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宋,回去了?”福姨尴尬地问道。
“嗯,回去了,多谢福姨照顾了。”
“没事,没事,这左邻右里都这么多年了,客气什么。”
待宋怀诚走出房门的时候,何田立刻拉着福姨说:“福姨,你听到什么了吗?我一个字都没听见。”
“你小孩都听不见,我年纪大了,耳朵不好,更听不见了。”
何田想了想跑到何叶的房间,将宋怀诚和爹密谈的事情转达给了何叶,问何叶能否猜出是何事。
何叶心里虽然有个模糊的概念,但是并不能确定,只能对弟弟说她也不清楚,内心暗自决定明天一定要去找何间聊一聊。
何田只能一脸失望地离开。
第27章
第二天,何叶特地早起将福姨前两日做的枣饽饽给蒸上,为的就是找个机会和何间谈一谈。
何叶看着白面馒头上镶嵌着呈“十”字型的红枣,突然冒出了个无厘头的想象,每个红枣连成的轨迹就像是一个个在攀登顶峰的小乌龟,不由地就笑了。
何间一起床就看到何叶在灶台边忙碌着,将流着油的咸鸭蛋转盘,再将姜不凡送来的泡菜从缸里盛出到盘子里。
“这么早就起了,可是聿怀楼有什么事情?”何间看着忙碌的何叶问道。
“没什么事情,就是有话跟爹说。”何叶说着话手上也不闲,将枣饽饽连盆从锅里捞了起来。
何间帮着何叶将早饭都端上了桌,两人坐在桌边:“说吧,有什么话要跟我说,可是觉得聿怀楼工作太苦了,想不干了?”
“爹,不是……”何叶没想到何间会往这个方面想,只能先委婉的问,“爹,你什么时候回聿怀楼?”
“还没想好,过段时间吧,再看看你弟书读得怎么样?叶子,你就想问这个?”
“没有,那个……爹,宋大哥昨晚跟你说什么了?可是科举的事情?”何叶故意试探道。
“哦,你说小宋啊,没什么大事,就是找我谈谈心,谈谈心,对,就是这样。”
何间说话的时候,眼神也飘忽不定,没有一个定点,还反复强调着他在说的话,明眼人都能看出何间不擅长说话。
“他可是上门来求亲的?”何叶单刀直入,直切重心。
“你怎么知道?可是小宋和你说了?”何间瞬间瞪大了双眼。
果然不出何叶所料,宋怀诚果然是来求亲的,但想着事已至此,她再急也没有用,只能问何间他是怎么说的。
何间将昨晚的对话复述给了何叶听,何叶提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一半。
“叶子啊,其实我觉得小宋人也挺可靠的,你要不考虑考虑,爹也不是逼你,毕竟这榜也没放,也不知道小宋考得如何。”
“爹,这事情我不会答应的。”何叶语气坚定。
“这八字没一撇的事情,”何间也不愿和何叶因为这件事起争执,“这枣饽饽要凉了,快点吃吧,趁热吃。”
何间拿起热乎乎的枣饽饽就往何叶手里塞,何叶看着何间的态度,只能把原本想说的话全部和着枣饽饽咽回了肚子里。
何叶想着这件事情她姑且算是知道了她爹的想法,庆幸的是她爹并没有坚决要把她嫁给宋怀诚,只是还在思考中。
面对这种情况,何叶也只能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态。
-
金碧辉煌的宫殿中,礼部尚书赵正德正手持笏板向宣帝上报此次科举的状况。
赵正德毕恭毕敬地说道:“启禀皇上,此次科举各县市参加的学子共十五万余人,预计录取二百余人,目前试卷正从各个省市发往务城。”
坐在高位的宣帝从奏折抬起头,一张国字脸不怒自威:“此次,朕不想听到有考卷押送途中有掉包之类的事情发生。”
赵正德一听,立刻跪了冰冷的地上:“回皇上话,此次运送途中礼部已经联合兵部加派护卫人手,必定杜绝科举舞弊这一现象。”
“爱卿不必紧张,起来回话。”
赵正德这才颤颤巍巍地从地板上爬了起来。
“朕没记错的话,兵部尚书的儿子叫顾什么,是不是也参加了此次科举?”
宣帝话音刚落,赵正德的腿又差点要往下跪,暗自镇定了一下:“是叫顾中凯,就在务城贡院参加科举考试。”
“这次是不是宽阳侯府家那个小子也参加了考试?”
“是。不过请皇上放心,此次礼部定会不偏不倚,以公正公平的态度来为朝廷选拔人才。”赵正德没想到宣帝竟会问起具体的某位世家子弟,只能在此再度地表明决心,向宣帝表明绝不会出现徇私舞弊的事情。
宣帝心里也跟明镜似的,看着赵正德面对他的回答也是战战兢兢“没什么事情,你退下吧。等等!”
赵正德刚退后的脚又收了回来,“皇上,有何吩咐?”
“昱王的聿怀楼最近如何了?”
赵正德内心欲哭无泪,宣帝怎么就刚好逮着他问东问西:“回皇上的话,臣对于聿怀楼不甚了解。”
“哦?”宣帝突然起了兴致,“你平时不去那儿吃饭吗?”
赵正德觉得他今天不好好回答这个问题,可能就不能完整地走出这个宫殿了,毕竟外界也有传言说昱王的聿怀楼的收入不是进的昱王的私库,而是进了国库。
“臣近日忙于科举等相关事务,整日都往返于礼部和家中,还未曾有时间去聿怀楼。”赵正德将话说得完完整整,态度极佳地表明他白天黑夜都勤于工作,丝毫没有放松。
宣帝这才挥手让赵正德退下。
赵正德走到殿外,总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恍惚感,不过想着问聿怀楼估计是为了科举过后言情新晋官员的宴席,不过圣意也不是他能随意揣度的。
他正准备打道回府,却没想到一个他极不愿听到的声音叫住了他。
“赵尚书。”江征杰冲着赵正德大步走来,身旁还有兵部尚书顾楠。
“侯爷,江尚书。”赵正德冲着两人拱手作揖。
“听说这几日赵尚书忙得连家都没有回。”江征杰一上来就对赵正德一番恭维。
“没有,没有,这也不知道是哪里的传言,”赵正德想着趁早抽身,毕竟还在殿外,他与这两人的接触势必会传到宣帝的耳中,“两位可是来找圣上,若是的话,不妨早早进去。”
“哎,赵尚书,别急着走,”顾楠开口说道,“我们二人特地在此处等你,若是赵尚书赶着去处理事务,我们不妨边走边说。”
顾楠伸手,示意让赵正德先走,赵正德见这两人专门就是守着他,避无可避,也只能迎难而上。
“不知道二位大人找我何事?”赵正德故意装作不知道。
“明人不说暗话,大家都知道赵尚书负责科举的事情,今年我二人的犬子都参加了考试,不知道尚书大人可有耳闻。”
赵正德想着这江征杰果然武夫性子,说话也不拐弯抹角,想着刚才圣上还在问这两人的孩子考得如何,当然他并没有传话的心思。
“这是自然,毕竟两位公子都是务城的杰出才俊,多少还是听到一点风声。”
江征杰和顾楠两人对视了一眼,顾楠开口说道:“既然赵尚书知道,那到时候放榜之前可否事先通融一下,告知我二人犬子的考试情况。我和侯爷断无打算干涉礼部的运作,只是爱子心切,还望赵大人海涵。”
赵正德一听,还以为两人打算央着他看看家里两个孩子的考卷之类的事情,正打算严正拒绝,却没想到这两人只是为了提前一点探听结果,也不是要求调换名次之类的事情,看着同朝为官的情面上,赵正德也就松了口,答应了下来。
听到赵正德同意之后,顾楠和江征杰这才放下心来各自回府。
-
此时的宽阳侯府中,江出云的院子里,顾中凯正围着江出云怂恿对方一同出去游玩。
顾中凯从骑马打猎、玩蹴鞠、打马球说到参加诗会,江出云都无动于衷。
顾中凯说得口干舌燥,想着院子里也没有其他人,不顾形象地将茶杯里的水一饮而尽,把茶杯往石桌上一放:“这都考完了,你不跟我出去放放风吗?这么多你就没一个心动的,拜托,好不容易从科举中解放出来,你就跟我出去走走。”
江出云依旧专注地看着手里的书,不时还往后翻了一页。
顾中凯见江出云看得认真,凑过去看了一眼,发现全篇都是他静下心来才看得下去的论道类的文章,悄悄地在边上摇了摇头。
他思索着究竟怎样的活动才能吸引到江出云的注意力,看到桌上放着的点心突然来了主意。
“有了!这次你肯定会同意的,”顾中凯顿时激动不已,“我们去泛舟湖上。”
江出云终于从书中抬眼给了顾中凯一个眼神。
“你听我说,我还没说完,”顾中凯担心他还没说完,顾中凯就拒绝他,接着说“我们去吃藕,快五月了,藕是最新鲜的时候了。”
“可以。”江出云未经思索就同意了下来。
顾中凯一脸得意:“我就知道只要是关于吃的,你就会答应,果然没错。”
但顾中凯却不知道江出云此时的思绪早就飘到了聿怀楼,想着若是得到了最新鲜的藕,必定要送到聿怀楼做一桌全藕宴,品尝藕最新鲜的风味,只不过不知道何师傅是否回到了聿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