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细水长流 (卉苗菁彩)


  谢尚今天穿了件品红织金团花长袍,头上的金冠更是加缀了大红绒球,整个人喜气洋洋得立在二十来个同辈兄弟的最前方,特别抢眼——虽然各怀心思,但谢家少爷们也没人会想不开的在今天故意的穿红,抢谢尚风头。
  他们大伯这个族长可不是白当的——他抓人进祠堂吃素抄家规从不要理由。
  不然,他们这许多人就能叫谢尚一个人给欺负许多年?
  所以,几乎所有谢家人今儿都穿了秋香、竹青这些喜庆的绿色系来陪衬谢尚这朵大红花!
  城里念了一个月的书,陈宝陈玉在学堂听多了同窗们的议论,知道了谢家的富贵,现再看被成群奴仆族拥着的谢尚和他的一众弟兄,眼里不自觉地已少了月前那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他两个现可算是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到底能有多大了!
  先王福生只瞧到陈氏兄弟就已心生羡慕,想学他们弟兄说话,而待今日瞧到比陈氏兄弟更白净的李贵雨、李贵富、李贵祥等李家同龄人后,王福生更是心怀向往——怪不得人人都说城里好,王福生暗想:原来城里的人竟是生得这般白净精神,不似他们山里人,个个都是粗黑皮。
  但现在看到谢尚和他的一众兄弟们,王福生则以为看到了传说中的仙童——王福生不敢相信世间竟有如此好看的人,而且还是一群!
  李贵雨站在他叔李满园身后看着谢尚默默握拳——上回满月,他没得机会和谢尚说话,但今天,他还有机会!
  李满囤把谢尚一行迎进了喜棚。云氏的双驾马车则行走到客堂便就去了马,改由跟车的婆子一路推行。
  以王氏、李桃花打头的李氏族人立在主院门堂内看到两个分穿着竹青和绾色绸缎衣裳袋着金玉头面和火红石榴花的体面妇人打头引着一辆由四个头插银簪和绒花穿青衣蓝裙的仆妇推着的红漆马车缓缓走来,便知道车里坐的一准就是谢大奶奶了。
  看到推车仆妇衣裳的一刻,李桃花着实感激她哥给她做脸——给她买了银头面不算还给她做了两身绸缎衣裳,让她能今日站到人前。
  李氏族人的脸色则都有些不大好看——无论谁发现自己费尽心力缝制的体面衣裳只是旁人家的仆妇穿着,都会觉得心塞,何况她们大都数人都还没有银簪。
  马车停住,一个青衣婆子搁车旁放下一个三层的踏脚凳,然后便和其他三人一起退到一边,换上四个穿着红绿黄蓝等鲜色绸缎袍裙头上插着金珠玉翠和红色绒花的漂亮女孩儿走上前来分列两班的在车旁站定,至此先前头里的两个体面妇人方分站到车驾的两边,其中一人打起车帘,另一人则立在踏脚凳旁出声唤道:“大奶奶,您请下车。”
  所以,陆氏看看打帘子妇人白皙的手指上的足金戒指,心里一片茫然:这个周身气派,保养得宜,看着比她更像一族宗妇的妇人其实只是谢大奶奶身边的一个仆妇?
  这谢家一个仆妇尚且如此,只不知这谢家的宗妇谢大奶奶又是何等的气派?
  早在马车停下的时候,云氏就透过车窗一角看到了门堂内的李氏族人,然后便首当其冲地认出了王氏和李桃花——无他,王氏的金头面就是她送的,而李桃花的银头面虽不是她送的,但身上衣裳的衣料却也是她送的。
  至于其他人,云氏只要知道是李氏族人就够了!
  自古“一代管一代”,云氏想:她作为婆婆需要应酬来往的只有亲家,其他人都只是个面子情。
  听到陶保家的来请,云氏慢条斯理地拉好裙摆盖住了脚,然后方一手扶着车门探出身子,将另一只手交由陶保家的搀扶后才踩着脚凳下车。
  钱氏一直盯着云氏的洒金石榴裙的裙摆想看看传说中谢大奶奶的三寸金莲,结果却是大失所望——谢大奶奶无论是踩着脚蹬从马车上下来,还是踩着院门前的石头台阶进屋,都没将脚露出裙外分毫。
  眼见裙摆停住,钱氏可惜地收回目光抬起头,然后便看到谢大奶奶头上戴的那比她身上火红石榴裙还红得牡丹石榴玛瑙头面——钱氏从没见过这样的红,一时间不禁看直了眼睛。
  在今儿见到谢大奶奶之前,王氏一直以为世间最富贵的头面莫过于金灿灿的足金头面——即便谢家下聘的玉石头面也只是胜在精巧雅致。
  但当下看到云氏的镶金正红玛瑙头面,王氏方才知晓世间还有一种红比金灿灿还更富贵!
  她先前真是太孤陋寡闻了!
  陶氏站定后看到王氏直眼瞧着云氏不说话,立咳嗽了两声。
  王氏得此提醒方才如梦方醒,勉力拱手笑道:“谢大奶奶,您一路辛苦,快里边请!”
  云氏也拱手道:“李太太客气,您先请!”
  云氏进堂屋看到东房房门禁闭,便知红枣就在里面,便调转目光和王氏寒暄,然后分宾主落座。
  隔着窗户瞧到族人都去院门迎谢大奶奶,红枣不禁问李金凤:“金凤妹妹,你不出去看看吗?”
  李金凤依旧怕走路,当下摇头道:“不去了。横竖一会儿谢大奶奶要进来!”
  红枣看李金凤年岁幼小,说话却是老气横秋,没有一丝这个年岁孩童该有的活泼,不禁内心叹一回裹脚害人。
  谢家送的大定礼与小定礼的吃食,诸如喜饼、猪、羊、鱼、酒、干果、鲜果、糖、茶叶、芝麻之类差不多完全一样——唯一的差别就是六对鸡改成了一对大白鹅。
  按照古礼,大定时男方该下一对大雁以表矢志不渝,但因大雁稀少难得,故而实际里多用白鹅替代。
  对于谢家又送这许多的吃食,李满囤也是无语——比如上回就送了十担酒,足有八十坛,这回又再送了十担,李满囤自觉他可以开个酒铺了。
  念完一堆吃食,谢福方才念到:“
  凤冠霞帔:一套
  正红娟喜服:一套
  龙凤呈祥正红宫锦喜鞋:一双
  龙凤呈祥正红宫锦喜袍:一件
  龙凤呈祥正红宫锦盖头巾:一件
  龙凤呈祥八宝嵌金项圈:一件
  龙凤呈祥照妖镜:一件
  龙凤呈祥子孙袋:一套
  定臂银:一袋
  ……”
  高庄村嫁娶大定向来都只一套红布衣裳一双黑布鞋然后再加块两尺见方的红布盖头——何曾有过凤冠霞帔?
  至于什么照妖镜、子孙袋啥的,更是为所未闻。
  当下听说,李氏族人都把眼睛盯到了小厮抬来的杠箱上。
  看到拉开的抽屉里显露出来的锦绣珠冠,中元节前后曾在城隍庙卖过玩具的李贵银当即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然后悄声李满园确认:“满园叔,这不是城隍庙戏台演的那个皇妃的戏装吗?”
  李满园一听心说可不就是!不觉一拍大腿了然道:“原来这个就叫凤冠霞帔啊!”
  李贵银所谓的小声其实比常人说话的声响也低不了太多,故而周围族人都听见了——经他提醒,好热闹的族人也都回想起来,然后便悄悄议论谢家这套全新的凤冠霞帔比戏子们掉了珠子的旧头面如何精神好看,以致连同接下来的照妖镜啥的也都当戏里的道具看了。
  比起李氏族人都是只看热闹的门外汉,谢家人在听说了正红宫锦制的喜服后脸色都有些难看。
  凤冠霞帔算啥?谢家少爷们心说:足金金冠上凤凰嘴里叼的几颗浑圆珍珠虽说值钱,但只要肯使钱就都能有。
  这大定礼里最稀罕的却是由正红宫锦制的喜服。
  按制,号称一寸锦一两金的正红宫锦只三品以上诰命才能用。民间婚嫁依据“大礼可摄胜”,虽说能越制使用,但实际里因为正红宫锦都是宫赐节赏——有钱都没地买的缘故几乎没人真用。
  在谢家,现手里有正红官锦的只有老太爷和大房老爷。不过,刚刚所有人都知道了他们大伯谢子安手里也有正红宫锦,而且还不少,不然不会舍得给李家姑娘做喜服——似他们十三奶奶前年进门,老太爷也只肯给了一块正红宫锦做霞帔,就这已把十三奶奶乐得跟个傻子似的逢人就说。
  一想到这李家姑娘将穿戴全套的正红宫锦喜服出门,而李家这群庄户还在不识货地拿大房给的足金珍珠凤凰金冠和城隍庙前草台班子的铜冠假珠做比较,谢家少爷们都心疼塞得不想说话——他们求之不得的正红宫锦搁李家人眼里竟然就是块红绸子布?这还有天理吗?


第209章 先入为主(八月初六)
  今日来前,于氏原打了一肚子腹稿的话准备留待跟谢大奶奶寒暄时攀交情用。
  来庄子后于氏在知晓自己将和谢大奶奶同座吃席后更是搁心底预演了好几出你来我往的小剧场以求能给谢大奶奶留下她贤良慈爱勤俭秉礼的好印象。
  但当此刻谢大奶奶真的来了,然后在她身边坐下跟她颔首致意微笑而疏离地叫她“李老太太”的时候,于氏却似如鲠在喉,喏喏地说不出话来。
  于氏做梦也没想到素以规矩礼数著称的谢家长房大奶奶会在认新亲的时候见到她这个长辈会连句“您老好啊?”这样一句最普通的问候都没有——以致她先前所准备的所有在谢大奶奶跟她请安安问好时回说的客气话就全不能用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