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细水长流 (卉苗菁彩)


  耳听老太爷和谢尚说话不算,还又叫了他媳妇来说话,谢知遇终挂不住脸上的笑不自觉地垂下了眼睛。
  大房声势日大,谢知遇苦恼地想:而他这房人至今却还是科场无功,除了眼睁睁看着他爹抬举谢子安这房人,可再有别的办法?
  二房太太刘氏看男人似老僧入定一般低头垂目,心中满是叹息——“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她男人老了,再不是三十年前那个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谢子安站在一旁看老太爷把糕送到红枣嘴边给她吃了后方才和云氏轻笑道:“大奶奶,咱们也过去请安吧!”
  云氏为谢子安一声大奶奶玩笑得心神俱摇,强做镇定地低声嗔怪道:“还说呢!看看尚儿跟你都学了些啥?当着老太爷的面管他媳妇叫少奶奶?”
  “这有啥?”谢子安不以为然道:“老太爷不都没有介意吗?”
  “《说文解字》云:妻,贵女也,妇与夫齐者也。”
  “比如你是我三媒六聘,大红花轿亲迎回来的妻,我人前敬你便是敬己。”
  “尚儿能明白这点,原是我教得好!”
  即便被反驳,闻言云氏心窝窝里真是比早起喝蜂蜜水时还甜……
  看到谢子安,老太爷和对待谢尚一样拿起早立糕抬手便往他头上贴,谢子安见状只得低下头来以迁就老太爷坐着的手高。
  看到一向桀骜不驯的大孙子对自己的低头,老太爷一向笑得只半睁的眼眸里难得的闪过一丝欣慰。
  世事一场大梦,老太爷温情地想:他颠倒半生,因果无数,晚年能拢回这个孙子,人生也算无憾!
  老太爷笑道:“愿儿百事俱高!”
  谢子安好脾气地笑应道:“高!”
  比如二十四孝的彩衣娱亲,谢子安如此想,所以他这声答应得极其干脆。
  谢知遇和刘氏的长子谢子荇今年三十岁,是老太爷的娘过世那一年在京城出生的。
  不过谢子荇的记忆里并没有三岁前在谢家庄生活的印记。他只记得二十年前老太爷告老还乡之前他都是京里谢学士府的大少爷,他爷爷最看重的孙辈——他的名字便是由他爷爷在他出生时亲取《诗经》开篇《关雎》里的“荇菜”而来。
  荇菜所居,清水缭绕,污秽之地,荇菜无痕。故而荇菜有“高洁”之意,被用于祭祀。
  当年他爷爷给他取名“荇”,谢子荇内心里每尝暗想:对他其实是寄予厚望的吧!
  谢子荇一点也不喜欢雉水城。他觉得自打离开京城来到这里,便就似那戏里唱的“虎落平阳被犬欺”一样就没个顺气的时候——嚣张胡为的土包子谢子安仗着他是元嫡长孙万事占先,处处要强,抢了原本属于他的一切。
  冷眼看着他爷眉开眼笑地给比他还大了五岁的谢子安额头贴重阳糕,谢子荇心中怨恨:早知今日,当日他爹就不该贪念老家的祭田而放弃京城的基业回到这鸟不生蛋的雉水城来,以致如今他们这房人人财两空,看不见前程。
  还在谢子安和云氏上前请安的时候,红枣便自觉地往后侧退了两步。
  红枣身后原站着二房孙辈谢允、谢允愢、谢允怀等人。
  他们看红枣顾前不顾后地直往后退,不好硬顶,只得一边避让一边暗自嘀咕:谢尚魔王,娶个媳妇也是夜叉。瞧瞧这大刺刺横档在他们面前的浑然,可有一丝女子该有的谦卑?
  红枣知道身后站着二房的孙辈,但想着谢尚一步不能退的话,便就挤占了谢允刚刚的位置——统共就这么一间屋子,她若不站这里,便就得站到二房女眷中去。
  而比起女人们的言语官司,红枣以为二房男人这点子敢怒不敢言的眼刀真的是无关痛痒。
  站在了老太爷的椅侧红枣离近了看老太爷身上蓝紫色暗纹提花缎袍正是前天她婆婆送的,其袍子上的折枝菊花虽是暗纹,不似她袍子上的菊花有红粉黄绿白五色,但胸口、肩膀和衣摆等各处菊花的姿态跟她身上的却是一模一样——见状红枣便忍不住回想前儿她婆婆送去赤水县给老爷太太的衣裳,是不是也是一样的折枝菊花?
  下意识地红枣又看老太爷前方下首椅子上的谢知遇,眼见他和刘氏的衣裳虽也是菊花纹锦缎,但菊花的花型却与她一家子的不同,红枣不觉眨了眨眼,心说:也不知这二太太是不是也曾孝敬老太爷重阳节衣裳?若是如此,那老太爷选穿她婆婆给送的衣裳就有说法了!
  嘴里嚼着糕,谢子安听老太爷叫他坐,便转头向谢知遇拱手道:“二叔,重阳安康!”
  谢知遇见状心里这个气啊——这谢子安,人来这么久,直等想要他的座位了,才跟他招呼?
  不过谢知遇素知谢子安的疯狗脾气,不敢轻易招惹,当下稍一权衡便站起身笑道:“子安,你坐这儿,方便和老太爷说话!”
  谢子安微微一笑,没一点推辞地撩袍子坐下——他爹现不在家,那么这个位置,便只能由他来坐。
  刚算他二叔识相!
  谢尚看他爹坐下后便倚坐在老太爷椅子的扶手上亲热叫道:“太爷爷,您今儿吃了我爷爷送的八爪鳌重阳糕了吗?您觉得好吃吗?”
  “我觉得可好吃了……”
  云氏看谢子安谢尚父子都有了座,便和刘氏笑道:“二婶,没道理这侄孙媳妇都进了门了,还只累您一个孝敬老太爷。”
  “您且先歇会儿,这里让尚儿媳妇来!”
  红枣闻言赶紧走过去,福身道:“二太太!”
  站起身,红枣吩咐彩画道:“彩画姐姐,麻烦打盆水来给我净下手。”
  刚没洗手就剥瓜子的刘氏……
  谢知遇坐在谢子安下手,看谢尚一人霸占了老太爷的话头不算,他那个刚进门才半个月的庄户媳妇也抢走了他媳妇手里的瓜子夹,不觉心里暗恨——难得的和老太爷见面亲近的机会,竟又让谢尚这兔崽子给搅浑了!
  谢老太爷目光扫过谢知遇,看到他坐立不安极力忍耐地模样,不觉心中暗叹——知遇是他身边看着长大,然后又帮着娶妻生子的儿子,即便再不成器,那感情也不是说没有就没有了的。
  何况知遇对他一直都很孝顺。
  当年告老,老太爷也曾在留京和回乡中两难。
  彼时老太爷犹清楚记得十年前灵堂上发妻周氏挥拐棍抽贵妾阮氏时脸上的凌厉以及长子谢知道当着他这个父亲的面毒打兄弟,甚至不让他们参加出殡的阴狠,而事后他为防长子一房独大假托亡母遗言以设祭田的名号分走了发妻嫡子手里的地这件事更是让已经薄成纸片的情份雪上加霜。
  老太爷儿子多,原也不是太在乎长子这一个儿子的孝顺。但老太爷没想脱孝回京前,长房长孙谢子远会突然夭折。
  头两天老太爷听说谢子远吃坏肚子原也没当回事——时谢子远已经十岁,并不是三四岁的幼童,偶尔吃坏肚子,看郎中吃两贴药也就是了。
  所以噩耗传来,老太爷也是怔愣——谢子远并非夭相,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鬼使神差的,老太爷当即便卜了一卦,卦象显示是犯女子小人,且方向是后宅。
  老太爷不信,便又占了一回,结果铜钱滚到了地上——不成卦。
  老太爷愈加不肯信,然后一气便占了十回,结果回回都是各种意外的不成卦。
  由此,便由不得老太爷不信这谢子远的死是意外了。
  京城官宅里的阴私手段如何是身在雉水城的周氏和谢知道所能知晓的,周氏和谢知道盘查一回一无所得,老太爷在谢子远下葬后回京复职,但从此便添了心事——他为了自己的官声和其他三个儿子以及他们子孙的前程隐含糊了重孙的命案。
  而待听闻谢子远的生母,长子谢知道的元配杨氏因为忧伤过度,病逝的消息后,老太爷的心事就更重了。


第258章 大杀风景(九月初九)
  时隔七年,再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谢老太爷真不想回雉水城来面对反目的发妻,离心的长子以及葬了谢子远这个无辜孩子的祖祠。
  但为官三十载,老太爷挣的家业大头都在雉水城,京城仅有两处宅子、四个铺子和三个千亩地的小农庄——只凭这些根本支撑不了一大家子人的优裕生活。
  当然他在还好,他手里有老家祭田的出息做贴补,日子能过,但“人生七十古来稀”,他年过花甲,谁知道哪天就去了?到时他这些儿子孙子的日子要怎么过?
  以他发妻周氏和长子这些年的恨性,老太爷想:到时怕是连根草都不会再送来京城。
  此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过去七年,老太爷的一众儿孙里除了身在老家的长子谢知道中了一个举人外,其他人在考场全军覆没,连个秀才都不能中。
  俗话说一命二运三风水。老太爷心中有愧,便觉在京儿孙们屡试不中的缘故是因为谢子远死得冤,以致祖宗不喜,祖坟不佑。
  为了十一个儿子和他们儿子的未来,老太爷思前想后终还是回了雉水城——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老太爷想解了这段冤孽。
  为免一个锅里吃饭,锅碰瓢,瓢碰锅的再生出事,老太爷一回来就作主分了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