPC名叫小雀,是个看上去格外温柔的女人,她很喜欢孩子,甚至会主动地和人聊起自己孩子的事情。
当时那位妻子无意地说了一句,她家里也有个孩子,便得到了来自小雀的疑问,小雀询问她为什么不把孩子带上来一起,还主动地说道,如果发帖人没空,她可以帮忙照顾孩子。
按说不该把NPC设定好的对话当做什么的,可不知道为什么,她却控制不住的当真了,往游戏外一确认,她才发现,原来这游戏和她之前玩的游戏不同,根本没有年龄限制。
带着将信将疑的心,妻子为女儿的系统添加了《归田园居》,虚拟平台本就提供有家庭账户,可以在孩子成年后独立出去,这一,他们夫妻俩才发现,这田园忽然出现了个“合并田园”和“田园主人限定登陆”的选项。
一通操作之后,妻子和丈夫的田园合并在了一起,而女儿也成了他们共同田园的小主人。
之后便是一连串的视频。
视频里能看到,女儿蹦蹦哒哒地跟在几个孩子NPC身后玩耍,远处地小雀正看顾着他们,《归田园居》和几个教育软件签了合作,可以通过和自家NPC对话,设定固定时间让女儿进屋学习。
发帖人哭笑不得地说道:“我没想到,这上学的不止我的女儿,我和老婆的几个小孩NPC都一起去上课了,不过他们的个性设定都不太一样,有的比较笨拙的还跟不上学习进度,现在我每天上线都看到女儿愁眉苦脸地看着小伙伴中的后进生,正在逮着他们去补课。”
而这还没结束,发帖人和妻子灵机一动,又问了游戏客服,正如他们所想,他们还可以让父母一起加入,官方之所以没有在明显的位置体现,是担心之后分手后闹出田园分割“惨案”。
视频里那位客服NPC五官活灵活现,愁眉苦脸,托着腮蹲在地上:“万一有一天忽然要分开了,田园的NPC和建筑要跟着谁呢?你有没有什么好建议?”
总之,目前除了照顾小孩的,《归田园居》官方还是更鼓励田园独立,平时可以使用官方的社交互动功能进入他人田园。
发帖人的田园现在已经是巨无霸级别,他说服在老家的父母没花太多时间,他们虽然对游戏有些抗拒,可听到这不影响现实生活,还可以看看儿子、孙女便欣然同意了。
最后放上的视频里,发帖人的妻子正在一边钓鱼一边看着论文,敞开的房屋里,女儿正在和小伙伴们接受硬核教育,其中一看就很调皮捣蛋想要马上跑路的那位,被女儿用桌子死死封住,一副霸道同桌非要比你读书的模样;外头的田地的,父母两人正在悠然散步,远远地还能看到两个NPC正在聊天。
“其实这个功能,在很多虚拟软件也能实现,可不知道为什么,在《归田园居》里,我感觉自己回到了很多年前,在课本里学过的几世同堂,我们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可又能在每天结束后见面,我很抱歉不能给予女儿太多的陪伴,但起码在我忙碌时,现在她有玩伴,忙碌间隙,我也能上线看一眼她——对了大家放心,游戏官方比我们还怕我们沉迷,玩得多了能提醒八百遍让我们下线锻炼身体。”
“现在想到我家偷菜,已经是地狱级难度了,咳咳,我们一家五口人,大战偷菜小偷,至今未尝败绩,不说了,我去写研究报告了,我们教授绝对不是那种因为偷菜被抓就偷偷让我比别人多写几百字报告的人,他绝对没有这么小气。”
小C看帖子的速度很快,看完以后,喉间的感慨化成了一声叹息,这游戏实在太自由,自由到大家玩出了花,他忽然想起现在在工厂里负责质量监督的父母,或许他也可以邀请父母一起参与。
和他想的一样,下面的回复基本都是刷着感动,这游戏从不催着你赶进度,它从头到尾都贯彻了同一个想法,就是我希望这是你们的心灵安定之处,我希望游戏能带给你们快乐。
他们还真没撒谎。
切了出去,小C看着帖子,嘴角勾起,是从未消散的笑意。
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大家也陆续发现了游戏设置的彩蛋。
每个NPC有不同的故事背景,通过你和他们的接触,他们便会在说话之间陆续地和你展露他们的故事,目前最高的攻略进度,据说是NPC会展现自己的本体——是的,大家已然猜出来了,这些NPC大多不是人,其中是人的几位,都会是传统故事里的特定角色。
“他们有属于他们的人生剧本,而你却也成了他们人生里的主角。”
比如论坛里的经典帖子,被人称为惨哥的那位,他的NPC进度甚至一度超越金色的杨。
他解锁的第一个NPC名叫小青,没错就是大家想的那个小青,在两人好感度提高后,小青便邀请来了自己的姐姐小白。
再然后,田园里便遇到了雨天,惨哥上线正好遇到两个姐妹打着伞出门,于是许仙便来了,这还没完呢,接下来法海他就来了。
惨哥每天只要一上线,就能看到法海“偷偷”拉着许仙去讲佛法;要不就是小青私下和法海对骂;要不则是小青小白联手和法海“讲道理”,至于这道理怎么讲,就不用细说了。
惨哥的帖子记录了他是如何努力的,甚至他一个迷信科学的研究人员还去虚拟图书馆借来了佛经,试图用佛法打败佛法,最后他凭借一张利嘴说服了法海,现在在他的庄园,这四位NPC已经勉强能和谐相处,唯一的缺点是法海觉得他与佛有缘,每天他上线都会同他讲经,甚至还被惨哥撞到过法海在同他种的田讲佛法,不过据说这种出来的蔬菜,确实比没听过经的要好吃点。
大家本以为这是固定流程,后来论坛里有另一位网友惨哥二号也遇到了这组NPC,不过他的顺序是先遇到许仙,不会说话的他自然是没能说服法海,最后他的田园里多了个孩子,小白和小青则在高山上居住,不算做田园的固定NPC。
对了说来也很好玩,把小白和小青赶走的惨哥二号从法海那解锁了建筑雷峰塔,听法海话里话外,这好像是还要教会他如何搭建寺庙的样子。
这年头的人如果真有信仰,那就是信仰科学之神,而且每次进入游戏,游戏官方也都会解释一下这是借鉴于神话,绝非现实。
宁初夏前两天的采访中也提到,之所以设置这么多神话、传统人物,一也是算一种文化传承,没准会有人因此感兴趣,重新记起这些故事,二是这样设置的背景,也能够让大家更加地和现实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