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带着空间穿七零 (大河东流)


  这样的好日子,当初都不敢想。
  这就是共同富裕吧?
  俞青山想到国家的政策,这肯定是对的,不然这样的生活哪里来?
  也就是说,小安的选择也是对的?
  看到二儿子过来了,还带着东西,张茶花乐呵呵的给他倒了一碗糖水。
  她现在的日子也好过,每天除了鸡蛋外,还有其他孙子孙女寄来的好东西,有这些,日子过的不知道有多好,让老姐妹们羡慕的不行,谁叫她子孙出息了,还有孝心呢。
  这些孩子都是好的,说她平时是大伯大伯娘他们照顾,他们距离远,没办法在身边陪伴,就送些好东西给她养身体。
  二儿子不用说,孙子辈的,向晏给她送麦乳精,向清给她送当地大米和特产,小安给她送奶粉送肉干,满屋给她送新衣服和饼干,满生给她送新鞋子……
  因为她这情况,张茶花现在在村里走,都是别人主动跟她打招呼,跟她套近乎,拉近感情的。
  要说到了现在还有什么烦心事?还真有。
  一个就是二儿子,他一个人住,这算什么事?让他去跟大孙子住,他又不愿意,在厂里吃,不能在家吃一口家常菜,这日子过得还有什么滋味?
  他就是犟,不听人劝。
  第二个就是满屋和满生这两个,年纪都不小了,还不愿意娶媳妇,满屋那边应该是想通了,但是现在还没有着落,而满生那一边,他根本就没这想法,他难不成还想要到三十才结婚?
  最后一个就是登报纸寻亲的事情了,到现在还没有下文,她这心就有些不好受,难不成他们两个都已经……
  所以才没有办法知道他们的消息了吗?
  这样子她要是下去了,下面见到老头子,总感觉会让他失望。
  他这是惦记了大半辈子,如果可以的话,张茶花还是希望能够找到他们的线索。
  跟张茶花说了会儿话,俞青山去外面走了走。现在他们村里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两边的田地都有人在精心伺候,自从分了田之后,大家伙的积极性就别提了,早上吃了早饭出门,可以一直待在地头边上,不到饭点不回去,要是有个刮风下雨,发大水的,半夜里也会冒着大雨来看看田里面的稻谷情况。
  在之前干集体活的时候是没有这个积极性的,每次都要带队长点人,这样他们才愿意动弹,现在就不一样了,自动自觉除草施肥,做什么都不觉得麻烦,就为了到收获的时候能够多收割一点。
  走着走着,走到了俞向晏当初在这里建的房子,进去转了一圈,现在他在首都定居,这房子就空了下来,俞青山回来的时候会来这里检查一下门窗,里面还有一些笨重的家具和一些杂物,要说值多少钱那没有,但要说一文不值那也不是,真要是有那些没出息的小偷小摸的看上了,不是没有可能。
  这房子建了多久,现在就空着了,有些可惜,就跟小安她和女婿的那房子一样,空着放在那里,这房子没人住,是很容易破旧的。
  他转了一圈回去,张茶花蹲在地上切野菜,把野菜切成小块,再和红薯丝、红薯苗、米糠等等混合在一起煮熟了喂猪,这样猪能长得更快。
  家里养了三头大肥猪,每天猪食就不少,他接过了这活。
  张茶花就在一边拿起了扫把,扫地。
  “我们这猪长的快,等到了年底的时候,肯定是头大肥猪。”
  现在不用交任务猪,这猪都是他们自己的,过年的时候一头猪留下一半过年用,其余的都卖掉。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益,如果家里没有工人赚钱的话,那么养猪能够带来的收益很可能就是一年到头收益最大的那一笔了。
  孩子嫁娶,生老病死,就要靠它。
  这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他们家还不至于这样。
  俞青保在造纸厂里面工作,这造纸厂现在的规模也大了,他作为元老,一个月能拿接近四十块。
  大侄子俞满昌他现在所在的砖厂,是他们大队的,他一个月分到的钱没有那么多,但是换算成年终的话,他的年收益比他老子多不少。
  现在大家没有干活,不用工分换算了,而是换算成人头。
  砖厂造成的收益除了部分固定的支出分给这些员工,还有余留下必要的支出以外,其余的都会按照人头分给在册的每一个村民,家里人口多的分下来的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就造成他们村娶媳妇特别容易,也特别勤快,到了可以领证的年纪一准就早早的去领证,然后就有钱拿了,生孩子也生的早,人丁兴旺。
  看着猪在伤食,俞青山看着这日子,在心里叹了口气,在老家的日子过得很悠闲自在,他之前是盘算着等到他退休了,他就回来老家,住二儿子的房子。
  他在县城的房子就先空着,等以后最小的儿子他以后的工作定了以后再做打算。
  回来老家这里有他妈,有他亲兄弟,有他侄子。他还可以弄一块地,自己种种菜,养几只鸡。
  想也知道日子过得有多悠闲,他要是想孩子了,就回去县城,看看大儿子和孙子他们。
  也就是这一个儿子可以随时见到了,其余的孩子都出息了,在外面工作。
  他们有了自己的天空。
  现在看来,他这计划不如变化快。
  就算退休以后不能帮小女儿做别的,他在那边有他自己,小女儿也不会被别人说闲话。
  就是有那些心底坏的人喜欢把人往不堪的方面去想。
  他这年纪,要提前退休也可以的,但是相比起来,老大还差点火候,再等等……
  林川柏正在跟俞向安通电话。
  在俞向安忙碌的时候林川柏也没有闲着。
  已经陆陆续续的出了一些成果,虽然这些都是一些小玩意儿,但是这种日常的小玩意儿,在生活中很常见,要是发展起来了,也能挣不少钱。
  他说了一些这段时间做的事,然后顺带着说了一句寻人启事的事。
  “有个人写了信来问,我和二哥已经核查过了,对方并不是我们要找的人,空欢喜一场。”
  俞向安:“我这里也有空欢喜过,慢慢来吧。”
  林川柏嗯了一声:“你同学,柳明月过来吃饭,还送了两个孩子礼物,见到我问你什么时候回来?你去了这么久。”
  俞向安失笑:“我又不是没给她留电话,行了我知道了,我这两天抽个时间给她打过去。”
  她这不是想要弄出点成绩才好去见老朋友吗。
  不然的话,她这做的不像样,都不好意思露面了。
  说着说着,俞向安放低了声音,“我年前肯定会回去,你等我啊。”
  林川柏在那边笑了:“好,我等你。”
  在八三年的年底,特区这边意想不到的得到了回信。
  是俞常有三弟俞常开的信息,他当初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跑到香港去了,而且在那边娶妻生子,现在看到了报纸联系的人是他的二儿子。
  这个三爷爷在五十来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现在已经过去十来年了。
  他在香港的日子不能说过得太差,一开始很难,后来也有房有工作。
  他到了香港之后,辗转,和他媳妇一起开了一间推拿馆,这是他媳妇的家传手艺,凭借着这门本事他们在那边安置了下来,生了两儿两女。
  现在他去世了,不过三奶奶还在,孩子们也都站住了,在那边嫁娶,生儿育女。
  俞叶归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上面一个大哥一个大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
  他跟着客户过来这边做生意的时候看到了报纸,这才联系了俞满生,在之前,他在英国工作。
  这位是俞满生和俞向安的堂叔,说起来,血缘关系不远,而且他的名字,落叶归根,从他的名字可以看出来,给他取名的人的想法。
  俞叶归有些感慨:“我的名字就是我爸起的,他想回老家。”
  俞向安仔细的打量他,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戴着眼镜,看上去比较斯文,看着就是接受过一定的教育的知识分子,他是个律师。
  这行业,没有足够的学历,很难进来这个行业。
  至于长相,好似跟爷爷是有些像。
  俞叶归:“我爸以前也说过,他百年之后,他想要葬回家乡,之前在他病的时候就想回来,但是那时候,你们也知道的,没回来成,后来就把这事暂时放下了,这次我回来,也是巧了,我本来就是想着能不能打听打听,我爸老家还有没有人,要是有的话,到时候也要跟老人说一句,要是他真的能听到的话,了了这份惦记。”
  只要是人就没有不追本溯源的,知道自己妈是谁,爸是谁,他们老家在哪里,有什么亲戚。
  俞叶归:“我爸年轻刚来香港的时候还很年轻,又没有身份证明,想要挣一口吃的都难,后来遇到了我妈,我妈她来的比较早,日子也过的不太好,两个人互相扶持,我外家有一门推拿的手艺,我妈学会了,就靠这门家传的手艺,在香港立足。”
  光是听着,就知道那时候有多不容易。
  “听他们说以前日子过得很苦,后来总算慢慢的好了,只不过因为早年吃了太多苦,我爸上了年纪,身上许多问题就出来了,经常去医院,我那时候陪着他,他经常说起老家的事,他上头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