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杀了你!杀了你!”
她这辈子啥时候吃过这样的亏,被人告了黑状,活活被唠叨了好几天,死的心都有了!
“姑娘!你这是干嘛?快松手!”
绿青又吓了一跳,在一边焦急的喊。
大壮也撂下车子过来拉架,不明白自家姑娘这怎么跟人一见面就掐脖子。
可是伸着手这边看看,那边看看不知道从哪下手才能把俩人给拉开,急的一脑门的汗。
余九斤冲俩人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反手很轻松的就把宁弯弯自以为使上了吃奶的力气的俩小手给掰开了。
回身一捞,宁弯弯自己都没明白咋回事呢,就到了他怀里了。
余九斤就用一个胳膊就固定住了她的两只手,还能把她给圈住怎么都挣扎不开。
然后另一只手一甩缰绳,小毛驴又哒哒的迈着自己的四个蹄子小跑开了。
“喂!你放开我们姑娘!男女授受不亲,这成什么样子!”
绿青在后面追了两步,才想起自己哥哥和那一车馒头还在那。
赶紧又回头拽了正挠着头,不明白自己该不该去解救嗷嗷叫的自家姑娘的哥哥。
俩人才拉上板车在后面追。
宁弯弯嚎起来那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今天镇上还有集,村道上挎着篮子赶集的人还挺多的。
那是谁见了都得多打量她两眼。
“啊……啊……放开我,你放开我!救命!拐子……”
她想喊拐子拐孩子了来着,可是嘴一下被捂住了。
宁弯弯那是张口就咬,边咬还边甩头,跟条小狗一样。
谁想余九斤并没有她预料的那样呼痛出声。
他也不挣扎,宁弯弯自己咬着咬着就心虚了。
翻着眼皮瞧他,面无表情,跟咬的不是他似得。
哼,继续咬!
半晌,头顶传来声音。
“你右边有颗牙松了!”
宁弯弯:“……!”
她拧着眉头仔细感觉了下,确实松了,她怕在把那颗牙给崩掉了,只得是悻悻的松口。
一边拿舌头顶着那颗松动的牙齿估算着多久会掉下来,一边恨恨的盯着那只手的虎口处沾满的口水,和自己咬出来的牙印。
余九斤无奈的揉了揉她的头顶。
“你呀,真是太皮了!”
宁弯弯继续盯,她还是不解气,她在检查自己左边有没有牙齿松了,没有的话她可以用左边继续咬。
余九斤长长的叹了口气,似是有很多的无奈。
低头细细的把她身上先前摔倒粘上的黄土拂去。
“你可有一点女娃的样子!”
宁弯弯更恼了,故意的在他怀里扭来扭去一刻也不能安生。
余九斤只好是用两只手将她搂在怀里,搂紧了。
“乖,不说你了。”
宁弯弯:“……哼!”
才不管他,继续是扭来扭去,跟条虫似得。
余九斤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懒得说她了,就只是把她抱的更紧,任她故意的在怀里皮。
宁弯弯也是难得的起了个大早,一会闹的累了就打起了哈欠,脑袋一歪居然不知不觉的仰着头靠在他肩膀上睡着了。
余九斤:“……”
这也太不设防了吧?他要是个坏人可怎么好?
无奈的摇摇头,他给她换了个舒服点的姿势,脑袋侧着靠在自己的颈窝处。
低头细细的打量着她的小脸,皮肤光滑的没有一点瑕疵,都能看到细细的绒毛,睫毛很长,像两把小刷子一样。
她的唇动了动,似乎是梦呓了一句什么,声音太含糊也没听清。
余九斤忍不住摸了下她的脸颊,果然是细细嫩嫩的,跟村里整天地里头跑的那些孩子是不一样的。
她可是地主家的大小姐,爹娘舍不得她让太阳晒着,舍不得让风吹着。
余九斤想着忽然就笑了,就一下,自己也没明白是为什么,忙又收敛了去。
宁弯弯是被集上热闹的吆喝声吵醒的,打着哈欠把眼睛睁开一条缝,瞧了瞧集上的人,这会虽然还早,但是人已经挺多的了。
正值农忙,赶集也都是趁早,这样就不耽误时间干活。
她又打了个哈欠,一点也不见外的跟余九斤咕哝:“把我送到码头那边。”
“你就不怕我把你卖了?!”
宁弯弯继续咕哝:“卖了吧,记得分我爹娘些银钱,就当给他们养老了!”
余九斤:“……”
宁弯弯觉得自己好像又睡了一会才猛然的惊醒。
------题外话------
这个年过的日夜都颠倒了,想把作息调过来,可是早上起来了晚上依然睡不着,白天困的头疼,一天都没有精神,这毛病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传染开来,都跑不了,哈哈……
第74章 薄利多销(二更)
发现自己还在车上,急急忙忙的跳下来。
“你快走,一会绿青来了看见你要气死了,我今天就不用过了!”
余九斤:“……”
怎么感觉怪怪的?但还是依言走了。
果然,没等多长时间大壮和绿青就拉着板车急吼吼的到了。
俩人都赶出了一身的汗。
绿青虽然没见着余九斤,却还是把他一顿骂,还一边抱着宁弯弯哄,仿佛是她受了多大委屈一样。
把个宁弯弯乐的肩膀一耸一耸的,绿青还以为她在哭,骂的就更凶了,半晌才发现她是在笑,顿时气的没了脾气。
今天的码头很热闹,来来往往的全是卸货的苦力。
从这里水路转陆路的一般都是早起卸船,雇了车马早早的启程赶路。
宁弯弯就在码头的路边指挥着大壮把车停下,把被子一掀,馒头的热气都还在呢。
这一次她是吆喝都懒得吆喝了。
直接把一块麻布往板车上一挂,上面是她祸害了自家哥哥一只毛笔写出来的几个大字。
干粮,一文一个!
农业落后也有落后的好处,这种市场近乎于空白的东西可是就不愁卖了,自是怎么省事怎么来。
果不然,没一会就有人来问。
“这是个啥做的干粮呀?怪白的。”
“您尝尝。”
绿青见来了生意,忙按宁弯弯说的掰了一小块馒头给了那管事的模样的人。
还不等她解释,就又有个掌柜的模样也凑过来道:“没见识了吧,这不是麦子磨面做的馒头吗?”
那掌柜倒是个不知道客气的,自己就从绿青手里那个少了一块的馒头上揪下来一块尝了尝才皱着眉头道:“是这个味,你这一文一个这么便宜,别是听岔了家里大人交代的吧?”
这掌柜瞧着也是个走过南闯过北,吃过见过的,还不相信这价格了。
“那不能的,东西虽然便宜但是禁不住各位掌柜一次买的多呀,大家都是有见识的人,麦子啥价都知道,只不过是因着加工不易才贵重,我们乡下人最不缺的就是力气,薄利多销嘛!”
宁弯弯笑眯眯的对那掌柜说道。
“小丫头还挺会算计,这玩意我在北边的漠北府城里见过,方便是方便,但卖的太贵,折算下来也不比肉干便宜。”
那掌柜说着思索了一下。
“一文一个,我要从你这买了带到别的地方卖上个五文十文的岂不是一笔好生意!你要把这馒头的做法教与我,那岂不更是一桩生财之道。”
这真不愧是商人,脑子转的忒快。
宁弯弯被他逗的咯咯的笑:“这天眼瞅着越来越热,您要在路上走个三五天的还不坏掉了!况且您要往南吧人家是食稻米的,未必乐意吃这玩意,您要往北吧,朝廷也在大力推广麦子磨面的技术,您也说了,都已经有卖的了,即便是能卖的上价也是一时的,不是长久之道,您一看就是做大生意的,在这上面费神不值当。”
不管在什么时代,稻子都是稳坐产量第一的宝座。
可现在没有那个技术,只能在南方种植。
而北方现有的农作物里麦子产量是最高的,只要是磨面的方法一推广,就会从只能是豪门大户才能吃得起的金贵东西迅速沦为街头巷尾人人都吃的上的普通东西。
现如今麦子处境的两极分化会立刻消失。
同样,当有另一样更高产的农作物,比如玉米,红薯之流推广开来,麦子又会被推回神坛上去。
只能是国富民强,老百姓真正的丰衣足食,追求吃得好而不是单纯的吃得饱的时候才能在把它从神坛上拉回来。
但这种日子在重农抑商的这种社会里显然不大容易实现。
“你这娃娃瞧着没多大点,见识倒是一等一的。”
那掌柜朝宁弯弯竖了个拇指,又看了看一车的馒头道:“这么着,你这一篓子也得个三十斤吧?这么着,这一篓子,不,这东西对于我们这样赶脚的人可是太方便了,随便就口咸菜就能填饱肚子,也不用为了顿饭死命的赶路了,这两篓子我都要了。”
说罢回头招呼手下正忙着装车的伙计。
“老四啊,拿几个咱装肉干的包袱皮来!”
回过头来又跟宁弯弯讨价还价:“我一下子要这么些,小丫头你得给我算便宜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