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佟瑞塔看中的是个普通的郡主,康熙不得笑骂他是个憨货。
“佟卿,你可知道,哪怕你看中的是一品大员家中的女儿,只要不是嫡长女,朕都能为你赐婚。”康熙提点佟瑞塔道。
佟瑞塔道:“皇上,奴才是心不在此,不是真的傻。您说的,奴才的额娘、嫂子都说过。您对奴才的关心,奴才感恩戴德。但是,奴才只是想娶个福晋,不是娶个家族。奴才本是庶子,家里嫡长兄能撑得起门楣,用不着奴才给家中锦上添花。哪怕多兰郡主是个普通汉女,奴才也愿意娶的。”
佟瑞塔说的诚恳,康熙不再劝说什么。
因为,他说的句句在理。
康熙若给佟瑞塔赐个满族大姓的福晋,真容易让好好的佟家变得关系不睦。
“朕约莫记得多兰没有婚约,你既然喜欢,朕去书一封给喀尔喀的老王妃,再给你们赐婚。”康熙道。
说是去书询问,不过是走个形式。
康熙话都撂那儿了,老王妃还能拒绝不成。
只是,喀尔喀对大清历来忠诚,从不给他添乱。他作为帝王的,不好对这样的臣下过于独行霸道。
佟瑞塔亲耳听到康熙说给他赐婚,乐的眉开眼笑,霎时间没脸见人。
康熙望着佟瑞塔老实忠厚的脸,和他那威武壮实的身躯,忍不住好奇道:“你不是除了上朝和去军营,哪儿都不去的吗?怎么能认识蒙古的郡主。”
“月老牵的线,皇上,这是命中注定的相遇,您不懂。奴才现在不能告诉您,是怎么和多兰郡主相遇的。等奴才大婚的那天,再和您说,可不可以?”佟瑞塔担心康熙知道多兰去了酒肆,对她印象不好。
康熙大笑道:“难不成朕知道了,还能反悔这个赐婚不成?罢了,你自己选的福晋,不论好坏你都得认了。朕不去查,就等着你到时候自个儿来说。”
佟瑞塔嘿嘿笑着:“皇上,您放心,奴才的眼神好,千米之外的箭矢飞过来都能看清。这挑福晋的眼神,肯定是一样的好。”
“真是个皮厚不要脸的。这两者能混为一谈吗?朕啊,把你的婚事和朕儿子的婚事看的一样重,现在你有了喜欢的人,朕就不用担心了。”康熙老怀甚慰道。
佟瑞塔感动不已:“奴才叩谢皇上。皇上您放心,奴才活着一日,就为您守护大清一日。不单单是奴才,往后奴才的福晋、奴才的儿子,都为您去守着边疆。谁人敢犯,奴才全给您打回去。”
佟瑞塔机智的为多兰以后想要上战场,铺下一层垫。
康熙不知实情,为他肝脑涂地的话感动万分。
康熙让人快马加鞭的给喀尔喀老王妃送信,老王妃见是康熙自己保媒,还是佟家的人,没有一丝不愿意的答应了。
能和皇帝母族联姻,还是次子,老王妃很满意。
至于佟瑞塔庶子的身份,康熙没有瞒着。
可老王妃本身也是庶女出身,她不信出身,更看重人的能力。
佟瑞塔能让康熙为他大费周章,可见是个得圣心的。
“策凌啊,你姐姐要出嫁了,你得快些长大,不能总让祖母和你姐姐为你看着这个部落。你是喀尔喀未来的王,知道吗?”老王妃将允了的回信封口后,请信使带回给康熙,然后对着自己唯一的孙子道。
策凌年纪还小,但他早熟知事:“祖母,您放心,孙儿为努力长大,保护您和姐姐的。不过,姐夫是个什么样的人?若他不能赤手打死一头熊,孙儿会瞧不起他的。姐姐要一个能保护她的人,那种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要不得。”
“小孩子家家懂的真多。你以后的姐夫呢,拳脚功夫很是厉害,是为大清镇守边疆的一位猛将,定能保护好你姐姐的。”老王妃对着策凌笑道。
“那我就放心了。”策凌一副老成的样子,让老王妃笑的眼睛眯起来。
康熙收到了老王妃的回信,立马下旨给佟瑞塔赐婚。
如他当初所说,在给佟瑞塔赐婚之前,得给他升一升爵位。
可佟瑞塔暂时没有大功的,怎么去升爵位。
康熙脑子一动,拿起唐玄宗的白马小将薛仁贵的事,做为理由。
唐玄宗曾梦到白马小将,他也能梦到黑熊大将。
都是帝王,凭什么就唐玄宗能有上天指使。
康熙给佟瑞塔镀上一层神化时,不忘记给自己也染上君权神授的外衣。
他是天子,是上天之子,他宠爱的臣子,自然是上天派给他,助他让大清更昌盛的。
第229章 皇家乐事
不知道是康熙谎话说的太真,还是上天借此真有预示。
在他年底封笔前给佟瑞塔、佟启年兄弟封了伯爵,又给佟瑞塔、多兰赐婚当天晚上,真的梦见了一个黑熊手拿长斧在众军围困之中,把他安全救出。
佟瑞塔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最擅长的就是长斧。
康熙翌日清晨醒来之后,回忆着梦境,越想越觉得佟瑞塔是他的福将。
没道理他儿子能娶个福星,他就不能有福将啊。
解决了佟瑞塔的婚事之后,康熙趁着给宗室子弟指婚的时候,一并把乌兰给嫁出去了。
对胤礽没了念想的乌兰,还算是乖巧。
太后心软,念着乌兰没有做错事,对她还算不错。
后宫的嫔妃们看太后不冷着乌兰,来宁寿宫时会和她搭上几句话,不至于冷落她。
在紫禁城经历了短暂的人情冷暖后,乌兰还是那个骄傲的草原郡主,只是多了几分谨慎和守规矩。
康熙已经嫁出去三个女儿了,嫔妃里有女儿的不在少数。
想着乌兰是蒙古姑娘,宫里的格格注定要嫁去蒙古,贵妃做主让乌兰和这些格格们时常走动相处,就当是让格格们提前去适应一番。
乌兰经了太后点拨,投桃报李的给格格们说些草原上的忌讳和注意。意外之下,倒是让康熙剩下的这些女儿们,往后嫁去蒙古少遭了些罪。
毕竟,一无所知的嫁去一个地方,和提前有了了解再去,心里的底气是不一样的。
佟宛颜去宁寿宫时,听太后随口说了一嘴,便提到可以让格格们和阿哥们一起练武。不说能够一手举起一个鼎,只是骑马射箭能够应付一二。
太后允了,连带康熙一起有些懊悔,以前怎么没想到这些。
以前只想着让格格们在宫里过的舒服,出嫁给个好嫁妆就行。至于她们去蒙古的适应性,还真没有想过。
毕竟是要带着大批奴才过去的,可奴才再有用,主子立不起来也不行。
佟宛颜随口一提,意外得了嫔妃们的感谢。
乌兰嫁的人是个****的嫡次子,为人单纯,颇有上进心。
太后将他和他额娘召进宫时,母子二人意外的都看中了笑容活力满满的乌兰。
这样的天作之合,康熙指起婚来很是爽快。
康熙三十年就这么过去了,风调雨顺的,除了胤礽替康熙挡了反贼一刀,可谓是事事如意。
在除夕宴席上,大福晋闻了鱼味,意外反呕,被太医诊出有孕三个月,让康熙和太后更是笑开了花。
惠妃笑合不拢嘴道:“双喜临门啊!”
太医特意叮嘱,让大福晋好好养身子,不间断的有了三胎,这第四胎来的太快,身子有点受不住。
胤礽今年抱着龙凤胎来赴宴的,他怀里抱着大胖闺女,弘昭坐在康熙怀里,风头无两。
有子万事足的胤礽,见胤褆笑的傻呼呼的,心里半分不嫉妒。
哪怕大福晋这回怀的是个男胎,那也不是皇长孙了。
胤礽在惠妃乐完后,诚意十足的对胤褆道:“孤祝大哥心想事成,大哥、大嫂早得贵子。”
胤褆意外的望着含笑如玉的胤礽,一肚子坏水的太子难得对他说这么好听的话,着实让他受宠若惊。
新年里心情好的冒泡的康熙,在正月初四的时候,忍不住在乾清门召大学士九卿等谈音乐、数学原理。
被召进宫的大臣们,在家里过年过的好好的,突然被传召陪着康熙乐呵,只能让家里人待客,自己进宫了。
这是圣宠,值得炫耀的事,过年休沐比之算不得什么。
康熙涉猎的东西十分多,他不仅勤政,对其他领域都有涉及,且知之并不粗浅,反而大多颇为精通。
康熙道:“乐律声音高下,循环相生,复还本音,必须隔八。”
为了证明自己说的不错,他命乐人取来笛和瑟相继审音,至第八声仍还本音。
乐事和政事无关,大臣们不用紧绷着神经,他们放松的和康熙探讨争论着。
一时之间,乾清门丝竹之声悦耳。
身居高位之人的心胸气魄总是比乐人更大,以康熙为首大臣辅之的奏乐,气势恢宏,听之令人遐迩。
乐器弹奏了几波后,康熙命宫婢上茶和点心。
他和大臣们吃吃点心,说说家常话,又想起了谈论数学。
“圆径一尺围当(即圆周率)三尺一寸四分一厘有奇。朕观入线表中半径勾股法,极其精微,凡圆者可以方算,开方方法就从此出。”康熙拿着纸笔,说到就提笔算给大臣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