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受气包她不干了[快穿]/包子的反击[快穿] 完结+番外 (三花夕拾)


  他还记得他匆匆赶到县衙,看到这位村长牢牢护着宁仙姑的场景,李老板现在只后悔当日没有和宁仙姑结个善缘,否则今日不知会受多少裨益。
  李老板趁着村长慢腾腾拿地图的时候,往外面一看,他从未来过河畔村,但是早年为了收粮,也曾去过几个村落,那些村落比起今日的河畔村来,都要落后稀疏不少,河畔村现在显得有些“拥挤”起来,毕竟这儿的房子是与日俱增。
  说起河畔村,至今依旧是个传奇一样的故事。
  当年宁仙姑拜入灵山观后,便开始将灵山观发扬光大,道观以灵丹妙药和解签之灵闻名。
  再有钱的人,也担忧生老病死,这也使得灵山观在不少高门大户、富商心中首先挂了名字。
  而其中一直很是低调的,则是灵山观自己搞得“小学堂”,据说是宁仙姑为了照拂两个弟弟和感谢村民照顾所开的。
  起初,自然无人问津,村民们将孩子送去,一是觉得便宜,宁仙姑从不收钱,只要求各自带上伙食,学童家人若是有空,则会帮忙洒扫,若是有余力的,也可捐献钱财以供灵山观扩建;二是觉得宁仙姑和其父亲一样因材施教,这位宁仙姑接受了父亲和法传真人真传,学富五车,若不是女子早应闻名,无论是科考之道,还是算账学医,只要想学,她没有不教的。
  此后河畔村的几个适龄学童都在童生试里位列前茅,这才引得了众人瞩目,此后,周边村落以至于镇上,越来越多穷苦人家将孩童送来。
  当然,一直到这时候,灵山小学堂依旧没有引起富商们的重视,要知道他们的孩子拜的可都是名师,这拜师不只是学科考之道,这也是从老师那继承人脉,能跟着一个优秀的好老师学习,便有了无形的人脉资源,这是在普通地方学习比不上的。
  一直到从灵山小学堂出来的两个学生,竟然一路考到举人,这才吸引到了大家注意力。
  镇上以至于县上做老师的不过秀才,这能轻易教出举人的地方,谁会不感兴趣呢?
  尤其是他们一打听,这几位举人在灵山村小学堂学习的时间甚至不超过六年。
  而这之后,在河畔村置办房子的风潮,终于开始兴起,他们家大业大,哪舍得像不少镇上人一样,将孩子直接往村里托付,顶天了帮租一间房间,要去,自然得是把整套房子都置办下来。
  而同时闻名的,还有灵山观的长生之道。
  没错,这法传真人,人家是真人,会走路的老神仙,活到一百岁大家能理解,可整个河畔村不断下降的死亡率,那就超乎于理解之外了,甚至有年事已高的老人,在宁仙姑的救治下得以延年益寿的故事,这哪能不吸引人?
  河畔村因此又得了个长寿村的名字。
  除却了想买“学区房”的人之外,还有不少富商忍不住到此处上了保险,他们买了房子,只等年纪大些就要来这养老,这赚再多钱,可都比不上多活几年。
  来到这的人,都是听过宁仙姑故事的人,而他们越是听宁仙姑的故事便越是感慨,这当年如同虎豹般追着宁仙姑一家不放的人,现在不知道后悔不后悔?
  李老板也不知道,他只知道哪怕是他一个路人甲都觉得后悔当年没多帮帮宁初夏,现在自家孙子能不能进灵山小学堂他都忧心忡忡。
  “爷爷。”李浩抬头看着爷爷,眼神里是满满的迷茫,他算是被临时转学的学生,他的老师生了病,无力继续教育学生,原本爷爷是想将他送入书院,但在犹豫之后,又和父母商量了一番,便决定将他送到灵山小学堂。
  李老板已经选完了地,他牵着孙子的手便往山上去。
  此前他并没有来过灵山观,倒是有些经验,这儿的路看上去已经修缮过,旁边本应该杂乱的山上野草早就不见,取代了他们的是像被仔细整理过的花木。
  “宁仙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听着孙子的话,李老板陷入了沉思,他是见过宁仙姑本人的,如果要他描述记忆里的宁仙姑,那大概是个瘦弱的孩子吧?
  走着走着,便到了目的地,看着格外广大的山门,李老板心中很是感叹,这可比县上的寺庙还要大些了。
  山门是开着的,里头正走出了人,李老板没说话,他听见了旁边孙子情不自禁发出的感叹声音。
  这可确确实实是个“仙姑”没错了,他已然对宁仙姑的那些传奇故事毫无怀疑。


第65章 长姐如母(完)
  宁初夏看向多年未曾见过的李老板, 心中略微有些感慨。
  短短八年匆匆而过,宁初夏现在已然是十八的年纪,按照后世的法律, 她这也已经是成年的年纪,更遑论在古代。
  越是到了这个年纪, 宁初夏便越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拜入灵山观开始修道。
  不是她自恋,原身的长相确实出众,否则当初营养不良, 天天干活, 瘦弱的她也不会被富商一下看中,挑中来做独子的妻子。
  来到这个世界不到十年的功夫, 宁初夏对于这古代也有了新的见解。
  古代的贫富差异比后世要夸张许多,在村中中, 缺衣少粮, 必须得下地干活才是主流, 但是这工具又不像后世般好用,没有科研意识的时候, 大多人都是凭着经验摸索来的那一套反复琢磨干活, 这也使得下地种田, 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疲惫。
  而养在贫家的女儿,从小就没有任性的时候, 必须得早早和父母一起开始干活,每日筋疲力尽才能换得少许粮食, 这粮食还不是后世改良的品种, 收成很少不说, 口感也差,这一走出去, 和在城里足不出户养出来的姑娘差距极大。
  以前电视剧里常常播出的皇帝微服私访遇到美人的故事,那基本也是发生在镇上乡下,哪怕在那卖身葬父的,也已经算是不用干农活的“富裕”姑娘了。
  而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显出自己的原身,一是赖于儿时爹娘的教养和照顾,二就是那张让人可以忽略掉所有瑕疵的脸了。
  宁初夏对古代时富商、高官的道德品质没有那么大的信任度,如果当初没有拜入灵山观,那估计这才成年,媒婆上门那都是基本的了。
  不过现在有了修道这个挡箭牌,宁初夏倒是不用太过遮遮掩掩,随着灵山观在当地的水涨船高,她很是自在。
  “仙姑好。”李老板虽说见过宁初夏狼狈时的样子也不会以此表露出什么,他恭恭敬敬地正要双手合十,忽然反应过来,这好像不是道教的礼,便客气道,“今日我是带孙子来灵山观拜拜,保佑他身体康健,之后也想送他来灵山观学习。”
  他在看到宁初夏本人的时候,心中的感慨便变得更多了。
  这还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宁初夏身着道袍,头上带着道观,五官明丽,极美,但却有一股让人忍不住心生敬仰的气质。
  李老板曾经听说书的人说过些仙魔鬼怪故事,现在看来,这位宁仙姑,确实就像故事中的仙人走出来一般。
  仙人,自然是不能被侵犯,高高在上的。
  怪不得此处会有长寿村的传闻,灵山观的修行人能得道,这丹药自然也是仙丹。
  宁初夏自然是注意到了李老板手上的动作,她又看了眼李老板带着的那孩子,心中一声叹息。
  天知道,她可没有到古代来搞教育的想法。
  这灵山小学堂,之所以会举办,其实当初她就是想教两个弟弟向学,好让两个弟弟能按照爹娘的遗愿走科考之道,最后若是能换得一官半职,也算是圆了宁知中生前的遗憾。
  放牛放两只也是放,放一群也是,宁初夏当时想到了宁知中生前在村中办的学堂,原身感恩于河畔村村民对她的照顾,宁初夏自然也愿意回报这份善意,于是便和村民商量,可以把人送到山上,跟着无论是识字或是学点别的什么。
  她那时候本以为村民不会信她,但是那场官司倒是机缘巧合佐证了她尽得父亲真传。
  村民听回来的村长说了,便也信誓旦旦,认定了宁初夏必然是从小耳濡目染,识字懂画,起码比普通村民要好一些。
  人送来了,宁初夏自然也认真教,她在后世还是教过不少学生的,这一教,一切便开始了。
  村中的小孩比她想的要上进一些——其实这也正常,后世的念书,更像是“大家都念,你也要念”,可在村里,能被送上来的小孩,都已经接受了爹娘的洗脑教育,他们知道他们是占了便宜,若是在其他地方拜师学艺,那可要花大钱。
  宁初夏会的东西很多,宁知中不在了,也没人到地下去问一问他到底教过女儿没有,再加上多年独居,早就点亮了一切技能的法传真人,师徒二人什么课都开。
  已经从灵山小学堂“毕业”的孩子,有开始做行医的,挑着些草药,便在周边几个村落打转,挂上师承灵山观的名牌,凡是家中有个头疼肚痛的,都不介意花点铜板找他看看。
  也有做起了木匠生意的,法传真人可是能自己建房、自己雕琢装饰的人物,他教的手艺自然精细,现在离开的最有出息的那个“木匠”甚至还被请到佛庙那去帮忙打桌子,法传真人知道了这件事后,心情好了一天,嘴里念叨了好几遍什么秃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