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福伤得较重,身上大小伤口二十几道,更有两道伤深可见骨。
京城东平侯府众人得知淮南叛乱,心就一直提在嗓子眼里,林尊等人都不敢告诉老夫人这事。
等到叛乱平息的消息传来,林尊从朝上回来,才对老夫人说:“阿福在扬州受了重伤。”
老夫人差点儿当场背过气儿去,抓着儿子的手,连声问:“她、她怎么受了重伤?现在怎么样了?她一个女郎……这些乱臣贼子简直丧心病狂!”
林尊连声安慰老夫人,说现在已经没事了,朝廷派了魏王去平乱,乱贼已经抓起来了。
老夫人对李敏月说:“去收拾些东西,让人送去扬州给阿福,还有大夫,把府中良医和医女都送去扬州,再派些侍女过去,务必要照顾好阿福。”
老夫人想起一点吩咐一点,李敏月不厌其烦地答应着。
“对了,还有宫里赏赐的雪玉膏都给阿福送去,姑娘家家的不要留疤才好。”老夫人说。
“我这不是伤疤,我这叫勋章。”林福让医女给自己换了药,在再换上柔软干净的软云罗内衫,躺在榻上笑嘻嘻对眉头不展的秦崧说道:“你说,朝廷会不会看在我有这么多勋章的份上,发一个天下第一美夫婿给我?”
秦崧把林福颊边有些凌乱的发丝理顺别在耳后,柔声说:“不用发,他已经是你的了。”
林福笑弯了眼:“那我得赶紧把他抱回家藏起来,不给别人看。”
秦崧嗯了一声:“我也得赶紧把你也藏起来才行。”一没看见就受了这么重的伤。
林福勾住秦崧的手指,对他说:“你低下来一点儿。”
秦崧不解俯身。
“再低一点儿。”
再俯身。
“还要低。”
继续俯身。
太近了……
秦崧觉得脸有些热,有些不好意思,但他不想动,不想远离,甚至……想更近一点。
林福微微使劲儿抬起脖子。
秦崧一下睁大了眼,呆掉了。
刚刚嘴唇上滑过的柔软温暖是什么?
林福轻声说:“按照惯例,要礼尚往来的。”
秦崧手指颤了一下,片刻后,珍重低头。
第173章
燕王秦鸿还在益州苟延残喘、垂死挣扎, 淮南的叛乱已经彻底平息, 无论他想不想得明白,他都没有派遣领兵的将领过去扬州就急慌慌跟在他后一步起事,让他更早一步一败涂地, 他现在就犹如丧家之犬般,被荆州大都督带兵围困在山中。
中军大纛里除了荆州大都督邹郭和副将谋士外, 还有一个青年郎君,赫然是吴王秦峻。
他被他的大舅哥假凌周在山林中找到,拒绝假凌周派兵护送他回京。
“本王要亲自擒拿逆臣秦鸿。”秦峻愤慨道。
假凌周提醒他:“圣人还未定燕王的罪, 且燕王是你的长辈, 你这样说不合适。”
秦峻任性道:“本王就要这样说。”
假凌周:“……”不是说吴王稳重有才华?宗正寺还能骗人?
燕王秦鸿的覆灭是迟早的事, 朝中就已经在争论如何给秦鸿定罪, 以及, 叛乱官吏如何定罪判罚、乱军该如何处置。
有不少声音说要将叛乱官吏提到京城推鞠定罪,这里面的名堂可就大了。
淮南这边暂时由扬州大都督府坐镇,各州县日常事务由没有参与叛乱的小官小吏处理, 等候朝廷新派下官员来。
扬州,林福伤势稍微好转一些, 就去州府衙门主持大局,叛乱过后, 还有大量的人事要处理,该抓的抓,该抄家的抄家。
仅须永寿的私宅抄出各类财物就计银有百万之巨,可见他之贪婪、敛财之厉害, 以及扬州之富。
参与叛乱的大小官吏全部抄家,与燕王、须永寿有过各种勾当的豪商亦然,没有参与叛乱但贪赃枉法了的扬州官吏也都被收监,待处理完谋逆大罪之后再来处理他们。
各类证据、账目、供词送来,林福案上的卷宗都堆了有半人高,一群还能活动的伤残人士被林长史残忍的抓了壮丁,仅有受伤最重还不能起身的应凤岐逃过一劫。
但应凤岐也有应凤岐的郁闷——
“说好冉旭的人头是我的,魏王干嘛要和我抢。”
来探望他的庞子友安慰他道:“本来说好胡尤启要死于我的刀下,最后的致命一击还不是被林长史抢了去。”
应凤岐:“都爱抢别人的人头,这两人真是天生的一对。”
“你这话我爱听。”林福站在门外,秦崧在她左侧,两人身后跟着有两名小吏,各抱着一大叠卷宗。
应凤岐有不好的预感。
林福笑眯眯:“应评事,看你这么会说话,这些卷宗就归你整理了。”
“我还受重伤起不得床啊。”应凤岐呼喊,把心里话喊出来了:“林长史,你是魔鬼吗?”
林福哼:“说得好像谁没有受伤一样。你是伤了腿,起不得床,手又没有什么大碍。”
应凤岐一脸生无可恋:“我看魏王很闲,你干嘛不让魏王帮你?”说完他就知道自己错了。
林福冷脸哼:“你不是腿受伤,是脑子受伤了吧。军政分管,你让魏王来管扬州政务,是想让他留下把柄被朝中那些吃干饭的人弹劾吗?”
“这不是看你们天生一对么。”应凤岐不认错,但会曲线救国。
果不其然,林福的脸一刹那冰消雪融,但应凤岐该看的卷宗还是得看。
秦崧也很受用,对应凤岐道:“应评事很会说话。”
应评事头皮一麻,脑中莫名回放起冉旭人头落地那一瞬间的画面。
庞子友到底是察事监出身,敏锐非凡,仅从林福那句“朝中吃干饭的人”就听出不对劲儿了。
“朝中是有什么变故吗?”他问。
林福嘲讽地呵呵一声。
秦崧帮她说:“朝中有人提出要将须永寿等人提到京城去问罪。”
庞子友眉头皱了起来。
应凤岐则直接炸了,把床板拍得啪啪响:“什么意思啊?摘桃是吧?!我们在扬州命都差点儿没了,他们在京城安安稳稳,现在想要摘桃分功,美死他们!”
林福说:“所以你赶紧把卷宗整理完,我们赶快把须永寿咔擦掉。”
应凤岐顿时充满了干劲儿,让仆役在床上给自己支个小桌子,拿来笔墨,就开始整理卷宗。
林福三人看他如此敬业,便离开了。
回去衙门的路上,庞子友不无忧心地同林福说:“我们这是先斩后奏吧,朝中之人怕是会有话说。”
“说呗。”林福无所谓道:“应评事说得没错,我们在扬州命都差点儿没了,他们一句话就想从中分一杯羹,做梦呢。”
“朝中这种分功的习气早该改了。前方将士流血用命,还不如后方耍嘴皮子的,没有这样的道理。”秦崧道:“而且,父皇有密旨,准阿福便宜行事。”
林福点头:“没错,现在扬州文官我最大,又有陛下密旨,有什么事我顶着。”
这话说得当真是气势十足,秦崧看着,目不转睛。
庞子友就觉得自己是不是不应该在这辆马车上。
-
十月入冬,燕王秦鸿终于被堵在一处隘口,活捉了。
就在燕王被捉的同一天,扬州城教场前坪搭了高台,台下贴了一张超大的邸报,上面写了一长串名字,有识字之人在念:“须永寿、万龄、范世文、马参、谭骅……谋逆者,十恶不赦,判斩立决。”
“嚯——”围观百姓哗然,“真斩啊,真的吗?”
有人说:“邸报都贴出来了,高台都搭起来了,你说真假?”
顿时就有不少百姓满面是泪,一迭声说:“真的啊,真的啊,太好了。”
须永寿一帮叛军害扬州多年,扬州的百姓也不都是跟着他一条道走到黑的,还有不少朴实的隐忍的百姓,因为故土难离,只能忍受着苛捐杂税,只盼望有一天朝廷能派下青天来收拾这帮祸害。
终于……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巳时正,以林福为首的剩余的扬州官吏统统着武弁,等上高台。
“带人犯。”林福大声道。
十几辆囚车驶来,临时借来的广陵军把以须永寿为首的犯人拖出来,五个一排,跪在扬州百姓面前。
扬州的百姓们看这是真要斩须永寿,不少人都哭喊了起来,那是被压迫多年释放出来的哭喊。
不知是谁先开始,一下子,各种石块沙土通通朝须永寿等人招呼过来,没一会儿他们就被砸得头破血流。
林福等人站在高台上看着百姓们发泄,并不阻止。
时间渐渐往午时推移,法曹小吏看了一下天色,向林福道:“长史,时辰到了。”
午时三刻,林福摔下斩立决令,喝道:“行刑。”
刽子手含了一口烈酒喷在刀上,手起刀落,须永寿的人头就骨碌碌滚地上。
一盏茶的功夫,十几个人头全部落地,扬州司马庞子友大声宣读对叛军的判决——凡加入叛军之人,皆徒五年,或修水渠或修城墙,总之就是什么累做什么,叛军之中的小头领流放边塞徒五年。
就没有法不责众这一说法,以免总有人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