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父杨母的死亡是因为两人任性的离去,运气不好遇到了土匪,也与杨元启无关。
杨父杨母死后,杨元启的悲伤痛哭都是真情实感,不是装模作样,所以才能打动路过的大官,未来的岳父。
至于继承养父母的遗产,杨元启被过继到养父母名下,他继承遗产岂不是名正言顺的事情?
所以杨父杨母的悲剧与他杨元启无关,他是无辜的,他也没做什么坏事。
而后来杨元启得知过继真相并不是如李氏所言那般,他又能怎么办?总不能因为这点小事责怪自己亲生母亲吧?当然是选择原谅她啊!
杨元启在养父母的牌位前说几句道歉的话,然后来一句:“我娘也只是思子心切,并非有意,二老九泉之下得知,还请原谅我娘!”
要是杨父杨母真的九泉之下听到他这话,怕不是要被气活。
<<<<<<
元嘉早上起床,丫鬟连忙过来帮他穿衣服。
虽然杨父如今就是个小地主,实际上他经商的那些年很是赚了不少家底,不然原剧情中也没法供杨元启读书科举还留下一笔不小的遗产。
杨父藏着富,但不会亏待自己妻儿,所以买了好几个下人伺候。尤其是杨元嘉这个独苗身边,安排了两个丫鬟照顾。
元嘉按照原主的习惯,乖乖的让丫鬟帮他穿衣服洗漱,然后带他去找杨母。
杨母是一个长相小家碧玉的温柔女人,她见到元嘉过来,马上就把人搂到怀里,一口一个心肝儿的喊着:“我的儿,早膳想吃什么?娘让厨房给你做!”
元嘉学着原主的样子在杨母怀里扭了扭,用可爱的小奶音提着要求:“我要吃桂花糕!”
杨母立马吩咐丫鬟去通知厨娘做桂花糕端来。
元嘉发现杨母真的是把他这个唯一儿子疼到骨子里了,他是要什么她就给什么。
若非杨父是个清醒的,不像杨母这样无底线宠儿子,只怕原主就不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而是一个讨人厌的熊孩子了!
杨父每天都会出门,也不知道是出去做什么了,原主记忆里没有,毕竟谁也不会告诉一个七岁孩子自己出去干嘛。
一直等到中午的时候,杨父才回来吃午饭。
他回来的时候还给杨母带了一根银簪子,给元嘉带了一个小糖人。
元嘉拿着小糖人,看着那惟妙惟肖的小娃娃,感觉跟自己这具身体似乎是有点相似。
再抬眸一看,就看见杨父给杨母把银簪子插在发髻上,杨母摸着银簪子,脸上笑出了羞涩的红晕。
他忽然感觉自己好像一个大灯泡!有点多余……
元嘉默默的降低存在感,伸出小舌头舔了一口小糖人,甜滋滋的味道在嘴里弥漫开来,但他低着头,莫名的就是觉得旁边那两人之间的气氛比小糖人还要甜。
终于等到夫妻俩想起旁边还有儿子,杨母轻轻的在杨父手臂上拍了一巴掌,娇嗔道:“孩子还在呢!该吃饭啦!”
杨父笑眯眯的道:“好,吃饭吃饭!”
元嘉已经把小糖人舔秃了,杨父从他手里拿走了小糖人:“先吃饭,等吃完饭再吃这个。”
元嘉默默的看了杨父一眼,乖乖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着开饭。
杨父有点诧异:“元嘉今天好像特别乖啊!”他拿走了小糖人居然都没闹!
杨母接口道:“我儿子什么时候不乖了?”
杨父:“……”娘子睁眼说瞎话的功夫越来越厉害了。“娘子说的对,儿子确实一直挺乖的。”
元嘉耳中自动屏蔽了两人另类秀恩爱的话语,拿着专用小勺,一口一口认真的吃起了午饭来。
嗯,这饭菜可比狗粮香多了!
第1章 农门天骄【02】
在适应了小孩子的身份之后, 元嘉就按照原主杨元嘉的性子在杨家过着平静的生活。
杨父也跟杨母和他提起说,等明年他八岁了,就送他去县里的私塾读书。
杨家是没有书本这种东西的,所以元嘉在杨家暂时接触不到这个世界的太多信息, 只大致的从下人闲聊时了解到杨家的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小孩子的身份对他来说还是太拘束了, 很多事情都不能去做,就连出门都不能单独出门, 以免被人贩子拐走了。
时间匆匆而过, 终于到了快过年的时候。
杨父杀了一头猪, 准备把一半的猪肉和一些年货带回杨家村给自己的爹娘。
杨母也给元嘉穿上了新衣裳, 然后一家三口和一个老仆坐着牛车去了杨家村。
杨家村里的人家都姓杨, 都是一个祖宗的族人, 所以村子里的人都非常团结。
杨父虽然搬去了县城里,但在杨家村还有田地, 依旧是杨家村的人。他们一家坐着牛车回来, 路上遇见的村民们, 一个个都很热情的跟杨父打着招呼。
牛车一直赶到一座青砖瓦房前才停下, 这里就是杨爷爷杨奶奶住的地方了。
这座青砖瓦房是杨家村最好的房子之一, 整个村子也只有寥寥几户人家盖得起, 而这座房子是杨父当年跑商赚钱后帮自己爹娘盖的。
那个时候杨父和杨大伯已经分了家,杨爷爷和杨奶奶是跟着杨大伯住土胚房的,杨父给爹娘盖了青砖瓦房, 二老自然不可能放着好房子不住,因此就从杨大伯家搬到了这座青砖瓦房里住。
不过杨大伯的妻子李氏眼红这座房子, 就说要让儿子孝顺爷奶,让自己三个儿子搬到青砖瓦房里去住了。
二老心疼孙子,而且杨大伯家的土胚房也确实狭窄又潮湿, 就默许了。
杨父跟自己大哥关系好,也不在意这点小事,就算杨大伯和李氏也一起搬进来他也不会多说什么的,毕竟二老留在村子里还要靠杨大伯和李氏照顾。
牛车刚在门口停下,正在院子里玩耍的两个孩子就大声嚷嚷着:“爷!奶!二叔回来啦!”
杨父跳下牛车,又扶着杨母下车,最后把元嘉给抱了下来。
杨二柱和杨三柱两个小孩子就冲了出来,其中杨二柱看着杨父的眼神亮晶晶的充满了期待,杨三柱倒是用十分好奇的目光打量着杨父几人。
杨父笑眯眯的掏出两颗糖递给他们:“来,二叔给你们吃糖!”
期待已久的杨二柱高兴的抓起糖往嘴里塞,嘴巴鼓鼓的含糊道:“好次!”
杨三柱犹豫一下,接过了糖,还对杨父礼貌的说了一声谢谢。
这让杨父有点诧异:“三柱还懂说谢谢?”
站在杨父身旁的元嘉不着痕迹的打量了一下杨三柱,比他小两岁的杨三柱看起来比他瘦弱很多,衣服也不怎么干净,但他的手脸却洗得干干净净,对比旁边鼻涕邋遢的杨二柱,干净又礼貌的杨三柱就让人更有好感了。
原主杨元嘉记忆中的杨三柱可不是这个样子的,去年杨元嘉过年回杨家村的时候,见到的杨三柱还是一个脏兮兮的小屁孩,今年就变化这么大?
元嘉心里隐隐有了点猜测。
这时,穿着灰色短褂的杨爷爷背着手走了出来,看着杨父一家三口,慢悠悠的道:“回来啦!”
杨父一边从车上往下搬东西,一边说道:“爹!我们回来啦!今年我杀了头猪,过年吃猪肉!”
杨二柱听到有猪肉吃,顿时激动的大声嚷嚷起来:“我要吃猪肉!”
杨三柱看着肥滋滋的猪肉,也情不自禁的口水不停的分泌出来,但还算矜持,没有像他哥哥杨二柱那样露出馋样。
杨奶奶拿着锅铲走了出来,“这么大冷天的,咋还不进屋呢?不冻啊?”
大家赶紧都进屋里去,屋里生了火,起码比外头暖和。
杨母去给杨奶奶打下手做饭了,杨父陪杨爷爷说话,元嘉这个七岁小孩子就被打发着跟两个堂弟一块玩儿。
元嘉看向自己的这两个堂弟,杨二柱就是原剧情中会被杨父杨母过继到膝下的杨元启,不过如今的他还是一个邋遢的鼻涕娃,年龄只比杨元嘉小几个月,却看着比他瘦小不少。
杨三柱倒是与杨元嘉记忆中的那个小孩子不太一样,干净许多,但同样也很瘦很黑。
毕竟杨大伯不如杨父有本事,能让三个儿子吃饱就不错了,一年到头极少吃肉。
在这个时代,对底层老百姓来说吃肉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杨大伯一家子就指望着过年的时候能吃点肉了,所以孩子自然也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
元嘉白白嫩嫩一看就是吃好喝好养出来的模样,站在杨二柱和杨三柱身边,对比就太鲜明了。
杨二柱这个真正的小孩还不觉得有什么,就是看着元嘉那一身鲜亮的新衣服十分羡慕。
杨三柱心里直叹气,这差距也太大了吧!自己连吃颗糖吃口肉都是奢侈,小堂哥却跟小少爷似的。
在饭菜做好的时候,杨大伯和李氏带着杨大柱就踩着饭点过来了。
李氏拿着一把腌菜过来的,脸上带着笑:“娘,二弟跟弟妹回来啦?正好加个菜!”
杨奶奶看了一眼她手里的腌菜,心里有点埋汰大儿媳占便宜的行为,但大过年的也不好说什么,她拉着脸就没说话。
李氏脸皮厚,也不在意婆婆的冷脸,主动去厨房把腌菜放下,然后又盛了三碗饭端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