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个导演要是闹得太厉害也是要换的,工业链成熟的另一个方面就是,类似的工作人员多得像蚁窝里的蚂蚁。
为了迎合公共假期以及各大颁奖典礼,西方国家通常电视剧制作会有冬歇期(每年的十二月到一月),而夏季则有各种体育赛事,暑期档电影等等的存在,各大电视台更热衷于播放真人秀等节目。这就导致M国的电视剧多集中在春季和秋季,精彩到基本上是神仙打架的程度。M国电视剧跟H国电视剧类似,都采用边拍边播的方式来进行拍摄,观众意见对于拍摄也都很重要,观众甚至可以投票决定某个角色的生死,比H国编剧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跟H国不同的是,M国编剧通常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里面包含了各种专业人士,这就不会出现医生不会救人,律师不会控辩的白痴问题。支持很多观众观看的目的是高能的剧情,合乎角色的演员,也可以通过某些剧种来了解他们完全接触不到的生活,而不是看编剧还能瞎编出什么玩意儿来,演员还能AI到何种地步。
传统剧集一般是一季二十二集到二十五集,每年九月中旬到次年四月下旬期间,每周固定播放一集。网络剧则是七月底到十月初拍摄一半,感恩节和圣诞节期间拍摄四到六集,冬季结束再拍剩下的剧集。
麦秋他们拍的是网络剧,但是制作人第一季只打算制作十二集,这是首次用麦秋这样在M国名不经传的演员挑大梁,总要做好规划,至少不能赔太多的钱。而且他们也不是按照以往网络剧是在七月开始拍摄,更多的是做足准备。
当然,要是真的订阅率可观,网站肯定会加大投资,那时才会考虑把十二集拉长,或者开拍第二季。
而麦秋到了M国第一件事,则是申请加入演员工会,交钱的同时也保障自己的利益,魏永宁自己是导演工会的成员,所以才极力推荐麦秋申请工会。工会制度可以争取更好的合同,帮助谈判,争取更好地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受到相关法律保护等等。举个例子,工会演员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度,如果麦秋不是工会演员,也许她加班了都没有加班费。
一切准备就绪,麦秋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部 M剧。而她的第一个镜头,居然是个倒叙视角。
因为《人生书店》里书店是最要紧的内景,剧组很干脆的直接建了一个三层书店,里面每一本书都是真的,可以翻开看的那种。而且据说会随着时间线的推移,他们会改变一楼畅销书的放置,以及绝对不会出现比当时年代超前的书。
一楼是宽阔的普通图书,还有一个接待台,二楼是一部分图书和露西的卧室,卧室的里面有一层楼梯,直通三楼。
三楼才是没有窗口、密不透风,摆放“人生书”的地方,当然,对外统一告诉是仓库。
因为是倒叙,镜头拍摄的时间直接是圣诞节,这个对西方人来说最重要的节日,没有之一。
麦秋之前跟爱德华已经对过很多次戏,这一场主要是两个人的站位,还有时机的配合。可能是为了培养情绪,爱德华跟她打了声招呼就直接讨论工作了,麦秋也是这样,包括魏永宁自己,光顾着给两个人从头到尾讲习,其他话什么都没说。工作人员看到三个人这个样子,也都默默地做自己的事情,整个片场安静得像鬼屋。
背景外面播放着圣诞颂歌。
爱德华饰演的汤姆脸颊嘴角都是伤痕,身上的衣服也灰突突的,慌乱地躲到了一个书架后的箱子里。
麦秋则穿得像个圣诞树一样,红色的裙子,红色的圣诞帽,脸上没有化妆,皮肤看着白的透明,整个人还透着一股清新的气息。三楼的灯光一闪一闪的,忽明忽暗,让她看着脸色更苍白了。她手里还拿着一个圣诞铃铛,走路时一晃一晃,发出清脆的响声,像是想要被人发现似的,她一路走过一层层书架,一路用铃铛敲击着,叮铃铃的声音非常的有节奏。
她笑眯眯地说:“Tom, where\'re you(汤姆,你在哪里)?I\'m coming(我来啦)!”声音里充满了愉悦感。
汤姆闻言,往后缩了缩,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嘴。
他非常害怕的样子,浑身忍不住的颤抖,又尽量搂紧自己让自己不再抖下去。镜头怼到他的脸上,汤姆的眼睛里都是恐慌和彷徨,像是本就绝望的人更加找不到出路一样。随着一下一下地敲击声传来,如同一下一下地敲击在他的心上。
麦秋饰演的露西找了一圈,都没有找到人,汤姆好不容易松了一口气。随即,露西不再敲击铃铛,而是唱起了圣诞颂歌,她的声音很柔软又很有磁性,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脚步轻快极了,仿佛无忧无虑的少女。换做一般情况下,其他人肯定很难理解汤姆的恐惧,有什么可怕的呢?多可爱的女孩!
这样“可爱”的女孩子,蹦蹦跳跳地往门口的方向走去,门吱嘎一声关上了。
汤姆又等了一会儿,传来了下楼的脚步声。
他像是好不容易被救活的垂死之人,呼了好大一口气。
然而没等他来得及想办法逃出去,头顶上冒出了一个甜甜蜜蜜的声音。
“Catch you(抓到你了)!”
从灯光照耀在地上的影子来看,一个又瘦又小的影子缓慢地变成庞然大物,吞噬掉了原本箱子的影子。
书店外的圣诞颂歌还在不停地播放着。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作者有话要说:剧情前面写了不少了,后面也会少写一点点。
工会申请其实很复杂,不过这里直接简略,大家就当架空好了。
感受到大家的爱,我又有力气更新了!
晚安,么么哒!
第146章 开心
第一集 的全部镜头拍摄结束后, 整个剧组气氛终于变得正常了起来。
爱德华还是个挺会讲笑话的人,演范的埃里克也很有梗, 两个人在的时候片场都很欢乐。而麦秋, 在长达一个星期的入戏后也找到了状态,入戏和出戏都变得容易了起来, 还多了一个“Autumn(秋天)”的外号。
起因是“Qiu”这个字对外国人实在很不友好,金栋洙管她叫了老长时间的“Q·Q”才练明白自己女朋友的名字。在《人生》剧组里有魏永宁, 但其他人都是英语沟通,魏永宁说秋的时候他们有时都不知道怎么指代,一着急就英文了。
后来就变成了全剧组都一起管她叫秋天,麦秋倒是毫无障碍的接受了, 毕竟这个“外号”没有恶意。
事实上她的护照上写的是苏艳芬的名字, 要是真的按真名算, 叫Fen也许对其他人更容易一些,不过她默默地就把这事丢掉了。
苏家父母那次闹大事情之后, 麦秋就让上官芷把苏父苏母公开的银行卡号记下来。每个月按照国家最低要求的供养父母基本线打钱过去, 顺便把之前几年欠的都补上。然后再在网上自己的账号上,把所有打钱证据全部传上去存档。
上官芷其实很担心:“这么做真的不会没问题吗?大众口碑总是要顾忌的吧?”麦秋是不违法了,但这样真的好说不好听, 尤其是在麦秋赚得还不算少的情况下。
麦秋耸耸肩道:“怎么做都会有人说的。”停顿了一下,又说:“总得让他们明白不是当父母就是老大了。”
“那要是他们在媒体面前认错呢?”上官芷比较担心的是这个,这个年代总是不要脸的人更无敌的。
她这么一说,麦秋表现得就更淡定了:“那就原谅他们,至于给不给钱, 给多少,就看他们听不听话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时这话也适应于家庭关系,如果你赚的钱是全家人的总和还要多,那家里人就算想指手画脚也要思考一二。这就跟小时候我们拿零花钱时要跟父母讨巧卖乖,假装自己是个好孩子是一个道理。
世界上有付出的父母和孩子,当然也有吸血的父母和孩子,比起遵从天性的动物,人类要复杂的多。
上官芷觉得麦秋算是被父母伤透了心,可有些话她也不能不说:“如果他们好了伤疤忘了疼……”
“所以我让你把所有转账的记录都传到网上。”麦秋没让上官芷分出小号来,就是在麦秋工作室的账号上传,前面加tag转账记录,别的什么都没有,但凡是有点脑子的都能明白这些是什么东西。
大众的耐心是很有限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件事炒作超过三次,就会变成狼来了的故事。不仅不想听,而且还很烦:“以后也都照这样做,不用宣传多余的东西,让所有人看看到底是谁贪得无厌。”
麦秋自己本来是不喜欢暴露隐·私的,可苏家父母上赶着要“曝光”,那就曝光好了:“转账用工作室的账号,要是买东西或者什么的用助理的账号,对了,我是不是该找助理了?”
上官芷没忘这事:“会英文的助理可不好找,不会英文的你现在也用不着,先用我的账号吧。你要找个M国人吗?”
“那倒也不用,”麦秋说道:“就是辛苦你了。”现在上官芷都是在干助理的活,兼职经纪人。
不过她的英文很烂,其实还是在做助理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