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顺宜府的粮食足以供养宋家军,那么宋家军就不怕日后开战被人截断粮草,掐住咽喉命脉。
在元嘉暗搓搓苟发育的时候,一支从济州府来的队伍来到了顺宜府的百里范围内。
这支队伍刚靠近顺宜府百里之内,就有斥候把这支队伍的人数和战力都报了上来。
元嘉听说这是诚王派来的一小支军队,略一沉吟,还是没有把人拦在顺宜府外,而是叫人把他们放进来。
至于顺宜府内,某些不该表露在外人面前的东西,自然该好好的藏起来。
因此当诚王派来的这支小队进城后,顶多觉得顺宜府挺繁华的,没有受到战乱的影响,并没有发觉什么异常。
这支小队的领导者是姓方,是诚王麾下的一名小将,人称方小将军。
方小将军带着人进城后就打听宋府的位置,目的明确的带着人往宋府走去。
早就收到消息的元嘉派人在宋府门口等着。
面色冷肃的方小将军带着人气势汹汹的走到宋府外,看到一群身材魁梧穿着银色铠甲手持长刀的精兵正在宋府外守着,他的气势一窒,立马偃旗息鼓了。
确认过眼神,是打不过的人!
惹不起!惹不起!
方小将军压低了大嗓门,对守门的银甲军说道:“本将军是诚王殿下派来的,还请通禀一声!”
等其中一个银甲军去通禀之后,宋管家才开门来请他们进去。
元嘉坐在正堂等他们进来,也没说不允许方小将军的手下一起进来,因为他压根就不担心有人刺杀,看看宋府那一溜儿全副武装的巡逻队,别说方小将军带十几个人,就算带一百人来也是送菜的。
方小将军自己却很识趣,他只带了身边的一个副将,就他们两人进去了。
<<<<<<
元嘉见到诚王派来的使者方小将军时,目光在他那年轻的大红脸上盯了半晌:“不知将军贵姓?”
方小将军答道:“免贵姓方!”
元嘉有些好奇:“不知安王麾下的那位方将军……”
方小将军脸色一冷,语气僵硬的道:“正是家父。”
“安王贼子,冤杀忠良,家父何等英雄豪杰,却冤死于安王之手。因此本将军另寻明主,投入诚王殿下麾下!诚王殿下才是真正的天下明主……”
元嘉懒得听方小将军后面对诚王吹的彩虹屁。
难怪他觉得方小将军的大红脸那么眼熟,长相特别像他当年在安王府见到的那个红脸将军,原来是亲父子啊!
方小将军吹了一通诚王多么英明神武,然后才说到重点:“王爷礼贤下士,喜爱良才,有意招揽你们宋家兄弟二人,不知宋家主何时可跟随本将军前往济州府?”
元嘉看着信心满满的觉得诚王开口招贤就没人会拒绝的方小将军,失笑道:“抱歉,方将军,宋某与家弟眷恋故土,不愿离开家乡前往济州府。”
方小将军显然没想到元嘉竟然会拒绝,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宋家主此言何意?”他语气中隐含威胁,“宋家主要清楚,若是将来顺宜府被卷入战乱之中,宋家再想投入王爷麾下,王爷可就未必想收下你们了。”
元嘉淡声道:“将军过虑了,宋家这点自保之力,还是有的。”
方小将军刚要发难,便听见门外传来铠甲碰撞声与整齐的脚步声,回头一看,正堂早已不知何时被一群银甲军给包围了。
方小将军额上冷汗冒了出来,语气立马软了下来:“既然宋家主无意,那么本将军这就回去回禀王爷。王爷宽宏大量,必不会与宋家主计较的。”
元嘉笑眯眯的道:“不着急,方将军在寒舍用过午膳再走也不迟!”
在一群银甲军的虎视眈眈下,这顿午膳吃得方小将军十分压力山大。
元嘉也很顺利的从他口中打探出诚王为何忽然突发奇想的派人来顺宜府招揽宋家了。
原来诚王身边多了一位能言善辩足智多谋的红颜知己。
据说那位红颜知己姓严。
据说那位严姑娘多次为诚王分析战情出谋划策,十分被诚王看重。
据说那位严姑娘已经被诚王收为侧妃,带在身边随军,如有不决之事除了咨询幕僚谋士之外,就是询问这位严侧妃。
据说严侧妃在诚王面前大力推荐顺宜府宋家宋知远……
元嘉从方小将军那里听到这些据说,立马就明白,诚王的那位严侧妃就是重生女主严思秋了。
这些年来严思秋销声匿迹,元嘉也忙于为大业做准备,把人给忘到脑后了,结果没想到这个严思秋竟然还有本事能混到诚王身边去,还顺利的取得了诚王的信任。
至于严思秋向诚王大力推荐宋知远,无非是想要让宋知远先如前世那样帮诚王登上皇位,日后再卸磨杀驴。
第1章 开国皇帝【06】
严思秋混到诚王身边做了侧妃, 并且对诚王影响力不低,这让元嘉不得不考虑提前对付诚王了。
只对付严思秋?没那个必要,严思秋能做的无非是仗着自己的先知先觉把诚王忽悠成自己的靠山,他直接推倒了严思秋的靠山, 她就算是女主又能如何?
上辈子混成那个下场, 重生一次也不涨智商的,没了靠山和先知优势, 她掀不起丝毫波澜。
方小将军等人被元嘉放走了, 他们回到济州府之后, 为了推卸自己办事不利的责任, 自然会添油加醋的对诚王说宋家怎么仗着日月楼的雇佣兵目中无人不肯投诚。
诚王对这个招揽结果不算意外, 但心中还是有些生气, 像他这种野心勃勃的天潢贵胄,表面上看起来礼贤下士, 实际上自傲无比, 自觉高人一等, 宋家不接受他的招揽简直就是不识抬举!
但诚王面上却没露出半点异色, 十分宽宏大量的道:“既然如此, 那也不必强求, 本王也只是起了爱才之心罢了。”
实际上背地里诚王很是发了一次火:“宋家那两个小子真是不识抬举!”
跟在诚王身边的严思秋就进言道:“王爷,既然宋家不识抬举,倒不如直接把人抓来, 拿捏住其中一人,另外一人自然不得不为王爷效力了。宋家偌大家财也能为王爷的大业添砖加瓦。”
诚王有些心动, 但很快理智就压下了他这份心动,他摇了摇头,正义凛然的道:“这个不行, 本王岂能做出这等胁迫之事!”
实际上诚王就是忌惮宋家背后的日月楼,他派去顺宜府的方小将军等人都是精锐之兵,结果方小将军回来禀报他,日月楼派去护卫宋家的银甲军竟然个个都不比他们弱,这就很可怕了。
严思秋还不知道日月楼的存在,她觉得自己是重生者,对其他人一惯很有优越感,对自己记忆里的各种事件深信不疑,前世记忆里宋家没有其他靠山,所以严思秋也从来没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
诚王拒绝了严思秋的提议,但严思秋却还没有打消这个念头……
就在严思秋想着怎么把宋家家产搞到手送给诚王立一大功的时候,元嘉那边已经提前动手了。
安王的军队已经打到了京城之下,只是京城城墙高大又有数万军队防守,一时半会儿攻不下来。
安王麾下安插在济州府诚王身边的眼线忽然传回消息,诚王花大价钱雇佣日月楼的军队要截断安王军队的粮草,然后与其他藩王联手围剿他。
安王收到消息后,顿时大惊失色,连忙召集幕僚谋士:“诸位可有良策以解本王之忧?”
幕僚们得知诚王雇佣日月楼的精锐骑兵要截断他们大军的粮草,纷纷沉思之后提出建议,趁着日月楼的人还没有把粮草截断之前,先防患于未然……
然而怎么防备还没说出个一二三来,营帐外就传来急讯:“报——禀报王爷,我军粮草被劫!”
事情已经迟了!
于是幕僚们纷纷又重新给出建议:“粮草被劫,即使永州府再送粮草过来也来不及了,说不定还是为诚王做了嫁衣。如今我们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攻下京城,京城内存粮充足;二是调转大军转攻济州府,打诚王一个措手不及,还能抢回粮草,占据济州府。”
“京城城高防厚,难以攻下,倒不如转而攻打济州府。若是我们攻打济州府,其他藩王可不会帮诚王对付我们。”
安王还有些犹豫:“可是我们都兵临京城之下了……”他距离皇位都不远了,就这么放弃实在不甘。
“王爷,我们想攻下京城起码还需要两个月左右,而我们的粮草却支撑不了两个月。到时候京城打不下来,军队还损失惨重,得不偿失啊!”
“是啊王爷,其他藩王虽然举起勤王护驾的旗帜,但他们没一个是真的想来救小皇帝的,都是想等我们攻下京城然后再摘桃子的。若是我们实力虚弱,其他藩王是不会介意趁虚而入的。”
“王爷,留在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安王耳根子有些软,被幕僚们这么一劝,就忍不住有些动摇。而且比起对皇位的渴望,他还是更在意自己的小命。
于是安王迟疑半晌,说要考虑一天。
考虑之后还是决定转头去攻打济州府,不管怎么样先抢足够的粮草,填饱十几万大军的肚子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