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细水长流 (卉苗菁彩)


  红枣心说要的就是这样效果!
  嘴里只道:“所以改名叫健身场了啊!”
  “咱们且先好好想想,多想几样出来,慢慢试验,最后再把能合并的并到一处。”
  “哎!”谢奕兴冲冲地答应了。
  ……
  一连几天看谢奕跑五福院,连谢丰睡觉的时间都去,谢知道不免好奇,问小孙子道:“你这两天忙近忙出的都在忙啥呢?”
  谢奕对他爷是知无不言,当下告诉道:“原想等几日做成了再告诉爷爷。现爷爷既然问了,那我也没必要瞒着。这两天我都跟着嫂子做健身器材。”
  “健身器材?”听到这个新名词,谢知道瞬间明白:“甘回斋将上市的新物件?”
  “不是,”谢奕笑道:“哥说了这两年专注一年两熟,先不上新货。这个健身器材是做给爷爷和太爷爷强身健体用的。”
  “哦?”谢知道来了兴趣:“怎么个强身健体法?”
  谢奕讲道:“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器具来帮助运动以维持身体各项技能,延缓身体衰老。”
  “比如人上了年岁后气力减了,腿脚僵硬,行动两下就觉着累——嫂子说既然老人自己活动不开,那就借助外力。”
  “以腿为例,可以拿一个能跟车轮子一样能转动的脚蹬坐着踩,这就比自己站着抬腿容易多了,而该活动的关节也都能活动到。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借助外力吗?谢知道看着椅子边的拐棍思了一回谢奕的话,点头道:“听着很有道理。”
  他既能借助拐棍走路,想来也可以借助器具抬腿。
  难为尚儿媳妇年纪轻轻就能想到这些。
  奕儿也好,时刻想着他的腿脚不够灵便。
  得了夸奖,谢奕谦虚笑道:“爷爷,等几天,东西做好了,我拿来给您试试?”
  “好!”谢知道笑应道,心里颇为期待。
  中秋过后,启程在即。八月十九清早,红枣带谢丰去天香院给谢知道请安,谢知道拿一个匣子给红枣道:“九月二十二,丰儿过周岁,这匣子里的印章给他抓周。”
  做官的都有官印。抓周印章被视作将来做官的预兆。
  谢丰周岁,谢知道给印章显见得是寄予厚望。
  红枣赶紧道谢接过,谢奕跟着拿出一个匣子笑道:“大嫂,这玉笔是我给丰儿抓周用的!”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谢奕也盼着谢丰读书出仕。
  红枣一般谢过。
  接着去五福院,老太爷又给一方印章,红枣见状颇为好笑:两个长辈是多盼望她儿子将来子承父业,继续做官?
  知道红枣要走,谢家小十二房连同分出去的谢子平、谢子美、谢子君陆续送来了给谢丰的抓周礼——竟有十来方大大小小的金玉印章。
  红枣见状不禁扶额:果然,人在做天在看。她家来为求省事人手一个金银丝鬏髻,搞得现在别人回她儿子的礼也是一色的印章。
  等看到她爹以及她姑、三叔、贵银、她爷、族长等送来的匣子里也各是一方或金或银或玉的印,红枣已无力吐槽。
  抬手摸摸身前扒着炕桌沿看匣子的儿子的小脑袋,红枣笑道:等着,周岁那天娘给你摆个多米诺印章!
  然后哗一推,想想,还挺带感!
  谢丰压根不懂什么多米诺。他看红枣笑便跟着兴奋,伸手往红枣身上扑——亮闪闪固然好看,但由太太抱着看会更好看!
  九月二十如期启程。谢奕骑马送红枣车队到十里长亭。
  遇到来送行的李满囤父子,每天锻炼的谢奕发现自己的身高和李贵中差距竟没有拉开,忍不住问道:“这一个夏天你长了多高?”
  竟然看着不比他差。
  李贵中得瑟:“两寸!”
  今儿早起想着要见谢奕,才刚量过。
  竟然跟他长得一样!谢奕闻言颇为庆幸。
  幸而先前几回的想放弃都只是想,谢奕暗想:他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不然真要给李贵中超过了,他可就丢人了!
  看来今后不止要坚持跑圈 ,还要加量——总之,无论如何不能叫李贵中高过自己去!
  ……


第647章 三五年后的前程
  离秋收开镰只剩十天, 官道两边农田里的稻穗已然转黄,清风吹过,掀起阵阵稻浪。
  十一个月大的谢丰已经会站。他站在马车车厢的小木床上, 小手扒着车窗往外看,笑得合不拢口——这么多金灿灿啊!
  全世界都是!
  红枣担心儿子摔倒, 给小床的前后左右都抵上了羽绒靠枕,但犹不放心的地伸手扶着,心里吐槽不已:人都说孩子越大越好带,怎么换她儿子却是越来越难搞了。
  三个月前来家时儿子还肯乖乖地坐宝宝椅, 她怎么捆怎么好。这回坐车却是有了自己的主意,不给捆不说, 还跟个上了发条的弹簧似的,坐坐站站,没一刻安静。
  搞得她提心吊胆,跟着照看, 没得消停。
  “啊?!”
  路边河道游来一群鸭子鹅, 谢丰跟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手指着告诉红枣。
  红枣告诉:“鸭子,长脖子扁嘴巴会游泳的鸭子。”
  江州多河道,邻水的人家都养鸭。
  “呀呀!”谢丰跟着学。
  红枣忍不住笑:“对,鸭鸭!”
  红枣的笑给了谢丰鼓励, 他知道自己说对了, 跟着也笑了,手指着鸭子机械重复:“鸭鸭!”
  看着儿子无邪的笑脸,红枣又忽然觉得:但撇开不肯坐,一路都要她扶这件事,她儿子其实还蛮可爱的!
  午休的时候, 红枣叫来一路护送的陆虎道:“这便就要出雉水城地界了,你就别再往前送了,现回去还赶得上进城。”
  “不过回去前,我有件事交给你,你悄悄地办。先不要叫其他人知道。”
  陆虎应声道:“太太吩咐!”
  “《养鱼经》载昔陶朱公在齐威王问起发家致富方法的时候说‘夫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一。水畜,所谓鱼池也’。”红枣言道:“陶朱公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养鱼致富。”
  自金凤成亲见到李玉凤和她儿子后,红枣一直在想如何提高雉水城近城人的收入,即如何把有限的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
  怎么说雉水城都是她这世的家乡。红枣自是希望家乡人安居乐业,少受些穷。
  江州河道丰富,是有口皆碑的鱼米之乡。
  既然种米的地方有限,红枣以为可以往鱼字上使点劲——别的不说,庄户们好歹能多些鱼吃。
  农庄的地租里就有鱼,农庄的池塘也都养着鱼。陆虎管经着农庄,曾读过《养鱼经》。
  现红枣一说,陆虎就明白了:红枣怕是想叫他养鱼。
  其实养鱼这件事分管农庄的陆虎已经在实验了,只进展有限——他按《养鱼经》的法子养鱼,一亩鱼塘,一年能收三百斤就很好了,根本收不到几万斤。
  不过太太既是提了,陆虎暗想必有缘故,他且听太太怎么说。
  “是,”陆虎答应道:“小人读《养鱼经》时也觉得陶朱公很了不起,只六亩鱼塘,一年便能得五百二十万钱。”
  “这是吹牛!”红枣可不信。
  她两辈子虽只养过金鱼,还随养随死,但前世却看过新闻。
  新闻里的脱贫农民承包鱼塘一包都是十,二十亩地,一年但能增收个几万块就已数钱数得乐开了花,够得上上电视告诉人他会养鱼。
  几万块钱匀到单亩,才几千块,合到鱼,即便按最便宜的一元一斤算,也才几千斤。
  而前世养鱼是什么技术支持,现又是什么情况?
  一亩塘万斤鱼,前世的卫星都不敢这么放!
  说到吹牛,还是古人牛逼!
  “你看齐威王如法炮制也才亩产四千尾,”不好提前世,红枣便引《养鱼经》里面的数据拍谎:“怕是写经的人自己也知道吹过了头,所以特地加了王在后苑开池,一年得三十万钱的一段——可见这书里的水分。”
  “事实上就是以三十万钱计,折银也是三百两,匀到每亩,便是一年五十两。老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养鱼若能真有这份收入,世间哪还再有人种田?”
  不全都养鱼去了嘛?
  太太果然见识明白!陆虎心里着实庆幸:不会照本宣科地给他们下人出难题!
  不然,别说一亩五十两,就是五两,他也要上吊了。
  “太太明鉴!”陆虎委实心悦臣服。
  “不过养鱼能增加收入倒是真的!”对于《养鱼经》的立意红枣还是肯定的。
  前世国家给贫困户脱贫可不就是资金技术扶持他们养鱼养猪吗?
  “所以我琢磨着,”红枣道:“是不是可以试试稻田养鱼,稻田养鸭!”
  除了农庄,一般人家都没有私家河道,而鱼离不开水,由此红枣就想到了前世在农庄吃过的稻田鱼,进而又想到了稻田鸭,稻田虾。
  不过这世的虾属于稀罕玩意,不似鱼、鸭子养的人多,容易为人接受。
  红枣打算等稻田鱼、稻田鸭弄出来了,推广了,有口碑后再弄稻田虾。
  陆虎知道雨后的稻田每能捡到活鱼活鳖,很大的也有,但从没想过还能养鱼——稻田的水是连通着河没错,但除了大雨,平常稻田里的水深就只六七寸,这能养鱼?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