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他开局一个碗 (投你一木瓜)


  常遇春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会儿,然后试探性地问朱元璋:“陛下,我这是不是被拒绝了啊?”
  这就不好说了,这么写确实有可能是婉拒。
  “阿妍,你比我了解江姑娘,你觉得呢?”朱元璋也没思考很久,直接便问了姜妍。
  姜妍微笑着从屏风后面走出来,坐到了她先前坐着的椅子上:“眷眷可不是个拐弯抹角不利落的女子,她若是真想拒绝你怕是早就想办法和你断的一干二净了。商会的许多商人早就离京行商去了,她想要用离京这个借口不会一直到年节再用。”
  常遇春蹙眉,将信将疑:“会不会是因为我的身份才让她一直没有直言拒绝啊。”
  姜妍撇撇嘴:“我与她经常见面,若真是因为身份,她真想拒了你只需要向我提一嘴便是了。”
  见他仍然不开窍,姜妍这才有些懊恼地说道:“上次见面她问过我的建议了,她可是有考虑过和你在一起的。”
  常遇春一个激灵,噌的一下站了起来:“她是怎么说的,娘娘又是如何建议的?”
  徐达轻轻咳嗽了一下,常遇春才意识到自己激动得有些过分了,只能再次坐了下来向朱元璋与姜妍告罪道:“请陛下与娘娘见谅。”似乎是恢复了平静。
  然而他的眼睛里的情绪还是出卖了他。
  姜妍也无意让他继续焦急,虽然她瞧着常遇春现在的模样颇有乐子,但也还是为江眷眷考虑着想要让这颗榆木脑袋想明白:“她是她那一支家族的当家人,从前一直没有考虑过婚嫁之事,原本是准备招赘的,女主外,男主内的。她是对你有意,但你的身份与性格明显不适合入赘人家,她也不想为了婚嫁就放弃了从前许多年的行商生活,所以才一直拖延着没有答复你。”
  “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她接受不了,我也觉得她不该勉强自己适应,可一直拖着也不是那么回事。她
  一直待在京城与你有联系就一直不可能决定下来,所以我才建议她趁着年节回家乡冷静思考一阵。”
  这也让姜妍看清让女子在社会独立与建立家庭的矛盾了,虽然她早知道这是个挺天真的想法了,但眼瞧着江眷眷为这一点烦恼更让她觉得想要提高女子地位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一意孤行与主流思想背道而驰怕是会引发一系列祸事。
  “所以你是个什么想法,她行商各地怕是不能兼顾家庭琐事,你能接受得了吗?”
  常遇春半天没回答,姜妍的心凉了半截——果然接受不了,觉得女子婚后就该顾家的吗?
  “这有什么问题吗?”常遇春满头雾水地问道,他想了半天还是没想明白姜妍和江眷眷纠结的点:“我府上有管家料理琐事啊,她喜欢行商各处自然便行商去了啊。”
  “我的意思是,她可能会经常不着家,你不介意?”
  “我也不着家啊,我在外打仗,她的性子不可能守着个大宅子和贵妇开茶会吧,像从前一样行商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常遇春有些懵,姜妍又试探性地问他:“那等你们有了孩子,你会不会拘着她在家里相夫教子?”
  这倒是个问题了,他在外征战,江眷眷在外经商,留着孩子无人照料是个麻烦。
  常遇春斟酌了一会儿道:“只能尽心照顾着孩子了,我若是在家便我照看着,她若是在家便她照看着,平时只能寻个靠谱的奶娘照料着了,再找个人品厚重的夫子教他读书明理了。”
  姜妍看他的眼光越发新奇,没想到他是这么想的,良久才说:“你今日说的可得自己记仔细了,若是日后眷眷向我告状,你知道我不会轻饶了你的。”
  常遇春点点头:“我不敢对娘娘妄言。”
  “那你趁着年节就去她的家乡一趟吧。”姜妍笑眯眯地道:“眷眷说她今年被催促回家怕是家里人就要开始筹备她招赘的事了,你若是去晚了怕是她可能就同意招赘了。”


第六十八章
  寻常女子十月怀胎的苦楚姜妍完全没有感受到, 只有腹中生命渐渐成长的一种陌生新奇感。
  她又遵着医嘱过了几日闲日子, 发现真的没有什么异状了, 她也就不再愿意听从御医静养修心的医嘱了。再这样下去, 她的关节都要生锈了。
  磨着朱元璋同意她依然按日子往国子监去后,随行的宫人御医就只能提心吊胆地看着小腹微微凸起的女子满怀激情地向学子们描绘类似海外仙山的传说。他们随时观察着她的神情, 担忧着一旦她露出痛楚不舒服的表情,便要立刻看顾照料她。
  所幸没有意外发生,姜妍宣泄了多余的精力,又成功在这些拥有宏达前程的学子的心里埋下了新大陆的种子, 满意地收拾东西离开了国子监。
  随行人等舒了一口气, 国子监的学生们也松缓了一直紧绷着的肩膀,气氛再次活跃了起来,讨论间不可避免地谈起了刚刚姜妍描绘的美好蓝图。
  “皇后娘娘方才说的耐旱耐寒耐贫瘠的农作物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 若真的能够种植这样的作物, 怕是土地的产收得翻上几番。”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对姜妍提到的几种土地作物表现出了十足的兴趣。
  “娘娘不过是与我们说故事, 你倒当真了。”另有一人嗤笑道:“若真有这么神奇的作物,怎么到现在都没见有人种植,有做白日梦的功夫不如务实想想怎么改良土质沟通水渠。”
  “你才是笨蛋吧, 没听娘娘说,那种叫作番薯的作物是海外番人地域才有的吗?”
  “咱们这里地大物博都没有的东西,那些身上带着怪味说着鸟语的番人怎么可能有。”
  “咱们这里从前还没有黄毛红毛的番人呢,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你又未曾探索过海外,怎么就能笃定海外没有这么神奇的东西?你这就是自大!”
  他们争论不出结果, 但无论是信还是不信,心中都不可避免地对海外的未知产生了好奇心——好奇才是一切行动的动力,这就是姜妍讲述的目的。
  到除夕的时候,天上飘起了雪花,很快就在地上覆盖了厚厚的一层,踩下去差不多能没过脚踝。瑞雪兆丰年,原本烦忧明年北伐军粮供给的刘基提着的心稍稍放下了,压在下属官员肩上的担子也轻巧了些。
  下雪了,温度却没有降得太低,一直久处南方没见过这样大雪的姜妍趴在窗沿上眼睛发亮,然后披了厚重的斗篷,只用手轻轻护住自己已经有些显怀的小腹,便要踩雪玩耍。
  朱元璋也没有阻止她,只是喊住她替她换了双厚实的绒靴,就站在一旁看着她开心地倒着行走在这片雪地上。
  姜妍看着自己留下的一连串脚印傻笑,朱元璋的心也温暖柔和了下来。直到她玩耍了一阵稍微露出疲态,他才迎上去借力半搂着带她回屋歇息,又替她将已经带了潮意的鞋袜都给换了。
  两个人坐在炭火盆旁边,桌上放着的是两人扮作平民夫妇购置的年货。商道已经在全国铺设开来了,作为京都的应天府街道上的货物更是应有尽有,南北特产堆满了桌子,看着便花花绿绿让人欣喜。
  房间内很静,连木炭上火星跳动的声音都能听得见。温暖的火光映在朱元璋的面上,姜妍听见朱元璋轻轻说了句:“今年终于能过上一个好年节了。”
  “是啊,终于吃饱穿暖又不用日日担忧前路了。”朱元璋建国后国事再忙碌,也是行走在一片光明中,只需要做好一个统治者构建秩序排除蛀虫,不像从前担着手下万人性命,每做一个决定都得考量着最佳选项,背负着牺牲同伴的沉重压力。
  那些苦痛的日子明明并没有过去多久,两人却都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
  但他也没有
  将那些日子完全抛弃忘记。
  朱元璋是个重视恩情的人,建国后封了刘继祖一大片沃土。这个曾经赠他半亩贫田安葬父母的小地主完全想不到,那个许诺他报答的瘦弱孩童竟然成了这个帝国的统治者,真的完成了当年的诺言。
  还有香樟庙,那座小小的庙宇没有给朱元璋留下太好的回忆,却因为朱元璋的发迹而被扩建成了皇觉寺。原本坐在庙正中的破落佛像也被替换成了朱元璋的塑像,香火更是源源不断。
  如今的住持早已经不是当年的住持了,庙里的和尚也不知换了几批了。朱元璋与姜妍回去过一趟,觉得住持看着有些面熟,大约是庙中从前的哪位师叔或是师兄,然而他已经记不得了。
  但住持却是知道从庙中出去的小沙弥从前都是受怎样欺压压榨的,担忧他回来追究从前的仇恨。
  朱元璋问他庙中亡者都被埋在哪里,他胆战心惊地领他去了庙后山上的一片碎石地,直到朱元璋挥手示意让他离开,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碎石地上隆起了一个又一个小土包,都是庙里或饿死或病死又寻不到亲人下葬的人埋骨之地。没有立碑,没有标志物,朱元璋完全不知道哪一个小土包里埋着的是那个心口不一的善良小师兄。
  最后他自己动手替如源立了一个小小的碑石,却迟迟不能用刻刀刻下如源的名字。
  姜妍接了他手里的刻刀,手腕发力刻下了如源的名讳,又想了一会儿,刻了一小句悼词:“安眠于此,再无饥寒痛苦”。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