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无论魏晋 (九州月下)


  不过……
  “王悦,你似乎有心事?”崔鸢转头看向自己的新任秘书。
  这少年是今年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这了抢他,她甚至捏着鼻子答应了母亲的相亲,并且以此为交换,让母亲把兄长给拦在了招聘的路上。
  “只是有些担心阿邺,”清俊的少年把刚刚整理好的户籍资料放到一边,他无奈地道,“昨天收到他的来信,说洛阳是他的故乡,必要亲来建设。”
  崔鸢挑眉调侃道:“啧,这司马家的太子回洛阳,是想称帝了?”
  “岂会,”王悦赶紧替好友撇清,“他被分到了城卫管理处,干得很是不得劲,便想过来投奔于我。”
  城卫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他来也行,”崔鸢思考了一下,道,“他不是还有很多熟悉的朋友么,大可一起邀请过来,到时吾必有重用。”
  王悦心中一喜:“谢过大人!”
  崔鸢挥挥手,她也就是废物利用,等这些学渣被骗过来时,她就把这些人安排去教学文字算数,这可比直接从北方挖人容易多了。
  合约要签三年以上,绝对不能让他们轻松跑掉。


第266章 花开数朵
  在洛阳极为发展的同时,另一边,316年辽东的春天来得偏晚。
  相比于其它大山们的浪来浪去,辽东的希银太守算是其中最低调最没有故事性的一位了。
  从312年来到辽东开垦,整整四年时间,他都在收拢东北那些偏远夷族的人口,一心一意开垦辽河平原。
  四年下来,依靠着科学的规划和女神的支持,还有白银的开路,他们筑堤为堰,排干河水,肥沃的淤泥就是天然的养料,如今辽河平原下游那原本纵横交叉,无路可走的下游滩涂,已经开垦出了近万平方公里的耕地。
  同时后世的辽东的稻花鱼蟹等特产也一一浮现,如今的辽东的人口聚集,已经达到三十多万,其中大部分都是来自吉林、高句丽,甚至是青州一带的移民。
  尤其是青州一带,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距离近得坐海船顺风时早上坐船晚上就能到,而且希银给出的开垦的优惠极大,开出的田全是自己的,且前六年都不必缴税,如是,当然吸引了大量无地流民。
  毕竟青州虽好,也是要缴税的。
  有地有粮有人,还有农村合作社的房,大规模的村落聚集点加上配套调设施,移民们不但来了不想离开,还会千方百计地招人一起来奋斗开发新家园。
  辽东因此繁华起来,开垦时砍伐的巨大木材,也是造船、筑屋的必备材料,经过海上的航线送到其它港口,甚至支持了洛阳宫廷的修筑,毕竟如今水泥的产量和质量暂时替代不了木结构房屋,中国古代千锤百炼的营造法式,也独有自己的优势。
  因此,几座港口城市繁盛起来,与青州、幽州形成一个互补的经济圈,收入和生活都提高的极为迅速。
  希银当然也没有因此就放松对治安的管控,从基层的联防治安巡逻队到每乡都有的民兵,一个不少,还组织过好几次“严厉打击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清匪活动,不客气地说,他的治下,基本可以算是仅次于蓟城的安稳区。
  他为此多次受到过女神表扬,贡献点当然也是蹭蹭地上涨,拿过好几次月度第一。
  而如今,他又在辽东开设了许多玻璃大棚,铁板石板压出来的玻璃虽然没有浮法玻璃那么平滑光鲜,常有气泡和质量问题,但却有效地解决了水稻因为低温而不发芽的问题。
  加上辽东本来就是后世的工业基地,各种矿藏都不缺,不过数年时间,辽东的美名就传遍了北方,优质稻米的畅销也让农户们大兴起了造人计划,户籍上的人口增加起来极为吓人。
  所以现在,辽东随便拖一个希银治下的村镇,都可以看到成群的小孩在田陇间嘻闹,摸鱼捉鳖,一派祥和之景。
  希银并没有因为据功自傲,他依然是那个不给女神添麻烦,什么事情都尽量做到最好的大山,唯一的遗憾是,因为缺少故事性,他的视频什么的,都不太吸粉。
  倒是另外一个叫温吞吞的玩家在扶桑又挖矿又建城,每天录制生产多少白银的视频,观注量很大,让希银就很不明白,那种每天几乎没有变化的银锭铸造直播有什么好看?
  比得上农民们丰收时淳朴的笑脸么?
  ……
  同一时间,北方幽州的蓟城里,另外一座大山正在无聊地撸猫。
  他本来准备随南方的船队的出海,只是因为家里爱宠生病,耽搁下来,就这样,还有好事者开了赌局,赌他女神会不会有危险。
  真是够无聊的。
  严随水坐在羊毛织成的地毯上,旁边,一只巨大凶猛的里海虎慵懒地把下巴靠在他怀里,庞大的虎头蹭了蹭,又伸出宽大的前爪,仔细地舔着。
  严随水抚摸着花花可爱耳朵,埋头猛吸了一口大猫,这才遗憾地道:“花花啊,为了你,我都没赶上去东方的大船啊。”
  老虎抬头顶了顶主人的下巴,仿佛在安慰他。
  严随水立刻将所有的遗憾抛去九霄云外,没上远洋船有什么关系,那些无聊的人,哪有花花的心情和健康重要,先前从欧洲回来的远航,都把自己的花花憋得抑郁了,还是让花花在这城里好好打老虎吧。
  话说那个叫可爱的胖虎好像是只母虎,嗯,顺便还可以解决我花的单身问题。
  他又低头吸了口花花,寻思着暂时去不了美洲的话,去高句丽逛逛好了,东北大虎很美呢……
  秦凤的美洲探险船,现在到哪里了呢?
  -
  探险船上,海风呼啸。
  秦凤和他的探险船队是二月从杭州湾出的海,这时是东海海况最为平静的时间,西北季风将他们吹向东方,花上半个月便可以到达琉球群岛。
  这次出海,是由五艘船组成的探险队,航船也是按着大航海时代的探险船来建造的。
  毕竟,船队没有去美洲经商贸易的打算,按照历史,如今美洲还在发展印加文明已经遇到了各自文明的天花板,后世中美洲强盛的阿兹克特帝国还要等数百年后,才会在墨西哥定居。
  就算发展起来问题也不大,这些印加文明科技树点得非常偏,基本都加在了天文和植物的驯养上,至于武器,那就是“黑曜石之刃”,说穿了就是把锋利的天然玻璃碎片镶嵌在木棍上。
  探险船最大的目标就这些植物。
  玉米、番薯、土豆、木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都是必需要有东西,连很多云玩家们都觉得没有番茄炒蛋的世界是不完美的。
  而土豆和番薯最重要的作用不是替代主粮,而是补充他们的短板——主粮因为易保存能交易,素来都是被征收加税的重点,而来土豆番薯等物却因为保存不易且产量甚高而容易留在农民手中,成为救命粮,续上青黄不接或者遭灾的时候,哪怕到了后世,很多年纪大的长辈都有吃番薯吃到恶心的经历。更不要提在一些贫瘠的荒凉山区,土豆是唯一的种植的作物。
  带着这些目标,探险队信心满满地踏上征途。
  五艘船都是远洋航行的配置,最大的旗舰长有六十米,宽八米,吃水两米,是后世经过千锤百炼的三桅配置,探险船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在海上,机动性和速度、还有抗风浪的能力才是最优选择。
  船上的船员都是经过杭州到扶桑海上航线锻炼过的有经验的水手,同时具备了测量员、了望员、甲板水手、医生、厨师等等人员。
  为了解决维生素的问题,船上带了够他们喝上三年的茶叶——这是最节约成本的办法,远洋航线上,尤其是太平接近赤道这一块,雨水凡多,极为潮湿,水果干也没办法保存太久,水果罐头限于运力也带不了多少,还是茶叶易带易用,简单方便。
  这也是茶叶在进入游牧民族后迅速成为生活必须品的原因,毕竟他们想吃点蔬菜太难了。
  船队出海时运气不错,在琉球群岛的航线上只遇到过一次风浪,且平稳度过。
  但在三月时,沿途便开始遇到各种状况,什么风帆破损、船头触礁、生病腹泻……还有沿途小岛上的野人都是各种给他们添麻烦。
  尤其是一些野人,他们生活的环境很封闭,也比较友好,没见过船队这样巨大的庞然大物,会给他们送来食物,但也会悄悄拿走他们的东西,他们没有“偷”这个概念,喜欢就直接拿走了。
  船员们倒是没有为难,一些吃光的水果罐头剩下的陶罐就给他们做为谢礼了。
  航行的路上并不无聊,相反,他们都很忙很累,木船在海水的压强下会缓缓渗水,这时水手们需要随时把舱底的渗水舀出来,倒回海中。
  甲板需要随时打扫,因为雨水和海浪的盐分会腐蚀木板,同时在潮湿的环境下,甲板会生长各种藻类,所以船上专门有一个仓库放扫帚,它们和帆布一样的是航海必不可少的物品。
  桅杆上的了望员需要顶着风浪在巨大的晃动中看清周围有无礁石,还得躲避鲸鱼之类的大物,如今的海上生态环境特别好,鲸鱼是随处可见,一但遇上,还是木船比较惹不起。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