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做其他人可能没那么容易相信,但是何又诗告诉他的,就像何又诗告诉他宋阳平看好秦豫章一样。
余正业很快就被套路了,而且麦秋也的确值,她是少有的自己在国外有影响力的小花。
宋阳平收购了麦尚和业的股份,相当于让麦秋变成了自己人,自己人当然要给麦秋资源,何况签的合同条件达成还有一整年的时间,大不了他们多签几个新人,多割几片韭菜,总能凑上额度的。
眼睛大肚子小是余正业本来就有的毛病,何又诗不过给他敲了敲边鼓,再跟他胡编乱造了一通,他就信了个十成十。要知道,何又诗好歹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余正业的眼界比她低得多。
计划很容易就成功了。
再之后就是余正业跟何又诗商量“假离婚”,这不是何又诗跟他提的,而是何又诗让余正业的助理经常在他身边提起来的。明星也好,政客也好,假离婚是一种保存财产的方式,也是挪动财产的方式。
何又诗再不经意间提及,麦秋去H国其实是去争取电影了,有可能跟M国合作的大电影,只不过对外说是放假。余正业就说嘛,想想看,麦秋也在对赌合同里,怎么可能那么悠闲?看来,宋阳平的确没少给她拉资源。
再之后,余正业就开始劝何又诗,两个人“假离婚”,财产都给一个人,公司留给另一个,这样也是为了防止对赌失败。
如果达标,宋阳平投的钱里多数都是余正业的,少数是另一个股东麦秋的。
如果不达标,钱都要余正业和麦秋补上,余正业赔大份,麦秋赔小份。
“这也是为了两个孩子。”余正业苦口婆心地劝道。
何又诗“犹豫”了半天,禁不住余正业软磨硬泡,才答应了。
两个人毕竟有孩子嘛。
离婚后的结果,孩子归何又诗,其他财产归何又诗,麦尚和业的股权归余正业。
大团圆结局。
作者有话要说:陪母上看晚会,晚了。
元旦快乐!
么么哒!
感谢在2019-12-30 23:24:16~2020-01-01 00:22: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颜祎 9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5章 线索
麦尚和业似乎就这样被决定了命运, 而不能接受的还有一个存在于公司,暂时没有股权的执行总裁。余元不是一个傻子, 宋阳平和何又诗的套路, 他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这是一个局。
可偏偏余正业就想不明白。
——只能说, 世界上总有处于智商洼地的人。
他向宋阳平提出辞职,理所当然地被挽留了:“无论对赌协议最终结果是什么样子, 都不影响你为公司创收。”
宋阳平的确是在何又诗的提议下故意跟余正业他们签了对赌协议,但也并不代表他喜欢看着属于自己的公司赔钱。公司还在,员工也都是他找人招来的,不是糊弄而已, 虽然暂时没有客户和项目, 可依旧还是可以继续做下去。
对赌协议签的金额很高, 所以哪怕是余正业下了死力气,宋阳平也完全不担心他能有本事达到标准。既然如此, 那么大可放手让余元他们随便做, 哪怕是他们真的达标了,到时候宋阳平也有办法让他们再比条件金额稍稍亏损一点。这些话宋阳平没有直说,余元却从他的字里行间体会到了意思, 他不得不感慨,这才是干事业的老板。
别看宋阳平文质彬彬好像特别好欺负的小白脸似的,真狠起来才能杀人于无形。
人不可貌相,看宛如一朵白莲花般的何又诗就知道了。
成年人的世界,事我要办, 钱我要赚,公司归我,债务归你。
但不管怎么说,又宋阳平的许诺,余元也能放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干事业。随即宋阳平请大家吃饭,麦秋、上官芷、何又诗、余元都到了,除了余正业。一顿饭之后,余元也就明白他是自己人,余正业才是外人了。
他不禁为余正业这人抹一把辛酸泪,然后等到真要开会时,都是把他当傻子一样糊弄。
余正业有些不忿,但目前公司确实没什么适合他的项目,他想拿主意,大家都同意。找大导演?公司没有人能接触到;找投资?一听说是余正业当主演都挂手机;他跟员工发脾气?员工一边哭,一边说自己真的没办法……
职场上要真的想糊弄SB上司,也是有一万种方式的。
就算是余正业想天天来找茬,宋阳平派来的“监督人员”直接就把他给赶出去了。什么?没听说过对赌协议还有监督人员?我们老板投了一大笔钱过来,谁知道你们会不会携款逃跑?就算不携款逃跑,谁知道你们有没有乱用资金?没有监督怎么行?别的公司有没有我们不管,我们公司就这个规矩,完全合法,有种你去告啊!
余正业想掀桌子,然而他也没忘记,自己现在背着对赌协议呢,而且他还跟何又诗离婚了。
两个人还说好假装还在一起,毕竟他们的人设就是恩爱夫妻。何又诗也答应,不过转头就开始勤快地接起了戏来,美名其曰对赌协议也不能全靠麦秋,他们也要尽一点力,也是为了家里好。
甚至何又诗干脆就住在剧组了,两个孩子余正业管不过来就送到姥姥姥爷家,保姆也跟着过去。余正业只好自己另外请了个保姆,每天去公司摆摆款,像个大爷似的瞎指挥一通。
好在没多久他也要进组了,是开公司之前签的合同,也是个小网剧,他想起何又诗说的话,大爷似的去了。
公司的人不用受他摧残,都松了好大一口气。现在公司里能赚钱的一共就两个艺人,麦秋和何又诗,所以大家都在想着要不要扩大规模,签一些新人什么的。
国家对少数民族有政策福利,有人提议签少数民族的新人,公司在这方面也容易许多。以前不少别的公司也这么干的,上面也鼓励,还能给公司树立正面形象。
“最好不要签太多人。”搞选秀节目什么的,现在都是各家公司内定的新人了,他们公司自己办的话,没有那个经验,不容易拉到赞助,搞得越大赔得越多,搞得越小,没有人看。
“艺校里有不少都是签了约的人,我们现在招也晚了,这届艺考都过去了,”有人说起来:“不然还是做电视剧吧,搞一个小一点的海选,从里面挑人,麦秋做女主。”
“没有本子,有谁有看好的剧本吗?不然找个编剧工作室也行。”现在都是这么干,自产自销,用的都是便宜演员,剧本也比较随意,最重要的是成本低,卖出去时收入高,严格来说等于消耗麦秋的人气。
“团队怎么解决?”有人问了。
“组个班子就行。”有人是老油条,说的理所当然。
“当然不行,这是公司的第一个项目,哪怕是装,也要给我装得漂漂亮亮能见人的。”余元直接自己否定了。
不少人沉默。
就是老总这么一说,底下人就领会到意思了,这是不喜欢赚快钱的老总……
就是公司不是签了对赌协议吗?不着急?
也是,签了的是何又诗夫妇,不是他们,老总喜欢磨洋工,出细活,那就来呗。
“找IP吧,口碑好适合改编的,大家都去找。不要拘泥于古装剧,奇幻的,现代的,哪怕是搞笑的,百合的,也都可以试试,我们一起商量嘛。”有个年纪大的员工说道。
余元点点头:“就是这样。”他其实并不太懂这些,但是总归有人懂的。要不是上官芷是麦秋的经纪人,他还挺想把她拉过来的,该让她没事过来一起开开会。现在开会的,总归都是员工,不是老板。
上面发话了,整个项目的基调就定下来了,每个人都提出建议,轮廓就渐渐有了。余元还去宋阳平那里借了人,那些都是大拿熟手,过来开几次会就够公司里这群人学习记笔记的。
麦秋从H国回来之后,也一起开了几次会,还提了一点意见,主要是毙掉几个推荐的本子。因为职业的关系,她以前看的剧也比较多,虽然不是一个世界,观众的口味不好完全拿捏,但至少什么是雷点她很清楚。她说的有理有据,一些原本只把她当老板哄的员工也对这位明星产生了另类的认识,起码……这个老板不是个SB。
有了麦秋的加入,员工们也了解了一点老板的想法,纯沙雕的剧毙掉,情节不吸引人的毙掉,逻辑有问题的毙掉,贬低女性的毙掉,贬低男性的毙掉,太血腥的毙掉……很快就刷掉了百分之八、九十的IP。
没有多久,麦尚和业要招新人的消息也传了出来,公司干脆发了海选预告,瞬间邮箱私信爆满。麦秋跟余元商量,搞一个小型招聘会,做直播。像是艺考考生那样,他们也考才艺等等,也可以在微博上投票。
不过投票机制不能太简单,最好像微博超话那样复杂,他们跟网站联动,就用超话好了。
这对网站也是一个推广,网站那边很容易就同意了,还给麦秋来了几个热搜。
“要不是你是公司的招牌,上上下下都等着你拍戏,我非把你拉到公司宣传部不可。”余元对麦秋大大改观,这种仿佛天生就会的营销人才,在国内实在是太少有了,绝对值得高薪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