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大明 (马桶上的小孩)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 入库:04.10
九位封疆大臣之一的闽浙总督,来到万国会馆了?俞星城连忙道:“我这就骑马前去。”
裘百湖也脸色一变:“我同你一路。”
俞星城以前小脚的时候骑不了马,恢复天足后练习了骑马,但马术依然不佳,急的裘百湖一路催促。不过路上也有不少积雪压冰,他们也没法骑行太快,耽误了一阵子,却也终于到达了万国会馆。
万国会馆的北侧,有一座单独的洋楼,由三座中型小楼和连接他们的回廊组成,这里将在万国博览会召开后,成为各部门主官与几位万国会馆督官的办事处。东侧小楼是清真式的圆形穹顶,西侧小楼是复古的哥特式塔尖,中间则是缩小版的八角穹顶。
她上了二楼去,还没到办公室,就瞧着一个穿官服却没有戴帽的中年男人,在走廊上踱步。身材高大,穿着黒靴,头发似乎被铰过或者烧过,又短又乱的扎了个不像是发髻的揪,转过脸来,皮肤黝黑,脸颊几道肉色疤痕,手里抱着把刀。
看官服,是那位闽浙总督。看面相,像个杀人无数的刀客。
闽浙总督看见裘百湖,眼睛一亮,大步过来,狠狠拍了一下裘百湖的胳膊:“老烟鬼,还活着呢!”
裘百湖笑了,拱拱手:“还没犯肺痨。没听到我最近升官了吗?”
闽浙总督:“别逢人就说,指不定过两年你就被咔嚓砍了脑袋,我要在外忙着,都没人给你去收尸。”
这相互咒死的损友,也都是嘴上不饶人啊。
裘百湖其实平日里不爱跟俞星城牵扯,这会儿却主动介绍:“之前没人收尸,指不定以后有些姑娘,善心大发,说不定会给我备一床草席。”
闽浙总督这时候才把目光转过来。
俞星城心里敏锐的察觉到。这闽浙总督是个极不好说话的狠角色,裘百湖是怕她刚接手万国会馆,有什么事做的不妥当了,引得这位总督来算账,特意也同行,想让总督看他几分薄面。
果然闽浙总督脸上有几分恼火,却也不动声色,对俞星城拱了拱手:“鄙人姓钟,名曾筠。顺天府人,跟裘百湖算个几年的旧战友。”
俞星城心里乱跳,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连忙弯腰行礼道:“总督大人前来,小官有失远迎。某是万国会馆司使,姓俞,名星城,若是万国会馆内外出了什么纰漏,还请您指教。”
钟曾筠推开门,进了俞星城的办公处:“进来说话。”
俞星城进门,把门锁上,请钟曾筠入上座,钟曾筠不肯,只坐在右首的太师椅上,道:“俞大人,有万国会馆展位的各国商会,其入境商船是由万国会馆之下的万国市舶司来登船核查?”
俞星城点头:“正是。万国市舶司,是从各地市舶司调派来的官员组成,主要检查船只上是否有武器、鸦片与奴隶。”
钟曾筠:“那他们是否可以出入长江沿岸与京杭运河沿岸多个口岸?”
俞星城:“是,他们需要提交申请,万国会馆进行审批。这些商船只允许在获批的口岸停靠,且航行路段受限。”
钟曾筠:“那这些商船之中,可有隶属于伊凡·霍奇的船队?”
钟曾筠本以为俞星城会一问三不知。但俞星城几乎立刻道:“有的。伊凡·霍奇隶属英国东印度公司,是孟买与艾哈迈达巴德的代理人。正月初九在南通口岸申请检查,千吨以上无帆大船共六艘,千吨以下三百吨以上商船共十七艘。带来的入岸商品以棉花与印度纺织棉品为主,又兼有部分的东珠、靛青染料、香料与智利硝石。”
钟曾筠脸色稍霁:“你倒是记得清楚。”
俞星城低头忙喏,心里却道:要不是这伊凡霍奇之前在风雪时,于万国会馆闹事,被她大骂一顿,她也不会特意关注他的商船。
俞星城毕竟是学四书五经出身,背默是最擅长不过的,当时审到伊凡霍奇时,她总觉得此人人品不佳,特意让人多查了几遍。
俞星城抬起头来:“此人毕竟是东印度公司的代理人,又加之入港船只众多,所以审查也仔细,难道是他船上有什么不该有的东西?”
钟曾筠摸着下巴,他眉骨高耸,瞳孔有些灰棕,嘴边一圈不修边幅的灰白胡茬,仰头看着她:“你确定都查了?”
俞星城:“除此之外,就只有一些船员的生活用品了。”
钟曾筠:“生活用品啊。问你两个问题,一是这些市舶司的官员,都是从哪些口岸调遣过来的?我在闽浙没收到调遣市舶司官员的公文。”
俞星城抬袖:“您与湖广、南直隶的市舶司都是动不得的。就单说广州一地,每日迎船千百艘。苏杭、两广、闽浙的市舶司本就人员紧张,又是商贸大府,万国博览会外还有许多船只贸易,怎敢还从这些地方抽人。如今万国会馆所用的多来自于山东、金州、丹东等地。”
钟曾筠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那这些船你登上过吗?有查探过他们船上所携带的粮食吗?”
俞星城点头:“登上过,粮食只每艘大船抽查了三袋。不过确实剩余不少粮食,毕竟他们这些大船,船员水手人数众——”
俞星城说到一半,忽然僵住了。
钟曾筠咧嘴笑了,他笑起来的模样都杀气腾腾的,若说裘百湖是一只阴狠且丧逼的巨大蝙蝠,这钟曾筠就是一只毛发泛白仍在雪中狩猎的老狼王。
她一瞬间也明白了,他们航行了如此遥远的距离,船上怎么可能还剩下这么多粮食。
这些东印度公司的商船精于打算,必定会把船上的空间利用到极致——
俞星城嘴唇抖了一下:“他们是不是在广州一带曾入港补粮了?或者是淡马锡?”
裘百湖慢声道:“淡马锡已经重归柔佛王国,不再是东印度公司的属地了。”
俞星城细想下去,愈发后怕:“粮食中……我记得有一部分的麦子和一部分黍米。不对、他们怎么可能不带面粉,而带成颗粒的麦子,难道还要在船上现磨面粉么?”
钟曾筠这时候缓缓道:“如今印度等地有一种罂粟,其籽为黄色,类似黍米。而通过粮食袋运送罂粟籽已经成了东印度公司这一两年入大明的手段之一。胆大的就直接用罂粟籽充当黍米,胆小的就会跟麦子混合,等到地之后再用筛网,就能轻易筛出。”
……如果是两广闽浙一代常年管控鸦片入境的市舶司官员,都会留一颗心,会仔细检查他们的粮食袋。
而俞星城手下这批市舶司官员,全都是从北方调派过来的。北方没怎么被大烟波及过,他们应对的也大多都是沙俄、高丽的船只,哪里会知道这些禁烟的小技巧。
她已经够仔细了,这事儿也是东印度公司钻了空子。
俞星城艰难的咽了一下口水:“可罂粟籽又无法炼鸦片,也无瘾性,他们难道运送这么多罂粟籽进来是打算大种罂粟?”
钟曾筠:“云贵川一代,早在宋开宝年间就有大批种植罂粟的传统。不过那时候主要是炼油与制药。但你也知道这屡禁不止的大烟潮,给大明造成了多少影响。”
以俞星城的年纪与之前十几年不出家门的经历,她确实不太了解这些,她表情有些茫然。
裘百湖叹气:“老钟,小丫头不容易,以前是个考经学的,读了十几年死书,放足都是最近的事儿,你不能指望她什么都了解。”
俞星城脸上一片红一片白,两只手紧紧攒在一起。
钟曾筠打量了她一眼:“二十了?”
俞星城:“……刚十七。”
钟曾筠一拍扶手:“……太胡闹了吧!就算是个十七的世家子,也管不了这么多事儿!这么大一个万国博览会,让她一个小丫头片子管事儿!这谁决定的!”
裘百湖竟然是劝慰的那个,这俩中年老男人竟活出点老两口子的意思,裘百湖拍了拍他胳膊道:“她也不是一把手。上头不有那个姓房的应天巡按,还有宫里那个王德喜。”
钟曾筠作为一个封疆大臣,也算是俞星城见过的官位最高的人了,他也敢喷:“草他妈的姓房的,除了会写点文章骂人,要不然就是表忠心要一头磕死在桌子角以死劝谏,能干什么?王德喜就更别提了,他能给六任司礼监大太监提灯擦鞋五十年,半点长进都没有。要不是觉得他一条贱命不值钱又好做文章,谁会派他来这龙虎之地。也不知道王德喜是命大还是藏拙,来了万国会馆,忽然有脑子了,竟然到现在还没掉脑袋——”
裘百湖最知道那王德喜王公公的命大是谁给的,看了俞星城一眼。
钟曾筠:“那我也不会找王德喜商量这事儿的。算来算去,他奶奶的,这么大的盛会,这么多的事务,万国来朝,都压在一丫头片子身上。这不荒唐吗?也算是她还有点脑子能耐,否则万国会馆早乱成菜市场。别他妈大明千秋万代了,这官制就这么乱来还能千秋万代?”
俞星城真是被他这敢说敢言,吓得差点把耳朵堵上,裘百湖在旁边看她难得一副招架不来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
钟曾筠和裘百湖这么一说,俞星城才了解到大明与鸦片抗争的这五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