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我的红薯干我拿点哈,我下午要去二福嫂子家找狗蛋。”司文说的含糊不清,程林却听明白了。
“玩儿去可以,可别又跟着下地里乱跑。”
司文一窒,这人咋这么了解她,她还真是要去下地的。“我约了狗蛋教我翻地,这眼看都快春收了,再不会我可咋办啊。”
程林忙的团团转,能挤出送饭的时间都不错了,压根没空教她,她又不能找二福嫂子她们学这个,这不暴露自己啥也不会了嘛。想来想去只有狗蛋了,小家伙啥都会干还嘴严讲义气,前提是得给带点好吃的。她去跟着学几天,管怎么把春种糊弄过去啊。
程林扫了眼她拿筷子的手,这几天才水泡才刚刚消,这就又要下地,回头又不知哪天才能好。就说这姑娘得有多娇吧,抡了几下锄头手就起了泡,偏她还怕疼,最近拿筷子都是用手指尖拿,还一副劳动积极份子的样子,天天张罗着要学种地。你这思想是先进了,你那身子骨能受得了?
想到这程林叹了口气,“去玩儿吧,别下地,这事回头我去办。”
司文一听眼睛亮了,这是啥意思?程干事这又有啥招了?
程林花了两天时间亲自写了份报告,去镇上时抽空去了趟教育局。邵会明听说有人找他时还纳闷,等看到程林时笑的眼镜都直往下掉,
“早就说让你没事去家里坐,一直没见你,今天怎么有空来我单位了?快去我办公室!”
程林笑呵呵道,“平时也不好打扰您,我今天来可是正事,有个事麻烦邵叔帮着参详参详。”
邵会明来了兴致,知道他身份的人很少有不和他套近乎的,难得他觉得程林这小伙子不错,也愿意和他结交,却没想到人家一次也没来过。现在说找自己有正事,还真把他的好奇心勾起来了。
邵会明办公室里,程林不动声色的打量着环境,县教育局就是不一样,他们公社现在书记还和好几个人一个办公室呢,一个人拥有这么大一个办公室真是想都不敢想。
“程林啊,你这究竟有啥正事快和我说说,你叔我最好事儿了,真挺好奇你因为啥找我来。”
程林拿出他准备的报告,递给邵会明,郑重的说:“邵主任,我是作为石河村的一名普通群众来的。这是我写的报告,是关于石河村的教育情况的,请领导指示。”
“你写的?”邵会明不可置信的问,连忙拿起面前着厚厚的足有十几页信纸的报告翻看起来。没记错的话,程林说过他就上了小学二年纪,当时他还很可惜来着,这么好的年轻人生生让没有文化耽误了,否则日后该有怎样的好前途。
十几页信纸字迹工整,一笔一划,力透纸背。虽然字不像会写连笔的人那么潇洒,可现在看起来已经是很有体了,假以时日再练练,这一定是拿的出手的一笔好字!
“这都是你写的?”
邵会明看完忍不住再次问,他第一次问只是疑惑他怎么认这么多字了,这第二次问可是带着震撼和不敢相信。
这十几页信纸上写的是石河村的教育现状,没有学校,学生们只能起很早走好几里,去周边村的学校上课,这种情况让很多家境本就不富裕的孩子早早辍学,导致教育现状陷入恶循环。报告的遣词造句很是流畅,写的也是情真意切,完全不像是一个只上了两年学的人有的水平!
“是的,说起来我就是不太好的例子,当初父母去世,我年纪小,学校又离那么远,才二年级就辍学了,现在想起来真是最大的遗憾了。”
“可你不是认字不多嘛...”二年级可写不出这些东西啊。
程林看似有些腼腆,依言回答道,“没文化这事一直是我心里的痛处,但我这些年也没断了想继续学习的心,正巧去年我们村来了个知青是高中文化,我就跟着她学了些日子。她很有才华,父母也都是老师,在报纸上发表过文章,这是她自己制作的教材,我跟着这些教材学了小半年的时间,自觉收获很多!”
程林将司文给他编的小学教材拿了出来,邵会明心急的拿了过去仔细看着,他是真的好奇,到底得是多有才华的人能让一个中断学习这么多年的成年人这么快速的成长。
等看到司文编的教材之后,邵会明的脸色变的激动,手不断地拍着桌子叫绝,“好,太好了!这教材编的太好了啊!”
不是死板的陈列一些知识点,而是加入了启发和思考,一个能编的了教材的年轻人,人才啊!
“我就是这么被耽误的,实在不想让村里的孩子也这么被耽误了,眼看着要春种,很多家都不想让孩子去上学了,石河村真的迫切需要一所小学,不需要什么投入,校舍我们有现成的,原来队里的食堂就能用。老师我们也有现成的,我就是司老师教出的学生,是最好的证明她能力的例子。至于书本教材什么的,我们村都能自己克服,尽量不给局里添麻烦。”
程林说的恳切,这确是他的心声。重新活了一回,他也想为这个把他养大的村子做点什么。这一次,不仅是为了司文,也是为了他的家乡。
邵会明被这他番话打动,人家都说到这份上了,我们村不想给局里添麻烦,所求的不过是局里的一个办学许可罢了,任何一个教育口上还有点热忱的人都没办法拒绝,这是人民的心声啊。
“程林啊,这教材先借我,这么好的教材值得全教育局的人传看。这事我现在不能明确答应你,因为这必须是教育局下的决定。但我以我邵会明个人的身份向你保证,我定尽我所能,给石河村的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有了这话,和直接保证也没什么区别了,开办一个学校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农村的乡里小学好多都简陋的很,并不需要投入什么,教育局要做的就是再规划一所小学。邵会明将程林的报告和司文做的教材拿到了大会上做探讨,
“同志们,看了这个只上过二年级、和文盲也没什么区别的小同志写的报告,我深有感触。我们身在这个位置上,到底要做的是什么?已经中断了学习这么久的人尚能有这样的好学之心、一个城里来的知青能编出这么有水平的教材,就为了让一个想学习的人多识几个字...我很感动,也很惭愧...”
这篇报告挂在了教育局的公告栏上被传看,那本教材被轮流借阅着翻看都变厚了,邵会明伏案疾书,将这些触动写成材料和文章寄到上级和报社,同时,一纸盖着红戳的通知到了公社,传到了石河村。
村里要建小学啦,知青司文被任命为石河村的第一位老师!
第28章 我喜欢他
这个通知来的不早不晚, 正好在春种之前,简直是刚刚好。娃上学的问题解决了,乡亲们都高兴的很,全说要抓紧时间在春种前把孩子们的教室收拾出来。
司文知道消息时, 全村的乡亲们都围着她团团祝贺,
“司文啊, 不对,应该叫司老师了!这可是个好消息啊,咱村哪个不敬佩老师, 有学问的人就是不一样!”
“司老师,回头我们三孬子就在你班上了, 交给你我放心!”
“对, 不严出不了好学生,不听话就随便揍,我们绝不说半个不字!”
司文本来是懵的状态, 听到这话下意识反驳道,“那可不行, 可不能体罚教育, 要讲道理, 要引导!”
“对,对,好好导引导引!要么让司老师当老师呢, 就是有水平!”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就司文一个人在状况外, 她这是不用下地了?
“你到底是怎么把我整成老师的?”吃饭的时候司文问程林, 这事只可能是他弄的,要不教育局知道她是谁啊, 听说已经把她的档案要走了,她现在也算是正式的乡村老师了。
“没干什么,就活动了下。”程林云淡风轻的说。
这本就不是什么大事,以她的才华和能力,她值得更好的。
司文现在算是知道刘大明为啥在程林面前溜溜的了,原来她一直不理解刘大明那个混不吝咋会和人服软,现在她是明白了。眼前这人看不透,能把这种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随便就办成了,这样的人谁敢得罪,不怕什么时候被穿小鞋啊。
“档案虽然记上你是教师身份了,但是工分啥的还是从生产队走,工资可能也没啥变化,你先别在意这个,以后我再想办法。”
现在想从乡下回城里简直太难了,能把司文直接整成老师已经不容易了,想把档案调回城还得再谋划。
“嗨,我可不在乎这个,我又不靠那点工分活。”司文无所谓的摆手,事实上她都不知道自己挣多少工分换多少粮。
粮呢?给程林了。够她吃吗?不知道,反正她吃的挺好。
人多力量大,没过几天,荒废的大锅饭食堂就被收拾的干干净净。教育局给送来了黑板、粉笔这些必备物品,等到三月一号石河小学就能正式开学了。
司文没忘了把这个消息和司家人分享,据说司父老泪纵横,直说女儿争气,司家一门三园丁,桃李满天下啊,直接把司武忽略了。司文完全能体会到司父的激动,从他那快十页的来信上就能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