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翠花几人大喜,都是自家孩子,现在都有出息了,能不高兴么?
一时间沈府上下全都喜气洋洋,知道沈瑾二人中进士的消息后,脑洞大开的百姓们又有了新思路:沈大人果然是文曲星下凡啊!看看,离他近点沾了他身上文气的人不就都中进士要当大官了?
别说,信的人还不少。就连某些官员也信了几分,工部还有人偷偷问沈钰要点旧衣裳之类的物件,说是家里孩子明年也要下场了,图个吉利。
还不知道京中传言的沈钰简直一头雾水:你家孩子考试图吉利,向我要旧东西干嘛啊?
结果前来同他套近乎要东西的同僚还不少,沈钰直觉哪里不大对,应付了几句便回了家。
陆芜早就听到这样的传言,心下也暗自纳罕,结合沈钰这一路的经历,这传言还真有几分可信。
沈钰这个当事人反而算是最晚得到消息的那一波,简直哭笑不得,这都叫什么事啊,自己怎么就莫名其妙地抢了道观的文曲星生意了啊?
然而同僚们信,沈钰也不能不给面子,还真给出了不少自己的旧物件。看着同僚们满心欢喜地将这些东西带回去让儿子带着,沈钰整个人都有点恍惚,万万没想到沈瑾他们中个进士最后出风头的竟然是他。
还有不少人都开始打着把儿子往沈钰家里送的主意,离得近才能多沾文气嘛。
沈钰脸都僵了,这都什么毛病,一个个的都太闲了是不是?没事干的话都跟我来,正愁找不着人帮忙呢!
在季阁老的筛查下,沈钰挑了一批靠谱的同僚和匠人,开始了造水泥的大业。
沈钰没亲自造过土水泥,只是脑海中有个大概的印象,配方比例啥的都不知道的,听得人简直一脸黑线,都觉得这主意有点不大靠谱。
不过专业的就是专业的,就算沈钰给出的信息不大精准,匠人们也嗅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沈钰找季阁老帮忙调动工部的人手来研究土水泥真是太对了,水泥的烧制需要窑,光这一点就够沈钰抓瞎,总不能为了研究水泥还特地弄个窑出来吧?那这成本也太大了,最终做出的水泥可是要上交给朝廷的,沈钰又不能从中获利,还不得亏死?即便陆芜陪嫁中有窑,那也是为了她名下的铺子服务的,沈钰也不好意思让陆芜吃亏。
现在,有朝廷做后盾,又有季阁老暗中开后门,沈钰要啥,季阁老就给啥,没过多久就把需要的东西全都凑齐了。
沈钰记忆中有两三种制水泥的办法,季阁老这么给力,沈钰的胆子也大了,大手一挥便决定三管齐下,分出三个小组各自负责其中一种方法,最先做出水泥的那组能得到奖赏。
沈钰向来不贪别人的功劳,上回水车的事没瞒下那两个匠人的功劳就足以看出他的人品,这回跟着他研究水泥的官员们精神一振,想到沈钰他们上次得的好处,干活积极性格外高。
有沈钰提供的大概研究方向,又有季阁老充沛的物资供给,沈钰他们只要仔细研究各种成分的比例和烧窑温度这些细节。
试验过程是痛苦的,失败了无数次,一堆人脸上都是灰,完全看不出朝廷命官的风光,很是狼狈。
要不是沈钰坚信水泥这东西绝对存在,其他人在失败了四个月后简直都想放弃了。
好在沈钰思想工作做得不错,看到有人精神不济就开始给他们洗脑打鸡血,这才让他们坚持到现在。
然而,沈钰也知道,这些人也快极限了。不是每个人都能耐得住实验的寂寞,这帮家伙能撑到现在已经算是不错了。
老天爷确实格外偏爱沈钰,在众人士气最低迷的时候,用砖瓦和石灰做水泥的那一小组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真的造出水泥来了!
包括沈钰在内,所有人都是精神一振,这个好消息大家等了多久了?可算是等到了!
有一就有二,好消息接连传来,其他两组也慢慢做出了水泥,用事实证明,沈钰的提议是对的。
季阁老听到这个消息,第一时间跑来查看水泥的作用是不是如同沈钰说的那么大。
沈钰也不废话,让人抬出一包水泥倒在地上,掺了适量的水,用铁锨搅拌均匀后,陪着青砖建了厚厚一道屏障。过了几天,水泥充分硬化后,季阁老试着上手推了推,纹丝不动,抬脚踹,脚疼,拿了大锤过来使劲儿敲了好几下后才敲出一个窟窿。季阁老立即乐了,他筑堤几十年,早就看出了这玩意儿对河堤的大用,喜得直拍沈钰的肩膀:“好小子,就知道你有本事!这一回,住在水边担心闹灾的百姓们就能高枕无忧了!”
沈钰脸上艰难地挤出一抹微笑,下手轻一点啊,肩膀都要被你拍青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更,二更会很晚
第99章 发展
沈钰这帮人研究出水泥, 最高兴的人非季阁老莫属。这位阁老大人见了太多因为洪灾而支离破碎的家庭, 半辈子都在和洪水作斗争。现如今有了水泥, 堤坝便能更坚固些。即便沈钰这回弄出来的水泥并不像上次那样夺人眼球一车一车往国库拉银子,但在季阁老心里, 水泥的分量比上回那些上千万两银子还要重得多。
这关系到的, 是无数条人命,无数个家庭的幸福。哪是银钱能够衡量的。
季阁老为人刚正不阿, 也不会眼红沈钰他们的功劳,不仅如此,为了能让水泥能尽快发挥作用,季阁老一马当先去了养心殿,将这个好消息告知了元嘉帝。
其他人也挺高兴, 季阁老是个公正的人,沈钰为人也厚道,他们只要等着元嘉帝的奖赏便是。
想到上回沈钰得到的好处, 其他人心里便激荡不已,这可是面子里子都有了,升官发财两手抓, 谁都不羡慕?
沈钰倒是挺淡定, 得了元嘉帝好几次大手笔的赏赐,如今沈钰也不缺银子,至于升官不升官……升了官后估计也是待在工部继续走创新之路,有季阁老罩着,估摸着跟现在也没差。
其他人见沈钰这冷静的模样, 心下又忍不住感慨,这才是能干大事的人啊,看看人家沈大人,年纪轻轻,定力却比一般人都强得多,怨不得人家能平步青云得陛下和阁老们看重呢!
元嘉帝听闻水泥之事,亦是惊讶,连忙命人取了水泥过来,想亲眼看看效果。
这等出风头的事,沈钰果断让给了一个今年等着晋升的同僚,换来对方一个感激的眼神,在心里记了沈钰这个人情。沈钰微微一笑,心下并不在意,元嘉帝对他的印象已经足够深刻,他也不必再多做这些事在元嘉帝面前讨好卖乖,既然如此,索性做个人情。官场不好混,人脉还是挺重要的。
元嘉帝亲眼见了水泥的用处,乐得仰头大笑,连声道:“好好好!果然是天佑我大楚,即便有天灾,也告知了我们应付之法,日后,百姓们便可不再受洪涝之苦了!”
沈钰眉头一跳,哪有这么夸张?水泥也就只能让堤坝更坚固一点,碰上大洪水同样也得歇菜,陛下您这话太过了。
只不过这时候不太好泼冷水,沈钰也只能闭了嘴,决定私下去找季阁老谈一谈,免得到时候发大水了堤坝又没能撑得住,最后还得自己背锅。
这等工程大事,元嘉帝同样谨慎。在做了好几次抗洪实验后,确定水泥比现如今的夯土石块修成的堤坝更有用后,元嘉帝便下令,沿江临河易发大水的地方,趁着这会儿洪涝已过,赶紧重修堤坝,用的材料,就是水泥。
只不过沈钰造出的水泥数量有限,目前还供应不了各省的需求。元嘉帝则大手一挥,将这事交由季阁老,赶紧让工部的人紧着水泥的事儿,其他地方都等着水泥运过去修堤坝呢!
这回造水泥,参与的人都升了官。沈钰年前才跳级升了一回官,这回元嘉帝便压了他一压,没再让他的官职往上动一动,心里又觉得沈钰委屈,抬抬手就从内务府搬了一大堆东西赏了沈钰。
这大手笔的赏赐,就连陆太傅看了都忍不住眼红,好东西真是太多了,有俗有雅,光这一回赏,沈钰的家底都不知道翻了几番,身家直逼某些已经走下坡路的勋贵之家,说不定还比他们家底更厚一点。
陆太傅都眼红,可想而知其他人心里有多不平静。奈何元嘉帝走的是自己私库的账,没动用国库里的银子,他们也只能在心里恨上一恨,却找不到由头说什么。
真是憋屈!
赏赐什么的,沈钰还是非常欢迎的。一边清点着元嘉帝给的奖赏,一边逗小豆包:“看看,咱们小豆包以后娶媳妇的聘礼都不用发愁了!”
小豆包还不知道什么叫娶媳妇儿,见他爹高兴,小豆包也乐了,眼睛弯成月牙,笑出一嘴的米粒牙,拍着小巴掌大声道:“娶媳妇儿!”
沈钰立即笑出声,儿子诶,你可真是太会抓重点了,妥妥的人才啊!
陈恪他们总算是见识到了沈钰有多能耐,他们来京城也大半年了,这样大手笔的赏赐,也就沈钰得了,心下对沈钰又添几分佩服。
让沈钰没想到的是,水泥的出现,竟然间接促进了国库银子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