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志一同地用表情包冲他扔了鞋,白眼,烂柿子,臭鸡蛋等等贵重物品,扣死你算了!
事情就在一片祥和之中尘埃落定了,麦秋跟魏永宁、郑海约好了时间,转头又告诉了上官芷。
当时上官芷正在敷面膜,听完之后整个人就直挺挺的坐起来了,面膜掉地下了都不知道。
“你说什么?!你再跟我说一遍?!”上官芷的嗓子都有点破音了。
麦秋就又说了一遍,那边冲她喊:“我当然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我就是想强调一下!”
“……”麦秋无语凝噎。
上官芷也是真的没想到,她本来以为麦秋会是个稳定成长的蓝筹股,没想到她除了蓝筹股外还是个潜力股,时常会给人惊喜的那种!
“你必须必须得要个助理了!还有礼服!我先去借借看,租也行,实在不行咱们重金买两件,”上官芷兴奋地进入工作状态:“摄影师也要请,红毯照得发回国!”
她又问麦秋能不能趁此机会再减一点,不多五斤以上十斤以内就行,十斤以上就更好了,给女明星的礼服没有太胖的,太胖了穿着也不好看!麦秋就说不穿礼服,穿西服,女士小西装,还能遮肚子。几句话就把上官芷企图让她不健康减肥的小心思堵了回去,上官芷听了气馁得不行,但又为她的智商感到欣慰,起码在外面不会被人坑了还要帮人数钱。
不过气归气,上官芷还是看在麦秋这么争气的份上努力奋斗去了。
有这么神奇的艺人,她这个当经纪人的再不给力,简直暴殄天物!
因为是参加电影节,学校方面也给麦秋开了绿灯,允许她下学期回学校再补考。
就是不要往外传,这不是什么光明的事。
麦秋打了电话给秦豫章,前两天录《小说家》时看他心情好像不太好的样子,第二天参加网站活动时也不太高兴,不知道是不是剧组有什么事了?她打算告诉他一起分享一下喜悦。
结果电话没有人听,可能是在飞机上,听说他还有两个活动,去了才能回剧组。
下回再打好了。
要参加的不止一个电影节,上官芷直接联系魏永宁帮他和郑海解决了所有事,魏永宁再次给麦秋发了“谢谢爸爸”的表情包,麦秋回“有多远滚多远.jpg”。
他们去的第一站是F国,亚洲最大的电影节,属于比较年轻但是口碑不错的电影节。
唯一没想到的是,剧组第一个奖,是麦秋得了“最佳女演员”的奖。
听到特别像“烧麦”的“Qiu Mai”两个字,麦秋还没反应过来,上官芷直接说了句:“我靠!”
虽然大部分的奖项本质上都是分猪肉和利益分配,但是他们几个穷酸在国外是没什么人脉的,也就是说,这个奖还真不是公关得来的。在场几个人,除了魏永宁谁都没看过成片,都没什么信心。
麦秋和上官芷以及郑海都以为是入围而已,再说大家都没怎么出过国,来溜达溜达还是很可以的。电影节好歹还能多看不少国内看不到的电影,当旅游也是不错的,谁能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讲真,麦秋上台领奖时都是懵逼的。
为什么没人告诉她?!说好的准备演讲稿呢?!
她的英语也就是四六级的水平,能日常对话……也就日常对话了。
好在她还记得领奖台词一般主题就是感谢,感谢导演,感谢搭档“Hai Zheng”,感谢剧组的所有人员,没有他们就没有这部电影,就没有她的这个角色。
伴随着呼呼啦啦的一堆掌声,麦秋鞠躬下了台,魏永宁小声跟她说她英语真不错,连他都听懂了。
“……”听得麦秋连第一次获奖的激动都没了,只想撸开袖子狠狠揍他一顿。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这样积极。
偷偷地更一章短小君。
晚上见。
第74章 反向
因为参加的电影比较多, 麦秋他们剧组只收获了女主角大奖,其他就没什么了。上官芷激动的马上就吩咐小助理用工作室账号发消息, 还附赠了几张麦秋今天照的照片, 超前的新款人家不借,上官芷就借了一套经典款, 现在想买还买不到。品牌商还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能弄坏,不然要找价赔偿之类的。
上官芷不屑一顾, 这又不是买不起的高定款礼服,跟麦秋说随便穿,穿坏了她们赔得起!
麦秋点头应是,但也挺小心。
郑海和魏永宁好说, 一个本身就有正式场合的西服, 虽然不算多;另一个干脆穿了件戏服, 拍戏时麦秋从网上买的西服套装被他穿过来了(……)。
当初拍摄结束之后魏永宁就把戏服五十一件批发了,因为麦秋的审美在线, 居然还真的有不少龙套买的, 反正这么便宜,而且还是自己熨过洗过的,留个纪念也好!
最后魏永宁一算账, 他居然还挣了三百七十二块零五毛,你敢信?!
麦秋都无语了,早知道不跟客服又卖萌又求情地说降降价外加包邮了,赔死他!
一般大一些的电影节都是有电影市场的,各个国家的都有, 因为是亚洲电影节,除了F国本国的,一般都是亚洲国家的发行商,剧组来参加。
几个人都不懂F语,麦秋英语懂一点,但F式英语就听不太懂了。好在还请了个翻译,会好几国语言,长得不难看,情商也挺高,简直五项全能,除了贵没有半点毛病。
电影节还是有国内媒体的,看到他们也过来采访,华夏的媒体怎么都要支持一下。郑海不怎么会说话,魏永宁就推麦秋跟郑海一起去采访,他自己拖着上官芷和翻译一起去电影市场。
麦秋看魏永宁估计是怕他自己不会讲价,有个人可以帮帮他,也就没吭声,跟上官芷说她这边还有个小助理呢,不用担心。小助理是新招的,男生,同样是大学刚毕业。不过长得膀大腰圆,像保镖多过像助理,反正麦秋和上官芷的所有行李他都能搞得定,搞得她们俩一人拎了一个小包,怪不好意思的。
小助理点头,挺沉默,但这一路上看他还挺靠谱的,比原来的上官薇靠谱多了。懂得不算多,但是听话,让干什么干什么,不该干的一句话不多问,这样就很难得了。上官芷自己很满意,麦秋觉得也可以,现在还是实习期,过一个月他要是还保持这个样子,就算他正式入职涨工资。
有这么个人戳在麦秋身边,上官芷也就放心撒手了,安全之外她本来也没什么不放心麦秋的,那丫头灵着呢。
天灵灵地灵灵的麦秋跟郑海一起接受华夏媒体的采访,还好,能来这种地方做采访的一般不是官方媒体就是专门做电影的媒体,问题不会绕着八卦走,郑海也能勉强说几句。
现场没什么位子坐,基本上都是站着做采访,摄像机直接往脸上怼,或者干脆用录音笔录。
不过因为时间有限,都是差不多问几个问题就撤了,有的媒体甚至干脆共享一个问题。反正两个人也对不准所有镜头话筒,有问题就顺便答了,也算资源共享嘛。
这种前线式的采访更讲究时效性,所以都不会问太复杂的问题,郑海有些放松,麦秋倒是很淡定,所有问题她都答得滴水不露还能冒出点小幽默。开玩笑,这些都是当娱记时她安排助理问的问题,很多坑都是她刚实习的时候前辈教的,要是再不会回答可真是傻吃孽睡缺心眼了。
“就当普通聊天就行,”麦秋跟郑海说道:“想到什么说什么,你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她这么说话,郑海脸色就好了很多。相处久了就知道,你要是跟他客气,他能比你客气一百倍。熟人之间说话不是特别讲究,他反而会更舒服,也不知道是什么环境养成了这样的性格。
“我就是不习惯。”郑海这么说道,同样是镜头,面对媒体他就真不习惯,特别的紧张,没话说。
这种感觉麦秋也有,在刚开始学表演的时候,但见多了就习惯了,于是她就点点头没再多说了。
郑海跟她不一样,有很多人哪怕拿了影帝在内也有点查无此人的意思,除非拿的是国内奖项。但华夏奖项非常的不容易拿,华夏娱乐圈有多少人呢!很有可能郑海在这边拿了奖项,回国也依旧没有人理,所以在这方面她不会随便鼓励他面对媒体,没热度哪来的媒体采访?就更别说后续了。
两个人差不多采访完就去找了魏永宁他们,打过电话确定位置,过去时就见到几个人在相谈甚欢。除了魏永宁、上官芷和那位翻译,另外的还有两个人,一个肚子而非常大的金发蓝眼的胖老板,一个戴着眼镜,梳着二八分抹着发胶的亚洲人。这两个男人都很有特点,就是分不太清是哪国的。
后来上官芷解释过才知道,一个是F国当地的发行商,一个是H国的导演,两个人都很喜欢他们这部电影。可怜麦秋和郑海两个连原片都没看到过的演员,先得被迫接受影迷的喜欢。
至于为什么几个人没有看到自己的电影,因为前一天得奖后都喝嗨了,第二天睡过头错过时间了(麦秋:捶死那个买酒的!)。
要被捶死的魏永宁傻乐得不行,F国的发行商打算买断本国的放映权,还能帮助送展几个国际电影节。他们这行都是做熟了的,每年都做,看他的电影有潜力,才来搭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