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两回弹劾,连个水花都没溅!
艾正和王贞凝站在一处,看谢尚和文明山一同过来立拱手招呼道:“大尚,明山!谢尚和文明山客气回礼
今日的大朝会除了不下雪外其他都和冬节那天没甚差别,都是一样的鼓乐,一样的会程。随着传制官的呼喊,谢尚随大流地给弘德帝磕好贺节的四个头站起身便等着散场冋家,结果没传制官忽然高喊自己的名字:“宣翰林院从六品编撰谢尚进殿!
我?进殿?自进献寿礼后谢尚便有了陛见的思想准备,只没想到会是现在一-即便有赏赐那也该是亿万寿节。
亿万寿节是腊月十五,而今儿才是初八。
谢尚不敢怠慢,赶紧高声应道:“臣领旨!
为显国泰民安,天地祥和,似腊八这样的年节大朝会历来都只重恩赏而绝刑罚。
能在年节大朝会上被陛下当众宣召是无限荣光:也是每个官员的内心愿望一-不说朝廷所有的高官厚禄都是从这里起步,但最后能出将入相,位极人臣者必是有过在大朝会上被宣召的资历,没有例
大庆朝虽然敬重读书人,但不兴白衣卿相:所有的宰辅必是要有份能夸耀于人前的政绩。
时间全场文武几千官员的目光都聚集到御道边趋步行走的谢尚身上,无数人心想:谢尚才刚入仕,且只弱冠,尚还在翰林院编史,从没放过外任—一他是哪里来的政绩能蒙陛下大朝会宣召,扬名天下
果然!元维会心地挑了挑嘴角一一他就知道大尚的那份寿礼必有玄机。
只这十盒水椎的玄机到底在哪儿呢?过去几天:任他翻来覆去地查看大尚先前送他的水椎,也没瞧出个端倪一一看来这事还是得当面问大尚!
先前是不好问,但现陛下已经宣召后倒是能问了!
果然!董春阳果然的却是项九通不让联名上表的缘故一一陛下不只是要保谢尚,而是准备大力栽
所以谢尚的那片奏章到庶写了什么,能哄得陛下这般看重这事他必得仔细打探,然后好好学习
艾正虽还不知道大朝会宣招于一个臣子的意义:但看周围人脸上无可掩饰的艳羡也知道谢尚遇上好事,一时间心乱如麻一一谢尚这是干了什么能上达天庭?
他日常同谢尚在一处,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眼角余光看到文明山脸上的若有所悟,艾正心里一动,悄声问道:“你知道缘故?文明山目不斜视地悄声应道:“该是那十盒水椎!
联系上先前谢尚被自己当成玩笑的的话,文明山敢打包票关键就在这个寿礼上。是此间奥妙他还想不透
水椎!艾正迎头一击,瞬间想到那个谢尚送他结果却被他丢进炕洞的水椎不免心生懊恨:怎么就
烧了呢?
搞得现在想寻根探究也不成了!
瞧这事办的!
真是晦气
这事一定不能叫谢尚知道。对了,今儿吴氏在家知道给谢家送粥吧?谢尚风头这么劲,不来往可不成?
被艾正唠叨的吴氏忽然觉得鼻子痒痒,不觉连打了三个喷嚏。
这是谁在背后说我?吴氏心里奇怪,然后便看到心腹陪房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来告诉道:“太太,太太,我看到有宫里出来的小黄门飞马去谢家报信让谢家门房通报谢太太预备接皇后娘娘懿旨!吴氏间言一呆,赶紧问道:“知道什么事吗?
陪房回道:"奴婢不知具体,不过那小黄门在谢冢管冢迎岀来后说了是好事,让好好预备,想来不是坏事!
既然不是坏事,吴氏想起自己的任务,关心问道:“元冢来人了吗?
还没看到!“陪房实话实说:“只看到文家人了!
不等了!“吴氏拍板:“赶紧地把咱们家的粥送去!
第529章 懿旨
谢尚走后红枣回屋睡了一个回笼觉。
门房来报宫里来人的时候红枣才刚吃过早饭,正对镜梳妆,左右手各拿了金珠菊花冠和芙蓉花冠为今儿到底戴哪样两难取舍。
间言红枣吩咐丫头道:“叫枫林把人请进客堂好好招待,再仔细问问这接懿旨的章程!
圣旨怎么接她倒是知道,但对接懿旨,却没一点头绪一一她婆可没提过在家接皇后懿旨的事。
红枣不知皇后为什么突然下懿旨给她,不过联想到今儿的好日子,红枣倒是没往坏处想。这年头不止她公爹行事要兆日子,就是奉天承运的陛下申饬臣下也会有意避开今天以免损了祥和没错,这是近来谢尚对历年邸报里节庆大朝会大数据统计分析的一项研究成果。
皇帝尚且如此,皇后自然一样,所以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如何体面的承接懿旨。
想想红枣让人叫来了宋氏。
宋氏来后告诉道:“太太,奴婢出宫后就没再见过皇后懿旨。而先前做宫女的时候皇后娘娘平常懿旨六宫多是口谕,接旨的嫔妃女官们只着便装即可。只有下正式旨意的时候才大妆!
红枣抓到了重点,笑道:"既然宫里的娘娘们接懿旨都要大妆,那我便就不管是口谕还是正旨先都按朝贺的大妆来!
礼多人不怪嘛!
丫头刚送来三翟冠,照琴来回隔壁艾家送粥来了。
红枣唯一沉吟,吩咐道:“彩画你替我去接了艾家的粥,再把咱们家的粥给艾太太送去,记得替我跟艾太太致两句歉!
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她不能放着皇后娘娘跟前的公公还没见而去见艾家来的送粥仆妇。彩画答应去了,红枣接着梳妆
果然在红枣穿戴好珍玞三翟冠,换穿麒麟袍的时候,照琴跑来告诉道:“太太,田管家听宫里来的公公说了接懿旨只要开中门不用放炮,也不用准备香案,再就是您要大妆!
闻言红枣理理身上的麒麟袍,心说先前留宋氏算是留对了。
现可不就用上了吗?
全收拾好了红枣方来客堂见小太监打探消息。
今儿来的这个小太监叫高进,是坤宁宫宫监王忠的干儿子。
当今皇后杜氏出身寒门,父亲原只是一个八品的县丞,在她封九嫔后才封了个六品的锦衣卫百户,但可惜没几年就过世了一一没能熬到她封后。
杜皇后有今天不容易,所以特别珍惜,日常行事均已以《女诫》、《内训》为准绳,修身养性谨言慎行,万事以弘德帝为先,十分贤徳。
昨儿午后李顺突然拿了一条九宝白玉带和一个九宝金项圈来坤宁宫回禀杜皇后说陛下请她在今儿用皇后宝以这玉带项圈赏赐给今科谢状元和他娘妇谢孪氏,许入宫朝贺时穿戴。
杜皇后闻言便有些吃惊一-陛下年节赏赐大臣虽是常事,但赏戴定制外的服饰却是少有的恩赐。何况谢状元还如此年轻,且已赏穿了麒麟袍。
而待看清两样物件上的宝石后,杜皇后更是凝了神一一竟然是暹罗、缅甸来的贡品里的精品,陛下自己的私库。
月前最受宠的曹贵妃借着生辰跟陛下讨要,陛下也才给赏了四颗一-蓝宝、金刚钻、祖母绿、猫眼各只一颗。
而这将赏给谢状元和谢安人的玉带项圈上却各有整整九颗上品宝石,居中的更是一块罕有的鸽血红宝
看来陛下心里,杜皇后心说:还是社稷为重!
所以她只要不自乱阵脚,曹贵妃便不足为虑一一她头上的凤冠可是有九颗鴿血红!
李公公,“杜皇后请教李顺:“本宫深居内宫,不知陛下可提了这赏赐的名目?
正式懿旨是以皇后口吻发的朝廷公文,跟圣旨一样有类似于因某某故特赏赐啥啥的固定格式。杜皇后得把这懿旨里的因某某故给填上。
李顺笑回道:"好叫娘娘知道,明儿朝会陛下对谢状元和谢安人会赐貂裘,陛下口谕臣代笔的旨意是谢状元公忠体国,进水碓建造图利在社稷:功在千秋,深得朕心。
利在社稷,功在千秋“不是普通的评语,杜皇后虽然压根想不出一张建造图如何能有这么大的功绩,但因不想叫李顺看低也只管没脑点头道:“多谢李公公告知!
李顺告辞后,杜皇后便和心腹大太监王忠和心腹女官吉祥商议懿旨
后宫不得干取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刚李顺告诉的圣旨内容是弘德帝的口吻,杜皇后不能照抄,她得转述成自己的话。
杜皇后出身不高,文化水平有限一连《千字文》都是进宫后跟当年还是小太监的王忠给认全活
若是一般的恩筼,杜皇后经历多了倒是能自己拟:但似赐穿朝饰这样的大恩遇,杜皇后谨慎惯了习惯性地叫心腹一起商量——这么说吧,杜皇后这个后位就是靠她和她两个心腹三个臭皮匠塞赛诸葛亮给商量坐稳了的
吉祥乘机建议道:“娘娘,这是个机会。您这道懿旨一下,储秀宫主位必是将安分几天!储秀宫的主位就是曹贵妃。
吉祥看不惯她持宠而骄已经许久了!
当着心腹,杜皇后点头认同道:"所以才叫你和王忠都替本宫想想这旨意要怎么写才最合适!
王忠有些可惜道:“娘娘,臣听下面的人议论说这位谢安人的冰肌雪骨,瞧着比储秀宫那位还更出众
"只可惜娘娘懿旨里不能提!"
曹贵妃一贯以美貌自负,听到这个消息一定抓狂!
?“杜皇后闻言一怔:“好好地怎么议论起外命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