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细水长流 (卉苗菁彩)


  此外过年待亲戚哄孩子得有零嘴吧?把老蚕豆似花生瓜子一样炒了,吃起来嘎嘣嘎嘣的,正适合聊天磨牙。
  故此,整个高庄村愣是没人吃青蚕豆。
  今年红枣家发了财,故红枣方才肖想明春自己能吃上青豆。
  李满囤想了想,不确定道:“城里种子店该是有的吧。”
  “年后进城我去问问。”
  往年家里除了耐冻的蚕豆不再长其他豆子的原因,主要是种豆得在小满,而这正是冬小麦抽穗的时节。此时他家的地都还长着麦子呢,又那有地来种豆?
  但现今,李满囤的庄子空地多,有的是地方种豆,故他便也上了心。黄豆除了吃还能榨油,下剩的豆饼渣还可做牲口饲料。豌豆虽不能榨油,但也能似老蚕豆一样炒着做零嘴或者煮粥。
  至于红枣所设想的吃青豆,李满囤则是想都没想。
  李满囤的人生信条,概括起来就是“吃陈粮、烧陈草”,即家里库房里的粮食堆积成山,这秋收的新粮下来了,去岁的新粮也都存成了陈粮,而前岁的陈粮家里都还没有吃完;柴房里存满秋收的稻草,可以从前年冬天一直烧到今烧到今冬。
  现李满囤足有几间屋的粮食,他咋能似青黄不接的人家一样盘想着吃青豆呢?这不成了老话里的“寅吃卯粮”了吗?
  俗话说“过了腊月就是年”。腊八一过,李满囤便就决定杀年猪。他因王氏怀孕,不想家里动大阵仗,来人吵闹,故就让余庄头在庄子里杀了猪,然后把猪按部位给分好了,才拉到家里来。
  猪头和猪下水,李满囤都没要––红枣不吃猪下水,也大不吃猪头肉。而这两样收拾起来麻烦,李满囤干脆就不要了。
  因为不请杀猪饭,李满囤便就决定年礼里就多搁点肉。
  依旧三个筐子,一个筐子里,搁一条冻羊腿、两条鱼、一坛子酒、一包白糖,然后又每个筐子里额外加了一条三斤左右的肉和一只鸭子。
  三个筐子收拾好,李满囤又额外收拾了两个篮子,也各放进去一条肉和一只鸭子,准备带给李满仓和李满园两个兄弟。
  推出手推车,李满囤把三个筐子和两个篮子放上去,最后又接过王氏递来的包着给他爹李高地的靴子和帽子的包袱,李满囤方出了门。
  李春山、族长、李高地,李满囤把东西一家家送到。
  李春山、族长两家,李满囤都是说明来意,放下东西就走––他车还在门外停着,不好多待。
  到了他爹李高地家,李满囤则没了顾忌,他把车直接推进了大门,然后放提着竹筐、包裹和两个篮子进了堂屋。
  李高地家常坐在卧房炕上抽旱烟。他隔窗听到儿子满囤进门的动静,方才进了堂屋靠近火盆坐下。
  瞧到李满囤大包小包的进来,李高地不觉笑眯了眼睛:“满囤,咋这许多东西?”
  李满囤:“爹,今儿我杀猪。”
  “论理,我该请顿杀猪饭。”
  “但今年,王家的有身子,没人忙饭。”
  “我想着就一家送一条肉和一只鸭子做弥补。”
  “爹,这两个篮子,给满仓、满园。”
  “这个筐子上面的,是给您的。”
  “筐子下面,是给您的年礼。”
  “对了,”说着话,李满囤打开手里的包袱:“这些天,我常在外面跑。”
  “瞧着这帽子和靴子不错,就给您也置了一份。”
  “您试试!”
  李高地原以为绵羊皮大氅已经是绝好的衣裳。他能得这么一件,就是死了也能闭眼。可待试穿过羊皮靴子后,李高地方知道原来绵羊皮还能做鞋子。绵羊皮做出来的鞋子,柔软温暖,触脚升温,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服。
  头戴羊皮帽,身穿羊皮大氅,脚踩羊皮靴,李高地觉得自己一身暖和––全身好似沐浴在阳春三月日头里的暖和。
  送好至亲的礼,李满囤又进城与他舅家和王氏娘家寄钱捎信。这一次,李满囤依旧请了东街的秀才写信––现他自家虽有笔墨,但李满囤自身因少时家穷,认字多用沙盘,以致拿毛笔写出来的字不大齐整。
  信里李满囤除了问好,就提了王氏有孕的事。这样两家得了信,就会提早安排,以便明年秋天来喝满月酒。
  寄好信和钱,李满囤方去东街买春联、香烛,然后又去酱菜店打酱油。结果刚进酱菜店,李满囤就看到酱菜堆里多了一坛腌鸭蛋,标价一个5文,竟有不少人在问价。
  李满囤当即愣住。他心说这铺子难道也是谢家的本钱?
  退出店铺,李满囤重新看了一眼店铺招牌,确是他家常打酱油的“张记酱麻油店”没错。
  想不通这张记和谢家的关联,李满囤又进了铺子。
  立在人后,李满囤听伙计和其他顾客说话。
  伙计:“客官,您有所不知。”
  “这生鸭蛋,现在就四文一个,还有价无市,买不到。”
  “我们掌柜自府城得了方子后,也是千方百计才寻了200个蛋,做了这批黄金鸭蛋。”
  “这200个蛋到店不过三天,就卖剩这十来个了。”
  “下一批,还不知道啥时候呢?”
  李满囤一听说这家掌柜收鸭蛋,便即招手叫个一个伙计,问道:“这位小哥,我请问一下,贵店现在收鸭蛋?”
  伙计点头:“是的,客官。”
  “我们掌柜的收鸭蛋,四文钱一个收。”
  李满囤得了准信,便在心里合计:家里还有四百多的鲜鸭蛋,倒是卖400个给这店家才好。余下的几十个腌起来,赶除夕去他爹宅子吃饭以及年后族长家,他二伯李春山家吃饭时加个菜,正好。
  李满囤在酱菜店打了酱油,买了盐,然后又去点心铺子买了几包点心,炒货店买了瓜子花生,方才回了家。
  至于鸭蛋,他回家后数出来,明儿一早让潘安进城送粮时捎来卖,也就是了。他不必再专门进城一趟。
  李满囤没自家腌蛋卖的原因是他家没空酒坛子了。他家先前上梁时喝光的酒坛子早在卖黄金酱时就差不多用光了。他家现有的几个坛子,还得留着腌蛋家吃。


第69章 准备过年
  李满囤出门送礼, 在家的王氏也没有闲着, 她得和余曾氏一起收拾送来的肉。
  年下用肉的地方太多,家里得煮红烧肉、熬骨头汤、炸肉丸、包饺子、包圆子、包包子, 下剩的还得做成腊肉。
  首先算红烧肉。小年夜送灶、大年夜接灶、初一过年、初五接财神,这都得有红烧肉。所以,王氏先秤六斤前腿肉搁一边。
  炸肉丸到不必整块肉, 腿骨,椎骨、排骨上的肉片下来也有四五斤,尽够了。
  接着是饺子。饺子,一斤二两面加一斤肉,能包60个饺子。从今儿腊月初十, 到正月十五,足有二十五天, 怎么算, 都得有600个饺子才够。
  600个饺子,一半羊肉, 一半猪肉, 这便就要称一个5斤猪肉。
  称好肉,还要再称12斤白面,羊肉也要称好,搁一个筐里,以免一会儿忘记,又得从头算。
  算好饺子,再算圆子。高庄村的圆子并不是红枣前世吃的那种乒乓球大的黑芝麻馅的圆子。高庄村的圆子足有前世的两个肉包那么大, 馅儿也和包子一样,都是些白菜猪肉、萝卜猪肉之类。黑芝麻、白糖太贵,庄户人家可吃不起这种馅料的大圆子。
  从正月初一一直到正月十五,早饭都得吃圆子。这样的圆子,红枣一顿吃一个、王氏要两个、李满囤则能吃六个。这样一天9个,15天135个。过年没有吃饭掐得死准的。王氏决定做160个圆子。
  一个圆子半两肉(余下的兑菜),这160个圆子就是8斤肉,王氏做主称了九斤肉––要不,咋叫过年呢?
  圆子后面是包子。高庄村过年有族里相互赠送包子、馒头和年糕的习俗。族里三十二户人家,每家都得送十个馒头或者包子和半斤年糕。
  今年自家建房,族人都有出力,故今年自家得给族里每家送十个包子,每个包子都要一两白面和一两肉。这就要准备31斤白面和31斤肉。
  此外,似爹、二伯、族长和两个弟弟那里,还得加送。最后加上自家吃的量,王氏照着李满囤先前的吩咐算了半天,咬牙称了45斤白面和45斤肉。
  如此这般,王氏称好63斤肉后,一头猪也就还剩了二十来斤肉。
  王氏和余曾氏把这下剩的肉按斤切了,拿盐码上,方才处理前面分好的肉。
  一口灶,两口锅,没啥好说的,一口煮红烧肉,一口煮骨头汤。
  肉汤都炖煮一个时辰。起锅的时候,红烧肉好说,一斤盛一碗,整装了六碗。
  接着装骨头汤,没想,家里就剩一个空钵头,能用,偏汤又太多,目测,得至少四个钵头来装。
  偏肉汤,还不能留锅里。晚饭还要用锅呢。
  王氏无法,只能腾出家里装白面的小面缸,洗干净了来装,整装了一缸。
  饺子、圆子、包子,三种馅儿里,就数包子的馅儿最大,每一块要切成小指头那么大。圆子的馅儿小一点,半个指头那么大。最小的是饺子,干脆就是肉泥。
  王氏和余曾氏两人剁了一个下午,方剁完了所有的馅儿。剁好的馅儿也没地方装,只能暂放在洗菜用的几个木盆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