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的水滚水声很快响起,为了缓和对方的戒心,他随口问道:“你家没有子嗣么?”
卜兰家的一听这话,眉眼立刻便有些亮了,她声音不由自主地高了起来:“怎么没有,先前去蓟城贩羊,我家小儿被南边的先生看中,入了学去,如今,已有两年。”
“幽州的先生,会收鲜卑人?”拓跋猗卢当然是知道幽州有学校的,但他手下的汉官都说那是学一些的杂学之所,治国韬略不教,名士大儒都是私收弟子。
“收得,只是得有户籍,”卜兰家的忍不住满意道,“我们白部离得关内极近,凡是入关,那都是要有户籍的,我儿平日不回家,每隔上数月,我就去给他送衣物吃食。”
“何必去南方,”拓跋猗卢皱眉道,“鲜卑儿郎懂得骑射才是根本。”
“不是这般,”那妇人道,“我儿在这边,只能牧马放羊,抢掠杀人,若是去了南边,有暖屋棉衣,有肉食米面,有万般繁华,若能得个一官半职,便是大人物,如何都好过在这草原上风吹日晒,今年没雨,牲口都饿得瘦颓,还好我儿南去,不必受这苦。”
草原上,牲口是活命的根基,看着牲口一片片地死,没有比这更折磨人的了。
“大单于欲入关,若举族入代地,你也不受这苦,岂不更好?”拓跋猗卢道。
“光入关有何用,”妇人道,“那南方繁华,却是要有编户才可享受,否则便是如扶余人那般,做得都是苦累活,大单于想得简单,他抢了自是容易,我们这些靠贩羊生活的,又该如何?”
拓跋猗卢不屑给这妇人解释,在他看来,这些小牧民的一点损失,又哪里堪与鲜卑大业相比。
妇人却是叨唠起来,说起白部这些年投奔了肖姑娘,肖姑娘做南口大集时举族前去相助,那时光是搬木头就伤了好些人,但后来肖姑娘可没忘记她们,把南口一条街的铺子都分给白部当成族产,这些年赚到的米粮,足够让冬日时的老人都吃饱。
他们这些族人也买了炉子,有承轴的板车用起来顺得和马儿一样,迁移起来方便多了,前两年,肖姑娘还从海外带来几十只长毛羊,可惜他们白部太弱小了,没能抢到一对长毛羊,否则那得多好过啊。
那长毛羊的毛又细又软,和棉花似的,不像山羊毛又短又硬,不能搓线……
拓跋猗卢听着她的唠叨,看她把米面盐煮进锅里。
最后还仔细地拿出一小团茶叶,小心地放进锅里煮,并且夸耀这茶真是比盐都不差的好东西。
靠着肖姑娘,他们的日子过得舒心多了,人就要知足,记着恩情。
拓跋猗卢听得心烦,干脆主动舀了一碗,他一日夜未食,早就饿极了。
奶香浓郁,他整吃了两大碗,那妇人都只小小喝了一碗,看他的目光都带着厌烦。
然而,没过多久,他突然困倦无比,虽然知道不能睡,却还是完全无法抵挡困意,这时,他感觉到不对,猛然咬牙,强行想要拿下这个女人。
但对面的女人早就观察着他的举动,立刻退开,过几息再看时,对方已经倒在地上,人事不知。
……
很快,妇人引来了军卒,说了前因后果。
而很快,拓跋六修也飞快赶了过来。
“你给他吃了什么?”拓跋六修神色复杂地问这女人。
在一边,他的父亲已经凉了。
“羊踟蹰。”妇人小声道,“南方收这药,说是做麻沸散,我便集了些,给他当茶煮了。”
肖姑娘给她们增收支了很多招,连羊踟蹰这种剧毒野草都能变废为宝。
这东西在太行山谷里很多,到三月、四月,正是花开时节,采花阴干,当药材卖,价格可不低呢。
这杀才吃这锅,她用了一两干花,亏了一整银元呢。
第225章 被迫宫斗
羊踟蹰,剧毒中药,是麻沸散、蒙汉药等医生江湖人常用的草药主料。
当然,和后世其它麻醉药物一样,一但过量,服用者那就再也没有会醒的困扰。
拓跋六修也是万万没想到,自己一世英明的父亲会是这样一个结局,但也算是解了他的一点麻烦,他也不必去想怎么处理父亲的问题了。
问便是父亲伤重不治亡故了。
他神色沉重,但说悲伤,倒还真无几分,因为这一切,不过刚刚开始。
左贤王、中部大人,都不会放过他,只有如父亲一样,打败这些人,才有可能重新继承单于之位。
但如今的情况,还是要回盛乐,处理其它的剩余部众。
他本是意志坚定之人,给自己片刻时间整理心情,便俯身背起父亲,离开了那小小的帐篷。
走的时候,他莫名回头看了那妇人一眼。
那妇人也没要什么赏金,看他们要走了,便又抱着草料,前去喂羊。
仿佛刚刚毒死人的事情,还没有一只羊重要。
拓跋六修恍惚了一下,这才回想起来,这白部也不过过了三四年的平静日子罢了,四年前白部叛乱时,可是将大部份高过的车轮的男丁斩杀了,草原部族的男女,又有哪个不是血火中杀出来的。
嗤笑一声,他大步离开。
……
拓跋六修的预测并没有错误,就在他将父亲葬了,重新整训兵马时,收到了新的消息。
他的表兄,前任大单于拓跋猗之子拓跋普根,已经带了三万部卒,以为单于报仇的名义,占据盛乐,直扑善无。
同样的战术不能用第二次,拓跋六修这次不能退,他必须打败拓跋普根,才能镇住其它部众,这就是草原道理。
拓跋普根并不是庸才,他在诸部中人望不低,将会是自己的大敌。
-
定襄郡,盛乐城
做为匈奴的王帐所在,这里最近人心惶惶。
大单于身死于儿子之手的消息一传来,和拓跋六修关系不那么好的兄弟们便纷纷带着各自兵马,聚集到中部大人拓跋普根身边。
这时候就能看出拓跋六修的人望是真的不行——他本身就是那种桀骜不训的性格,强硬至极,像独狼一般争强好胜,当初在肖姑娘身边的人那么多,他硬要一个个揍服让他们别打她的主意,更不说后来各部贸易配合分配,更是仗着手中兵马欺负了不说兄弟。
在这方面,拓跋普根表哥就很好说话。
而拓跋普根也接纳了众人的好意,在一番利益交换后,他带着数万兵马,向拓跋六修扑去。
这次王权争端里,肖晓晓仿佛一遵正等着分配的战利品一般,平静地在盛乐城里接见各部头人,安抚人心。
她向这里的牧民表示,无论是谁胜利了,都不会在城中的抢掠,还有南下代地的事情,就更不要想了,如今都打成这样,等他们出了个结果再说其它也不迟。
因为她的人望某种程度上说,更在拓跋猗卢之上,所以这番安抚,让很多鲜卑的小部落干脆就把宝押在她身上,表示愿意向她效忠。
他们也看出来了,无论谁当首领,肖晓的地位都不会有什么变动,再说他们这些小部族,在单于手下也讨不得什么好,随时可能被推出去当炮灰,不如在肖妃手下混口饭吃,不信你看鲜卑白部那个小氏族,如今不就过得美滋滋么?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对肖晓晓满意的。
其中最是愤怒不悦的几人,正聚集在一起,商讨出路。
……
在盛乐一处大帐之中,几名穿着晋人服饰的中年人围碰上桌案,摆着青瓷酒杯,却未有一人动杯,帐中气氛沉闷至极。
他们是拓跋猗卢手下汉官,二十多年前,晋朝大司空卫瓘被贾南风张华一党诛杀,卫氏一族嫡系只有不满十岁的卫氏兄弟逃脱,而其中的旁支卫操在征北边军中时,数次出使拓跋鲜卑,见卫家大难后,卫操干脆带着自家宗室乡人依附了当时的鲜卑单于拓跋力微,等到拓跋力微去世,他们便继续在拓跋猗迤和拓跋猗卢手下效忠,在单于手下立下无数战功,封为定襄侯、云中侯。
后来北方丧乱,八王、匈奴、羯人先后肆略,许多晋人为了活命,便过来投奔他们,让他们在鲜卑也是一只不俗的势力。
本以为家族已经稳定,可以依靠雄主,光耀家族,奈何这世道变化的太快。
上党的异军突起,让北方人迅速安定下来,平定幽冀后,几乎再没有人来荒芜贫瘠的草原,连投奔他们的人,也大量开始迁回故土。
而去年,他们这只晋人势力的头领卫操将军病逝,接手势力的侄儿卫雄却远没有卫操那般受大单于器重,尤其是那上党来的肖晓,以及美色财物惑人,让大单于行事之前,总要询问于她。
好不容易这妖女南下,他们出计占据代郡,以图有土地聚势,被单于采纳。
到如今,更惨的事情发生了,大单于轻敌冒进,败亡于拓跋六修之手,他们在草原的根基便瞬间不稳了。
而无论是拓跋普根还是拓跋六修,都被那妖女迷得神魂颠倒,真要纳其为嫡妻,他们在草原势力,怕是要被打压得更狠。
“大单于身死,”沉寂许久,卫雄才叹息道,“我等部将应投奔何人,总不能向那妖女吧?”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之女王归来 (阿梨呀) 网易云VIP2019-12-14完结新婚夜,丈夫和妹妹联手将我杀害,而我的父亲就在门口冷眼旁观。一朝重生,我发誓要保护...
-
侯夫人 (书剑恩仇) 2020-09-03完结223 759张幺幺见到郁林肃时,她刚在一个被婆婆逼死了的小妇人身上重生醒来。她替那小妇人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